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俺答封贡的历史背景及历史影响介绍

明朝俺答封贡的历史背景及历史影响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864 更新时间:2023/12/11 5:51:13

俺答封贡,是隆庆五年年(1571年),明朝少数以非军事手段解决与外族敌对关系的事件。

简介

明朝中央内阁大臣张居正高拱,以及地方上的宣大总督崇古及大同巡抚方逢时,趁把汉那吉与其祖父、鞑靼首领俺答因家事争执而降明的机会,与鞑靼达成了封贡及互市的协议,结束了近二百年的敌对状态。明朝又借机铲除赵全等汉奸,削弱了鞑靼内部的组织力。从此直到明朝灭亡,明朝与蒙古之间很少爆发大规模战争。

张居正

背景

把汉那吉是俺答的孙儿。自那吉之父铁背台死后,他就被俺答的妻子克哈团所照顾。那吉成年后,又为他娶妻比吉。那吉其后又娶了他姑母的女儿三娘子。不幸地,俺答又相中他的外孙女三娘子,打算纳三娘子为妻。把汉那吉不满并与阿力哥等十余人,赶到大同万里长城边界要求大同巡抚接见。在宣大总督王崇古坚持下明朝受降,并厚待之,俺答期后追至,得知那吉未死,大喜,着手谈判营救。

明朝态度

鞑靼战力虽强,但化不高,因此在明初一直未成气候。但在居于板升的赵全等帮助下,鞑靼有了很强的组织力。赵全一帮“多略善谋……教虏疏计谍,校人畜,益习兵事”,由是令“诸镇疲于奔命”。他们如张居正言,当时明朝有两患:“东患在属夷,西患在板升。二患不除,我终无安枕之日!然西事稍易,宜先图也”。鞑靼,在张居正眼中还不如赵全等人。对明政府而言,赵全的所为实际上是为鞑靼创制成文的官制及法律,一旦成事,鞑靼将会变成了拥有秩序的国家,从野蛮走向文明,并且可以不断吸收周围的部族和人民,扩张势力,成为中原的大患。因此明政府要求俺答“自当卑词效款,或斩吾叛逆赵全等之首,盟誓于天”。不过明政府对俺答封贡归顺,其实是没有什么把握,毕竟在与明朝的对抗中,俺答也绝少战败。

俺答处境

俺答毕竟最爱这个孙子把汉那吉,因此他才会直奔至大同索人。俺答对于那吉降明,不断有“日夜恐中国戕其孙”的感觉。而明朝对于“讨汉奸”的要求,在孙子安危面前也变得细小:“我不为乱,乱由全等。今吾孙降汉,是天遣之合也。天子幸封我为王,永长北方,诸部孰敢为患……彼受朝廷厚恩,岂敢负耶?”。而且,在俺答角度,他们入侵明朝北边其实也只为抢掠。封贡称臣,失去赵全一班军师,虽有损战力,但有互市在后头,还可有大明这个大靠山,俺答绝对有利。互市之作用,在于安定外族之民:“故虏使于乞和之初,即有求讨锅布之恳。必须许以市易,以有易无,则和好可久,而华夷兼利”。至此,俺答实无反对之理。

结果

俺答封贡于次年隆庆四年(1570年)成事,俺答收捕赵全和李自馨等九人引渡明朝,第二天明朝送把汉那吉出境。赵全等人被执送京师,凌迟处死。

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开放十一处边境贸易口岸,使蒙古人能通过贸易获得中国资源。而对中国的好处是明朝到灭亡为止,的确不用兵革。虽北边亦有说“俺答既入贡,边防大驰,军饷皆入帅囊。啖寇之外,间以遗京。近边之卒,内瘠无复有生理。而板升生齿日繁,强硬无赖,议者忧之”,但在大明的历史上,至少已经达到止战之效,因此俺答封贡,实为成功。

标签: 俺答封贡

更多文章

  • 明朝张居正改革之:考成法内容介绍及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考成法

    考成法,是明代万历时期中确立的的官员考核制度,由张居正在万历元年(1573)提出,后来推广到全国。简介新法规定: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由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这样就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官员考评机制,有效实现了考评与纠偏相结合,改变以往仅仅主要靠吏部

