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为何会发动高平陵之变?有哪些人在支持司马懿

司马懿为何会发动高平陵之变?有哪些人在支持司马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752 更新时间:2024/2/16 7:07:36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魏帝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件。在大家印象中,高平陵政变就是司马懿父子在和曹爽斗,其实司马懿有许多盟友,很多文武大臣都支持司马懿。

司马懿“倒爽联盟”的战友们

正始十年正月(公元249年),少帝曹芳拜谒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们皆随同前往。司马懿以郭太后名义下令,关闭了各个城门,率兵占据了武库,并派兵出城据守洛水浮桥;命令司徒高柔持节代理大将军职事,占据曹爽营地;太仆王观代理中领军职事,占据曹羲营地。

太尉蒋济当时亦跟随司马懿驻屯洛水浮桥,同时派遣侍中、高阳人许允和尚书陈泰去劝说曹爽,告诉他应该尽早归降认罪。曹爽居然天真的真正投降了司马懿,族灭了曹爽后,司马懿任命卢毓行使司隶校尉的职权,审理曹爽等人的案件。

看看参与高平陵政变的名单:三公有两位,司徒高柔、太尉蒋济,九卿之一的太仆王观,侍中许允,曹魏开国元勋陈群之子陈泰,汉末名士卢植之子卢毓。也就是说,三公九卿所有元老、朝臣基本都站在司马懿这边,跟司马懿合作放翻曹爽,司马懿根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曹爽专权搞得自己没朋友

像高柔、蒋济在高平陵政变时,已经是曹魏四朝元老,他们辅佐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君主,受恩惠颇多;陈群之子陈泰、卢植之子卢毓都是品德高尚,刚正不阿的人。这些人按理说应该忠于曹魏,为何他们却转身加入了司马懿的阵营呢?一切都是曹爽逼的!

魏明帝曹叡托孤后,开始的一段时间,曹爽尊重司马懿为元勋宿老,凡事皆与司马懿商议,不敢专行,司马懿以曹爽为宗亲肺腑,以礼让之。两人之间没什么矛盾,当时人们都交口称赞,传为一段佳话。

可惜好景不长,后来曹爽开始信用丁谧、何晏、邓飏(一帮子官二代)等人,在这些人的谋划下,曹爽开始抢班夺权。先是尊司马懿为太傅,乘机削去司马懿的军权。同时,晋升司马懿的蒋济为太尉,趁机免去蒋济原执掌禁卫大权的领军将军一职,改任命其二弟曹羲为中领军。

曹爽当权以后,用了几年的时间让老臣们纷纷靠边站。掌控禁军的领军将军蒋济、掌管司法的廷尉高柔都被踢去当没多少实权的三公。对于地方上,曹爽一党也多有插手,比如用夏侯玄统领关中,夺西线主帅司马懿的军权,在东线主帅王凌那里则安插同乡文钦去掣肘。

对老臣采用“明升暗降”的手段夺权,对于忠诚正直的大臣,曹爽一党直接横扫。何晏嫌尚书台的吏部尚书卢毓碍手碍脚,直接给他一撸到底;曹爽嫌曹叡留给他的大将军长史孙礼太耿直,把孙礼一贬再贬;傅嘏为人正直,何晏等人以小事而罢免了傅嘏,司马懿顺势请为从事中郎。

可以说,曹爽和丁谧、何晏等人为了抢班夺权,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可以说基本上把朝廷上许多大臣都得罪了个遍,同时间接地把这些人逼到了司马懿的阵营当中。所以,以司马懿为首,以蒋济、高柔为骨干的“倒爽联盟”密谋许久,等待时机一到就把曹爽一党一网打尽。

总而言之,曹魏政权最终落入司马氏手中,一方面固然有司马懿阴狠老辣、隐忍多年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曹爽执政妨害了许多大臣的利益,实在不得人心,只能说,曹爽太蠢了。

