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平王选择东迁的原因

周平王选择东迁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336 更新时间:2024/1/5 10:00:08

周王朝从建立到灭亡一功经历了790年,而平王东迁便是用来区分西周和东周的历史标志性事件。今天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西周的灭亡乃是因为周幽王的昏庸无道,为博取褒姒一笑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结果失信于诸侯,导致犬戎进攻之时无诸侯来援,以致犬戎最终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然而随着《竹书纪年》与《清华简》的相继问世,却完全推翻了这个说法,西周的灭亡实际上根本就是一场周王室的内乱。

周幽王的原配乃是申侯之女申后,两人生有一子姬宜臼,因而周幽王将姬宜臼立为太子。然而,这一切都随着周幽王于周幽王三年(前779年)攻打褒国而发生了变化。当时,兵败的褒国为了换取和平,不得不献出美女褒姒乞降(另说为了营救被周幽王囚禁的大臣褒珦),而褒姒进入周幽王后宫后,迅速便获得了周幽王的宠爱。

周幽王四年(前778年),褒姒为周幽王生下一子,取名伯服(另作伯般),此后周幽王对褒姒更为宠爱。到了周幽王八年(前774年),周幽王因宠爱褒姒,同时为了削除西方强藩申国对宗周影响,不仅废黜了王后申侯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更是下令废掉了申侯的爵位。

之后,为了彻底消除太子宜臼的威胁,褒姒又蛊惑周幽王处死申后和宜臼。申后为了保命,只得带着儿子逃回了申国。周幽王要求申侯交出废太子宜臼,但被申侯所拒绝。

然而,事情到此仍然没完,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后的父亲申侯因周幽王废黜女儿申后、外孙宜臼之事而恼怒,于是联合缯国及犬戎攻打西周都城镐京,击败了周王室的禁卫军宗周六师,周幽王慌忙带着太子伯服逃出了镐京。

周幽王逃走后,犬戎攻入镐京,于城中大肆劫掠,并俘获了被留在镐京的褒姒。而逃出镐京的周幽王和太子伯服也未能逃出生天,最终还是被杀死在了骊山之下。至此,传承近三百年的西周就此灭亡。

两王并立争夺正统,平王获胜但失去威望

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主,周幽王虽然被杀了,但关于该由谁来继承王位,诸侯们却出现了分歧。虽然申国、鲁国、许国等诸侯均拥立废太子姬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虽然解决了继承人问题,但周平王的王位却并未获得所有诸侯的认可。

虽然周幽王并不是周平王所杀,但姬宜臼却有着间接弑父的罪名,因而他的王位不仅没有获得其他诸侯国的支持,虢公翰更是直接拥立周宣王之子、周幽王之弟姬余臣魏王,是为周携王。结果,周王室竟然出现了两王并存的局面。

周平王即位后,虽然在众诸侯的帮助下击退了犬戎,但由于周王畿已经受损严重,已经无力再抵御犬戎的进攻,在诸侯们退兵之后,犬戎又多次入侵,周王畿时刻面临再度被攻破的威胁。再加上当时西北关中一带连年干旱,而岐山一带又发生地震,导致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遭受严重威胁。于是,周平王二年(前770年),周平王不顾周公的劝阻,最终决定迁都至洛阳。

之后,虢国因拥立周携王而声望大震,趁机大肆扩充国力,这引起了虢国邻国晋国的忌惮,再加上晋文侯姬仇与周宣王、周平王的旧怨。周平王二十一年(前750年),晋文侯为了讨好周平王,同时为了趁机削弱虢国,直接以“没有得到诸侯公认而擅自称王,实属叛逆”为由,出兵袭杀周携王,亲手终结了长达二十年的“二王并立”的局面。

周携王被杀之后,郑国、秦国等诸侯为了自身的利益,转而选择认可周平王的正统性,而卫国、宋国、齐国则对此作壁上观,也只有鲁国公开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并因此与郑国爆发了一场大战。

如上,周携王被杀之后,周平王虽然名义上夺取了正统地位,但由于其间接弑父的罪名,再加上诸侯之间的利益纠葛,也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罢了,而并未获得所有诸侯支持。或许正是由于周平王继位不正,为了挽回声誉,这才贬低抹黑周幽王,从而有了“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久而久之得以广为流传,最终被司马迁收录进《史记》之中。

东迁后周王室势力萎缩,开始失去对诸侯的控制

周王室在实行分封制的情况下,之所以能够维持天下共主的身份,所依靠者无非两条,其一是周王室与诸侯们之间的紧密关系,毕竟当时分封的大部分诸侯都是周朝宗室和功臣;其二则是“礼乐制度”的强大影响力,然而这两点随着平王东迁烟消云散。

首先是周王室与诸侯们的紧密关系,周王室的统治本就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和亲疏关系之上,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室与诸侯之间的这种纽带必然逐渐淡化。此后周王室所依靠的,只能是诸侯之间的相互制衡和王室的强大实力,可随着王室国力的衰退,仅靠诸侯之间相互制衡,怎么可能持续维持稳定的局面。

