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魏的法律制度历史介绍

曹魏的法律制度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708 更新时间:2024/1/28 11:54:20

法制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没有法制社会将会乱了套。三国时期虽然混乱,但律法还是齐全的,《魏律》是三国时魏国的法律。魏明帝时下诏改定刑制,命陈群刘劭等人参酌汉律制订《新律》。

早在东汉末年,曹操就明确提出“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的法律思想,强调在东汉末年那种天下大乱的局势下,必须实行“法治”。在他实际掌控汉献帝政权期间,尽管“嫌汉律太重,故令依律论者听得科半”,将汉律的量刑标准减半适用,制定了《甲子科》,但当时基本上仍在沿用汉律。

曹魏政权建立初期,文帝曹丕也只是颁布了一些“怨毒杀人者减死之令”,始终未能进行新的立法活动。

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汉律越来越不能适应统治者的需要。魏明帝曹叡即位之后,于公元229年(太和三年)命陈群、刘劭等参考汉律,制定新的法律法令。这次大规模的立法活动,共编成《新律》十八篇、《州郡令》四十五篇及《尚书官令》、《军中令》等总计一百八十余篇。其中,《新律》最为重要,是曹魏政权的基本法典,一般通称“魏律”。

魏文帝承用秦汉旧律,明帝命陈群、刘劭等删节汉律令,制定《魏律》(治民)十八篇、《州郡令》(治地方官)四十五篇、《尚书官令》(治朝官)、《军中令》(治军)共一百八十余篇,又置律博士,专用郑玄的学说解释律令。

地方各级行政长官兼任司法官,中央司法机关为廷尉,一般案件州郡可自行解决。

魏文帝时,曾沿用秦汉旧律,有所谓诽谤妖言罪,犯者杀,告者有赏,在实行中诬告者甚多。黄初四年,文帝下诏:敢以诽谤相告者以所告罪罪之。次年又补充规定:谋反、大逆乃得相告,其余皆勿听治,敢忘相告者以其罪罪之。

曹魏在建立之初一直沿用汉律。但汉律自萧何于汉高祖时在秦律的基础改定而来,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变化,显得十分庞杂与苛碎,已不适应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的情况。

正如《晋书·刑法志》所言:”世有增损,率皆集类为篇,结事为章。一章之中或事过数十,事类虽同,轻重乖异。而通条连句,上下相蒙,虽大体异篇,实相采入。《盗律》有贼伤之例,《贼律》有盗章之文,《兴律》有上狱之法,《厩律》有逮捕之事,若此之比,错糅无常。后人生意,各为章句。叔孙宣、郭令卿、马融、郑玄诸儒章句十有余家,家数十万言。凡断罪所当由用者,合二万六千二百七十二条,七百七十三万二千二百余言,言数益繁,览者益难。

这说明汉律不但条目繁多,十分庞杂,而且前后矛盾,互相重复,所以在实际上应用起来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太和三年,魏明帝下诏改定刑制,命司空陈群,散骑常侍刘劭,给黄门侍郎韩逊,议郎庾嶷,中郎黄休,荀诜等删约旧科,傍采汉律,定为魏法,制《新律》十八篇,《州郡令》四十五篇,《尚书官令》、《军中令》,合百八十余篇。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云:”州郡令,用之刺史、太守;尚书官令,用之于国;军中令,用之于军。”《晋书·刑法志》认为此次定律:“于正律九篇为增,于旁章科令为省矣。”

曹魏定律,是在秦汉律由简到繁以后,中国封建刑律由繁到简的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晋律和唐律的产生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中国法律制度史上居于承前后的重要地位。

标签: 曹魏

更多文章

  • 曹魏军队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魏

    军队是军事实力的保障,曹魏时期的中央军,分为中军和外军。魏的中军略等于汉代的南北军,担负着宿卫皇宫、拱卫京师的任务,所以《历代兵制》认为“魏制略如东汉,南北军如故”,依然把魏的中军称为南北军。不过由于汉末三国战事频仍,中军常常四出征伐,与汉代北军相比,魏中军的作战任务重得多。

  •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谁建的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性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或江南制造总局,又称作上海机器局,是清朝洋务运动中成立的近代军事工业生产机构,为晚清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是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早期厂房也是近代最早的新式工厂之一。为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军火工厂。2018年1月,入

  • 戊戌政变的过程及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戊戌政变

    戊戌政变,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清光绪二十四年)发生在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向以光绪皇帝为首的改良派势力发动的一场血腥政变。政变的结果是,持续了百余日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等逃往国外,光绪皇帝失去了人身自由,被软禁于中南海瀛台,而以慈禧太

  • 中国历史各朝代疆域面积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代疆域指的是从古至今中国领土变化过程的历史,期间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疆域自远古以来不断演进变化,从《尚书·禹贡》九州开始直到唐朝极盛时疆域被认为是中国疆域原型。至元朝时不仅统一中国,西藏地方从此正式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明朝灭掉察合台汗国,领土疆域达到历代极盛。中

  • 永乐迁都对明朝的政治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迁都

    永乐迁都又称明成祖迁都北平,是指明成祖朱棣将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往北平,是具有中国历史重大意义的事件,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迁都北平,有利于控制全国的政局,同时有利于抗击北方蒙古人的南侵,也有利于经营东北地区。自938年石敬瑭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后,北京一带已有约430年不

  • 黄巢起义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黄巢起义

    黄巢原本有机会一举推翻唐朝,但最后却是功亏一篑,被迫退出长安,结局兵败被杀。实际上,黄巢的失败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他能够突破潼关,进入长安,说明黄巢在军事上的能力肯定不弱。但他并没有一个长远的远光,和治国的能力,所以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覆灭。下面就和大家简单谈谈黄巢会失败的原因,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或者意

  • 幽云十六州包括哪些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幽云十六州

    公元936年,石敬瑭在辽国的帮助下建立后晋,但代价是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也正是因为如此,辽国的疆域得以扩展到长城附近,而幽云十六州还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宋朝才会想要收复幽云十六州。但北宋始终没有成功,此后好不容易联金灭辽,但没过多久,北宋也走向了灭亡。直到两百多年后,朱元璋击败元军,才将

  • 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和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朝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宋朝的经济问题,现在很多人应该都知道了,宋朝的经济非常的繁荣,那么这些繁荣的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还有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些问题也都非常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原因吧。1、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1、农业方面宋代时期,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并注重农具改进,农

  • 清朝御前侍卫有汉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御前侍卫

    在满清的政治体制中,负责皇帝安保和日常起居等工作的大内侍卫是一项非常有特色的制度。满清许多的著名官员、将相都出身于侍卫系统,侍卫制度为维护满清的统治、保持满蒙贵族对满清的政治忠诚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其实在历史上,除了满蒙出身的大内侍卫之外,还有非常少数的汉人侍卫,其中的几位还出人意料地做到了御前侍卫

  • 抗日战争经历哪三个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分为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和反攻,具体在什么时间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抗日战争分哪三个阶段,希望能够帮到大家。抗日战争分三个阶段:1、防御1937.7-1938.62、相持1938.6-1945.83、反攻1945.8-1945.8.15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