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末三国益州和荆州哪个更重要?

东汉末三国益州和荆州哪个更重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630 更新时间:2024/2/14 7:25:46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春,经过三次拜访,刘备终于如愿见到躬耕南阳的诸葛孔明,后者以《隆中对》正式拉开三国混战的序幕。在诸葛亮看来,只要得到荆益二州,便可得天下,“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一战略是否可行姑且不论,但是有一个问题想必困扰着很多人,荆州与益州到底哪个更重要?

首先来看益州。蜀汉集团与曹魏集团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关于对汉中的争夺。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刘备方面率先发起进攻开始,至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结束,战争历时两年,双方各自投入赵云马超黄忠夏侯惇张郃等名将,刘备最终如愿占据汉中,正式完成了《隆中对》中的规划。随后孙吴势力趁机偷袭,刘备失去荆州一地,最后经过争夺,才算是勉强达到三家共分荆州的局面,这算是三国时期第一次大规模全面战争。

此时的益州对于刘备来说是根基之地,对曹魏和孙吴而言则有些鸡肋,为何要这样说呢?首先,益州具有突出的地形优势。益州四周皆是高山,中间留一盆地,“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北方亦有秦岭山脉,可用于大规模行军的道路仅有两条蜀道,一条为汉中,一条于后方于荆州相连。这种地形优势,先天上就立于不败之地,历史上几乎所有统一之战皆是最后统一蜀地。究其原因,这易守难攻的地形就是重要因素之一,当初刘璋凭此天险固守,被称之为“守家之犬”。

至于荆州的地形优势,也同样突出荆州靠近长江,顺流而下可攻孙吴。那个时候,船只航行全靠风帆,逆风时则要靠人力,因此水流顺逆至关重要,如果水站中能够顺流而下,可谓事半功倍。荆州方面若打通水上通道,则可乘船直接进攻曹魏势力核心区域司隶州,长安、洛阳等重要城市就如同直接暴露在蜀国眼前。假如不主动攻击而是守成,荆州也可为益州之屏障,护其后方为缓冲。无论是哪方势力控制荆州,一来都可拥有缓冲之地,二来可掌握先手进攻之权,所以荆州属于三家必争之地。

从地形上来说,荆益二州一攻一守,相辅相成。若论彼时战争的根基人口、农业,益州的重要性也不如荆州。益州地广人稀,可控之地大多集中在几个主要郡县,其中又以散户众多,虽然土地肥沃,但地形以山地居多,当时还尚未开垦梯田,所以三国时期的益州并不像明朝时期那样成为“天下粮仓”,因此蜀国后期独占益州时,也经常会为粮草困扰,至于人口基数不足的问题,也同样使蜀国后期人才凋零。

反观荆州,“黄巾之乱”爆发时,荆州牧刘表的“闭州策论”使当地并未受到太大冲击,加上战乱时期人口涌入,荆州一举成为当时人口最多的州之一,其辖境囊括如今整个湖北,还包括广东、广西、贵州、河南部分地区,农业方面也是相当发达。任何势力若是能彻底吞并此地,不说粮草彻底不愁,起码不会轻易断粮,比如当年刘表“据有荆襄九郡,兵精粮足”。

那么综合来看,荆益二州哪个对蜀国而言更重要呢?从《隆中对》的角度来分析,进攻时从两州同时出兵,荆州的出兵地点,笔者倾向于从襄阳出兵,因其紧靠长江边,更符合“上将军以向宛洛”,益州则出祁山做为牵制,如此一来,争夺天下易如反掌。防守时,依托益州而扼守荆州,只需要守住汉中便可守住整个益州,由于只需要一员将领就可守住,因此可以调集大量兵力协守荆州。

从此分析就可看出,若是蜀汉能够全面占据荆益二州,此二州皆同等重要。如果不能同时占有,那么占有荆州就必须占据襄阳,占有益州则必须占领汉中,此二郡占据一郡便重要,若是不占则如鸡肋。正史所书便是如此,蜀汉失襄阳,困守几十年便遗憾兵败。

标签: 益州

更多文章

  • 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的具体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高祖

    斩蛇过程汉高祖刘邦做沛县亭长的时候,为县里押送一批农民去骊山修陵。途中大部分人都逃走了。刘邦自己度量,即使到了骊山也会被按罪被杀。于是走到丰县西的涸泽地带就停下来,饮酒大醉,夜里干脆就把剩下的所有农民都放了。并且对他们说:“你们都走吧,我从此也要逃跑了。”这些农民中愿意跟随刘

