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古代为何会允许三妻四妾制度的存在?

在古代为何会允许三妻四妾制度的存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647 更新时间:2023/12/17 9:22:45

华夏明上下五千年,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近代社会,历朝历代对男女联姻的规定大同小异。但古代与近现代最大的区别是,封建社会是允许一夫多妻的,换句话说,中国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都说爱情是自私的,那么,对于这种“一夫一妻多妾”制来说,“妻子”是如何能够容忍丈夫续弦的呢,究其原因无外乎还是封建制度造成的。

首先明白一个概念,纳妾生子,她的孩子被称为庶子。与之对应的是正妻,所生的儿子被称为嫡子。庶嫡有别,就是源于此。庶子有两个母亲,一是生母,二是主母。后者为大。

首先,制度让纳妾成为平常

说明一点,古代男子不是非得纳妾不可,纳妾除了有钱之外,也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有明一朝就曾规定:士大夫妻子若年过40仍无子嗣,士大夫便能再娶一个妾,对于平民百姓而言就更加严格了。

通常来说,女人是能够在40岁之前为丈夫生下儿子的,若是没有,让丈夫再娶一个,对家庭而言是延续香火,对正妻而言是老有所依,因为即便正妾生的儿子,也要喊正妻为“娘”,就是丈夫老去,儿子当家,正妻的地位还是高妾一头。

这种制度的约束,让纳妾成为“习以为常”。

其次,妾的家庭地位

妾的地位始终没有妻高。在古代,妾一方面是传宗接代的女人,另一方面甚至可以充当家庭财产,可以随便送人。例如在西晋时期,赵司马伦手下谋士孙秀要求石崇将自己的一个妾送给自己,被石崇拒绝了,孙秀因此杀了他。因为妾只是一个玩物,好朋友相求,给他就是,不给就显得太小气了。

《唐律疏议》规定:“以妻为妾,以婢为妻者,徒二年。以妾及客女为妻,以婢为妾者,徒一年半。各还正之。”

妻妾的地位是有严格界限的,妻子的家庭地位是受法律保护的,你要是敢废妻立妾,那就先去充军流放,当苦力。吃完苦头回来,妻还是妻,妾还是妾。一日为妾,终身为妾。

在古代,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明媒正娶的女人,而妾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纳进来的。所以在地位上而言,妻就可以“有恃无恐”,对于丈夫的纳妾,也就变得释然了。

话分两头,就总的地位而言,古代是男权社会,女子的地位相对低下,所以丈夫想纳妾,正妻就是一百个不情愿,也不行,毕竟这个家要靠男人来顶,女人没有任何话语权。这在宫廷也是一样,如万历和万历爸爸皇后一起吃饭的时候,万历的母亲只能站着,由此可见一斑。

第三,探秘古代婚姻的本质,妻妾成群非福即祸

在古代封建社会,妾是没有家庭地位可言的,甚至是没有合法手续、没有名分的进门女人。妾如果有做得不对的时候,甚至会被正妻扫地出门。如果妻生不出孩子,妾生的孩子都会被妻抱走。

古代的这种婚姻制度,本不是人权的体现,只是作为封建家族传宗接代的工具罢了。还有,旧有的封建思想也严重束缚着古代女子,有时候她们也是心甘情愿的接受。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封建社会的怪相。

而且正室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果你是一个明媒正娶的妻子,如果你不能生出一个儿子,在古代“吃绝户”的宗族里,你会分分钟就会被扫地出门,所以别说纳妾什么的你会心甘情愿,就是丈夫分分钟不给力,你都岌岌可危。

由此可见,迫害古代正室的从来不是那些没有养育权没有婚姻权甚至没有人权的妾室们,而是吃绝户的宗族,是不合理的封建制度、封建社会!

同为女人,又何苦为难女人呢?娶妻纳妾,本是荒唐的婚姻观念,时运不同、宿命各异罢了。

标签: 三妻四妾

更多文章

  • 东汉中后期宦官专权的现象有多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汉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东汉、晚唐和明代是宦官专权较严重的三个朝代。究其主要原因是朝廷内部出现了严重的管理缺陷,让宦官在政治管理的中枢肆意妄为,导致了各自王朝的覆灭。《三国演义》大家都很熟悉,东汉末期皇帝都是幼主,皇室的权力大都落在宦官与外戚之手,宦官与外戚交替把持朝政,而外戚又极力想独揽大权。士大夫阶层

  • 中国历朝盛世有哪些 中国历代盛世一览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盛世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有哪些,其实也真的是挺多的,很多人也估计只知道4大盛世,什么文景之治,什么贞观之治,还有什么康熙盛世等等,但是话说也不仅仅如此了,中国历史上这个盛世还是很多很多的,下面给大家带来这个中国历代盛世一览表了,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成康之治;宣王中兴;文景之治;昭宣中

  • 宋朝疆域地图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

    南北宋疆域图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宋朝开国时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虽在军事上积贫积弱不敌北方邻国,先于1127年使徽、钦二宗受金人掳去,迫使宋室南迁。

  • 东汉后期军阀幽州刺史公孙瓒实力强大为何败亡迅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公孙瓒

    在东汉末年的诸侯中,公孙瓒是早期最具实力的北方诸侯之一,巅峰时期完全碾压袁绍与曹操等人,只不过公孙瓒缺乏战略眼光,最后迅速败亡了。公孙瓒出身比较低,不像袁绍四世三公的背景,也不像曹操上面有人罩着,公孙瓒原来就是一个小吏,因为样貌好,声音好,辽西郡太守就把女儿嫁给了他,说来还颇有点倒插门女婿的味道。当

  • 三国姜维北伐的重心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姜维

    姜维北伐,文学作品中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后,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随后,姜维历任司马、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

  • 明成祖朱棣迁都的意义 朱棣迁都北京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古代迁都这个事情,那可是相当大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事情,毕竟迁都这种事情劳命伤财,不管是对老百姓还是对当地都是没多少好处的。但是朱棣为什么最后还是迁都了呢?朱棣迁都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明朝建立之后,一开始的都城是定在的南京,

  • 中国古代“子贵母死”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子贵母死

    其实关于这个“子贵母死制”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是什么意思。这个制度是出现在北魏时期,当时的北魏可以说是非常的残忍了,为了维护统治的秩序,所以如果自己的儿子变的尊贵的话,那么就要处死自己的母亲,对于这个制度真的是惨绝人寰啊!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说

  • 宋朝“地方公务宴会”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

    宴会是地方公务活动的组成活动,到了宋朝时期,地方公务宴会更是成了一种制度形态。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宋代地方公务宴会制度是继承前朝旧制的基础上日益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也显现出一些与前代不同的特点,对当时地方公务运转、社会管控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当地方官员违反法律规

  • 元朝创设局盐法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朝

    盐在封建时期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不同朝代都会对食盐进行严格管理,元代则是创设了局盐法。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天,而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的本质都是剥削民力而敛财为用,一旦暴虐无制便是水覆龙舟。那么,元代与其他王朝一样,对于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依靠粮食,其次也

  • 唐朝“质子”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

    质子外交指的是皇帝、军阀将自己的子女、妻子等亲近家属送到他国,在战略上形成外交妥协,是古代一种重要的外交策略。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质子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有着很深的渊源。质子们是存在于特殊条件下的一个特殊群体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他们逐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