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称帝后为何定国号为“汉”?

刘邦称帝后为何定国号为“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870 更新时间:2024/1/6 1:36:28

公元前202建立,刘邦建立汉朝。今天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吴京导演的电影《战狼》中的一句台词:“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台词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很自然地就会激起人们的爱国情怀。那么你们知道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

这句话出自《后汉书》,原话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那这个强汉就是指的汉朝,汉朝何能如此强大,为什么刘邦建立汉朝,要用汉为国号,而且汉还影响了后世千年,汉族文化也是经久不衰。

汉中、汉水地理优越,刘邦发家之地

古代由于生产力的限制,人们往往喜欢沿河而居,这样一来可以有充足的水源,二来可以捕鱼抓虾作为粮食。而秦末时期的汉中平原,汉水流域就这样一个沃土,好山好水。

而且其地理位置很特殊,当时秦朝是以咸阳为都,秦始皇中央集权,把大量的资源都集中到咸阳,而要从咸阳从西入巴蜀,则必经汉中,相同道理,汉中也就成为了川蜀的门户,也是角逐关中的前哨站。

而汉中是一块盆地,因为有连绵的汉江流过,土壤肥沃,适合耕种。汉江连绵1500多公里穿过了陕西,湖北,最后流入长江,是长江重要的支流。汉中之名也由汉水而来。

秦末灭秦之战时,楚怀王曾对手下将领说道,谁先入咸阳者封关中王。当时的项羽实力最强,却时运不济,他的东线推进不如西线的刘邦速度快,刘邦抢占了咸阳,有了著名的“约法三章”。

但是刘邦没有得到关中王的封号,关中地区被封给了张邯、司马欣董翳等三位秦朝降将,刘邦则被项羽封为汉王。封地正是巴蜀和汉中,彼时的巴蜀还处于蛮荒之地,汉中才是汉王初期的粮仓,才是刘邦发家的基础。

刘邦从汉中出川,开创四百年汉朝基业

公元前206年,刘邦采纳韩信的策略,采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从汉中的陈仓道出兵,平定项羽封的三秦,顺利夺取了当时经济发展最好的关中地区。后来在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中,刘邦一直把汉中和巴蜀作为自己大后方,源源不断地为前方输送战略物资和人口,项羽在四年间从来没有染指过汉中盆地。

正因为有了这么出色的的一个战略大后方,刘邦才能在多次逆境中,重新翻盘,直到划定著名的“楚河汉界”,这个时候汉这个字已经深入人心。垓下一战,汉军大胜,刘邦终成开国之帝,定都长安,国号为汉。

从汉王到汉高祖,从汉水发展到大汉朝,一切都是顺势而为的。即使东汉灭亡之后,刘备建立的政权也是叫汉,而不是叫“蜀”,后人称之为蜀汉,但在当时他的大旗依然是汉。

汉武雄风,汉朝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刘邦虽然取得了天下,但是建汉初期仍然是诸侯王众多,经济、文化也是被多年战争摧残得惨不忍睹。随着汉文帝、汉景帝两代贤君的与民休息政策,汉朝真正的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强大起来。

接下来的汉武帝,独尊儒术,出使西域,平定匈奴,让汉旗飘扬到了西亚诸国。让汉朝成为了世界强国,不论是经济、文化、军事在当时都是世界一流的。也正是这份强大,影响了后世几千年,也就有了开篇我们说到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结语: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汉族之名得自汉朝,汉朝作为第一个真正实现中国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两汉合计四百年的辉煌历史,其地位和影响,足以将“汉”的名字与我们民族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汉朝之名则得自汉高祖刘邦的汉王封号,汉王之名得自刘邦的封地汉中,而汉中又与汉水密不可分。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宋哲宗赵煦亲政后都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哲宗

    元祐更化,发生于王安石变法十余年后,是北宋新旧党争全面爆发的一个转捩点。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个事情还得从“元祐更化”说起,宋神宗病逝之后,年仅9岁的宋哲宗赵煦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高太后虽然执政能力非常出色,一度形成了“元祐之治&r