标签: 司马懿

更多文章

  • 天京事变爆发的原因及历史背景 天京事变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是由洪秀全策划的血洗杨秀清东王势力的事件,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的分裂。事件简介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之间嫌隙日生,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各自结成自己的势力集团,进行争权夺利的斗争。东王杨秀清掌握大部分军政实权,其骄傲专横的作风扩大了他和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秦日

  • 辛酉政变发生的原因及后果 辛酉政变是哪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是1861年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打倒了顾命八大臣势力,辅弼皇太子载淳为帝,总摄朝政,以时在夏历辛酉年得名,又称“祺祥政变”“北京政变”。简介咸丰帝病死于热河避暑山庄行宫(在今河北省承德市),御前大臣载垣、肃顺等八大臣与新

  • 清朝后期咸丰帝遗命的两宫听政在哪个宫 两宫听政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后期,咸丰,帝遗,两宫,听政,哪个,简介,两宫,听政,

    两宫听政,说的是清同治帝及光绪帝时,东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一起垂帘听政的情况。咸丰帝正妻慈安太后咸丰帝因英法联军,率领妻小、臣工逃至热河承德避暑山庄,却心力交瘁,咸丰辛酉年(1861年)七月,咸丰帝一病不起而驾崩,遗命由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端华之弟)、额驸景寿、兵部尚书穆荫、吏部左

  • 洋务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洋务运动时间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一、洋务运动发生的世界背景与中国环境自十三世纪起,世界大环境悄然发生着变化。源自西方资本主义的萌芽,农民和手工业者运用长期积累的经验对生产工具进行了改进,促使农

  • 总理衙门成立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总理衙门时间 总理衙门成立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总理衙门

    总理衙门于咸丰十一年正月二十日(1861年3月1日)正式成立。时代背景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认为同外国关系仅是“理藩而已,无所谓外交也”。俄国使臣来华,沿例由理藩院接待,其他各国使臣来华则均由礼部主持接待。鸦片战争后,情况稍有改变,由两广总督特加钦差大臣头衔,专办与欧美国家的交涉

  • 京师同文馆是谁的前身 京师同文馆什么时候建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是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由恭亲王奕訢和文祥于1861年1月(咸丰十年十二月)奏请开办。简介京师同文馆于1862年8月24号正式开办,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以外国人为教习,专门培养外文译员,属总理事务衙门。课程开始时只设英文,由英国传教士包尔腾任教习,后来增设法文、德文、俄

  • 乾隆帝六次南巡路线介绍 乾隆帝南巡带的嫔妃都有谁 如何评价乾隆帝南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帝

    乾隆帝南巡,指乾隆皇帝曾六次南下江南的历史事件。简介乾隆帝曾于1751年(乾隆十六年)、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1765年(乾隆三十年)、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六次巡幸江南,每次一般都要到江宁府(今南京市)、苏州府、杭州府、扬州府,后四

  • 大小和卓之乱时间 大小和卓之乱的原因及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大小和卓之乱

    大小和卓之乱,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领霍集占兄弟所发动的叛乱。简介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军平定准噶尔后,将被囚禁的大小和卓释放,并派波罗尼都招抚天山南路各城。不久阿睦尔撒纳发动叛乱,和卓兄弟乘机控制了喀什噶尔、叶尔羌等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霍集占杀死清军副都统阿敏

  • 清朝“字贯案”历史事件介绍 字贯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字贯案

    字贯案是清朝乾隆四十二年的一场文字狱。江西新昌(今宜丰)人王锡侯因编写《字贯》被举发,最后判处斩首。王锡侯以十七年光阴自编《字贯》一书,分天文、地理、人事、物类四大类,共四十卷。此书针对《康熙字典》收字太多,“然而穿贯之难”等缺失,加以补强,并称“字犹散钱,义以贯

  • 白莲教起义为何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莲教

    白莲教起义(又称“川楚白莲教起义”)是清嘉庆元年(1796年)在湖北、四川、陕西三省,由白莲教发动的农民起义。白莲教起义为何会失败?下面带来原因分析。白莲教首领王聪儿一、没有提出带领广大群众进行斗争的政治纲领川楚陕五省白莲教起义从性质上来说是一次披着宗教外衣的农民阶级领导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