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登基称帝后的东吴疆域有多大?

孙权登基称帝后的东吴疆域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470 更新时间:2024/2/9 15:31:38

魏黄初年间,孙权名义上依附于曹魏,并受封吴王。不过,在夷陵之战后,孙权和曹丕决裂,并恢复了蜀吴联盟。黄龙元年(229年)5月23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式建国,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对于魏蜀吴三国来说,其实力取决于人口、疆域等客观条件。其中,就孙权建立的吴国,在全盛时期拥有250万左右的人口,也即少于曹魏,多于蜀汉。那么,问题来了,在疆域地盘上,全盛时期的东吴到底有多辽阔呢?

孙权即位之初,所掌握的疆域就是孙策留下的江东六郡。对于孙策攻占的江东六郡,指吴郡(郡治江苏省苏州市)、会稽郡(郡治浙江省绍兴市)、丹阳郡(郡治初在宛陵,后移至建业即江苏省南京市)、豫章郡(郡治江西省南昌市)、庐陵郡(郡治江西省泰和县西北)、庐江郡(郡治安徽省庐江县西,后移至安徽省潜山市)。由此,这意味着孙权初期的地盘就地跨今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四省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在起点上,孙权显然要高于曹操和刘备的。当然,赢得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称赞的孙权,自然不会让东吴的疆域止步于这六郡之地。

公元203年(汉建安八年)至公元208年(汉建安十三年)间,孙权先后三伐黄祖,并得到江夏郡的部分土地,这意味着东吴的疆域进入到荆州,或者说是今湖北省一带了。换而言之,在东汉十三州中,东吴以扬州作为基础,逐渐蚕食荆州的疆域。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曹操占据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孙权得到江夏郡和南郡,刘备得到荆州南部四个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不过,孙权后来将南郡借给了刘备,这也是典故“刘备借荆州”的历史由来。

公元215年,在刘备获得益州之地后,孙权趁机向其讨要荆州。在此基础上,孙刘双方协议平分荆州,即以湘水为界,分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属于孙权,分荆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属于刘备,这就是三国史上著名的湘水划界。由此,在湘水划界后,孙权因为占有了荆州三郡,所以在地盘上获得了比较明显的增长,比如长沙郡、桂阳郡就包含了今湖南省一带的大部分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在湘水划界之前,孙权还获得了交州之地。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派遣步骘为交州刺史,士燮率兄弟归附,而吴巨却怀有异心,被步骘斩杀。此后,士燮被孙权封为左将军。东汉末年,士燮割据交州,可谓一方诸侯。不过,因为交州远离中原地区,所以士燮的名气自然无法和刘备、刘表刘璋、曹操、袁绍、袁术、孙权、吕布等人相提并论。但是,士燮所占据的交州,却还是比较辽阔的。对于东汉末年的交州,包含今广东、广西等地,也即和秦始皇平定的岭南地区比较一致。当然,因为交州比较辽阔,东吴选择将交州分为广州和交州这两个州。

由此,对于孙权的地盘来说,在赤壁之战后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到了公元215年,孙权已经拥有了交州和扬州这两个州的全部地区,以及荆州的部分地区。换而言之,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孙权所占据了。当然,这还没有到达孙权地盘的全盛时期。在偷袭荆州后,东吴的疆域来到了真正的巅峰。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湘水划界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刘备孙权双方的矛盾,双方关系也趋恶化。换而言之,孙权的目标是全据荆州,而不是和刘备平分荆州,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孙权甚至愿意向曹操、曹丕妥协,以此确保占据荆州这一目标的实现。

最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大将吕蒙趁关羽北伐曹操之机,用白衣渡江之计偷袭关羽镇守的荆州三郡(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公元220年,关羽败亡,孙权成功占据荆州,基本上占据了荆州之地。在此基础上,孙权的地盘可谓地跨荆州、扬州、交州这三州之地,虽然和强大的曹魏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这显然超过了只有益州这一州之地的刘备。

孙权偷袭荆州后,尽管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却依然无法改变荆州被东吴占据的事实。到了公元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建立东吴。自此之后,东吴和蜀汉的联盟更加稳固,而和曹魏之间则多次交手。不过,从整体上来看,在公元220年之后,东吴的疆域是没有太大变化的了。也即公元220年,可以视为孙权地盘的全盛时期了,其疆域包含了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北、湖南等省份的全部或者部分地区。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孙权

