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八次出幸”历史事件介绍 八次出幸是哪几个皇帝

唐朝“八次出幸”历史事件介绍 八次出幸是哪几个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926 更新时间:2024/1/11 9:02:13

八次出幸是历史上唐朝皇帝八次逃出长安的事件。是主人公包括指唐玄宗、唐肃宗(1次)、唐代宗(1次)、唐德宗(1次)、唐僖宗(2次)和唐昭宗(3次),他们因为战乱而8次出逃京师长安的避难事件。

八次出幸

从755年爆发安史之乱至904年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的149年内,有7.3%或长达11年的时间内皇帝不在京师外逃避难(相当于靖康之变至端平入洛之时金朝占据汴京时间总和的10.1%),其中以唐僖宗出行时间最长。八次出幸事件离安史(中唐)、黄巢之乱(唐末)爆发时间不远,出逃时间都在这两段时间频繁发生;而784年的泾原兵变后至880年的黄巢之乱的96年(占唐朝总寿命的33%)内京师则相对稳定,无皇帝出逃躲避战乱。

安史之乱

占京者:范阳、卢龙、河东节度使安禄山

收复者:李嗣业郭子仪仆固怀恩

皇帝:唐玄宗、唐肃宗

所至:川蜀(今四川)、灵州(今宁夏)

阴历:756年6月13日至757年10月23日

历时:1年4个月

简介:755年安禄山起兵,唐玄宗、和后来的肃宗分别出幸川蜀和灵州。次年9月28日京师克复,10月23日唐肃宗还京。

唐蕃战争

占京者:吐蕃

收复者:郭子仪

皇帝:唐代宗

所至:陕州(今河南)

阴历:763年10月7日至763年10月21日

历时:15天

简介:763年吐蕃入大震关,直取唐都长安,唐代宗出幸陕州,但不久很快便撤出长安。

唐代宗

泾原兵变

占京者: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卢龙节度使朱泚

收复者:李晟

皇帝:唐德宗

所至:咸阳、奉天、梁州(均今陕西)

阴历:783年10月3日至784年7月19日

历时:9个月

简介:783年10月3日泾原兵在长安叛变,唐德宗出长安,由咸阳到奉天,奉命入援的河中节度使李怀光也相继反叛。784年3月21日唐德宗自奉天奔往梁州,5月23日李晟克复长安,于7月19日迎唐德宗还京。

李晟

巢之乱

占京者:黄巢

收复者:李克用

皇帝:唐僖宗

所至:川蜀(今四川)

阴历:880年12月5日至885年3月31日

历时:4年5个月

简介:880年黄巢逼近长安,宦官田令孜挟持唐僖宗入川蜀。883年4月8日李克用克复长安,由于长安宫室遭焚毁,一直到885年3月31日唐僖宗才还京。

朱玫之乱

占京者:邠州节度使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

收复者:李昌符、王行瑜

皇帝:唐僖宗

所至:凤翔、宝鸡、兴元等(均今陕西)

阴历:885年12月25日至888年2月21日

历时:2年3个月

简介:唐僖宗还京不久后,12月25日再次长时间离京,长安被朱玫和李昌符占据,后至宝鸡和兴元等地。886年朱玫被部将所杀,李昌符附唐,887年3月18日唐僖宗途径凤翔,李昌符再叛,8月1日奉命入援的武定节度使李茂贞斩杀李昌符,唐僖宗拜李茂贞为凤翔节度使,888年2月21日还京。

唐僖宗李儇

李茂贞之乱

占京者: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没人,第二阶段凤翔节度使李茂贞

收复者:无

皇帝:唐昭宗

所至:第一阶段终南山(今陕西),第二阶段华州(今陕西)

阴历:第一阶段895年7月6日至895年8月27日,第二阶段896年7月13日至897年8月25日

历时:第一阶段1个月,第二阶段一年一个月

简介:第一阶段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和邠州节度使王行瑜想各自劫唐昭宗到凤翔、邠州,唐昭宗出城逃奔终南山石门镇,其后为李茂贞和王行瑜为李克用所败,唐昭宗还京。第二阶段李茂贞进军逼近京师长安,唐昭宗离开京师到达渭水之北,打算逃去太原投奔李克用,不料途中依从了韩建的意见驾临华州,897年8月25日才返回京师。

朱温之乱

占京者:宣武节度使朱温

收复者:无

皇帝:唐昭宗

所至:第一阶段凤翔(今陕西),第二阶段洛阳(今河南)

