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东都护府的历史由来 安东都护府的管辖范围

安东都护府的历史由来 安东都护府的管辖范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806 更新时间:2024/1/17 2:57:39

安东都护府(朝鲜语:안동도호부)原为唐朝和新罗联军在攻灭高句丽之后,建立的管理高句丽故地的机构。旧时的管理机构设在平壤,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朝鲜半岛大部和中国东北地区。罗唐战争期间,安东都护府治所从平壤搬到辽东,成为唐朝管理辽东,以及高句丽、靺鞨国等地的一个军政机构。

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九月,唐朝攻下高句丽后,唐朝无法管制高句丽故地。于676年任命宝藏王“辽东州都督朝鲜王”让他管理辽东州都督府。不过宝藏王却联合原高句丽北疆境外的附属国粟末靺鞨人大祚荣复兴高句丽。681年,宝藏王被流放剑南道,682年去世。

安东都护府管辖范围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九月,唐朝最终攻灭高句丽,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城。辖区最大至鸭绿江下游两岸及辽河以东地区。不过由于罗唐战争期间新罗的不断蚕食,放弃大同江以南高句丽旧地,676年都护府驻地迁移到辽东城(今辽阳),698年因契丹占据营州、大祚荣建立靺鞨国致安东都护府被废止并合并到安东都督府。由高句丽宝藏王的三子高德武担任安东都督。705年,大祚荣接受唐朝招安,唐朝再设安东都护府。安史之乱爆发后,安东都护府遂于761年废除。

区划

安东都护府九都督府;初置42州,史书记载其名有14州

军城

军州

现在地名

备注

平壤城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壤直辖市

668年676年都护府治

辽东城

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

676年677年都护府治

新城

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高尔山城

677年699年都护府治

泊汋城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叆河尖古城(故安平城)

(幽州)

北京市

705年714年都护府寄治

(平州)

河北省卢龙县

714年723年都护府寄治

保定军

辽宁省义县(新辽西城)

辽宁省北镇市闾阳镇(743年迁至故辽西城)

723年之后都护府治

怀远军

辽宁省新民市高台子乡吉祥堡(故怀远城)

