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何评价“元嘉之治”?

如何评价“元嘉之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805 更新时间:2023/12/8 22:16:29

司马光评论宋文帝时说:“上聪明仁厚,勤于听断,江左之治称元嘉焉。”,又称:“文帝勤于为治,子惠庶民,足为承平之良主。而不量其力,横挑强胡,使师徒歼于河南戎马饮于江津。”(《稽古录》卷十四)。这些评论,可以说,都符合基本情况,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资治通鉴》(卷一二一)中载有宋文帝给他弟弟都督荆、湘等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义恭的书信,说:“天下艰难,家国事重,虽曰守成,实亦未易。隆替安危,在吾曹耳。岂可不感寻工业,大惧负荷!汝性褊急,志之所滞,其欲必行,意所不存,从物回改。此最弊事,宜念裁抑。

工青遇士大夫以礼,与小人有恩;西门、安于,矫性齐美;关羽张飞,任偏同弊。行己举事,深宜鉴此!……汝一月自用钱不可过三十万,若能省此,益美。西楚(荆州)府舍,略所谙究。计当不须改作,日求新异。凡讯狱,多决当时,难可逆虑,此实为难。

至讯日,虚怀博尽,慎无以喜怒加人,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不可专意自决,以矜独断之明也!名器,深宜慎借,不可妄以假人,昵近爵赐,尤应裁量。吾于左右虽为少恩,如闻外论不以为非也。以贵凌物,物不服;以威加人,人不厌。……声乐嬉游,不宜令过;蒲酒渔猫,一切勿为。供用奉身,皆有节度;奇服异器,不宜兴长。

又宜数引见佐史,相见不数,则彼我不亲。不亲,无因得尽人情,复何由知众事也。”。《资治通鉴》记载这一书信,实际是在叙述宋文帝的政治思想。

宋文帝的元嘉之治,在南朝历史上确是难得的。宋文帝为政,抓了几件大事。

他屡次下诏减免租税(《宋书·文帝纪》)。

尽管这一减免的范围和程度是有限的,虽然主要是对人民积欠的减轻,但人民却可以减轻一些负担。

二是鼓励农桑。

东晋末年以来,南方经济在政局动乱中受到损害。宋文帝时,“农桑情业,游食者众,荒菜不开”的状况,依然存在。

于是,宋文帝下诏,号召他的巨民“咸使肆力,地无遗利,耕蚕树艺,各尽其力”。并把劝农成绩的好坏与仕途升迁联系起来,“若有力田殊众,岁竟,条名列上”(《宋书·文帝纪》)。

宋文帝鼓励农桑的效果是较为显著的,一些废弃田地被辟为良田,农民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经过刘裕父子的努力,晋末以来“治纲大弛,权门并兼,强弱相凌;百姓流离,不得保其产业”(《宋书·武帝纪》)的状况有所改善。

史称其时:

“三十年间,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晨出暮归,自事而已。……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即事虽难,转死沟渠,于时可免。凡百户之多,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宋书·良吏传序》)

这一派歌舞升平,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难免带有封建史家过于渲染的色彩。

但不管怎么说,元嘉时期确是南朝最安稳的时期。

标签: 元嘉之治

更多文章

  • 刘娥垂帘听政多年为什么没有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娥

    说到这个刘娥,大家应该都知道,她是宋真宗赵恒第三任皇后,即章献明肃皇后。在历史上后宫专政的情况确实是非常多,大家也都屡见不鲜了。比如说比较出名的吕后,武则天等等。但是刘娥可是垂帘听政了11年,最后却没有称帝,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娥这个人还是比较低调的,在她最早的时候被立为皇后,

  • 蜀汉灭亡后东吴又是如何对付曹魏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蜀汉

    说道三国时期,我们都知道最出名的就是蜀国和曹魏了,如今现代被人拿出来说的比较多的就是刘备和曹操两位君主了,而这两人的争议比较大的认同是往往都忽略了另外一位大国,那就是东吴,不得不说东吴也是非常值得被拿出来说的。而我们知道之所以三国能够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完全全都是因为三个国家都在互相牵制着才能带来这

  •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之间,由洪秀全、杨秀清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战争。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史学界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两种:第一种,认为这是一场旧式农民革命。如刘大年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说:“太平天国期间封建经济占

  •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场战争使得清王朝的统治更加岌岌可危,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但是,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却还是以失败告终,记得马克思在1853年有一段评“太平天国”的话是这么说的:除了改朝换代……他们给予民众的灾难,比统治者有

  • 北魏是怎么册立皇后:手铸金人制度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魏

    手铸金人很多人不太了解,这其实是魏晋以来少数民族中流行的一种用来占卜吉凶的方法,关于它的来源已无从查考。手铸金人是北魏初期册立皇后的一项制度。拓跋珪做了皇帝,当然要有一位皇后。拓跋珪称帝时二十九岁,此前,已经有一任夫人,匈奴独孤部刘眷的女儿、刘罗辰的妹妹。当初拓跋珪为拉拢独孤部的牧民,分裂亲刘显的势

  • 东北易帜历史事件介绍 张学良为什么决定东北易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东北易帜

    东北易帜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国民政府完成统一、以及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实现了当时中国在名义或形式上的统一。那么张学良为什么会选择东北易帜呢?东北易帜12月14日,东北保安司令部召开会议,决定于1929年1月1日元旦实行易帜。就在这次会议上,对于易帜问题还是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唯有张学良坚持非办不可,谓:

  • 西周三监之乱历史背景介绍 三监之乱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监之乱

    约公元前1045年的周朝,在黄河流域爆发三监之乱。周公东征,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平定了三监之乱。三监是指周公兄管叔、弟蔡叔、霍叔三人。三监之乱背景周人取得了政权后,并没有完全消灭殷商国家,而是根据当时人们“灭国不绝祀”的原则,保留殷人的祭祀。周武王让纣的儿子

  • “汉承秦制”具体内容介绍 汉朝继承了秦朝哪些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承秦制

    说到这个汉承秦制,相信对于秦朝和汉朝的制度都有所了解,就是因为秦朝在大一统之后,建立了一个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那么这个汉承秦制到底是怎样的呢?汉朝到底继承了秦朝的什么制度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吧!1、汉承秦制是什么意思其实关于这个汉承秦制,指的就是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制定的一系列的政治制度,

  • 周朝“国野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国野制度

    什么是国野制度周灭商后,在大分封的过程中,对地方实行军事统治。为了区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周王朝对不同身份的人采取不同的统治政策和剥削方法。"国野制"就是这种统治方法的具体体现。"国",亦称"乡",即当时的都邑或较大的居民点。一般来说,国是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是周王室在分

  • 周朝是如何取名的:取名有五原则六禁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周朝

    周代的姓名文化在历史上独树一帜,取名方式呈现多元化,既不拘一格又有规则可寻。春秋时鲁国大夫申繻提出的取名五个原则和六条禁忌,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周人取名崇尚质朴中国的姓名文化虽然源远流长,但周代以前的历史记载不像后来那么多,人名有限,我们只能从帝王谱系中找出一些上古时期的取名规则。周朝建立后,史籍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