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末年为何没能建立起汉族政权?

明朝末年为何没能建立起汉族政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469 更新时间:2024/1/24 6:04:56

南明政权的内部纷争一直伴随着各南明政权的始终。弘光政权从其成立之始,就一直被内部官僚的严重冲突所困扰。朝廷内部异腐败。皇帝“深居禁中,惟渔幼女,饮火酒,杂伶官演劝为乐。”马士英当国结党营私,浊乱国是。弘光小朝廷不仅没有实行减轻赋税的诺言,反而勒派军饷,增国盐、酒等税,加重人民负担,甚至公开标价卖官,贿赂公行。当时就有民谣讽刺说:“中书随地有,都督满街走,监纪多如羊,职方贱如狗,荫起千年尘,拔贡一呈首,扫尽江南钱,填塞马家口。”

南明疆域图

离京南下官员中多为“东林”、“复社”分子,把持当时南明弘光政权的马士英、阮大铖辈为了能独当朝政,在党争中取得胜利,打击对手东林党的官员,严令禁止北来的官员进入南京,并且还以“从逆”罪名追究曾经投降“闯贼”的北来官绅。史可法曾对北来所谓“从逆”官员给予戴罪立功的机会,但没有成为主流意见。南明的这种政策使相当一部分官绅不得不另寻出路,最终倒了清朝的怀抱。

马士英

与南明政权对曾经降闯政权的前明官员严厉处分态度相反,清朝则竭尽所能拉拢各类在京的前明官员,并且不分闯阉,只要投顺,一概予以重用。清朝的灵活政策使许多原与起义军有关系而形势变化后欲投向弘光政权的人,转而投降清廷,使清廷的力量壮大。此外,清廷还尽力为一些自视清高或受传统忠君意识较强官员的解除心理障碍,在对他们尤加礼遇的同时,并反复重申“复尔君父之仇”,这种强调这既为自己的政权提供合法性理论依据,也对解除一些官员的顾虑具有重要意义使他们在入仕新朝时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另外,南明政权的抗清斗争并不十分坚决。在清保官保爵的投降政策诱大事惑之下,许多南明官吏纷纷降清。清军至南京“城内官民迎降,其沿途来归者.兴平伯高杰之子高元照……等二十三员,监军道张健、柯起凤二员,副将四十七员,参将游击共八十六员,马步兵共二十三万八千三百。”

清朝疆域图

如果南明君臣能上下一心,重旗鼓的希望是很大的;即使不能恢复中原,至少也可如东晋、南一般留住半壁江山,维持一个偏安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不少遗民寄望于抗清复明。但是,弘光朝内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可以有效运行的政治、军事核心,能承担续绝存亡之任:这个被汉族士民寄予了无限希望的政权覆亡于短短的一年之间。此后,政治混乱在继起的几个南明朝廷中延续下来。无论是监国浙东的鲁,还是登基闽中的隆武帝,或者播迁于两广、云南、缅甸的永历帝,都未能掌握实权,其胆识、心胸与才能且不足以拨乱反治。追随南明政权,从事抗清活动的明遗民遭遇了各种尴尬,经历了各种痛苦的心灵挣扎。

标签: 明朝

更多文章

  • 蜀汉灭亡后东吴靠什么支撑17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东吴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争霸,最先灭亡的是刘备建立的蜀汉。公元263年,姜维等人无力回天,邓艾等人率领魏国将士兵临成都。对于蜀汉后主刘禅来说,选择了开门投降。在蜀汉灭亡之后,公元266年,司马炎建立的西晋正式取代曹魏,促使魏蜀吴三国只剩下东吴了。不过,虽然在实力上明显弱小西晋,但是,东吴直到公

  • 秦朝灭亡之际岭南的数十万大军为什么没有回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朝

    秦国原为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到秦始皇嬴政继位后,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攻灭关东六国,之后正式建立秦朝。在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并百越,奠定了中原王朝版图的雏形。不过,在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与赵高胡作非为,最终导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促使秦朝于公元前207年走向灭亡。值得注意的是,在秦

