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削弱地方藩镇采取的方法

赵匡胤削弱地方藩镇采取的方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25 更新时间:2024/2/9 15:31:57

宋朝立国后不久,一鼓作气,拿下了荆南和湖南。大宋的举动让周围的国家很是不寒而栗了一番,然而赵匡胤拿到荆南和湖南之后就没了动静,大宋宣传部门开足马力,向其他几个国家(主要是南唐)解释:其实真是不是咱们皇帝不仁,主要是他们两家实在太乱了,大宋朝的主流还是和平与发展啊,亲们,你们对大宋这么恭敬,皇上怎么会对你们有什么想法呢?于是南唐、南汉什么的逐渐也就半信半疑的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那么赵匡胤这时候在干嘛呢?他在继续加强内政建设。赵匡胤开始着手进行杯酒释兵权的后续工作,向藩镇开刀了。

赵匡胤很早之前就和赵普商量过如何收拾藩镇的问题,方法无外乎几点:收回人事权、统一财政支出与划拨,以及加强司法建设。

这话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却着实花了赵匡胤一番手脚。

要知道,藩镇的这些权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安史之乱以后逐渐形成的。每一项看似不合理的制度后面,都是中央与地方的无数次博弈乃至暗战,而大宋朝堂里的这些官员们,也大多是现行政治体制的既得利益者,因此想发动这样一次改革,其风险丝毫不亚于发动一场战争。

赵匡胤于是先拿朝廷开了刀,最先遭殃的是后周时期留下来的宰相:范质

唐朝以来,宰相一直都是整个官僚体系的顶点,因此也就有不少特权,比如说,唐朝的宰相和皇帝商量朝政的时候是有椅子坐的,有时候俩人谈事的时间长一点皇帝还会让太监们准备茶点什么的快点,给丞相兑碗热的喝!这个传统自然被沿袭到了五代,然而在赵匡胤这,事情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赵匡胤是个武将,能打、心大、略野蛮,这样的人多少有点瞧不起文人。举个例子来说,赵普有次和赵匡胤走到朱雀之门底下,赵匡胤仔细研究了一下门上的匾,问赵普:哎,朱雀后面的“之”字是干啥用的啊?

嗨,语助呗,没实际意义。

赵匡胤不屑的撇撇嘴:之乎者也,能助个屁啊!

上指门额问普曰:“何不只书朱雀门,须著之字安用?”普对曰:“语助”。太祖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湘山野录》

赵匡胤在自己最宠信的谋士面前都是这个样子,所以在别人面前是什么样子就可想而知了。加上赵匡胤是个武将,从来信奉“能动手不吵吵”的金科玉律,因此经常会出现某个文臣把赵匡胤惹毛了被一顿暴打的事儿。虽然说赵匡胤事后考虑到自己皇帝的身份还是会跟这些人道个歉什么的,不过想必被一条黑大汉按在地上摩擦并不是什么令人身心愉悦的事情。于是渐渐的,范质这些宰相开始改变套路了那啥,皇上,我们觉得当面和您讨论问题实在是太不严肃了,以后我们还是给你呈送正式文件好了,您批阅之后返给我们,咱们尽量别坐一起,老臣们年纪大了,不抗揍……

在这种连唬带吓的氛围下,这群老头没多久就集体退休了。赵匡胤在赵普的帮助下对政府机构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设置了一个转运司来负责从地方到中央的财政工作,逐渐将藩镇的财政权收回到了中央手里。而之前进行军事改革时,中央禁军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藩镇部队,这些节度使权衡之下,只得捏着鼻子跟赵匡胤来哭穷皇上,我手下这么多人,你把钱都拿走了,微臣养活不起他们了啊!

哎呀呀,这不是我的好兄弟么!这可是怎么说的,穷谁也不能穷你啊,来,咱们这么办,你不是养活不起这些人了么?我赵匡胤最讲道理,既然收了你的钱,那就一定不能给你添负担,这样,这些人从藩镇的编制中划出来,我中央一并都管了!什么刑事行政,你养不起的,都让朕来养吧!

于是一来二去,各藩镇的节度使发现,自己不仅没了钱,连手下的人也没了……

通过这种大幅度的改革,新生的大宋开始彻底与过去的五代划清了界限,大宋朝再也不是五代时期那种组织分散、结构松散的军阀聚合体了,而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宋朝的整体实力蒸蒸日上,同周围的这些国家拉开了差距。

而在赵匡胤折腾的同时,大宋周围的这几个国家也一样在折腾,只不过大宋是向着好的方向折腾,这几位则是向着作死的方向在折腾。

首先是南唐,南唐在组织部长韩熙载同志的坚持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币制改革没错,就是那幅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的主人公其改革核心思想是铸造铁钱代替铜钱,发行大额货币,更具体一点的说,就是在一枚稍大的铁钱上印上“当十”,然后就发行出去:好了,这个顶过去的钱十个了!稍稍有点现代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种情况下唯一能造成的就是严重的金融危机和恶性通货膨胀,没过多久,原本富甲天下的南唐就沦落到商人们要偷偷到黑市换外汇(铜钱)的地步了。