  • 民国时期西南军阀有几个派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军阀

    在南方,桂系、滇系、粤系、和亲孙中山势力围绕着两广地区和广州政府的控制权争斗。在广西,清朝广西提督陆荣廷借由支持辛亥革命和“桂人治桂”的政策成为了广西都督,之后更通过参与护国战争巩固了其在广西的统治地位,史称旧桂系。护国战争胜利后,黎元洪大总统任命陆荣廷为广东督军,但原广东督

  • 项羽分封诸王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项羽

    项羽为人僄悍滑贼,诸所过无不残灭。这是楚国老将们对项羽的评价。楚霸王项羽是多少人心目中的英雄,可是这个英雄最后的结局十分壮烈,和他的人生一样,大起大落,最后才会自刎乌江边。二世统治的末期,各地起义暴动频繁,陈胜吴广军眼看就要到达秦朝京城咸阳了,二世在情急之下派章邯率领骊山的囚徒对抗吴广军队。章邯大获

  • 晋阳起兵灭隋的条件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晋阳起兵

    李渊,字书德,父辈都是在朝的官员,祖父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父亲李昞,隋朝时期被封为唐国公,可见他父辈的官职都比较高,原因是李渊的母亲是隋文帝杨坚妻子的姐姐,所以在隋朝以来,因为姨母是当朝皇帝的皇后,所以在朝廷上,隋文帝杨坚对他委以重用。李渊先后被派遣到淮、陇、岐三州担任刺史,荥阳、楼烦二郡太守,后

  • 春秋时期的战车是怎么消失的?战车最后被什么兵种取代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车

    战国时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就连中山那样的邻界小国也经常来侵扰。而在和一些大国的战争中,赵国常吃败仗,大将被擒,城邑被占。赵国眼看着被别国兼并。特别是赵国在地理位置上,东北同东胡相接,北边与匈奴为邻,西北与林胡、楼烦为界。这些部落都是以游牧为生,长于骑马射箭,他们常以骑兵进犯赵

  • 马嵬坡兵变时李隆基为何没能救下杨玉环?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马嵬坡

    当安禄山造反的确切消息传到皇宫时,恩恩爱爱的李隆基与杨玉环正手拉手沐浴在华清池的温泉里洗鸳鸯浴。有人向他报告说安禄山造反了,他却支着耳朵听了半天也没有反应,似乎他的心里明镜似的,谁造反都有可能,唯安禄山不可能。可事实狠狠地抽了玄宗一记耳光。当他好不容易接受安禄山造反的事实后,他颤抖着双手,帮杨玉环把

  • 秦孝公在位时期共经历了几次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孝公

    前362年,秦国秦献公去世,年仅21岁的秦孝公继位了,他一继位,年轻气盛,就想做出一番事业来,于是就广招贤士,将很多人才都收纳到秦国来,为秦国效力,商鞅就是慕名而来的人才之一。秦孝公继位时,秦国在一众国家中还很弱小,弱小到那些大国根本就看不上秦国,也没想过要将它吞并了。秦孝公不满这种现状,他想要让秦

  • 庆历新政为何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庆历新政

    明黜陟,就是改革官员的升迁罢黜制度。这是针对北宋王朝庸官、冗官、贪官数量太多的弊端采取的措施。抑侥幸,主要将矛头直指造成大宋王朝冗官泛滥的“荫官”制度。择官长其实就是明黜陟的具体实施措施,选择优秀的官员,淘汰庸官、贪官和懒官。这3项改革措施是庆历新政的核心,其他7个措施都是无

  • 西汉外戚专权出现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外戚

    刘邦去世是时候,汉惠帝刘盈软弱,吕后把持了朝政。为了更好的控制刘姓家族,吕后把一些姓吕的女子都嫁给了刘家的公子为妻,以便监视刘家人的一举一动。不仅如此,吕后还重用吕家人,比如吕产、吕禄等人,把他们都封了王。刘家人感到非常的生气,但是无可奈何,毕竟吕后是以残暴出名的。吕后死了之后,这些姓吕的人就开始兴

  •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鼓励分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商鞅变法

    古代讲究四世同堂,数代不分家才是常态。那么商鞅变法为什么会鼓励分家?下面历史百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其中理由,一起看看吧。商鞅变法禁止父子兄弟同居目的有三:其一、分家而立增加户口,户口多了税就多了;其二、减少宗族势力对国家治理的威胁;其三、移风易俗,增加秦国的文明程度。战国时代国家收税不是按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