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攻占益州后为何不定都荆州?

刘备攻占益州后为何不定都荆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768 更新时间:2023/12/27 8:00:01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刘备联合孙权,与周瑜、程普率领联军大败曹操于赤壁。周瑜进攻南郡时,刘备又率众南征荆州南部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在江陵附近的巴丘病逝。刘备趁机从孙权手中借得荆州江陵(南郡),于是据有荆州五郡。建安十九年(214年),在益州之战中,雒城被围近一年才被攻克,刘备乃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共围成都。

彼时,刘备派建宁督邮李恢说降马超。马超来到成都,刘备命他率军屯城北,一时城中震怖。刘备于是派简雍劝降了刘璋,遂领益州牧。由此,在公元214年时,刘备不仅拥有了益州之地,还占据了荆州五郡之地。不过,在益州之战后,刘备选择定都成都,没有回到荆州定都。那么,问题来了,刘备攻占益州后,为何把都城放在成都,而不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荆州呢?

首先,对于刘备之所以定都成都,而不是荆州,实际上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已经给出了答案。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表示:“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在诸葛亮看来,荆州地处四战之地,也即连接着多个区域,所以是兵家必争之地。与此相对应的是,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也即相对于荆州,益州不仅有山川之险,而且有成都平原等天府之国。正是以益州作为基础,汉高祖刘邦才击败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对于荆州来说,虽然在刘表的多年经营下,人口稠密,商业繁荣,可谓富庶之地。但是,荆州存在一个无险可守的问题。

进一步来说,在刘备夺取益州时,关羽镇守荆州五郡,这五个郡分别是南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不过,对于这五个郡来说,荆南四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因为地理位置相对偏南,加上人口相对较少,缺乏成为都城的条件。在赤壁之战前,荆州牧刘表长期以襄阳作为治所。但是,在赤壁之战后,襄阳等地被曹操所占据。

在此基础上,南郡成为比较适合定都的地方。但是,前面已经说过,关羽镇守的南郡,是从孙权一方借来的。因此,如果刘备选择定都南郡的话,就是明确告诉孙权,南郡不打算还给你了。而这,无疑会恶化孙刘两家的关系。在曹操整体实力依然强大的背景下,刘备再彻底得罪孙权一方的话,显然会让自己陷入到孤立的险境中,这显然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

同时,在赤壁之战后,荆州已经是曹操、孙权、刘备三分天下了,这和刘表时期的荆州,显然是不一样的。如果刘备要在荆州定都的话,向北要防御曹操,向东要防御孙权,这势必要付出太大的人力和物力,从而影响到自己进一步扩张地盘。另一方面,相对于荆州,定都益州成都,则存在多个好处。在地形上,益州拥有山川之险,这让成都不用担心敌人迅速突破自己的防线。在公元263年的魏灭蜀之战中,钟会虽然突破了汉中防线,但是,姜维凭借着剑门关等天险,就可以将钟会的10多万大军挡在门外,至于另一边的邓艾,也是历经艰难万险,才进入到蜀汉腹地。

因此,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条件,是刘备选择定都成都的重要原因。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定都成都,蜀汉才能以弱小的国力,和强大的曹魏抗衡数十年。如果是定都荆州的话,蜀国很可能无法坚持这么长的时间。比如在夷陵之战时,蜀汉元气大伤,却可以平稳度过,这显然离不开山川之险的加持。

最后,刘备定都益州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汉高祖刘邦是从益州汉中郡北伐,最终击败项羽,从而建立西汉王朝的。《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评价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因此,从刘备的角度来看,定都成都,自然有效仿汉高祖刘邦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汉高祖刘邦当初是定都汉中南郑,不过,在刘备夺取益州时,汉中还被张鲁或者之后的曹操所占据。即便是汉中之战后,刘备夺取了汉中之地。但是,因为汉中之战时,曹操几乎将汉中的人口都迁移走了,这促使汉中不适合成为都城了。

所以,对于刘备来说,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定都成都。在此之前,益州牧刘璋已经在成都定都多年了。因此,对于成都来说,不仅城池坚固,粮草充足,也具有作为都城的基础设施。如果选择其他地方定都的话,势必要大兴土木,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这对于本就弱小的蜀汉,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成本。从节约成本的角度来看,刘备定都成都,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也有助于在益州之战后休养生息,恢复实力。总的来说,基于以上几个原因,在益州之战后,刘备继续定都成都,而没有回到荆州定都。至于荆州的郡县,则继续由关羽镇守。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韩玄刘备

