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灭亡后金国扶植的傀儡政权是什么

北宋灭亡后金国扶植的傀儡政权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871 更新时间:2024/2/27 17:32:29

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军攻破北宋都城,随后俘虏徽钦二帝及宗室、百官北上。

他们撤退之后,先后扶植了两个傀儡政权,分别是伪楚和伪齐。

伪楚

伪楚又称张楚,并不是“张大楚国”的意思,而是因为伪楚皇帝姓张,名邦昌。张邦昌曾经是北宋的太宰兼门下侍郎,受到宋徽宗的宠信。宋钦宗登基之后,对这个家伙很不满意,兵临城下之时,钦宗命张邦昌去金营议和,就没想让他活着回来,张邦昌却死里逃生,期间还和康王赵构结下了革命友谊。

靖康之变发生后,女真人授意身在汴京的宋朝官员推立一位异姓皇帝来统治北宋故地,他们最中意的就是张邦昌了。但是,这个说不上大奸大恶的张邦昌却完全没有称帝的胆量,他甚至曾经“卧病不食者四日”,直到把女真人惹毛了,下令说“,限三日立邦昌,不然下城屠戮,都人震恐”。

这把北宋官员吓得不轻,他们赶紧“泣劝再三”,张邦昌还是不同意,他执意要自杀以明对大宋的忠诚,北宋百官再次以汴京百姓的生命为由,最终迫使张邦昌即位。

张邦昌名义上是大楚的皇帝,却没有称帝的胆量,《大金国志》中记载,张邦昌在位期间“不御正殿,不受常朝,不山呼,见群臣称‘予不称‘朕,旨称‘面旨,由内降只曰‘中旨,宣告四方则曰‘宣旨,手诏则曰‘手书,至于禁中诸门,悉缄锁题以‘臣张邦昌谨封。大抵每事不敢有僭意,逼迫金国之命尔。”

在金兵退去之后,宋朝勤王军队也陆续抵达汴京城下,张邦昌在侍御史胡舜陟的建议下,把宋哲宗的废皇后元祐皇后迎到宫中,请她垂帘听政。张邦昌写信给康王赵构,说自己绝对没有窃据大位的想法,都是他们逼得。随后,他又退居太宰之位,不再称帝。

伪楚政权存在了三十三天,就这么结束了。

赵构即位之后,张邦昌天天磕头认错,但还是没能逃脱一死在李纲的建议下,张邦昌被流放潭州(今湖南长沙),不久之后被赐死。

伪齐

伪齐,国号大齐,简称齐,为北宋叛臣、原济南知府刘豫在金国扶植下所建立的傀儡政权。伪齐是金继伪楚被灭后在黄河以南重建的又一个傀儡政权。

相比于温顺的伪楚,伪齐就有点狼子野心了。

伪齐政权作为金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在其存在期间充当了金国对中原人民进行残暴统治和灭亡南宋的帮凶,执行过反动的内外政策,但也由于此,终致其灭亡。

伪齐皇帝刘豫在金军南下之时杀死济南守将关胜投降,随后被金国重用,在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七月二十七日,金太宗册封济南知府刘豫为皇帝,国号“大齐”。他的统治区域包括黄河故道以南的中原地区以及陕西。

刘豫是有当皇帝的野心的,他称帝之后完善了齐国的政治和军事制度,也迁都到了北宋故都汴京。对百姓横征暴敛以增强自己的实力,甚至还多次南征刚刚建立的南宋政权。

看着逐渐做大的伪齐政权,金国深感养虎遗患。南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伪齐出动三十万大军南下,金国趁机出兵突袭,俘虏了刘豫,随后宣布废除伪齐政权,此时伪齐已经立国八年多了。

标签: 北宋

更多文章

  • 北宋人口发展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宋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较为突出的一个朝代,但经济上却有较大发展,南方生产繁盛,农业、手工业以及科学技术都居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宋代普遍实行了淤田的耕种方式,既用浑浊的河水灌溉河边的田土,完成了南方的水稻土的开发,使亩产增加,粮食生产的发达,就成为了大量人口出现的物质基础。全国记录在籍人口达一亿以上

