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朝末年“隋统三分”历史事件介绍

隋朝末年“隋统三分”历史事件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289 更新时间:2024/2/17 19:08:41

众所周知,隋朝之后是唐朝,隋朝和唐朝也是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朝代中关系最密切的,连皇帝都是亲戚。不过唐朝继承隋朝的过程并没有看上去那么顺利,隋炀帝杨广死后出现了所谓的“隋统三分”,唐朝只是其中之一。那么天下为什么会出现“隋统三分”的说法呢?

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三次巡幸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隋炀帝此举实际上是为了躲避北方反隋军而准备割据江南。不过隋炀帝还不想彻底放弃北方,再加上安抚北方大臣的需要,便命令自己的孙子代王杨侑驻守西京大兴,另一个孙子越王杨侗留守东都洛阳。

大业十三年(617年),攻入大兴的李渊拥立杨侑为傀儡皇帝,即隋恭帝。隋炀帝被李渊尊为“太上皇”,不过隋炀帝自己并不承认。大业十四年(618年)隋炀帝死于“江都之变”后,李渊接受杨侑的“禅让”而登基称帝,建立唐朝。唐朝官方自然将杨侑尊为隋朝的正统皇帝。

隋炀帝死于“江都之变”之后,宇文化及在江都拥立隋炀帝的侄子、秦王杨浩为傀儡皇帝,挟持他返回关中。大业十四年(618年)九月,宇文化及毒杀杨浩,自立为帝。宇文化及被窦建德干掉后,宇文化及挟持的隋朝宗亲和隋炀帝的皇帝信物全部落于窦建德之手。

隋炀帝死于“江都之变”之后,洛阳的隋朝大臣拥立越王杨侗继承皇位,是为皇泰主。皇泰元年(618年),王世充发动政变杀死了洛阳城内的主要政敌,皇泰主此后便沦为王世充的傀儡。武德二年(619年),王世充迫使皇泰主“禅位”给自己。王世充登基后又杀了皇泰主。

综合来讲,隋炀帝死后出现了三个名义上的隋朝皇帝(杨侑、杨浩、杨侗),这三个皇帝的法统又分别被李渊、窦建德、王世充获得。因此后世便有隋炀帝之后“隋统三分”,唐、夏、郑都算是隋朝法统的继承者,洛阳武牢之战也是“隋统三分”之间的战略决战。

标签: 隋朝

更多文章

  •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一年都有哪些政策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仁宗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明成祖朱棣在最后一次征途蒙古之役后回朝时过世,这意味着强有力的军事扩张的终止和一个内部更新改造的新时代的开启。这种新的为政的态度被称帝的朱高炽系统化了。尽管他当政没到一年,他的儒家思想理想主义的影响在之后整整一个世纪中仍能感觉得到。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 五代十国时期大汉奸石敬瑭是怎么建立后晋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石敬瑭

    “儿皇帝”石敬瑭,靠着契丹建立政权,为何忧郁而亡?一、唐末之乱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的代名词。五代十国起源于黄巢农民起义,虽然起义最终被镇压,但是兴起的各地军阀却呈现尾大不掉的态势,中央政权空虚无力,渐渐成为摆设。这个时期跟汉末乱世很像,东汉末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 连坐制度谁发明的 连坐制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连坐制

    连坐制度显然不是一个合理的制度,但它却在古代存在了千年时间。连坐制很好理解,就是一人犯罪,他的亲朋好友也会受到牵连。在这样的高压下,人人都会有危机感,人人都需要懂律法,不然自己犯罪,还会连累他人。连坐制十分的不人性化,那为什么每个朝代依然会沿用这样的律法呢?因为对于统治者来说,连坐制非常好用。有关连

  • 唐朝唐隆政变历史事件介绍 唐隆政变的结局及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隆政变

    说到这个唐朝的“唐隆政变”,相信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这个,毕竟这个事情发生的时候,当时是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一起发动的唐隆政变。最后还当上了皇帝,也就是唐玄宗。那么在历史上,关于这个唐隆政变,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什么是唐隆政变唐隆政变是以李隆基为

  • 朱元璋下令兴建中都凤阳为什么中途叫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凤阳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立国号大明。其实朱元璋对南京这个都城并不是很满意,他始终觉得这个虎踞龙盘之地还不够理想,毕竟南京距离中原太远,不利于控制,慢慢便有了迁都的想法。思来想去,最后朱元璋决定将自己的故乡凤阳定位中都,修建中都中立府。凤阳位于安徽省,是朱元璋出生的地方。看来朱元璋称帝后

  • 百日维新的背景 如何评价百日维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百日维新

    说到清朝的百日维新,相信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毕竟历史课上都有学过。其实这个本质就是一个“夺权运动”。那么这个变法的背景是什么呢?怎么来评价这个百日维新呢?很多人可能在历史课上就是了解一下,深层次的就没有考虑过,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百日维新&rdqu

  • 周朝的婚姻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周朝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制度建设较为完整的一个时期,以礼仪、宗法为标志的社会规范在此时初见端倪,而婚姻制度的逐步完善也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一些原则。西周春秋的贵族,上自周天子、诸侯,下到一般贵族,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婚姻,《诗·大雅·思齐》说周文王之妻“大姒徽音,则

  • 西周的礼乐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西周

    西周礼,在西周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

  •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之:沙陀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沙陀

    沙陀部,又称沙陀三部、沙陀诸部、沙陀突厥,又写为沙陁,属突厥语民族,以西突厥处月部、同罗部与仆骨部三部联合为骨干而形成的部落国家,又名处月、朱邪、朱耶[1],原是唐朝时西突厥的一部,游牧于今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今巴里坤)一带,因其地有大沙丘,故而得名。曾经依附于唐朝与吐番,在五代时,曾建立后唐、后晋

  •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是怎么集中皇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晋孝武帝

    建兴五年(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称帝,东晋正式建立。东晋从建立那天起就是一个皇权不振的朝代,司马睿当皇帝时被评价为“王与马,共天下”。此后直到刘裕(南宋武帝)篡位,东晋的皇帝们大都存在感稀薄,朝廷沦为大臣斗争的舞台。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