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新文化运动的标志 新文化运动的地位

新文化运动的标志 新文化运动的地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225 更新时间:2024/1/19 6:25:35

化运动标志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的思想文化和文化革命的运动。新文化运动标志着中国古典传统文学走没落,也标志着新型文化思想潮流的崛起。

在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但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思想,想要扭正过来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当时政治方面,仍存在着“复辟”、“君主立宪”等思想。尤其在1915年,袁世凯更宣布了帝制的复辟,改称中华帝国,给当时刚刚兴起的民主潮流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袁世凯当政期间,将儒教大肆宣扬,先后成立尊孔会、孔道会等多种组织。康有为甚至建议将孔教设定为中国的国教。

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在1915年,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后又改为《新青年》,主要针对当时的政治现状发表一些言论,并主张打到孔家店,拥护民主和男女平等等思想。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对中国古典传统道德观念和封建礼教进行了抨击。从此以后,白话文便开始普及,开始影响到国内的各大报刊和杂志、报纸等,使国内短讯、杂志等文风为之一新,也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到达了高潮。

新文化运动标志着当时的中国人民对自由、民主、科学的渴望和觉醒,也反映出当时人民对封建礼教、迷信和专制的反对。

新文化运动的主张

1915年,在中华大地上发生了一场文化改革的运动,这场文化改革使得中国的古典文化走向没落,开了白话文的新篇章,反对影响人们遵守了几千年的传统,这场运动被人们称为新文化运动,那么这次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是什么呢?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了称帝,开始大力倡导儒家经典,与封建势力同流合污,这被当时许多资产阶级所不能忍受,因此以陈独秀等人为代表的激进主义者发动了一场文化革命。他们在这场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了哪些主张呢?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接受了西方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他们发起的这场运动提倡人们要学习科学知识,反对封建迷信,认为封建迷信毒害了许多百姓;提倡人们要学习西方的民主社会,反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独裁专制制度,反对任何独裁制度的复辟;并且由于白话文的通俗简单,文言文的复杂难懂,新文化运动也主张人们学习简单的白话文,而抛弃晦涩文言文。

新文化运动的主张得到了知识分子,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的支持,他们纷纷参与到这场文化革命运动中,反对中国的封建压迫的儒教文化,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的文化。在中国的文化界形成了一次新的思想解放潮流,使得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新文化运动的主张广受知识分子的欢迎,也使得中国普通百姓的思想得到解放。

新文化运动的地位

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它是中国历史一次空前绝后的人民思想大解放,也是人民对科学和民主自由的渴望的表现。

新文化运动是以倡导科学、民主为中心的,它对于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礼教具有着极大的冲击力。当时,虽然中华民国已经建立,但是封建思想仍在人民的心中根深蒂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使得人民认识和了解了民主的意义,唤醒了被禁锢千年的中华民族,对反封建,反帝制有着积极的意义。

其次,新文化运动主要针对孔学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思想推广天下后,历朝历代对孔学无不尊敬有加。新文化运动首先提出了孔学并非中国全部国学的理论,让当时的中国人,更能接触和接受更多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思想。

总结以上积极点,新运化运动的地位在当时中国,是一种思想、文化的改革,这场改革一旦实行后,中国便开始拥有了独立的民主思维,不再被封建礼教进行控制。

但是新文化运动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改造中华民族的思想,并不能完全依靠个别几个人的努力,他们虽然声嘶力竭地呐喊,但是事实上,却不能完全从根本上改变国民的思维性,而他们提倡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也难以在中国实行。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西方文化的看法,具有一定的偏颇和片面性,他们都以一种绝对肯定和否定的态度用来看待事物,难免有矫枉过正的嫌疑。

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空前的,也是影响巨大的,它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封建主义的统治,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基础。

首先,封建主义统治了中国将近两千余年,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文化上,都已经根深蒂固。然而在资产阶级的革命中,革命党人对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宣传是不够的,因此当时的人民并不能清楚地认识到封建主义的衰落和腐败。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让封建主义受到了空前巨大的冲击,人民思想的觉醒,使他们彻底摒弃了封建主义思想。

其次,在文化方面,新文化运动提倡使用白话文,而非枯燥繁冗的文言文。这一观点,使中国数千年由来已久的文学方式受到了冲击,从而改变了中国的文学方式,是中国文学史上里程碑的进程。