  • 朋党之争对北宋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朋党之争

    “朋党”之争并不是始于北宋,但当时北宋的“朋党之祸”尤为严重。这其实也是北宋“文人治国”政治形式的弊端之一。到了宋仁宗时期,以大官僚集团为基础所形成的“朋党”之争日趋激烈。“朋党”

  • 北宋监察制度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北宋

    宋代的监察机关在中央有御史台、谏院,后增设纠察、在京刑狱司、监司、通判,加强对司法的监察。宋代的中央监察制度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块,即御史制度、谆官制度和封驳制度,还有尚书左右司和东西上阁门也有部分监察职能。宋代中央监察制度比起前代有几个明显的不同,就是中央监察官的选任者由皇帝取代了宰相、监察官的权力较

  • 北宋审判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北宋

    大理寺是宋朝中央最高审判机构,在其诸多职能中,司法审判是主要职能。为保证大理寺审判的公平与公正,避免徇私枉法和冤假错案,宋朝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大理寺审判的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大理寺有效、正确地行使审判权提供了制度保障,对维护宋朝法律有序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行鞫谳分司制度在狱案审判中,宋统治者将审(

  • 北宋司法机构的职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宋

    宋朝在中国封建发展史上,是一个私有制高度发展,商品经济空前发达,科学文化繁荣昌盛的历史时期,也是一个内外矛盾突出,社会关系激剧变化的朝代。宋朝既是我国封建统治十分重视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法制成就的高峰。宋代司法机构有中央司法机构和地方司法机构之分。中央司法机构包括刑部、大理寺、审

  • 北宋重文抑武的具体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宋

    重文抑武、国家贫弱,一谈论起宋朝,大家对它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这样。确实,自从唐朝时期的蕃镇割据引起的国家灭亡,再经过五代十国时的分裂与战乱之后,宋王朝的开创者赵匡胤本身又是在军士拥戴下成为皇帝的,由史、由己让赵匡胤以及后来的继承者都时刻警惕军队这把双刃剑,甚至在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直接将&l

  • 北宋与亚洲各国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北宋

    北宋时期对外关系在唐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在东亚地区同朝鲜和日本关系交流密切,东南地区同越南和印尼也加强了联系。宋朝的外交同时也影响到了西亚、印度次大陆、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甚至达到非洲的索马里。朝鲜两宋时期,统治朝鲜半岛的是王氏高丽(918年~1392年)。北宋统一后,两国关系密切。高丽曾屡次向北

  • 汉朝国号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朝

    汉朝是中国继秦王朝之后的又一大王朝,汉朝这个王朝分为东汉和西汉两部分历史,汉朝是中国古代国力,那么被史学家盛赞的汉高祖刘邦为什么要将自己建立国家的国号定为汉呢?刘邦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东征西战,中原之地大都遍布他的部下,但是刘邦本人的生命中却和两个地方最有缘:第一个是他出生的地方徐州,第二个则是大汉

  • 清朝道教的发展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道教

    清朝统治者主要倡导佛教,但对道教也有一定的规范和扶持,当时道教流派主要是正一道和全真道。简介清代统治者对道教缺乏信仰和了解,为笼络汉人,政治上也利用道教,但由於当时道教和民间秘密宗教、秘密会社的关系密切,故对道教严加防范,以防其「蛊惑愚众」。顺治要求正一道「不得惑乱愚民」,对全真道在北京的阐教活动予

  • 明朝道教的发展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道教

    明朝时期,道教走向世俗化。明朝的崇道政策明朝统治者对道教采取了尊崇的态度,管理上的措施也较为完善。明太祖朱元璋利用了许多道教神话,来渲染自己是上承天命的真龙天子。在历年征战中,他得到了道士周颠仙、铁冠道人张中、方士刘伯温、道家学者宋濂、张正常天师等人的指点帮助。朱元璋亲自为《道德经》作注,推崇道家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