更多文章

  • 战国后期秦将李信攻打楚国为何失败?李信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信

    李信,字有成,槐里,战国末期秦国名将。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战国末期,关东六国已经很难再对秦国产生威胁,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进程中,楚国可以说是实力最为强劲,灭国难度最大的一个。然而,在秦始皇询问攻灭六国需要多少兵力时,秦国名将王翦表示至少需要六十万大军,而后起之秀李信则表示最多需要二十

  • 大宛国是如今的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宛国

    说起大宛国,这是我国历史上西域地区的一个邻国,其国境范围就是如今的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这三个国家交界处的费尔干纳盆地。古代大宛国的都城贰师城就是如今土库曼斯坦的阿斯哈巴特城。如今汗血宝马的主要产地就是土库曼斯坦以及周边地区,这些位置在古代都属于大宛国的疆域之中。在古希腊马其顿的亚历

  • 样式雷家族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样式雷

    相信大家看了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后都是一致的好评,确实从剧情到演员到服道化都是特别用心的大制作。其中有一段剧情,二爷为了开山造隧道在当时的情况来讲难度比较高,所以请了个德国的建筑师,结果被告知不能接受二爷的委托,实力不够。这可急坏了二爷,但是洋人发现二爷家住的王府倒是别致,或许找到王府的设计师可

  • 晋朝开国后为何司马炎的开国第一策是封建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晋朝

    这里的封建,不同于现今历史教材中说的封建社会。在中国古代,封建是指天子把国土分封诸侯,让自己的子弟叔伯以及一些功臣到各地建立藩国,来拱卫皇权的一种措施。中国封建制度的标杆,当然是西周王朝。周武王一统天下之后,分封诸侯,据说当时有三四百个诸侯国,而到了春秋时代,依然有一百多个国家,可是到了战国时期,就

  • 达斡尔族礼仪文化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达斡尔族

    达斡尔人讲究礼仪,这种礼仪虽然具有一定的阶级性,但在内容上更具有社会性,体现了整个民族较高的道德水平。在研究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将达斡尔族礼仪的基本内容概括为:有优良传统,尊老敬老,真诚热情,团结向上,展现全民族顽强进取的精神风貌。达斡尔族尊老的习俗在吃饭、家庭生活、散步、集会等各种场合无处不在。比如

  • 鲁国是被谁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鲁国

    战国初期,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虽然在战国时期,除了战国七雄还有不少诸侯国。但是,在激烈的

  • 宋太宗为何能轻易消灭北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太宗

    前因1.刘崇建立北汉:公元951年(后周广顺元年),刘崇得知儿子死讯后在太原继位,继承后汉,史称北汉。2.宋太祖灭南唐:975年(北宋开宝八年),北宋军攻克金陵(今南京),南唐国主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3.吴越国纳土归宋:公元978年(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吴越王钱俶纳土归宋,吴越国灭亡。后果高梁河

  • 宋灭南唐之战始末 南唐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唐

    前因后周进攻南唐:公元955年12月,五代十国时期的周世宗发兵进攻南唐,战事一直持续到958年,南唐最终战败,从此衰落。后果1.宋太宗灭北汉:979年(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军亲征北汉。北汉皇帝刘继元被迫投降,北汉灭亡。2.宋太祖雪夜访赵普:宋太祖曾雪夜访赵普,制定出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

  • 戊戌变法慈禧太后为什么与光绪帝决裂?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慈禧太后

    戊戌变法慈禧为什么与光绪决裂?最让慈禧不能容忍的是,光绪召见新军统帅袁世凯,试图抓军权。而慈禧也没有闲着,6月15日,也就是戊戌变法进入到第5日,慈禧要求光绪连下三道上谕:一、下令免去帝师翁同龢的协办大学士及军机大臣等职务,逐回原籍;二、凡授任新职的二品以上大臣,须到皇太后面前谢恩;三、任命慈禧亲信

  • 戊戌变法背景简介 戊戌变法主要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但戊戌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