  • 夺门之变爆发的原因介绍 夺门之变为什么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是景泰八年(1457年)被代宗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历史事件。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定下一条规定,自他开始,以后的国君在位期间,只采用一个年号。区别过往,这也是为何后世在谈论明清两朝的帝王时,用年号即可指代相应之君主。但明朝却有一个皇帝例外,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期间,就用过

  • 明朝“仁宣之治”出现的原因 仁宣之治表现哪些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仁宣之治

    仁宣之治又称仁宣盛世、仁宣致治,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国家出现盛世的局面,是明初三大盛世之一,后人将永乐盛世和宣德时的太平合称为"永宣盛世"。明代仁宣时期是指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在位统治时期,前后历时不足11年,却被誉为有明一代的“黄金时

  • 王振擅政时间 王振擅政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振

    王振擅政,又叫王振用事、王振专权,是明朝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王振专权时期的一系列事件。简介王振擅政使得仁宣之治在明英宗时期没有得到延续,后来明英宗在王振的唆使下,亲征蒙古,不幸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王振专权是明朝第一次内官摄政,对明朝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明朝中叶的汪直擅政与刘瑾擅政、明朝

  • 土木堡之变死了哪些名将 土木堡之变对明朝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它是明朝中央军队第一次发生的一场失败战役。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立国以来,最可怕的一场灾难,二十万明军死伤过半,面对瓦剌铁骑,败得是一塌糊涂。跟随朱祁镇亲征的明军都是精锐之师,战败后京城防卫空虚,而且皇帝朱祁镇被俘,事态迫在眉睫

  • 明朝“北京保卫战”发生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北京保卫战

    北京保卫战或称京师保卫战、明京师保卫战、北京之战、明保卫京师之战,是指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攻打明朝首都北京,明朝在兵部尚书于谦领导下开始的一场首都保卫战。背景及起因瓦剌是当时漠北蒙古三部之一,另外两部是鞑靼和兀良哈。明初,脱欢统治瓦剌。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脱欢死。其子也先继父位,自称淮王

  • 明朝初年中书省左丞相权责介绍 明朝中书省相当于什么部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左丞相

    明朝中书省,为明朝初期至洪武十三年(1380年)期间的行政中枢。左右丞相为明朝中书省的最高长官,负责统领六部,总理天下政务。结构中书省结构中有:左丞相,正一品。右丞相,正一品。平章政事,从一品。左丞,正二品。右丞,正二品。参知政事,从二品。直省舍人,后改为中书舍人,从七品。中书省属官左、右司中:左司

  • 汉景帝是怎么削藩的?汉景帝削藩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景帝

    晁错建议削减王国的封地晁错建议削减王国的封地,限制他们的发展,逐渐加大中央直接管辖的地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景帝采纳了晁错这一“削藩”主张,景帝三年(前154),楚王刘戊违犯汉丧制,被罚削去东海一郡;赵王有罪,削去其河间郡;胶西王刘昂私卖官爵,削去6县。刘濞为首的一些诸侯

  • 汉景帝为什么要实施轻刑慎罚的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景帝

    秦朝时期大多数犯罪的人,都没有刑期,终生服劳役。那么到了汉景帝时期,他为什么要实施轻刑慎罚的政策?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文帝诏令重新制定法律,根据犯罪情节轻重,规定服刑期限;罪人服刑期满,免为庶人。秦代法律规定,罪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和子女都要连坐,重的处死,轻的没入为官奴婢,称为

  • 汉文帝是如何抵御匈奴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文帝

    汉文帝第一次防御匈奴,汉文帝前三年(前177)五月,匈奴右贤王率骑兵入居河南地(今河套地区),侵掠上郡(治今陕西榆林东南)的少数民族,并杀掠人民。六月,文帝遣丞相灌婴率8.5万骑兵开赴高奴(今陕西延安),迎击右贤王。右贤王出塞而去。会济北王刘兴居反,汉乃诏击匈奴兵回长安。汉文帝前元三年(前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