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河套之议失败后对明朝产生了哪些影响?

河套之议失败后对明朝产生了哪些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470 更新时间:2024/2/4 3:36:51

河套之议发生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至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时任陕西总督曾铣见蒙古骑兵驻牧河套,逼近关塞,频频侵扰陕西、山西等地,深为北边之患,先后四次上疏修墙、复河套二策,计划三年内收复河套地区。由于国家财政困难、军队腐败严重明世宗的反对,复套之议以失败告终。这一事件成为了内阁首辅夏言革职处斩的导火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影响

议复河套失败后,朝中大臣及边防诸将无人敢再提收复河套之事,使得边防形势大坏,蒙古扰边之患日益严重。

边将对于蒙古诸部犯边不敢言战,只好采取消极防御的方式,固守城池以保无事,“其健者仅能自守而已”。而边防形势千变万化,被动防御只能是贻误战机。明世宗和严嵩等大臣对边事缺乏远见,无统一的边防规划和明确的战略思想,而严嵩为了取得明世宗的信任以逃避责任,对蒙古实行的是一种不战不抚的方式,既不主动出战击退蒙古势力,也不采取招抚手段缓和同蒙古诸部的对立紧局面,对俺答多次提出的通贡互市的请求也都不理睬。这使沿边的将领往往无所适从,欲战不能,欲守不利,出现战败局面只能贿赂严嵩寻求免罪,“边臣争致贿遗,及失事惧罪,益辇金贿嵩”,明朝可以说是有边无防,俺答多次率领蒙古诸部骑兵长驱直入,给明朝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酿成了俺答围攻京师达八日之久的庚戌之变。嘉靖朝俺答诸部的屡屡犯边,使得河套边地岁无宁日,边将死难者甚重,百姓死伤众多,边地疲敝,人民生活困苦,社会动荡不安。

标签: 明朝

更多文章

  • 河套之议发生的历史背景及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河套之议

    河套之议发生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至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时任陕西总督曾铣见蒙古骑兵驻牧河套,逼近关塞,频频侵扰陕西、山西等地,深为北边之患,先后四次上疏修墙、复河套二策,计划三年内收复河套地区。由于国家财政困难、军队腐败严重和明世宗的反对,复套之议以失败告终。这一事件成为了内阁首辅夏言

  • 韩侂胄开禧北伐为何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韩侂胄

    韩侂胄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十月八日,年轻时以恩荫入仕,历任閤门祗候、宣赞舍人、带御器械,淳熙末年官至汝州防御使、知閤门事。绍熙五年(1194年)六月,太上皇宋孝宗病逝。宋光宗与父亲宋孝宗素来不和,以患病为由,拒绝主持丧礼。朝野内外对此议论纷纷。知枢密院事赵汝愚与韩侂胄、殿帅郭杲等人谋

  • 中华民国时期军队服饰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华民国

    民国时期是从1911年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算起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军装变动较大,没有完全统一的军服,和当时国内军阀割据,派系林立的国请有很大的关系。民国时期最早的军服是在1912年(民国元年)10月参议院公布的陆军服制,1918年

  • 中国古代民族之柔然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柔然

    柔然的名字听起来似乎非常的柔弱文雅,其实柔弱崛起后,对于内地王朝的威胁一点不比之前的匈奴、鲜卑小。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柔然是北方唯一能与中原王朝抗衡的游牧民族政权。传说中的花木兰代父从军,抗击的就是柔然。柔然存在于中国历史记录的时期大致是从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4世纪中叶起,柔然开始自称柔然

  • 历史真相:北宋和南宋之间还有两个政权:伪楚和伪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北宋

    北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军攻破北宋都城汴京,俘虏钦徽二宗,百官北上,史称“靖康之难”。金人占领宋朝北方大片国土,但由于尚处于奴隶社会晚期的金国无法统治已处于封建社会顶峰的北宋国土,同时也为避免受到北方宋朝遗民起义的直接打击,金国通过在这些地区扶植了一些傀儡政

  • 三国曹魏“浮华案”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浮华案

    魏明帝,即曹叡,曹魏第二任皇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历来史家都认为,曹丕接受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是向士族妥协,而士族则以支持曹丕篡汉为汇报,而后随着九品中正制的不断推行,逐渐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其实,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间,浮华案则昭示着皇权与士族的冲突依

  • 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建国后最理想的都城选择地是哪个?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太祖

    朱元璋选择的都城与他的人生经历是息息相关的,事实上,明代并非只有一个都城,而是多都制,朱元璋称帝后定都是在应天府,也就是南京,这里的南京与今天的南京意义是不一样,南是南方的意思,京是京都的意思,当时的南京合起就是南方的京都。明军占领汴梁(今河南开封)后,把汴梁改为开封府,称北京,这里北京的意思是北方

  • 周朝的礼乐制度中大雁为何会被用来当作嫁娶之物?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周朝

    古代婚礼有六个必备阶段,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礼记》有云:“壻执雁入,揖让升堂,再拜奠雁,盖亲受之于父母也。降,出。御妇车,而壻授绥,预轮三周。先俟于门外。妇至,壻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周朝

  • 唐高宗李治为何频繁的更换年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在位的所有年号650年永徽656年显庆中国历史朝代表661年龙朔664年麟德666年乾封668年总章670年咸亨674年上元676年仪凤679年调露680年永隆681年开耀682年永淳683年弘道关于唐高宗频繁变更年号的原因,历史上众说纷纭,总结起来有两种,一种是“国事纪念论&

  • 中国历代北伐战争成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伐

    中国历史上有数十次的大规模北伐,一般是指南方政权为了完成统一而发起的由南到北的战争。历史上北伐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完全成功的北伐只有朱元璋的北伐,一举击溃蒙古主力,将蒙古的王公贵族们赶回塞外老家。还有一次北伐算是成功一半,那就是蒋介石的国民革命军北伐。为什么历代北伐通常会失败,其实有很多共性原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