  • 明朝“金刀案”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金刀案

    阮郎,明英宗时期宦官,是个较为忠厚老实的宦官。朱祁镇曾送给他一把金刀,没想到这把刀却要了他的命。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祁镇被俘,朱祁钰继位三年前,明英宗亲征瓦剌,临行前留下郕王朱祁钰监国摄政。结果明军在土木堡全军覆没,明英宗本人也做了俘虏。消息传到北京,一时朝野震动,人

  • 中国古代东北割据政权:渤海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渤海国

    说起渤海国,这是中国古代靺鞨族在东北建立的割据政权。它繁荣时期的领土包括俄罗斯南部沿海各州、朝鲜半岛北部和今天的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等地。它有15府,62州,拥有5京,5京分别是上京龙泉府、中京显德府、东京龙源府、西京鸭绿府、南京南海府。1、靺鞨族的崛起。渤海王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698年,当时靺

  • 隋文帝杨坚在位晚年做了哪些错误决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文帝

    杨坚,即隋文帝,隋朝开国皇帝,他在位的二十四年间,锐意改革、政绩卓著。但在位晚期逐渐多疑,做了许多错误决策,埋下了亡国的祸根。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隋文帝在后世人的眼中口碑一直不错,公元581年,他逼迫北周静帝禅位,自己当上了君主,随后他又灭掉了当时最为强大的陈朝,击败了

  • 西汉吴王刘濞为什么要起兵造反?刘濞造反的口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濞

    刘濞,西汉时期宗室、诸侯王,汉高祖刘邦的侄子,父亲是代顷王刘仲,他的性情极为剽悍勇猛且有野心,是“七国之乱”的发起者。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邦有八个儿子,刘肥是刘邦年轻时的姘头曹氏所生,吕后不喜欢,不被重用;太子刘盈软弱,刘邦认为不像他;刘如意聪

  • 明朝宗室安化王:朱寘鐇生平介绍 安化王之乱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寘鐇

    朱寘鐇,明朝宗室,庆靖王朱的后裔,父亲是镇国将军朱邃墁,封安化王,后因发动安化王之乱被赐死除爵。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正德五年四月初五,宁夏总兵官姜汉、镇守太监李增接到一张特殊的请帖,请客的人名叫朱寘鐇,是一位明朝宗室,现被封为安化王。既然是王爷请客,面子自然要给,于是二

  • 秦国的旧贵族为何反对商鞅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商鞅变法

    说到这个商鞅变法,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上位之后决定要改革,随后商鞅就提出了这个商鞅变法,不得不说,这个商鞅变法确实是让秦国比之前变的更加强大了,但是为什么秦国的很多贵族都这么反对商鞅变法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说到这个商鞅变法,确实是让秦国变的强大了,但是在这个强大的基

  • 古代重农抑商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重农抑商的原因

    对我国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们都会知道,在我国历史上是非常重农抑商的。之所以重农抑商,主要就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效率非常低,粮食的产量也是非常低的。根据史料记载,在公元1080年,也就是我国宋代元丰三年一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处,这将近900年的时间里,粮食的产量一直就徘徊在100-150公斤的样子。

  • 尼布楚条约是不平等条约吗 尼布楚条约签订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尼布楚条约

    俄罗斯在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开始形成统一的国家。十六世纪下半叶,沙俄势力开始越过乌拉尔山向西伯利亚扩张。1643年,沙俄匪徒波雅科夫等人,沿勒拿河的支流阿尔丹河,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中俄边界东段的问题从此产生。波雅科夫之后,哈巴罗夫、斯捷潘诺夫等沙俄殖民主义者相继来到。1650年,哈巴罗夫率领匪徒

  •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间有多长?宋太祖不立太子是什么考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太祖

    赵匡胤(927-976年),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太祖。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皇帝立太子乃是关乎权利交接的大事,然而赵匡胤自黄袍加身成为大宋开国皇帝以来,共在位十六年,令人奇怪的是他竟然一直没有立太子,这又是为何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只是惯例而已,自从唐末五代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