阴历:第一阶段901年10月19日至903年1月27日,第二阶段904年1月26日至907年4月22日

历时:第一阶段1年3个月,第二阶段3年2个月

简介:第一阶段朱温占据长安,宦官韩全诲挟持唐昭宗投靠李茂贞,李茂贞和朱温混战,朱温获胜,903年1月27日迎唐昭宗还京。第二阶段904年1月26日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其后建立后梁,以洛阳为西京,开封为东京。

标签: 八次出幸

更多文章

  • 唐朝“文成公主进藏”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

    文成公主进藏,是唐朝贞观年间,松赞干布派遣大相噶尔东赞为请婚使者,赴长安请婚。唐太宗将远支宗女封为文成公主,下嫁给松赞干布,并诏令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为主婚使,持节护送文成公主入蕃。简介松赞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今青海玛多县境内)迎接文成公主,与文成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并在拉萨为文成公主修

  • 唐朝松漠都督府建立的原因 松漠都督府管辖区域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松漠都督府

    松漠都督府,是唐朝时管理契丹的羁縻都督府。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十一月廿三,契丹帅大贺窟哥率领所部内属。唐太宗以契丹部为松漠都督府(在今赤峰、通辽一带)。以窟哥为都督;又以其别帅达稽部为峭落州,纥便部为弹汗州,独活部为无逢州,芬问部为羽陵州,突便部为日连州,芮奚部为徒河州,坠斤部为万丹州,伏

  • 唐朝统一战争地图形势图 唐朝统一战争打了几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

    唐朝统一战争,是唐朝建立后,对隋朝末年在中国各地建立的割据政权进行的统一战争。背景隋朝在农民起义战争的冲击下四分五裂,贵族、官吏、豪强地主纷纷拥兵割据。隋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夺取都城长安,于隋大业十四年(唐武德元年,618年)称帝,建立唐朝,改元武德。但是此时的唐朝仅占有关中(今陕西)、河东(今山

  • 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比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背景贞观之治“贞观”为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出自《易·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即以正道示人。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主,其政绩一直为后世所传颂

  • 中国古代六部之刑部历史介绍 刑部侍郎是现在什么官 刑部尚书权责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刑部

    刑部,中国古代官署之一。简介东汉尚书置二千石曹掌刑狱,三公曹掌决案。魏、晋以后,尚书之三公、比部、都官等曹均关刑狱,南朝之宋、梁、陈,北朝之北齐,均设都官尚书。隋文帝定六部制度,初沿北齐置都官,开皇三年(583)改称刑部,主官为尚书;次官,炀帝定为侍郎。后代均以刑部掌法律刑狱,与大理寺并列,惟元代只

  • 中国古代六部之工部历史介绍 工部侍郎是现在什么官 工部尚书权责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工部

    工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曾称冬官、大司空等。西魏556年(恭帝三年),始置工部。北周北周沿置,属冬官府,置中大夫二人为长官,掌百工之籍,而理其禁令。隋朝582年(开皇二年)始设立工部,置工部尚书一人为长官。607年(大业三年)增置工部侍郎一人

  • 隋朝统一战争的时间 隋朝统一战争示意图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朝

    隋朝统一战争是南北朝末期的统一战争。简介580年北周宣帝去世后,权臣杨坚于隔年废北周静帝自立,建立隋朝,即隋文帝。在安定内部、解决北方突厥的外患以及并吞西梁后,隋开皇八年(588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在隋统一战争中,隋文帝杨坚命令晋王杨广统率水陆大军50余万,攻灭江南陈朝的大规模渡江作战。此役逼降陈

  • 武则天晚年为什么还政给李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女人之一,她在男权社会攀登上了权力的高峰,尽管后人争议无数,但客观而言,她的功绩举世无双,有“贞观遗风”,这是后面掌权的慈禧等人所不能比拟的。14岁时,武则天进入后宫,获得赐号“武媚”,但唐太宗妃子的这段时光里,有关武则天的历

  • 隋朝《大业律》内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业律

    大业律是隋炀帝继位后,“以高祖禁网深刻,又敕修律令,除十恶之条”(《隋书》卷二十五《刑法志》)。即认为《开皇律》刑罚过重,命牛弘等予以重修,于大业三年(607年)修成并颁布天下,史称《大业律》,共18篇,500条。《大业律》将体例改为18篇,删除“十恶&rdquo

  • 北周武帝灭佛原因 北周武帝灭佛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周武帝

    北周武帝灭佛(建德毁佛)是三武灭佛之一,说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武帝建德年间,周武帝下令在当时佛教盛行的北周罢斥佛教,之后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灭佛运动。在这次灭佛运动中,佛像全部被毁,寺庙被收为国有,寺僧也都被勒令还俗。简介北周武帝北周武帝即位之初,循例事佛,但更重视儒学。天和二年(567年)因寺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