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之后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东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之后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653 更新时间:2024/2/9 11:42:00

《后汉书·本纪·光武帝纪上》记载:“行至鄗,光武于是命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成陌。六月己未,即皇帝位。燔燎告天,禋于六宗,望于群神。于是建元为建武,大赦天下,改鄗为高邑。”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刘秀建立东汉之后,他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更始三年六月,刘秀在鄗南千秋亭五成陌即位称帝,国号仍为“汉”,史称汉世祖光武帝,改元建武,定都洛阳,之后更是历经十一年的南征北战,最终结束新莽末年长达近十九年的纷争混战,使得整个中原大地再次归于一统。

开国东汉之后,刘秀鉴于西汉时期权臣干政、外戚篡国以及地方权重等历史教训,开始以“柔道治国”为主理念,首当其冲的就是当初与他一同打天下的开国将帅们。为了防止功臣们干预政事,就封功臣为侯,以优厚的爵禄待之,但就是不让他们参与政治。当初陪刘秀南征北战的开国功臣号称“云台二十八将”,但最终只有邓禹李通贾复三人能参议大政,不过都“并剽(消除)甲兵,敦儒学”,以避猜忌。

不仅如此,《后汉书·卷二十九·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第十九》记载:“时内外群官,多帝自选举,加以法理严察,职事过苦,尚书近臣,乃至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敢正言。刚每辄极谏,又数言皇太子宜时就东宫,简任贤保,以成其德,帝并不纳。以数切谏失旨,数年,出为平阴令。复征拜太中大夫,以病去官,卒于家。”

除此之外,刘秀对自家宗室诸王及外戚的控制更严,他要求藩王们都要严格遵守西汉时期的阿附藩王法(阿附藩王法,汉武帝鉴于刘安刘赐谋反而设立针对限制藩王的法律),严禁诸王交通宾客,结党营私。建武二十八年,刘秀借故搜捕王侯宾客,“坐死者数千人”。“夏六月丁卯,沛太后郭氏薨,因诏郡县捕王侯宾客,坐死者数千人。”

而且刘秀鉴于西汉的外戚专权最终导致王莽篡汉,不想自己好不容易才建立的东汉灭亡在外戚手中,便开始限制外戚势力。刘秀建国之后,为了巩固皇权,便封南阳新野之地的豪门大族阴氏女子阴丽华为皇后,自此阴家便成了皇亲国戚。不过阴家深知刘秀对外戚的态度,就纷纷主动退让,选择明哲保身,阴丽华的同母兄弟阴兴就是如此。

《后汉书·卷三十二·樊宏阴识列传第二十二》记载:“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臣蒙陛下、贵人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

宋人陈亮评:自古中兴之盛,无出于光武矣。奋寡而击众,众弱而复强,起身徒步之中甫十余年,大业以济,算计见效,光乎周宣。

标签: 刘秀

更多文章

  • 汉章帝开启任用外戚干政先河后对东汉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章帝

    《后汉书·卷二十三》记载:“宪字伯度。父勋被诛,宪少孤。建初二年,女弟立为皇后,拜宪为郎,稍迁侍中、虎贲中郎将;弟笃,为黄门侍郎。兄弟亲幸,并侍宫省,赏赐累积,宠贵日盛,自王、主及阴、马诸家,莫不畏惮。”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汉章帝开启任用外戚先河之后,对东汉

  • 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政治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后周

    五代十国虽然政权更迭频繁,各政权时间也不是很长久,但其在政治方面基本都延续唐代的政治制度。那么五代的后周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呢?1、三省六部中央行政机构有三省六部。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与中书省,下设六部尚书,并分司办事。中书令和侍中均为正二品,左右常侍从三品升为正三品,门下侍郎从正四品升为正三品。设

  • 五代十国时期南吴政治制度历史介绍 南吴官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吴

    1、政治体制由于五代十国时期特殊的历史背景,南吴政权在不同时间段存在着不同的政治体制,但其中的差别更多体现在名分。藩镇体制:从唐景福元年(892年)到天祐十六年(919年)这段时间内,吴国政权虽已割据自立,但名义上仍奉唐朝为正朔,为唐朝藩镇,仍使用唐朝年号;王国体制:从吴武义元年(919年)到武义二

  • 五代十国南吴疆域地图介绍 南吴的行政区划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五代十国

    为区别春秋时期的吴国和三国时期的东吴,我们一般把五代十国时期的吴国称之为“南吴”。吴国统治者改元建制前曾为唐朝的淮南节度使和弘农王,所以又称其为“淮南”政权或“弘农”政权。1、南吴疆域范围吴国政权的经营从唐景福元年(892年)杨

  • 西汉吴王刘濞引发的七国之乱为何没有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濞

    众所周知西汉吴王刘濞发起了七王之乱,参与者还有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那么吴王刘濞的实力那么强,为什么没有谋反成功?汉景帝刘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夺藩王势力,听取了晁错的建议:“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

  • 秦国(秦朝)二十等爵爵位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二十等爵

    商鞅变法时为了提高军队作战的积极性,设立二十等爵,以奖励军功。此后历代皇朝沿袭,持续一千多年,到北宋时期突然消失,那么二十等爵是如何建立与消亡的。一,商鞅变法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

  • 青海军阀马步芳是怎么被灭掉的 马步芳马家军有多残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马步芳

    解放战争中,我军进行了多次重大战役。除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还有很多战役打得也非常漂亮,比如解放大西北的兰州战役。兰州战役规模虽然没有那么大,但是意义重大。三大战役结束后,国军主力遭到致命打击,国民党政权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但是全国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解放,那里的敌军依旧负隅顽抗,企图阻挡我军前进步

  • 为何说直到赵武灵王吞并中山国后赵国才算是称王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赵武灵王

    “三家分晋”之后,赵国的综合实力在“三晋”位居第一。但由于各种原因,赵国没能在战国初期就推行有效的变法,导致魏国成为战国时代的第一个霸主。此后直到赵武灵王继位,赵国基本都是大国(如魏、齐)的附属盟友。既然是大国的附属盟友,赵国在赵武灵王继位前当然不敢与

  • 战国七雄中哪一位君主是最先称王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七雄,中哪,一位,君主,最先,称王,由于,时间,太早,

    由于时间太早,学界对于楚国正式称王的时间至今仍然存在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春秋初期的周桓王十六年(前704年),楚国就已经公开称王了。主流观点认为楚国第一个王是楚武王,但也有观点认为是楚厉王。魏国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依靠变法崛起的诸侯,是战国初期的天下霸主。周显王二十六年(343年),魏国君主魏正式

  • 哪三点原因的限制蜀汉的发展能力极为有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蜀汉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麾下人才众多,为何非但没能统一天下,反而最先被攻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受《三国演义》影响,大多数人普遍认为蜀国不仅人才众多,且才能在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