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在科学上和民主主义宣传上也是巨大的。从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科学逐渐在中国普及,新文化运动将科学广泛推行和提倡,让人民也对科学有了清醒的认识,推动了中国科学的发展。

当时辛亥革命虽然已经成功,但是社会上仍有不少人在吹鼓着封建主义思想,企图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尤其当袁世凯复辟后,逆历史潮流的封建顽固派大有复兴之势。新文化运动向人民宣传了西方的民主主义思想,大力反对封建专制的兴起,对那些吹鼓君主立宪的人群打击是致命的。

标签: 新文化运动

更多文章

  • 秦朝户籍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朝

    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今天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秦朝的户籍制度乃是商鞅变法以来的延续,而商鞅变法时所制定的户籍制度,则是为了便于朝廷对百姓加强管理,其核心仍然是为“耕战”服务,且与连坐制度息息相关。秦朝的户籍制度,可以说是

  • 为什么古代得四川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四川

    四川简称“蜀”,但是在叫四川省之前,蜀就是正式的称呼了,包括了四川大部分地区。自秦人李冰父子治水之后,蜀地就一跃成为了天下粮仓,这里的粮食物产非常的丰富,几乎是历史上每个王朝的粮食原地,被称之为“天府之国”。在以往的乱世时期,基本上是谁占据着蜀地,谁就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为何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

    公元228年的春天,蜀汉大军已经准备发北伐曹魏。在大军出发之前,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计,魏延建议由其率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进军至长安。但是,丞相诸葛亮认为此计不可控的因素太多,未必能如此顺利,一旦失利将陷于进退维谷之地,最终诸葛亮

  • 关羽在荆州有多少兵力 留守荆州时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关羽

    从刘备在当阳兵败时的几千人人马开始,到赤壁之战后的巧夺荆州,获得了刘琦所率领的人马。之后又以刘琦的名义夺取了荆南的长沙、武陵、零陵、贵阳四郡。这些城池的人马在战后基本上全部都归属了蜀汉刘备。在荆州站稳了脚跟之后,其人马大约有6-7万,可以说还算不错的了。这个时候的刘备已经经过了短暂时间的修正,在军事

  • 中国古代保甲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保甲制度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保甲制度,说实话小编反正是第一次听说了,所以不了解,那么这个保甲制度到底是什么制度呢?保甲制度的优缺点又是什么呢?感兴趣的跟随小编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期待大家的加入。1、什么叫保甲制度保甲制度其实就是一种军事管辖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在宋朝时期开始流行起来,而且延续了

  • 唐朝胡人是哪个民族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

    从广义上来讲,华夏(汉族)以外的民族,全部称“胡人”,但是很多情况下,唐代人所说的“胡人”又专指粟特人。粟特人是居于中国新疆和中亚的少数民族,在中国古籍中被称为“昭武九姓”和“九姓胡”,或者直接简称为&l

  • 战国时期“徐州相王”历史事件介绍 徐州相王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徐州相王

    战国时期齐魏马陵之战,魏国大败,魏惠王与齐威王为对付秦国于公元前334年在徐州相会,互称为王,史称“徐州相王”。接下来听听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公元前334年,惠王率领韩国和一些小国到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于是也承认魏的王号

  • 中国古代“父妻子继”习俗历史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父妻子继

    在小说或影视作品当中,我们经常听到或见到这种父亲去世,妻妾嫁给儿子的现象。这种“父妻子继”的婚俗,又被称为收继婚、转房婚,西方则称为利未婚,一般指丈夫去世之后,其妻妾改嫁给亡夫的叔、伯、儿子(亲生子除外)、侄、甥等婚俗形式。按照传统伦理道德来讲,这自然是违背伦理道德的,不过这

  • 春秋时期诸侯国:滑国历史介绍 滑国是被谁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滑国

    春秋时代,通常用来指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

  • 春秋时期吴国称霸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吴国

    吴国是周朝时期,存在于江南地区的一个诸侯小国,姬姓,与周王室是同宗。吴国在西周时期一直默默无闻,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在东周时的春秋晚期突然崛起而称霸诸侯,这到底是怎么个回事呢?这事还得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说起,周平王东迁以后,王室衰微,诸侯纷纷争霸。春秋初期,齐桓公首先开始称霸,齐桓公死后,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