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时期的战车是怎么消失的?战车最后被什么兵种取代了?

春秋时期的战车是怎么消失的?战车最后被什么兵种取代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918 更新时间:2024/1/16 17:32:11

战国时赵武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就连中山那样的邻界小国也经来侵扰。而在一些大国的战争中,赵国常吃败仗,大将被擒,城邑被占。赵国眼看着被别国兼并。特别是赵国在地理位置上,东北同东胡相接,北边与匈奴为邻,西北与林胡、楼烦为界。这些部落都是以游牧为生,长于骑马射箭,他们常以骑兵进犯赵国边境。

赵武灵王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中原的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他对手下说:“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来如飞鸟,去如绝弦,是当今之快速反应部队,带着这样的部队驰骋疆场哪有不取胜的道理。”

胸有大志使赵国强盛的武灵王,对胡人骑兵的优越性,认识真切。他认为以骑射改装军队是强兵的道路,就对将军楼缓说:我国处在强敌包围之中,怎么办?“吾欲胡服”。

因此,为了富国强兵,赵武灵王在邯郸城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主,决心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

由于实行胡服,赵国建立起以骑兵为主体的一支军队,它在战争中的作用即刻显示出威力来。就在行胡服的次年,赵国就侵略赵国已久的中山国发动进攻,一直打到宁葭(今河北获鹿县北)。又西攻胡地,到达榆中(今内蒙古河套东北岸地区),“辟地千里”,林胡王向赵贡献良马以求和。赵武灵王让代地的相赵固专主管所占领的胡地,向内地提供骑兵。

赵武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05年),分三路大军进攻中山国,夺取了中山国的丹丘、华阳、鸱之塞、鄗、石邑、封龙、东垣等地。中山王献4邑请和,赵军才停止攻击。赵武灵王决心要灭掉中山,于二十三年、二十六年相继再攻中山,到赵惠王三年(公元前296年),终于最后灭掉中山,把中山王迁到肤施(今陕西绥德县东南)。

赵国在加紧进攻中山的同时,还向北方的匈奴侵略者出击,“攘地北至燕、代”。向西边林胡、楼烦用兵,到达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

可以说,经过“胡服骑射”改革的赵国,成为当时除秦国外,国力最强的国家。

标签: 战车

更多文章

  • 马嵬坡兵变时李隆基为何没能救下杨玉环?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马嵬坡

    当安禄山造反的确切消息传到皇宫时,恩恩爱爱的李隆基与杨玉环正手拉手沐浴在华清池的温泉里洗鸳鸯浴。有人向他报告说安禄山造反了,他却支着耳朵听了半天也没有反应,似乎他的心里明镜似的,谁造反都有可能,唯安禄山不可能。可事实狠狠地抽了玄宗一记耳光。当他好不容易接受安禄山造反的事实后,他颤抖着双手,帮杨玉环把

  • 秦孝公在位时期共经历了几次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孝公

    前362年,秦国秦献公去世,年仅21岁的秦孝公继位了,他一继位,年轻气盛,就想做出一番事业来,于是就广招贤士,将很多人才都收纳到秦国来,为秦国效力,商鞅就是慕名而来的人才之一。秦孝公继位时,秦国在一众国家中还很弱小,弱小到那些大国根本就看不上秦国,也没想过要将它吞并了。秦孝公不满这种现状,他想要让秦

  • 庆历新政为何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庆历新政

    明黜陟,就是改革官员的升迁罢黜制度。这是针对北宋王朝庸官、冗官、贪官数量太多的弊端采取的措施。抑侥幸,主要将矛头直指造成大宋王朝冗官泛滥的“荫官”制度。择官长其实就是明黜陟的具体实施措施,选择优秀的官员,淘汰庸官、贪官和懒官。这3项改革措施是庆历新政的核心,其他7个措施都是无

  • 西汉外戚专权出现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外戚

    刘邦去世是时候,汉惠帝刘盈软弱,吕后把持了朝政。为了更好的控制刘姓家族,吕后把一些姓吕的女子都嫁给了刘家的公子为妻,以便监视刘家人的一举一动。不仅如此,吕后还重用吕家人,比如吕产、吕禄等人,把他们都封了王。刘家人感到非常的生气,但是无可奈何,毕竟吕后是以残暴出名的。吕后死了之后,这些姓吕的人就开始兴

  •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鼓励分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商鞅变法

    古代讲究四世同堂,数代不分家才是常态。那么商鞅变法为什么会鼓励分家?下面历史百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其中理由,一起看看吧。商鞅变法禁止父子兄弟同居目的有三:其一、分家而立增加户口,户口多了税就多了;其二、减少宗族势力对国家治理的威胁;其三、移风易俗,增加秦国的文明程度。战国时代国家收税不是按人来

  • 唐朝的和亲政策都有哪些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和亲

    和亲是历史上各民族和平交往影响最大、实效性最强的一种形式。西汉是和亲政策的形成时期,和亲主要在中原与匈奴、乌孙等游牧民族间展开。至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统治者的民族观更为开放包容,和亲政策实施的广度和深度超越历史上各代。清朝借鉴唐代和亲的有效经验,将满蒙联姻上升为基本国策,利用姻亲关系稳定

  • 战国时期赵国的北向军事经略介绍 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国

    战国时期赵国北向军事经略从赵氏立国开始到赵悼襄王时期结束,这一战略伴随着赵国创立、发展强盛到衰败灭亡,数次的军事征伐与赵国国运息息相关,促使赵国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造成赵国消亡。一、赵国北向军事征伐的作用从战国前期的简襄之烈、赵烈侯的政治经济改革到战国后期的赵武灵王的军事改革,赵国历任君主制定的国家发展

  • 隋朝与吐谷浑的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吐谷浑

    据《隋书·吐谷浑传》,隋朝建立之初,吐谷浑屡屡侵扰边境,于是隋文帝遣上柱国元谐率军数万击吐谷浑。吐谷浑“悉发国中兵,自曼头至于树敦,甲骑不绝”。此次征伐,隋军取得了胜利,夸吕远遁,“其名王十三人,各率部落而降。上以高宁王移兹裒素得众心,拜为大将军,封

  • 唐朝与党项族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党项族

    在陕西省出土的党项首领,拓跋守寂的墓志上,记载到这位民族首领“世雄西平”,“俗尚酋豪,力持刚悍,载炳前史,详于有随,名王弥府君,洎附授大将军宁府君矣”。西平郡,为隋大业初改鄯州所置。据《隋书·吐谷浑传》载,“开皇八年,其名王拓

  • 中国古代第一阳谋政策:推恩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推恩令

    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了不少阳谋。比如种桑误国、围魏救赵等,但被称为历史第一阳谋的,无疑是汉朝的推恩令。他让诸侯王自愿上钩,内部自行分解,他们没有用有效的方案进行破解。推恩令其实就是利用了人性的贪婪,他彻底勾起了诸侯王后代的权利欲望,这种欲望完全瓦解了诸侯王的权力体系。汉景帝时期平定了七国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