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章帝开启任用外戚干政先河后对东汉造成了什么影响?

汉章帝开启任用外戚干政先河后对东汉造成了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83 更新时间:2024/1/15 13:07:51

《后汉书·卷二十三》记载:“宪字伯度。父勋被诛,宪少孤。建初二年,女弟立为皇后,拜宪为郎,稍迁侍中、虎贲中郎将;弟笃,为黄门侍郎。兄弟亲幸,并侍宫省,赏赐累积,宠贵日盛,自王、主及阴、马诸家,莫不畏惮。”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汉章帝开任用外戚先河之后,对东汉造成了什么影响?

自刘秀建立东汉之后,就对外戚势力进行打压,更是借故搜捕王侯宾客,“坐死者数千人”,无奈他的孙子汉章帝刘炟(即东汉第三位皇帝)将之付诸东流。在位时期,宠爱皇后窦氏,以至外戚窦宪骄擅,而帝却待以宽容,给以后的东汉王朝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

之后,汉明帝虽死,但却开启了任用外戚之先河。当时,汉和帝刘肇即位,可因年纪尚小,不能亲政,窦太后趁机临朝称制,从此窦氏戚族开始专权。《后汉书·卷二十三》记载:“和帝即位,太后临朝,宪以侍中,内干机密,出宣诰命。肃宗遗诏以笃为虎贲中郎将,笃弟景、瑰并中常侍,于是兄弟皆在亲要之地。”

虽然汉和帝最后联合宦官铲除了窦氏戚族,在政务与军务上都有所建树,但在他去世之后,东汉王朝的命运似乎又被外戚所掌。只因汉和帝原配皇后阴氏因巫蛊事件被废黜后位,让邓绥成为了皇后,并且在汉和帝驾崩之后,依靠以兄长邓骘为代表的邓氏戚族先后拥立汉殇帝和汉安帝,临朝称制十六年之久。

即使汉安帝在邓太后死后,消灭了邓氏戚族,也无法阻止新的外戚专权。《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第六十八》:记载“及太后崩,遂诛邓氏而废平原王,封闰雍乡侯;又小黄门江京以谗谄进,初迎帝于邸,以功封都乡侯,食邑各三百户。”

而到了汉顺帝时期,外戚势力更是达到了巅峰。汉顺帝刘保依靠着宦官才得到了皇位,所以继位后便将有功的宦官都封为后,然后将大权交给他们。只不过,宦官们并没有专权,而是联合外戚梁氏,外戚梁氏中以梁冀为最,执政期间达到了外戚权力的巅峰,汉顺帝之后的汉冲帝、汉质帝都被他牢牢控制,甚至汉质帝还因童言无忌被其毒杀。《后汉书·卷六·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六》记载:“闰月甲申,大将军梁冀潜行鸩弑,帝崩于玉堂前殿,年九岁。”

到了汉灵帝刘宏这一代,早已腐朽的东汉王朝开始走向灭亡。最终,在历经黄巾之乱,董卓之乱、军阀之乱后,外戚曹丕(曹操之女曹节为汉献帝刘协皇后)篡汉自立,建国“魏”,史称曹魏。

虽然汉章帝开启了任用外戚之先河,但不可否认的是汉章帝,明君也。故此,南朝宋史学家范晔评:章帝素知人厌明帝苛切,事从宽厚。感陈宠之义,除惨狱之科。又体之以忠恕,文之以礼乐。在位十三年,郡国所上符瑞,合于图书者数百千所。

标签: 汉章帝

更多文章

  • 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政治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后周

    五代十国虽然政权更迭频繁,各政权时间也不是很长久,但其在政治方面基本都延续唐代的政治制度。那么五代的后周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呢?1、三省六部中央行政机构有三省六部。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与中书省,下设六部尚书,并分司办事。中书令和侍中均为正二品,左右常侍从三品升为正三品,门下侍郎从正四品升为正三品。设

  • 五代十国时期南吴政治制度历史介绍 南吴官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吴

    1、政治体制由于五代十国时期特殊的历史背景,南吴政权在不同时间段存在着不同的政治体制,但其中的差别更多体现在名分。藩镇体制:从唐景福元年(892年)到天祐十六年(919年)这段时间内,吴国政权虽已割据自立,但名义上仍奉唐朝为正朔,为唐朝藩镇,仍使用唐朝年号;王国体制:从吴武义元年(919年)到武义二

  • 五代十国南吴疆域地图介绍 南吴的行政区划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五代十国

    为区别春秋时期的吴国和三国时期的东吴,我们一般把五代十国时期的吴国称之为“南吴”。吴国统治者改元建制前曾为唐朝的淮南节度使和弘农王,所以又称其为“淮南”政权或“弘农”政权。1、南吴疆域范围吴国政权的经营从唐景福元年(892年)杨

  • 西汉吴王刘濞引发的七国之乱为何没有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濞

    众所周知西汉吴王刘濞发起了七王之乱,参与者还有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那么吴王刘濞的实力那么强,为什么没有谋反成功?汉景帝刘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夺藩王势力,听取了晁错的建议:“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

  • 秦国(秦朝)二十等爵爵位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二十等爵

    商鞅变法时为了提高军队作战的积极性,设立二十等爵,以奖励军功。此后历代皇朝沿袭,持续一千多年,到北宋时期突然消失,那么二十等爵是如何建立与消亡的。一,商鞅变法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

  • 青海军阀马步芳是怎么被灭掉的 马步芳马家军有多残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马步芳

    解放战争中,我军进行了多次重大战役。除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还有很多战役打得也非常漂亮,比如解放大西北的兰州战役。兰州战役规模虽然没有那么大,但是意义重大。三大战役结束后,国军主力遭到致命打击,国民党政权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但是全国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解放,那里的敌军依旧负隅顽抗,企图阻挡我军前进步

  • 为何说直到赵武灵王吞并中山国后赵国才算是称王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赵武灵王

    “三家分晋”之后,赵国的综合实力在“三晋”位居第一。但由于各种原因,赵国没能在战国初期就推行有效的变法,导致魏国成为战国时代的第一个霸主。此后直到赵武灵王继位,赵国基本都是大国(如魏、齐)的附属盟友。既然是大国的附属盟友,赵国在赵武灵王继位前当然不敢与

  • 战国七雄中哪一位君主是最先称王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七雄,中哪,一位,君主,最先,称王,由于,时间,太早,

    由于时间太早,学界对于楚国正式称王的时间至今仍然存在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春秋初期的周桓王十六年(前704年),楚国就已经公开称王了。主流观点认为楚国第一个王是楚武王,但也有观点认为是楚厉王。魏国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依靠变法崛起的诸侯,是战国初期的天下霸主。周显王二十六年(343年),魏国君主魏正式

  • 哪三点原因的限制蜀汉的发展能力极为有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蜀汉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麾下人才众多,为何非但没能统一天下,反而最先被攻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受《三国演义》影响,大多数人普遍认为蜀国不仅人才众多,且才能在魏

  • 北宋统一战争的时间经过及结果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宋

    北宋统一战争,是宋朝建立后,对五代十国剩余的割据政权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北汉的统一战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宋建隆三年至太平兴国四年(962979年),宋以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方的方针,主要包括慕容延钊、李处耘率军平定武平周保权(963年),同时荆南高继冲主动投降归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