周王室的衰弱,其实早从周厉王时期便已经开始,他本人甚至因为国人的暴动而被迫出逃至彘。而到了周宣王时期,又因公然干涉鲁国的君位继承,凭借武力强立鲁孝公,这自然引起了诸侯们的不满,导致周王室与诸侯们隔阂加深。

而到了平王东迁时,由于并未将镐京军民全部迁走,再加上天子六师在周幽王手中损失殆尽,导致周王室的国力衰退开始加速,到周平王执政晚年时,王室直辖的王畿便在犬戎的持续蚕食下,仅剩下了方圆两百公里,这导致周王室的权威只能依靠诸侯的支持。

与此同时,由于周平王的间接弑父罪名,导致维护周王室统治的另外一个纽带,即“礼乐制度”也一定程度崩坏,这自然影响到了其天下共主的威望,这也是周平王失去一些诸侯国支持的原因。

综上所述,由于周平王的即位本就存在问题,再加上东迁后国力大损,导致“平王东迁”后周天子对诸侯的影响力大减。到周桓王十二年(前708年)时,郑国的郑伯便已经开始公然领兵对抗周王室,不仅击败了周王室的军队,甚至还射中了周王的肩膀。至此,周王室可以说是彻底丧失了对诸侯的控制。

标签: 周平王

更多文章

  • 李自成起义军自李自成死后大顺军去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自成

    也许说李自成这样的起义者为“历史尘埃”不太恰当。但于李自成死后树倒猢狲散的大顺军而言,寻求落定之处也确实是他们的当务之急。一、大炮与终点清顺治元年(1644)秋,枯叶将潼关的血色掩盖。不日之后,飘飘然的大雪开始落下。然而雪色上很快又覆上了一层血色在多铎的领导下,清军与大顺军在

  • 南明军队内讧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明

    说到南明时期政权可以说是很有问题啊,而且最关键的是,南明的内斗真的是让人不堪入目。就算是当时的局势非常紧张,他们的内斗也没停过。可能很多人对于这段历史都不是很关注,但是南明时期军队的内斗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吧!明朝的都城有3个,北都北平,南都南京,中都凤阳,凤阳是朱皇帝老家,设一个

  • 周朝礼乐制和宗法制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朝

    说到周朝的一些制度,大家肯定都知道的四大制度,分别是: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礼乐制。那么其中这个礼乐制和宗法制是怎么回事呢?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好奇吧?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宗法制此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是以父系家长制为中心,按血缘关系分配家庭权利,

  • 女真人的起源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女真人

    说起女真人,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或许一说到女真人,很多朋友们第一反应就是金国或是清朝。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女真人一直将此山视为圣山,这里同样也是女真族的发源地,在千年前,女真人就已经居住在这里。古老的肃慎人就是女真人的祖先,在数千年前就已经与中原各族产生了久远的联系。而今天所说的女真一族便从金

  • 五代十国之闽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闽国

    909年,王审知被后梁封为闽王。存在于五代十国之一,统治区域与今福建省大致相当。今天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因此,非常明显的是,闽国的疆域,是比较小的。而这,促使闽国成为五代十国中,相对弱小的割据势力。公元909年,王审知被后梁封为闽王。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审知去世,其长子王延翰继

  • 宋朝的太监监军为何没有唐朝危害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

    古代历史上的监军制度,从汉朝起就开始出现,发展到唐朝,从唐玄宗起开始启用宦官监军,此后宦官监军在唐朝成为主要的监军制度。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到了宋太祖赵匡胤那里,天下重新归于一统。宋朝重文抑武,更不会放松对军队的控制,监军制度自然也被宋朝继承下来,但具体来说,宋朝在唐朝监军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制约

  • 古代太后主要负责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太后

    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太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代太后作为皇帝的老妈,太后主要负责什么事情?太后平时没有做事,又是怎么打发时间的?第一,就是太后的野心比较厉害,联合大臣干预朝政,进而控制朝廷的实权。我们知道几乎每个朝代都是规定后宫不得干政的。但是太后一般如果想干涉的话很简单,就说皇帝年幼,无法

  • 历史上第一次“清君侧”发生在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君侧

    所谓的“清君侧”是指清除皇帝身边的亲信或者奸臣,《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有云:“此逐君侧之恶人。”而唐·李商隐更是在《有感》一诗种写到:“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历史上第一次&

  •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实行藩封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

    藩封是古代封建社会下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分封的地面称藩国。“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明朝之前,历史上有过几次分封诸王的行动,而影响比较大的,首先就是汉初的郡国并行,最后导致了七国之乱;其次就是西晋的分封,最终导致了八王之乱;然后就是元朝的诸王出镇制,这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41个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很感兴趣,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很多,前后一共竟然有接近41个,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41个又分别是那41个呢?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了,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成康之治;宣王中兴;文景之治;昭宣中兴;光武中兴;明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