743年置

都督府

都督府

州名

原地名

现在地名

备注

卫乐州都督府

卫乐州

高句丽平壤城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壤直辖市

九都督府之一

本烈州

朝鲜平安北道博川郡

居素州都督府

居素州

高句丽贞州

朝鲜开城特别市平和里

九都督府之一

去旦州都督府

去旦州

高句丽内米忽郡

朝鲜黄海南道海州市

九都督府之一

舍利州都督府

舍利州

高句丽泊汋城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叆河尖古城

九都督府之一

屋城州

高句丽乌骨郡

辽宁省凤城市凤凰山古城

辽城州都督府

辽城州

高句丽乌列忽郡

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

九都督府之一

磨米州

高句丽磨米郡

辽宁省本溪市石桥子镇边牛山城

14州之一

黎山州

高句丽加尸达忽郡

辽宁省本溪县草河口镇李家堡子山城

14州之一

安市州

高句丽安十忽郡

辽宁省海城市八里镇英城子山城

14州之一

新城州都督府

新城州

高句丽仇次忽郡

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高尔山城

九都督府之一

南苏州

高句丽南苏郡

辽宁省铁岭县李千户乡摧阵堡山城

14州之一

延津州

高句丽延津城

辽宁省开原市马家寨乡柴河堡山城

14州之一

木底州

高句丽木底郡

辽宁省新宾县木奇镇柜子石山城

14州之一

盖牟州

高句丽盖牟郡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公园古城

14州之一

哥勿州都督府

哥勿州

高句丽甘勿伊忽郡

吉林省柳河县罗通山镇罗通山城

九都督府之一

多伐州

高句丽多伐岳郡

吉林省通化市江东乡自安山城

代那州

吉林省集安市财源镇霸王朝山城

又作大那州,14州之一

国内州

高句丽国内州

吉林省集安市

诸北州

高句丽卒本郡

辽宁省桓仁县桓仁镇下古城子

14州之一

仓岩州

高句丽仓岩城

辽宁省新宾县红庙乡四道沟村黑沟山城

14州之一

建安州都督府

建安州

高句丽乃勿忽郡

辽宁省盖州市青石岭镇高丽城山城

九都督府之一

似城州

高句丽史忽郡

辽宁省庄河市城山镇沙河村城山古城

卑沙州

高句丽卑沙郡

辽宁省大连市金山区大黑山城

积利州

高句丽赤里忽郡

辽宁省瓦房店市得利寺镇崔家屯村

14州之一

越喜州都督府

越喜州

高句丽越喜城

吉林省公主岭市秦家屯镇古城

九都督府之一

扶余州

高句丽助利非西郡

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龙潭乡龙潭山城

识利州

高句丽扶余城

吉林省磐石市宝山乡锅盔山城

14州之一

拜汉州

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工农乡工农山城

14州之一

拂涅州

高句丽拂涅城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

14州之一

乌蒙州都督府

乌蒙州

靺鞨拂涅部

黑龙江省鸡西市

东栅州都督府

东栅州

靺鞨挹娄部

吉林省珲春市杨泡满族乡萨其山城

源头州都督府

源头州

秽貊

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市

鸡林州都督府

鸡林州

新罗金城

大韩民国庆尚北道庆州市

即新罗国

带方州

百济发罗郡

勿阿兮郡

月奈郡

韩国全罗南道罗州市西15里(竹军县、故豆肹县)

韩国全罗南道玉亭里(至留县,知留城)

即原百济国

熊津州都督府

熊津州

(嵎夷县)

百济所夫里郡(泗沘城)

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

加林州

百济加林郡

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林川面

支浔州

(己汶县)

百济马尸山郡

韩国忠清南道礼山郡德山面

风达州

(支浔县)

百济风达郡(任存城)

韩国忠清南道礼山郡大兴面

东明州都督府

东明州

(熊津县)

百济仇次忽郡(熊津城)

韩国忠清南道公州市

雨述州

百济雨述郡

韩国大田广域市

进礼州

百济进乃乙郡

韩国忠清南道锦山郡

含资州

百济一牟山郡

韩国忠清北道清州市上党区文义面

马韩州都督府

马韩州

百济金马渚郡

韩国全罗北道益山市

唐山州

百济完山郡

韩国全罗北道全州市

沙泮州

(牟支县)

百济武尸伊郡

韩国全罗南道灵光郡

古四州

(平倭县)

百济沙夫里郡(古沙夫村)

韩国全罗北道茁浦东北10里

辟城州

(辟城县)

百济碧骨郡

韩国全罗北道金堤市

鲁山州

(鲁山县)

百济甘勿阿县

韩国全罗北道益山市咸罗面

德安州都督府

德安州

百济古龙郡

韩国全罗南道南原市

沙平州

百济歃平郡

韩国全罗南道顺天市

分嵯州

(分嵯县)

百济分沙郡(波知城)

韩国全罗南道宝城郡筏桥邑

金连州都督府

金连州

百济武珍州(奴只城)

韩国光州广域市

发罗州

百济发罗郡

韩国全罗南道罗州市

忽汗州都督府

忽汗州

震国东牟山城

吉林省敦化市贤儒镇城山子古城

即渤海国

安东都护

安东都护

官衔

姓名

在位时间

生卒年

检校安东都护

魏哲[1]

668年669年

616年669年

检校安东都护

薛仁贵

669年670年

614年683年

安东都护

屈突诠

671年672年

622年690年

辽东州行军总管、安东都护

高侃

672年676年

安东都护

屈突诠

680年682年

622年690年

安东都护

裴玄珪

?696年

幽州都督兼安东都督

狄仁杰

698年

630年700年

检校幽州都督兼安东都督

张仁亶

698年?

?714年

检校幽、营等州都督兼安东都护

唐休璟

704年705年

627年712年

幽州都督兼安东都护

薛讷

?710年

649年720年

幽州都督兼安东都护

裴怀古

712年

638年712年

检校幽州都督兼安东都护

孙俭

712年

?712年

安东都护

单思敬

713年?

安东都护

许钦凑

714年?

安东都护

许钦澹

714年?

检校幽州都督兼安东都护

张说

?719年

667年730年

安东都护

薛泰

720年725年

平卢军节度大使遥领安东都护,玄宗之子

颍王李璬

727年729年

718年783年

安东都护

臧怀亮

727年?

安东都护

裴旻

733年?

