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时期的女性地位有多高

唐朝时期的女性地位有多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734 更新时间:2024/2/18 2:34:33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最有特色的一个朝,人们在谈论唐朝时,除了他自身辉煌的文治武功之外,唐朝女性的社会地位和个性解放,也常常被后人所津津乐道。人们很难相信,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那些唐朝女性们,竟然有这样奔放的自由灵魂,她们的婚姻,她们的服饰,成为了哪个朝代最为靓丽的色彩。

唐朝女性的社会地位,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多个方面。比如一代女皇武则天,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在李世民还活着的时候,就和李世民的儿子李治暗生情愫,李世民驾崩后,李治不顾封建礼教,想方设法和武则天结合在了一起。而武则天本人的反应,也极其正常,认为理所应当,这要是放在其他朝代,恐怕会被大家的唾沫星淹死不可。

另一个就是唐朝女性的服饰。学者孙机曾在《中国古舆服论丛》一书中写道:“往往愈是贵妇人,愈穿露胸的上衣。”这一观点代表了唐代贵族阶层女性的普遍着装潮流。比如在唐代贵族女性服饰中,有一种衫裙非常流行,这种服饰的穿衣风格,是将裙带高高系在腰线以上,史称“齐胸襦裙”。

这一点在反映唐代女性衣着风格的绘画作品《簪花仕女图》中有着更为直接的显现:画面在的女性,裸肩长裙,上身披着一件大袖纱罗衫,轻掩双乳,这样一来,美人的上半身肌肤就若隐若现,充满了诱惑感。所以诗人才有“惯束罗衫半露胸”、“长留白雪占胸前”等诗句的描写,读来画面感非常强。因此当年《簪花仕女图》考古出土时,人们看到图中的人物画像,还一度不敢相信这是唐代的衣着风格,直呼“伤不起”。

如果女性穿衣,仅仅是单薄一些还算了,关键是在唐朝时期,女扮男装,女性穿男性服饰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古代封建礼制非常严格,《礼记内则》曾规定,“男女不通衣服。”说白了,男女衣服不能混穿,但唐代女性却管不了那么多,她们更加奔放自由,由着性子来。

《新唐书五行志》一书记载:“高宗尝内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具纷砺七事,歌舞于帝前。帝与后笑曰‘女子不可为武官,何为此装束?”

《中华古今注》一书也写道:“至天宝年中,士人之妻,著丈夫靴衫鞭帽,内外一体也。”《新唐书李石传》记,“吾闻禁中有金鸟锦袍二,昔玄宗幸温泉与杨贵妃衣之。”由此可见,唐朝女扮男装是一种潮流,那些女性以潮流为美,才不管男性诧异的目光。

除此之外,唐朝人的婚姻也很有意思,女性离婚,可以随意改嫁。如著名的《赵宗敏谨立休放妻书》:“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以求一别,物色书之,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韵之态。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这份放妻书,其实就是离婚契约,丈夫在这里恭祝妻子解脱束缚,获得自由,以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对象:“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标签: 唐朝

更多文章

  • 唐朝君臣礼仪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自居,在千年前的古代,礼乐就被周工所提出,后来不断经历朝代的变迁后,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如孔孟等人不断提倡发扬,礼乐文化自此成为儒家学说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的核

  • 隋朝末年“隋统三分”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朝

    众所周知,隋朝之后是唐朝,隋朝和唐朝也是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朝代中关系最密切的,连皇帝都是亲戚。不过唐朝继承隋朝的过程并没有看上去那么顺利,隋炀帝杨广死后出现了所谓的“隋统三分”,唐朝只是其中之一。那么天下为什么会出现“隋统三分”的说法呢?大业十二年(61

  •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一年都有哪些政策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仁宗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明成祖朱棣在最后一次征途蒙古之役后回朝时过世,这意味着强有力的军事扩张的终止和一个内部更新改造的新时代的开启。这种新的为政的态度被称帝的朱高炽系统化了。尽管他当政没到一年,他的儒家思想理想主义的影响在之后整整一个世纪中仍能感觉得到。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 五代十国时期大汉奸石敬瑭是怎么建立后晋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石敬瑭

    “儿皇帝”石敬瑭,靠着契丹建立政权,为何忧郁而亡?一、唐末之乱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的代名词。五代十国起源于黄巢农民起义,虽然起义最终被镇压,但是兴起的各地军阀却呈现尾大不掉的态势,中央政权空虚无力,渐渐成为摆设。这个时期跟汉末乱世很像,东汉末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 连坐制度谁发明的 连坐制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连坐制

    连坐制度显然不是一个合理的制度,但它却在古代存在了千年时间。连坐制很好理解,就是一人犯罪,他的亲朋好友也会受到牵连。在这样的高压下,人人都会有危机感,人人都需要懂律法,不然自己犯罪,还会连累他人。连坐制十分的不人性化,那为什么每个朝代依然会沿用这样的律法呢?因为对于统治者来说,连坐制非常好用。有关连

  • 唐朝唐隆政变历史事件介绍 唐隆政变的结局及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隆政变

    说到这个唐朝的“唐隆政变”,相信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这个,毕竟这个事情发生的时候,当时是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一起发动的唐隆政变。最后还当上了皇帝,也就是唐玄宗。那么在历史上,关于这个唐隆政变,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什么是唐隆政变唐隆政变是以李隆基为

  • 朱元璋下令兴建中都凤阳为什么中途叫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凤阳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立国号大明。其实朱元璋对南京这个都城并不是很满意,他始终觉得这个虎踞龙盘之地还不够理想,毕竟南京距离中原太远,不利于控制,慢慢便有了迁都的想法。思来想去,最后朱元璋决定将自己的故乡凤阳定位中都,修建中都中立府。凤阳位于安徽省,是朱元璋出生的地方。看来朱元璋称帝后

  • 百日维新的背景 如何评价百日维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百日维新

    说到清朝的百日维新,相信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毕竟历史课上都有学过。其实这个本质就是一个“夺权运动”。那么这个变法的背景是什么呢?怎么来评价这个百日维新呢?很多人可能在历史课上就是了解一下,深层次的就没有考虑过,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百日维新&rdqu

  • 周朝的婚姻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周朝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制度建设较为完整的一个时期,以礼仪、宗法为标志的社会规范在此时初见端倪,而婚姻制度的逐步完善也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一些原则。西周春秋的贵族,上自周天子、诸侯,下到一般贵族,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婚姻,《诗·大雅·思齐》说周文王之妻“大姒徽音,则

  • 西周的礼乐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西周

    西周礼,在西周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