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燕云十六州是指的哪些地方?

燕云十六州是指的哪些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162 更新时间:2024/1/15 13:07:51

燕云十六州具体指:幽州(今北京市区)、顺州(今北京市顺义区)、儒州(今北京市延庆区)、檀州(今北京市密云区)、蓟州(今天津市蓟州区)、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省河间市)、鄚州(今河北省任丘市北)、新州(今河北省家口市涿鹿县)、妫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武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蔚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应州(今山西省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市东)、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区)、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

国防价值

燕云十六州所辖的地区东西约六百公里,南北约两百公里,面积约为十二万平方公里。其北部在今河北北部地区,处于广阔而平坦的华北大平原北端,囊括雄伟险峻的燕山山脉;西部在今山西北部地区,该地区多山地,地形复杂。燕云十六州这一狭长地区形势非险要,在古代确系一道军事天险。

燕云地区北部横卧着燕山山脉北太行山山脉。在古代生产力低下,交通工具落后,军事技术欠发达的情况下,大山在人们面前就是一道不可战胜的天险。从地形上看燕云十六州,燕山山脉和北太行山山脉就像两座相连的城墙屹立在华北平原北部,两山交汇处更像是一道天铸"城角",以骑兵为优势的北方游牧民族在此被严重阻隔。巍峨险峻的山脉俨然构筑了燕云地区在战略上抵御北方铁骑南下的天然的第一道防线。

燕云地区中部和南部奔流着桑干河和巨马河,为战略防御中心的河流。“在中国古代,江河沼泽特别是河流常成为拒敌于外的防御屏障。事实上,在以刀枪弓箭为主要武器的兵器时代,利用江河设防是常用的御敌办法。“此外,江河还可以对军事战略物质进行运输。拒马河以易水与白沟河为两翼,构成了燕云地区南部的河流防御体系。横交错的河流显然构建了燕云地区在战略上抵御北方铁骑南下的天然的第二道防线。

燕云地区严密的防御体系不仅包括天然屏障还包括人为防线,那就是长城及五关。长城是从秦代开始营建,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它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发挥着巨大的国防功能。同时,长城也是农耕与游牧两大部类明形态的分界线,起着护卫先进的农耕文明,使其不致在游牧人无止境的袭击中归于毁灭的历史作用。

特别是燕云地区的长城,在阻挡北方铁骑入侵中原朝方面起着巨大作用。此外,该地区的“五关“在战略防御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幽平之间,以五关为形胜。这五关分别为金坡关,居庸关,古北口,松亭关及渝关。雄伟险要的长城和五关构成了燕云地区在战略上抵御北方铁骑南下的牢不可摧的人工防线。

标签: 燕云十六州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蜀汉文化历史发展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蜀汉

    三国时期蜀汉的文化是什么样的?诸葛亮的《出师表》几乎是无人不知,还被被选入课本教材。刘备的墓即汉惠陵也算是文化方面,是三国蜀地建筑的典型代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文体表是古代臣子对君主有所陈请时所写的一种文体。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其中的代表。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驻军

  • 北府军是什么朝代的?北府军战斗力强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北府军

    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由于前秦已一统北部中国,东晋王朝受到空前的军事压力,因此诏求良将镇御北方。当时的重臣谢安遂任命其侄子谢玄应举。朝廷任命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镇广陵。其时广陵和京口聚居着大量逃避北方战乱而来的流民,谢玄到任后,在这些人中选拔骁勇士卒如刘牢之等

  • 三国时期东吴政治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东吴

    士族政治孙吴的地方政治制度是州郡制,中央政权主要受江东士族影响。这时江南已经出现了象吴郡的顾、陆、朱、张那样的占有大量土地和僮仆,而各有门风,世居高位的大族,他们早在汉朝时就已经长居江南。孙权在接掌孙策位时年方十九,孙吴国内形势还不稳定。他一方面得到外来士族的全力支持,一方面尽力争取以顾雍、陆逊为首

  • 世兵制起源于哪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世兵制

    当时军阀为避免士兵逃散,将其家属集中管理,形成军户。由于长年战乱,最后出现专司作战的“军户”、“士家”,子承父业,甚至祖孙三代都为兵。而且年老之后也不能退役,改为从事后勤运输方面的工作。世兵制是对于东汉募兵制、征兵制并行制度的重要变革,并逐渐取代了前者

  • 西晋初年为什么要恢复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晋

    西晋与西汉,二者在建国之初,都根据自身实际的考量,又重新启用分封制,不过二者的结果却截然相反。西汉初年的分封,在历经几位皇帝的改革,到最后基本名存实亡,分封制成了巩固政权的手段。而西晋却没有这个手段,最终亡于分封制。刘邦建立汉朝后,在汉朝初年,并没有完全沿用秦朝的郡县制,而是将郡县制与分封制相结合,

  • 西晋军事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晋

    晋朝的军事制度沿袭曹魏,采用世兵制。晋武帝颁布去州郡兵及封国制,并任众王都督诸州军事。东晋兵制袭用世兵制,并以募兵制补充兵力。由于中央衰落,军力外重内轻,地方方镇较不受朝廷管辖。谢安为了巩固中央,建立北府军。西晋军队分为中军、外军和州郡兵,中外军全部兵员都来自军户。中军直属中央,编为军、营,主要保卫

  • 西晋土地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西晋

    晋初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土地兼并渐趋严重,为加强对自耕农民的控制,及限制土地兼并,以保证国家赋税徭役的徵发,太康元年(280年)灭吴统一全国后,西晋政府遂颁布占田、课田令。曹魏推行的大规模屯田制度,到魏末已逐渐遭到破坏。到264年,魏元帝下诏罢屯田官,将典农官分别改为太守、令长。次年,晋武帝又重申前令

  • 东晋门阀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晋

    王导保持安的方法是“镇之以静,群情自安”。就是让有势力的大族在相互牵制下,以民众为牺牲,各自满足他们的要求,朝廷不加干涉也不加抑扬。他晚年常说,人家说我糊涂,将来会有人想念我这糊涂。的确,东晋是靠糊涂来求安静的。晋成帝时,外戚庾亮当权。庾亮想振作帝室,排斥王导,疑忌上游重镇荆

  • 北魏赋税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北魏

    北魏规定租调税收为“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不过这是个一般办法,政府需要的时候可以增加征收物品的种类和数量。租调是按户收取的,户的大小没有限制,孝文帝改革之前,三五十家组成一户的情形很普遍。除了这种一般性税收外,政府经

  • “安化蛮”是什么?宋朝政府为什么要招抚安化蛮?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安化蛮

    五朝后建立宋朝。这一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强势崛起,极大地压制了宋朝。与此同时,西南民族地区成为宋代重要的“内陆边疆”。对这一领域的有效治理尤为必要。然而,在历史悠久的西南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和民族分布的复杂性,宋朝无法采取刚性控制有效治理。文化治理战略主要源于中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