而南汉要更奇葩一点,南汉的皇帝刘鋹是个罕见的变态,爱好是群P和……制造太监。

是的你没有看错,他的爱好之一就是制造太监,他固执的认为,太监没了家室,对自己会更加忠心。因此南汉所有的高级官员都需要净身之后才能担任,南汉的进士考中之后就会有专人来为你净身,号称留鸟不做官,做官不留鸟。而刘鋹就在几万太监的陪伴下每天群P不止,国家大事都交给身边的几个亲信太监和国师樊胡子什么?你问国师是不是太监?别逗了,樊胡子可是个货真价实的女人……

不同于南唐和南汉,后蜀君臣则志向远大。后蜀远离中原兵锋,在国主孟昶的带领下,国家繁荣富富(我没打错字),和中原比起来简直就是人间天堂!当时后蜀的娱乐业与奢侈品产业极度发达,甚至连孟昶的夜壶都是用七种宝石镶嵌而成的,号称“七宝壶”。孟昶一直以为自己占尽地利,完全不惧赵匡胤,然而在大宋以耸人听闻的速度打下荆南与湖南之后,他开始心虚了。在恐惧的支配下他干了一件极其缺心眼的事:他向北汉求援,想约北汉一起出兵,攻打大宋。

但是悲催的孟昶没想到,他派出去送信的信使出门左拐,直接投奔了大宋。拿到密信的赵匡胤高兴的简直要在大殿里高歌一曲了孟昶啊孟昶,你真是太贴心了!朕还在发愁要找个什么借口去打你们呢,结果你们自己作死送上门了!

标签: 赵匡胤

更多文章

  • 文景之治体现在哪些地方?文景之治的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轻徭薄赋,该时期的田赋税率是两千多年封建中国田赋税率最低的时期。汉文帝刘恒登基后,沿袭了汉高祖刘邦减轻田赋税率的做法,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田租的税率,按照三十税一的原则征税。第二,鼓励生产发展,多方面提高国家财政收入。汉文帝不仅重视农业发展,多次下诏减免税赋并

  • 司马炎登基后在军事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炎

    司马炎,即晋武帝,字安世,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嗣父(堂伯),生母是文明王皇后,晋朝开国皇帝,在位共24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政举措:军事平定秦凉,安抚边境泰始六年(270年),鲜卑秃发树机能起兵反晋,并于六月在万斛堆的战争中杀秦州刺史胡烈,又

  • 刘备的陵墓有何特色?刘备在位时期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

    刘备,即汉昭烈帝,字玄德,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他为先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依附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后

  • 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有哪些人起兵反抗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后周都城传来消息,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宰相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正月初二,赵匡胤统率大军离开都城,夜宿距开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从而发动了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的赵匡胤,立即率军返回开封城,并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后周都城开封。不久之后,赵匡胤遂正

  • 孙权登基称帝后的东吴疆域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权

    魏黄初年间,孙权名义上依附于曹魏,并受封吴王。不过,在夷陵之战后,孙权和曹丕决裂,并恢复了蜀吴联盟。黄龙元年(229年)5月23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式建国,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对于魏蜀吴三国来说,其实力取决于人口、疆域等客观条件。其中,就孙权建立的吴国,在全盛时期拥有25

  • 东林党真的误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东林党

    东林党和阉党,这在明朝末年一直都是敌对的两个势力,天启皇帝时期,魏忠贤代表的阉党一直压着东林党,而崇祯继位之后直接铲除了魏忠贤,阉党自然也没有放过。可是原本他以为的局面并没有出现,魏忠贤这个不“忠贤”的人死了之后,曾经被打压的东林党得以喘息,可是明朝依旧不可阻止地走向了灭亡。

  • 司马昭掌权为何实行先灭蜀汉后攻东吴的国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昭

    公元255年,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晋位为大将军,加侍中。甘露三年(258年)五月,曹髦下诏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设立晋国。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在弑杀曹魏皇帝曹髦后,司马昭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曹魏的权势,更是扫清了支持曹氏的力量。当然,在完全掌握曹魏大权后,司马昭希

  • 晋成帝司马衍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晋成帝

    司马衍,即晋成帝,晋明帝司马绍长子,晋康帝司马岳同母兄,生母是明穆皇后庾文君,西晋第三位皇帝,在位共18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晋成帝于325年即位,因其年幼故由母亲庾太后辅政;庾太后死后由王导与庾亮辅政。司马衍在位期间,任用外戚庾亮执政,试图排斥王导势力,振作东晋王室。咸康

  • 宋朝谁都打不过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

    大一统的中原王朝,除了宋朝,其他朝代面对外敌从来是毫不畏惧的,但是宋朝面对辽、金、夏、蒙古等过,从来都未占优势,你要说实在穷那也算了,但是无论北宋南宋,都是一片祥和景象,长安,洛阳,开封,南京都是世界级大都市,但就是谁也打不过,面对其他国家又是进贡,又是和亲的,实在是丢尽颜面。看看大秦,大汉,大唐,

  • 宋朝被蒙古人灭掉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宋朝能抵抗辽国和金朝这么多年,却始终过不了蒙古人这一关,最终被蒙古人灭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蒙古人比金朝和辽国的战斗力都要强,还是说宋朝自己到了后期汉奸太多,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发挥不出来,最后被灭掉似乎也是大势所趋。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为什么宋朝最后被蒙古人灭掉。辽金两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