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客家女人都围着围裙?

为什么客家女人都围着围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433 更新时间:2024/2/9 11:49:43

客家妇女的围裙又叫围兜、围身裙,呈古钟形,上罩胸,下掩腹,宽至身侧,一般为蓝布,用鲜艳的花布镶边或绣边,有的还在围裙上端绣花绣图案,围裙上端两角连缀布带,用于套挂颈上。围裙两侧缝有两指宽的花布带,穿的时候在背后打一个大蝴蝶结,并垂下两条飘带,围裙紧紧捆在腰间,显得俏丽好看。

一种习俗都有一段悲壮或美丽的传说,不管其是真或是假,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渐渐积淀成一种化。客家女人戴围裙同样也有属于它自己的传说。

正是插秧时节,一位骑马的青年路过某村口,见到一个姑娘插的秧,行直就像画家描画,诗人吟诗,使人感到惊喜、欣慰。他心里想,客家的姑娘插秧劳动是个能手,但不知在其他方面是否一样聪慧能干。于是他走近那位姑娘问道:“插秧妹,你左一行右一行,一天插了几百行?”那姑娘抬起头,见是一位骑马青年,便随口答道:“骑马客,你嘀嘀嗒嗒,一天走了几千几百里?”那青年听后,哑口无言,难以回答,没想到那位插秧姑娘会这样反问自己。那青年深思了一会,又说:“姑娘,三天后,我到你家做客,欢迎吗?”姑娘一边插秧一边说:“欢迎,好客是我们客家人的传统美德。”“不过,我有个条件,不知你能否答应?”那青年问道,“有什么条件?你尽管说。”姑娘应道。那青年又说:“到时请你备好十样荤菜。”“我一定会的,不过,到时你可不能失约。”姑娘又回答说。

回家后,姑娘跟家人说起那青年上门做客的事情,姑娘的母亲听后着急得说:“傻妹子,这样的事你怎么不先跟母亲商量商量,就答应人家。吃饭是小事情,但是十样荤菜怎么准备。鸡鸭鱼我们家里有,比较好办;猪牛羊,街上有卖,也不难。可这仅有六样荤菜,还有其它四样怎么办呢?”“母亲,您不用着急,到时候既不用宰鸡杀鸭,亦不需上街买牛羊肉,我自有办法,准叫那青年满意。”姑娘的母亲听女儿这样说,虽然她觉得女儿很有自信,也知道女儿来说话算数,办事实在,但还是将信将疑,就这样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过了三天。

三天后,阳光明媚,天空飘着朵朵白云,那青年按时赴约。罗午饭的时候,那姑娘既不宰鸡杀鸭,亦没上街买肉,只是到菜园摘了一些韭菜,取来一只鸡蛋,炒了一碟韭菜炒蛋,端给那青年送饭,那青年问:“客家妹,我不是有话在先,叫你备好十样荤菜的吗?怎么只端来一碟韭菜炒蛋呢?”姑娘见问,答道:“那我问你,鸡蛋是不是荤菜?”“是荤菜。”青年说。“韭菜是九,一只鸡蛋,一加九是十,那不就是十样荤菜吗?”那青年听后笑着连声说:“是,是,我要的正是这样一加九的十样荤菜。”

午饭后,分别时,姑娘送那青年到门口,那青年一脚跨上马蹬,另一只脚着地,回过头问那姑娘:“姑娘,你知道我现在是上马还是下马?”姑娘见问,一脚在门坎外,一只脚在门坎内,反问道:“青年哥,你知道我现在是出门还是进门?”那青年听后高兴的说:“世人都说客家的姑娘聪慧、勤劳,果真名不虚传。”临别时,那骑马青年从马背上取下一块花布,送给姑娘作纪念。姑娘把布裁剪了一下,安上两条花带,围在胸前既可挡寒,又可擦手包东西,很是方便实用。后来,在河源客家地区,人们常可以看见妇女们胸前戴着围裙。

随着时代的变迁,客家女人就再不需要用围裙来装饰那单调的服装了。当然,现在厨房戴的那种围裙就另当别论了。在乡下一些村庄,一些传统的老人或妇女依旧习惯戴着五彩缤纷的围裙,在她们看来,围裙是她们每天的必须装饰品,戴上了它,劳作的时候心里就会觉得踏实点。

标签: 客家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民族之:鲜卑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鲜卑族

    东胡鲜卑族显于史书者,共五部:乞伏氏、秃发氏、宇文氏、慕容氏和拓跋氏。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它们先后在我国华北、西北地区建立多个割据政权,其中以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版图最大,历时最久。当刘裕在长江流域代晋建宋时,就意味着黄河流域的五胡十六国行将谢幕,而以狂风扫落叶之势最后戛然收尾的胜利者,即为鲜卑族之拓跋

  • 匈奴人是什么人种?匈奴人讲什么语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匈奴

    匈奴人是什么人种?匈奴人讲什么语言?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祖居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地区,他们披发左衽。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汉时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历经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在西迁后消失在中国的古籍中。匈奴影响了当时的中国和欧亚大陆的历史进程

  •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之:柯尔克孜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是中国的古老民族之一。汉文史籍首先著录柯尔克孜先民的是《史记》,称之为“鬲昆”。后来的史书又作“隔昆”。东西汉时期多称“坚昆”,魏晋至隋朝称“结骨”、“契骨”、&ldqu

  •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之:布朗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布朗族

    大约于公元前300余年,在中国云南西南部兴起、而于公元一世纪末期衰亡的哀牢国,是一个神秘的古国。南朝时期范晔撰《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载述哀牢说:“其称王者七十七人,户五万一千八百九十,口五十五万三千七百一十一。”“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采文秀,兰干细布,织成

  •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之:毛南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毛南族

    毛南族使用毛南语,一般认为属汉藏语系(一说属于“澳斯特罗尼西亚语系”或“台卡岱语系”)侗台语族侗水语支。传统上毛南族没有文字书写系统,而是用汉字音义拼记或以汉字为基础创造新字来记录毛南语的民歌和宗教诵本等,这些“土俗字”只有师公

  •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之:塔塔尔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塔塔尔族

    “奔涌的河流两岸被鲜花缀满,碧草如茵,煞是好看。阿合买提的羊群,像白云片片绕青山……”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大泉塔塔尔民族乡,面对着绵延苍莽的群山,吐尔地老人弹奏着曼陀铃,用悠扬的歌声,歌唱着自己脚下这片美丽而宁静的土地。我国的塔塔尔族是一个有

  • 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由命其制定的制度。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

  • 西晋太康之治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太康之治

    太康盛世是指晋武帝统一全国,经济繁荣,在西晋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西晋占田制的实行,使农民依法占有了一定的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辟田开荒,从事生产的热情。再加上晋武帝注重招抚流民,兴修水利,所以,西晋初年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局面。因为晋武帝此时的年号叫“太康&r

  • 五胡乱华后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五胡乱华

    南朝宋永初元年(北魏泰常五年,420)至陈祯明三年(隋开皇九年,589),南朝与北朝为扩张势力和疆土进行争夺、兼并的战争。东晋、十六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代;北朝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北魏。拓跋珪称魏王后,即进行统

  • 西晋军事制度与军事力量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晋

    西晋国祚51年,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西晋代魏后,灭刘蜀、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那么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军事力量如何?晋朝的军事制度沿袭曹魏,采用世兵制。晋武帝颁布去州郡兵及封国制,并任众王都督诸州军事。东晋兵制袭用世兵制,并以募兵制补充兵力。由于中央衰落,军力外重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