  • 明朝军器制造归哪个衙门管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

    《明会典》中有记载“军器造于工部而散则兵部掌行,禁卫营操、内外官军,莫不有定数”。也就是说,明朝的军器制造的衙门是工部。根据李伯重先生的研究,明朝的军器制造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中央的军器制造占据了中心地位。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所以,明朝的中央又分为南京和北京两

  • 孙恩起义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孙恩

    孙恩是东晋末年的一位著名起义军领袖,他曾经发动了一场规模庞大的起义,试图推翻东晋政府。那么,孙恩为什么起义呢?本文将根据真实资料,探讨这个问题。一、背景介绍孙恩出生在南朝梁时期,他的父亲是一名官员。孙恩年轻时曾经在官场上任职,但是因为不满当时的政治腐败和不公,他开始怀疑社会的正义和公正性。后来,他又

  • 东晋孙恩卢循起义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恩

    孙恩和卢循是东晋末年的两位著名起义军领袖,他们曾经联合发动了一场规模庞大的起义,试图推翻东晋政府。然而,这场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那么,孙恩卢循起义为什么失败了呢?本文将根据真实资料,探讨这个问题。一、背景介绍孙恩和卢循是东晋末年的两位著名起义军领袖,他们曾经联合发动了一场规模庞大的起义,试图推翻东晋

  • 湘军水师创始人彭玉麟,为什么能被称为中国现代海军的奠基人?

    历史人物编辑:蔡良安标签:彭玉麟

    彭玉麟,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1816年生于安徽安庆。作为投笔从戎的湘军水师名将,由于其字,彭玉麟也被称为雪帅。晚清有“三杰”和“中兴四大名臣”之说,“三杰”分别是曾国藩、左宗棠和彭玉麟,而在一个版本的中兴四大名臣中,彭玉麟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彭玉麟中国南方水系众多,因此水师成为南方战争中

  • 冯子材屡败于太平军,为何却能战胜法军?彭玉麟:七点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方轩标签:彭玉麟

    在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长达一年半的中法战争中,法军在海陆两个战场上多数战役占了上风,清军节节败退,嚣张的法军在攻占广西西南军事重镇镇南关后,更是炸毁关门,并在关前废墟上得意地用汉字写了“广西的门户已不再存在了”。尽管清廷对指挥作战失败负有责任的两广总督、广西巡抚和广西提督等地方大员及高级

  • 曾国藩第一次见到彭玉麟后,为何决定用二十两银子考验他的诚信?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彭玉麟

    《采访曾国藩》系列之十四(原创稿件,拒绝转载)曾国藩读书很杂,除了四书五经外,还喜欢研究一些冷门书籍,如古玩鉴定以及麻衣神相等书籍,随着知识不断丰富,他在选人用人上也能融会贯通,慧眼识珠。其中,在他出差去四川主持乡试的途中,在河南开封一条卖杂货的街道上,就意外遇到了一位个子高大、浓眉大眼的大汉。由于

  • 张作霖有多狡猾?看他如何智斗冯德麟,成奉天督军就懂了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冯德麟

    张作霖有多狡猾?看他如何智斗冯德麟,成奉天督军就懂了借电视剧《少帅》的热播,还有李雪健老师的演绎,无数人心目中都有了一个精明强悍,兼具狡猾霸道的枭雄张作霖身影。那入木三分的演绎,让张作霖的话语:江湖是什么,江湖就是人情世故。被无数人念叨,进而成了名言。军阀无需颂扬,不过张作霖其人却有可圈可点之处也是

  • 张作霖与绿林前辈冯德麟争当东北王,靠什么完胜?不争一时高低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冯德麟

    张作霖在奉天崛起时,冯德麟是他最大的对手,威胁程度甚至达到了卧榻之侧,猛虎难驱的程度。冯德麟是张作霖的绿林老前辈,最早张作霖加入董大虎匪帮,引荐人就是冯德麟。后来,张作霖在赵家庙自组保险队,被另一股悍匪金寿山偷袭得手,走投无路下,他一度要去投奔冯德麟,做冯的手下小兄弟。只是途径八角台时,张作霖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