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齐律》的内容及历史影响

《北齐律》的内容及历史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849 更新时间:2024/2/10 14:31:29

北齐律简述

《北齐律》是北齐的主要法律。北齐的高氏兄弟在东魏职掌国政时,主持了《麟趾格》的修撰。550年,高洋称帝,以《麟趾格》为“未精”,始命群臣议造齐律,直到武成帝河清三年(564年)完成,史称《北齐律》。

其编撰的实际主持者是出身于渤海著名律学世家封氏家族的封述,参议的还有封隆、崔暹、李洋、魏收等数十人。

他们全面总结了自李悝《法经》以来历代的立法经验,校正古今,锐意创新,省并篇名,务存清约,编定齐律12篇,949条。

《北齐律》在法典体例、篇章结构、律文内容等方面均有创新,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成就最高的一部法律,具有承上下的作用,对于《开皇律》乃至《唐律疏议》都有直接的影响。

《北齐律》编纂背景

北齐的高氏兄弟在东魏职掌国政时,主持了《麟趾格》的修撰。550年,高洋称帝(是为文宣帝),以《麟趾格》为“未精”,始命群臣议造齐律,直到武成帝河清三年(564年)完成,史称《北齐律》。

其编撰的实际主持者是出身于渤海著名律学世家封氏家族的封述,参议的还有封隆、崔暹、李洋、魏收等数十人。

《北齐律》的内容

《北齐律》篇目共十二篇,即名例、禁卫、婚户、擅兴、违制、诈伪、斗讼、贼盗、捕断、毁损、厩牧、杂律。共计九百四十九条。

《北齐律》的历史地位

一、《北齐律》确定了十二篇的法典体例

制定者们认真总结了《法经》以来法典篇目不断增多的利弊,经过“部分科条,校正古今,所增损十有七八”,最后将其精简合并为十二篇九百四十九条。

二、正式确立了“重罪十条”制度,这是后来“十恶”的起源

“重罪十条”将儒家伦理纲常礼教精神引入刑事法律内容,推动了礼与律的进一步融合,加剧了法律制度的儒家化。

三、首创了《名例律》的总则篇目

《北齐律》将《晋律》中的《刑名》和《法例》合并为《名例》,放在律典第一篇,进一步突出了法典总则的性质和地位。此后的隋唐直至明清各代,其法典的首篇均为《名例律》,可见《北齐律》对后世立法的深远影响。

四、沿袭北魏五刑确立封建五刑制的雏形,即死、流、刑罪、杖、鞭(隋唐改为笞)。

规定杖刑为十、二十、三十共计三等,鞭刑为四十、五十、六十、八十、一百共五等。刑罪即劳役刑一年至五年共计五等,流刑为一等,死刑为绞、斩、枭首、缳四等,一共由十八等构成。

《北齐律》是一部承上启下的重要法典,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法律变化、成熟、定型的重要时期,而《北齐律》则是最后定型、有草创贡献的律典。

正如近代学者程树德概括的那样:“南北朝诸律,北优于南,而北朝尤以齐律为最。”后来的隋唐法制如果没有《北齐律》的基础,是很难有那么大的成就的。

标签: 北齐

更多文章

  • 清朝为什么要设立军机处?军机处主要职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军机处

    军机处是什么机构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雍正帝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

  •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制度简介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此后,这种政治体制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

  • 东汉光武中兴历史事件介绍 汉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光武中兴

    光武中兴简介光武中兴或称建武盛世,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光武帝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光武帝在位三十三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经济: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对功臣赐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政。排斥

  • 王莽篡汉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莽

    王莽篡汉简介王莽篡汉指的是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建立新朝的历史事件。西汉自汉武帝以后,皆以外戚辅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六十余年为天下母,辅佐了四个皇帝。外戚王莽以姑母王政君为凭借,最初装出恭谨勤劳的样子,不知疲倦地工作。后来他广结名士和将相大臣,深得人心,凡是来投奔他的,不论地方远近,出身贵贱,他

  • 东周时期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历史演变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五霸

    春秋战国代表了整个东周时期,我们用春秋和战国把东周分成了上半场和下半场,那这两个时期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春秋年间,周天子权势每况愈下,其他强大的诸侯国渐渐占据上风,已不把曾经的王放在眼里,所以才会诞生春秋五霸。晋国分裂后,春秋步入战国,战国七雄开始长达百年的角逐。那下面就和大家讲讲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 曹操重用曹姓和夏侯姓的本家亲戚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

    曹操一直宣称自己用人不论门第与血统,更是在建安十五年(210年)颁布了“唯才是举”的《求贤令》。然而在曹魏、季汉、东吴中,曹魏本家亲戚重臣的数量是最多的,权力也是最大的,比如夏侯惇、曹仁、夏侯渊、曹洪、曹休、曹真等等。正因如此,陈寿编撰的《三国志·魏书》专门为曹

  • 称帝后的唐玄宗为何通过“先天政变”夺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玄宗

    在古代的皇宫之中,发动政变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而大部分的政变基本都是为了皇位,对皇子们来说,只有成为皇帝的时候,才算是自己人生中一件很圆满的事情,因此即便是政变再残酷,也还是不能避免。不过对于当上了皇帝的人来说,政变可能就不一定和自己的预想完全一样了。但是唐玄宗已经通过一场政变得到了皇帝之位,为何

  • 唐朝之后为什么没有朝代定都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长安

    说起我国古代史中的都城,西安绝对算得上一号。西安是一座文化底蕴极其丰厚的城市,在古代被称之为长安,而如今我们说的长安仅仅只是西安的一个行政区。西安有着“13朝古都”的美誉。这“十三朝”中的秦、(西)汉、隋、唐都是我国封建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可以说从公元

  • 色目人是什么人 色目人现在是什么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色目人

    如今在我们对元朝人的认识当中,蒙古人的“四等人制”长期被聊起,被视为蒙古民族歧视统治的重要理由。作为蒙古人的爪牙“色目人”,长期在蒙元帝国扮演者特殊者,而对他们的身份,我们也经常模糊地认为,这是蒙古征服之后来到中国的西域人的统称。那么,回到历史当中,&

  • 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董卓

    东汉末年,董卓入京掌握大权,地方的实力派们不服气,便组织了联军讨伐董卓。这些人一共十八人,所以叫“十八路诸侯伐董”。当然历史上的伐董并没有那么多人,这里以《三国演义》为准,望周知。这十八路诸侯分别是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