安东副大都护

贾循

742年755年

?755年

安东副都护

夫蒙灵詧

?756年

安东都护

王玄志

756年758年

?758年

平卢节度使兼安东都护

侯希逸

758年761年

?781年

安东都护,宝藏王之子

高连

安东都护,宝藏王之孙

高震

?773年

701年773年

安东都护驻地迁移

  • 平壤:668年676年

  • 辽城:676年677年

  • 新城:677年699年

  • 幽州:705年714年

  • 平州:714年743年

  • 辽西故城:743年761年

  • 标签: 安东都护府

    更多文章

    • 周平王选择东迁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周平王

      周王朝从建立到灭亡一功经历了790年,而平王东迁便是用来区分西周和东周的历史标志性事件。今天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西周的灭亡乃是因为周幽王的昏庸无道,为博取褒姒一笑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结果失信于诸侯,导致犬戎进攻

    • 李自成起义军自李自成死后大顺军去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自成

      也许说李自成这样的起义者为“历史尘埃”不太恰当。但于李自成死后树倒猢狲散的大顺军而言,寻求落定之处也确实是他们的当务之急。一、大炮与终点清顺治元年(1644)秋,枯叶将潼关的血色掩盖。不日之后,飘飘然的大雪开始落下。然而雪色上很快又覆上了一层血色在多铎的领导下,清军与大顺军在

    • 南明军队内讧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明

      说到南明时期政权可以说是很有问题啊,而且最关键的是,南明的内斗真的是让人不堪入目。就算是当时的局势非常紧张,他们的内斗也没停过。可能很多人对于这段历史都不是很关注,但是南明时期军队的内斗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吧!明朝的都城有3个,北都北平,南都南京,中都凤阳,凤阳是朱皇帝老家,设一个

    • 周朝礼乐制和宗法制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朝

      说到周朝的一些制度,大家肯定都知道的四大制度,分别是: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礼乐制。那么其中这个礼乐制和宗法制是怎么回事呢?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好奇吧?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宗法制此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是以父系家长制为中心,按血缘关系分配家庭权利,

    • 女真人的起源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女真人

      说起女真人,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或许一说到女真人,很多朋友们第一反应就是金国或是清朝。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女真人一直将此山视为圣山,这里同样也是女真族的发源地,在千年前,女真人就已经居住在这里。古老的肃慎人就是女真人的祖先,在数千年前就已经与中原各族产生了久远的联系。而今天所说的女真一族便从金

    • 五代十国之闽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闽国

      909年,王审知被后梁封为闽王。存在于五代十国之一,统治区域与今福建省大致相当。今天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因此,非常明显的是,闽国的疆域,是比较小的。而这,促使闽国成为五代十国中,相对弱小的割据势力。公元909年,王审知被后梁封为闽王。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审知去世,其长子王延翰继

    • 宋朝的太监监军为何没有唐朝危害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

      古代历史上的监军制度,从汉朝起就开始出现,发展到唐朝,从唐玄宗起开始启用宦官监军,此后宦官监军在唐朝成为主要的监军制度。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到了宋太祖赵匡胤那里,天下重新归于一统。宋朝重文抑武,更不会放松对军队的控制,监军制度自然也被宋朝继承下来,但具体来说,宋朝在唐朝监军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制约

    • 古代太后主要负责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太后

      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太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代太后作为皇帝的老妈,太后主要负责什么事情?太后平时没有做事,又是怎么打发时间的?第一,就是太后的野心比较厉害,联合大臣干预朝政,进而控制朝廷的实权。我们知道几乎每个朝代都是规定后宫不得干政的。但是太后一般如果想干涉的话很简单,就说皇帝年幼,无法

    • 历史上第一次“清君侧”发生在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君侧

      所谓的“清君侧”是指清除皇帝身边的亲信或者奸臣,《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有云:“此逐君侧之恶人。”而唐·李商隐更是在《有感》一诗种写到:“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历史上第一次&

    •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实行藩封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

      藩封是古代封建社会下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分封的地面称藩国。“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明朝之前,历史上有过几次分封诸王的行动,而影响比较大的,首先就是汉初的郡国并行,最后导致了七国之乱;其次就是西晋的分封,最终导致了八王之乱;然后就是元朝的诸王出镇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