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晋土地制度历史介绍

西晋土地制度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645 更新时间:2023/12/20 19:17:24

晋初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土地兼并渐趋严重,为加强对自耕农民的控制,及限制土地兼并,以保证国家赋税徭役的徵发,康元年(280年)灭统一全国后,西晋政府遂颁布占田、课田令。

曹魏推行的大规模屯田制度,到魏末已逐渐遭到破坏。到264年,魏元帝下诏罢屯田,将典农官分别改为太守、令。次年,晋武帝又重申前令,民屯制度正式废除。

民屯废止以后,贵族、官僚争侵占田地,隐匿户口。原来的屯田客或投依豪门,或游食商贩,加服役为兵者,有一半人不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农业荒废,国库空虚,百姓穷困。针对这种情况,灭吴以后,西晋采取两项重大措施罢州兵以归农颁布占田制。

其中,西晋的占田制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户调式:凡是丁男(男、女16岁以上至60岁为正丁)立户的,每年交纳户调绢三匹,绵三斤;丁女及次丁男(男女15岁以下至13,61岁以上至65为次丁)立户的,纳半数。边郡民户的户调,纳规定数目的三分之二,更远的纳三分之一。

二、农民的占田和课田:男一人有权占土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这是应种土地的限额,不是实际授与的地数额。在占田之中,丁男有五十亩、次丁男有二十五亩、丁女有二十亩要课税,这叫课田。每亩课田谷八升。不管田地是否占足,均按此定额征收。

三、士族地主占田、荫客和荫亲属等特权:一品官有权占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占田十顷。贵族官僚还可以荫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族。从一品官到九品官还可以荫佃客十五户到一户,荫衣食客三人到一人。

占田制并不是官府授田,更不是将地主的田地授与农民,而是在屯田制破坏的前提下,允许农民占垦荒地,占田制中对于官僚士族占田、荫客、荫亲属等特权的规定,其主要精不在于对官僚士族的特权加以限制,而在于确认和保护他们已占到大量土地和户口的既成事实。晋朝土地政策对百姓总体有利,而且占田的男七十亩有二十亩不上税,女三十亩有十亩不上税,次丁男减半,次丁女不课税。后来,租赋降到每亩三升、二升,可以说是封建社会租赋最低的朝代之一。

在占田制的规定中有一些积极因素。首先,与屯田制下农民相比,占田制下农民的负担显然有所减轻。特别是解除了屯田制下军事管制的强迫劳动,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其次,占田无年龄之分,课田有年龄、性别的区别,占田数又高于课田数,这些规定可以鼓励人们去占田垦荒,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晋书·食货志》云:“是时天下无事,赋税均平,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这虽有夸大之处,但多少反映出占用制实行后太康年间的繁荣情况。

标签: 西晋

更多文章

  • 东晋门阀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晋

    王导保持安的方法是“镇之以静,群情自安”。就是让有势力的大族在相互牵制下,以民众为牺牲,各自满足他们的要求,朝廷不加干涉也不加抑扬。他晚年常说,人家说我糊涂,将来会有人想念我这糊涂。的确,东晋是靠糊涂来求安静的。晋成帝时,外戚庾亮当权。庾亮想振作帝室,排斥王导,疑忌上游重镇荆

  • 北魏赋税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北魏

    北魏规定租调税收为“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不过这是个一般办法,政府需要的时候可以增加征收物品的种类和数量。租调是按户收取的,户的大小没有限制,孝文帝改革之前,三五十家组成一户的情形很普遍。除了这种一般性税收外,政府经

  • “安化蛮”是什么?宋朝政府为什么要招抚安化蛮?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安化蛮

    五朝后建立宋朝。这一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强势崛起,极大地压制了宋朝。与此同时,西南民族地区成为宋代重要的“内陆边疆”。对这一领域的有效治理尤为必要。然而,在历史悠久的西南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和民族分布的复杂性,宋朝无法采取刚性控制有效治理。文化治理战略主要源于中国传统

  • 明朝辽东军政管理体系是如何转变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

    辽东都司作为明政府防御北方游牧政权和部落南下的军事指挥机构,其职权在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就发生了转变,从单纯的防御草原民族南下入侵防线的前沿,逐步转变为兼理地方军政、民政事务的管理机构。由单一的军事机关逐渐向军民行政合一的行政机关转变。后又随着行政机构的变化出现了职权逐步分离、削弱的情况。一、辽东都司

  • 唐朝宝应元年政变的原因及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

    关于宝应元年政变的过程,各种传世史料记载基本一致。两《唐书》与《资治通鉴》所记载的过程大致为:宝应元年四月,张皇后假传肃宗之命召太子李豫(即后来的唐代宗)入宫,意图谋害;李辅国、程元振知情后,率兵至凌霄门迎候,将张皇后的阴谋告知了代宗,并将代宗强行转移至飞龙厩保护了起来,之后率军诛杀了张皇后等人。两

  • 北宋对于蕃部迁入进行了怎样的管控?有哪些法律条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北宋

    在西夏李继迁起兵反宋之前,北宋西边形势相对稳定,蕃汉民众安居。而当边事兴起之后,北宋希望招诱边境的蕃汉民众以助长己方实力,更希望能通过“招诱远处大族首领,啖之以官爵,诱之以货财,推恩信以导其诚,述利害以激其志”,从而达到削减西夏羽翼的目的,而这样也就必然损害了西夏的利益。从宋

  • 宋朝赣南知府是如何建设城市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知府

    淳熙年间,任江西转运判官的赵汝愚便在其奏扎中说:“江西十一州内,赣州地最险,俗最悍,而官吏科扰为最甚。”知州吏治因人而异,朝廷既要精择守臣,守臣也要勤身率下,做好表率与监督。南宋时期,除部分“非人”的赣南知州外,大部分知州都能对赣南进行较好的治理。地方

  • 侯景之乱爆发的原因及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侯景之乱

    高欢死时告诫高澄:我死后,侯景必反,举国之中,能敌过侯景的,只有慕容绍宗,但自从他投奔我以来,我一直不重用他,就是留给你的,你可以对他委以重任。高欢死后五天,侯景发动叛变,天下大乱。但侯景没想到,自己叛乱后,除了所部之军,应者寥寥,未免被高澄所灭,立马找了两座靠山:一面派人跑去西魏请求归顺,一面派人

  • 古代帝王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怎么评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庙号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1、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

  • 唐朝世家大族:七姓十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

    七姓十家,亦称“禁婚家”,为唐朝“山东郡姓”中的几个世家大族,由北魏四姓、五姓发展而来,为唐代社会影响力最大、最具清望的十个家族,地位居全国甲族之首。这十个家族分别是:“北魏陇西李宝之六子,太原王琼之四子,荥阳郑温之三子,范阳卢度世之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