更多文章

  • 东林党真的误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东林党

    东林党和阉党,这在明朝末年一直都是敌对的两个势力,天启皇帝时期,魏忠贤代表的阉党一直压着东林党,而崇祯继位之后直接铲除了魏忠贤,阉党自然也没有放过。可是原本他以为的局面并没有出现,魏忠贤这个不“忠贤”的人死了之后,曾经被打压的东林党得以喘息,可是明朝依旧不可阻止地走向了灭亡。

  • 司马昭掌权为何实行先灭蜀汉后攻东吴的国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昭

    公元255年,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晋位为大将军,加侍中。甘露三年(258年)五月,曹髦下诏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设立晋国。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在弑杀曹魏皇帝曹髦后,司马昭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曹魏的权势,更是扫清了支持曹氏的力量。当然,在完全掌握曹魏大权后,司马昭希

  • 晋成帝司马衍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晋成帝

    司马衍,即晋成帝,晋明帝司马绍长子,晋康帝司马岳同母兄,生母是明穆皇后庾文君,西晋第三位皇帝,在位共18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晋成帝于325年即位,因其年幼故由母亲庾太后辅政;庾太后死后由王导与庾亮辅政。司马衍在位期间,任用外戚庾亮执政,试图排斥王导势力,振作东晋王室。咸康

  • 宋朝谁都打不过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

    大一统的中原王朝,除了宋朝,其他朝代面对外敌从来是毫不畏惧的,但是宋朝面对辽、金、夏、蒙古等过,从来都未占优势,你要说实在穷那也算了,但是无论北宋南宋,都是一片祥和景象,长安,洛阳,开封,南京都是世界级大都市,但就是谁也打不过,面对其他国家又是进贡,又是和亲的,实在是丢尽颜面。看看大秦,大汉,大唐,

  • 宋朝被蒙古人灭掉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宋朝能抵抗辽国和金朝这么多年,却始终过不了蒙古人这一关,最终被蒙古人灭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蒙古人比金朝和辽国的战斗力都要强,还是说宋朝自己到了后期汉奸太多,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发挥不出来,最后被灭掉似乎也是大势所趋。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为什么宋朝最后被蒙古人灭掉。辽金两个少

  • 金朝没有灭掉南宋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金朝

    宋朝从王安石变法以后就逐渐走向了政局混乱。新党旧党互相攻伐,新政和旧政交替进行,没人能说得清楚到底谁是对的谁是错的。但无论是朝臣还是百姓,都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之处。有时候甚至连皇帝个人的喜好对国家的政治影响也不小。宋徽宗爱好艺术,不思治国,最后使得天下在他手里崩坏,迫使汉文化又再次上演了一次南渡。在

  • 南宋打不过蒙古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宋

    在很多人印象中,南宋军事实力羸弱,所以最终被蒙古人灭国实属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事实真相却并没有那么简单。蒙古帝国的实力在当时虽然如日中天,但也不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比如在征服高丽的过程中,蒙古人前后花了数十年时间,最后才勉强迫使高丽国王接受了蒙古帝国的宗主国地位。另一方面,南宋也并非弱不禁风,一座

  • 魏晋清谈之风具体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晋,清谈,之风,具体,表现,魏晋,时期,社会上,盛行,清谈

    魏晋时期,社会上盛行“清谈”之风。“清谈”是相对于俗事之谈而言的,亦谓之“清言”。士族名流相遇,不谈国事,不言民生,谁要谈及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强兵裕民,何人政绩显著等,就被贬讥为专谈俗事,遭到讽刺。因此,不谈俗事,专谈老庄、周易

  • 伐齐建梁后梁武帝萧衍做了哪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梁武帝

    萧衍,即梁武帝,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齐高帝族弟萧顺之之子,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开国皇帝,在位共47年,是南朝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南齐时,萧衍累官雍州刺史,颇受齐明帝宠待。502年,接受萧宝融“禅位”,建立

  • 秦始皇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登基后,统一了六国,创建了秦王朝,此后秦始皇采取了一些列的政治举措来实施改革,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等都是秦始皇的改革措施,下面来罗列下秦始皇各个措施,秦始皇改革主要从6个方面进行。1、建立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将权利都独揽在自己的手中,设置了一系列的权利机构组织,设立了三公九卿(三公为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