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AD196曹操胁迫汉献帝迁都许昌的目的?

AD196曹操胁迫汉献帝迁都许昌的目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114 更新时间:2024/1/19 6:25:22

建安元年8月,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到了许昌,他以许昌为中心,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渐统一了整个北方,可是许昌在当时是一座普通的县城,并没有作为都城的先例,那么曹操为什么会放弃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而迁都于许昌?

首先来说洛阳,其实在当时洛阳早已经被毁坏了,当初董卓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带军进入了洛阳,而袁绍又拉起了十八路联军共同进攻奸贼董卓。

董卓当时惊慌失措,于是他决定西迁长安,在出发之前,董卓还不忘搜刮民脂民膏,把洛阳的宫殿全部烧毁了,甚至连汉献帝的祖坟都挖了出来,洛阳历史悠久的古都就这样被付之一炬。

他们在去往长安的路上,董卓还放任手下烧杀抢掠,洛阳方圆几百里都成了一片焦土,简直是丧尽天良。

如果曹操选择定都,洛阳必定要重建宫殿,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显然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董卓裹挟着汉献帝以及朝廷官员,还有部分的洛阳百姓从洛阳迁到了长安,而在董卓死后,董卓的部将李爵和郭四在长安城内拥兵自重、相互攻伐,长安又陷入到了巨大的内战之中。

而且长安在地理位置上十分靠近凉州,凉州的马腾家族对长安也是虎视眈眈,即使曹操真的夺回了长安,这里也并不是一个安全之处。

所以说对于曹操来说,长安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其实仔细分析当时的形势和曹操的优劣势,你就会发现当时的许昌还真是一个非常适合作为都城的地方,首先曹操定都许昌是因为许昌已经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而洛阳当时不在曹操的掌控当中,根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3年,曹操临演周末,这是曹操最早的根据地。

这里说的兖州其实就包含了现在山东省的中西部以及河南省的部分地区,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经过几年的发展,许昌已经早被曹操占为了己有,进一步来说,许昌的地理位置也是得天独厚,它三面环山,西北有松山山脉,西部有石人山、白云山、伏牛山等山脉阻隔,南部还有大别山,只有东部是开阔的平原,而当时许昌北面有袁绍,东南有袁树,南面和西南分别是刘表和张秀,东面是吕布刘备,曹操选许昌作为都城,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出于军事战略上的考虑,而且当时的曹操实力是远不及袁绍,如果依然以洛阳为都城,与许昌相比,洛阳更靠近袁绍的势力范围。

事实上,袁绍手下的谋士田丰等人,就曾建议过袁绍偷袭许昌夺回汉献帝,袁绍之所以犹豫,可能和许昌的地形有关,试想一下,如果汉献帝是在洛阳的话,那么袁绍也许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进攻洛阳,夺回汉献帝。

在当时曹操势力还不是很强大的时候,曹操选择定都许昌也是为了避开袁绍的锋芒,

洛阳虽然已经不能再次成为都城,如果曹操把都城定在远离洛阳自己的大本营,一定会使曹操陷于舆论的漩涡之手。

当时对于曹操来说,选择都城这个地方不能离自己的势力范围眼周太远,而且也不能够离洛阳太远,而许昌位于洛阳和兖州之间,稍稍偏向洛阳的地方,以此作为新的都城。

天下士人和忠于汉室之人都可以接受曹操,所以曹操选择定都许昌,是综合了很多方面的考虑,即用洛阳定都许昌实在是他的神来之笔,他的霸业其实就是从定都许昌的这一刻,慢慢开始的。

标签: 许昌

更多文章

  • 义和团运动让西方列强意识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义和团运动

    此起彼伏的枪声,无数中国军民应声倒地,但同时也会有着更多的民众举起大刀和长矛冲向敌军。这一场战争虽然列强赢了,但是也让列强明白了一个他们想了很多年都没有想通的问题,那就是为何中国能够存在着5000年的历史,强盛5000年?这些冲在最前方的民众都有着同样的一个身份,那就是义和团成员。期初义和团与清朝时

  • 明朝九大边军哪个最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明朝时期的九大边军的事情,很多人对这个明朝时期的九大边军也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说了,假如我们来做个对比,这个明朝时期的九大边军到底哪个更加强呢?其实也很简单,拿出数据一看就知道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详细的数据吧。明朝九大边军是明朝为了加强北部的防务而设立的九大防御军事机构。

  • 吕后一共称制几年 如何评价吕后称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吕后

    吕后称制几年吕后是历史上女性统治者第一人,那么吕后称制几年?对于吕后称制几年这个问题,要从她生平事迹了解。吕后名雉,她是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刘邦称帝册立吕雉为后。吕雉为人有勇有谋,在刘邦铲除异姓王的过程中立下很大的功劳。当时太子是刘盈,刘邦嫌弃太子刘盈太过羸弱,想要立宠姬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做太子。但

  •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主要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主要内容中国封建统治末期的清政府有着悲惨的遭遇,对于中国来讲是多灾多难的,各种掠夺性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说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是再多的资源也是会有山穷水尽的一天。一八九八年,因为法国想要扩展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英国看不惯,也要扩大自己在中国的权益,于是

  • 新文化运动的标志 新文化运动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标志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的思想文化和文化革命的运动。新文化运动标志着中国古典传统文学走向没落,也标志着新型文化思想潮流的崛起。在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但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思想,想要扭正过来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当时政治方面,仍存在着“复

  • 秦朝户籍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朝

    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今天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秦朝的户籍制度乃是商鞅变法以来的延续,而商鞅变法时所制定的户籍制度,则是为了便于朝廷对百姓加强管理,其核心仍然是为“耕战”服务,且与连坐制度息息相关。秦朝的户籍制度,可以说是

  • 为什么古代得四川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四川

    四川简称“蜀”,但是在叫四川省之前,蜀就是正式的称呼了,包括了四川大部分地区。自秦人李冰父子治水之后,蜀地就一跃成为了天下粮仓,这里的粮食物产非常的丰富,几乎是历史上每个王朝的粮食原地,被称之为“天府之国”。在以往的乱世时期,基本上是谁占据着蜀地,谁就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为何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

    公元228年的春天,蜀汉大军已经准备发北伐曹魏。在大军出发之前,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计,魏延建议由其率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进军至长安。但是,丞相诸葛亮认为此计不可控的因素太多,未必能如此顺利,一旦失利将陷于进退维谷之地,最终诸葛亮

  • 关羽在荆州有多少兵力 留守荆州时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关羽

    从刘备在当阳兵败时的几千人人马开始,到赤壁之战后的巧夺荆州,获得了刘琦所率领的人马。之后又以刘琦的名义夺取了荆南的长沙、武陵、零陵、贵阳四郡。这些城池的人马在战后基本上全部都归属了蜀汉刘备。在荆州站稳了脚跟之后,其人马大约有6-7万,可以说还算不错的了。这个时候的刘备已经经过了短暂时间的修正,在军事

  • 中国古代保甲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保甲制度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保甲制度,说实话小编反正是第一次听说了,所以不了解,那么这个保甲制度到底是什么制度呢?保甲制度的优缺点又是什么呢?感兴趣的跟随小编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期待大家的加入。1、什么叫保甲制度保甲制度其实就是一种军事管辖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在宋朝时期开始流行起来,而且延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