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消失的古国之邛都国历史介绍

消失的古国之邛都国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348 更新时间:2023/12/31 2:20:08

邛都,滇国北方诸国中的强国。它在历史上只留下了传说和稀少的遗址。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古国,我们已经难以知晓。

邛都与传奇

对于邛(jiāng)都这个古国,我们知之甚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它存在的证据只凭《史记•西南夷列传》中的一句话:“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滇国以北,还有数十个小国。这些小国中,邛都国最为强大。以前,许多人会怀疑司马迁的记述是错误的。但随着滇国、夜郎国存在的证实,人们不能不承认《史记》对历史的记载是极为严谨的。因此,人们也不敢否定邛都国的存在了。

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记载,邛都在汉武帝时被西汉征服,设邛都县。不久,邛都国的所在塌陷了,成了沼泽汪洋,改名为邛池,南方人则称之为“邛河”。公元前111年(西汉元鼎六年),邛都反叛,汉兵自越嶲(guī)水兴师讨伐,杀死邛都,将邛都改为越嶲郡。邛都一带土地平坦,能够种植水稻。邛都人喜欢游荡、唱歌。

“邛都”这个名字的来历,有人根据《史记》说是因为其地陷为沼泽汪洋而得名的,民间传说也说,邛都“方四十里与城一时俱陷为湖,土人谓之‘陷河”。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邛都的得名,显然早于它变成泽国之时。先有邛都国,后又邛都郡,其后,邛都成为泽国,再往后,邛都人造反被镇压,变为越嶲郡。但是,邛都的得名,确实是与其塌陷有关。所谓“邛”,在越人后裔之一的壮族语言中,就是“下陷”的意思。邛都之所以得名,必然与“下陷”有关。地形的变化,是有一定过程的。大概在邛都突然变成泽国之前,当地的地形就比周围要低。

关于邛都国塌陷为泽国一事,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相传,邛都国被改为邛都郡后,郡里住着一个老婆婆。老婆婆家里很穷,没儿没女,孤苦无依。但没多久,寂寞的生活被打破了。不知从哪一天起,每次吃饭的时候,就有一条头上有角的小蛇出现在老婆婆床下。老婆婆怜爱小蛇,就将饭菜分出一些来喂它。小蛇在老婆婆的喂养下,迅速长大,很快就长到一丈多长。

蛇长大了,胃口也就大了。生活贫困的老婆婆根本不可能满足蛇要填饱肚子的要求。于是,这条蛇就常常自己寻找食物。当时,邛都人都很穷,谁家也没有能让蛇果腹的食物,只有邛都县令家有一匹高头大马,这引起了蛇的注意。趁人不备,蛇一口将骏马吞进肚子里,然后溜走了。县令大怒,责令老婆婆把蛇交出来。老婆婆吓得六神无主,哭着说:“蛇平时都在床底下。”县令于是命人去床下搜索,并没有看到蛇的踪迹;又命人挖地三尺,还是找不到那条蛇。无处撒气的县令迁怒老婆婆,将其杀死了。

蛇躲在密林里消化完食物,回到老婆婆家,发现老婆婆被县令杀死了,立即显灵,瞪着县令,大声责问众人:“为什么杀我的母亲?!我一定会为母亲报仇!”

从此以后,邛都县的人每天夜里都能听到好像打雷刮风一样的声音。这种声音一连持续了四十几天。之后,邛都人见面时,都会惊讶地指着对方问:“你的头上怎么有条鱼?”在他们的眼里,每个人头上都有一条鱼,而他们自己也是这样。

这天夜里,就在人们熟睡的时候,邛都县城与周围方圆四十里一齐塌陷下去,成为湖泊,邛都人都变成了人形而头戴官斤的鱼,只有老婆婆的房子没有塌陷,到今天仍旧存在。渔人捕鱼时,想要休息、住宿,都会停靠在那里,住在老婆婆的屋子里。不管有多大的风浪,只要停在房子旁边,便会风平浪静没有任何危险。风静水清的时候,人们还能看到水底城墙楼宇的样子。到了水浅的时候,潜入水下,便可以取得旧木头,坚硬,光亮,色黑如漆。一些人常把它当作枕头送人。

大石墓与它的谜

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安宁河谷,有一种少有的奇观:在浅山之间,耸立着五座用巨石砌成的坟茔。这些坟茔的墓槽宽1~1.5米,长4~10米,四周用大石嵌砌;墓槽上部平铺5~8块扁平巨石。

这种巨石墓,在中国只安宁河谷的攀西才有,可以与“僰(bó)人悬棺”相媲美。除米易县,在安宁河畔的西昌、德昌等地也有这种神秘的巨石坟墓。这种坟墓被称为大石墓,当地人则称之为月鲁坟。月鲁,据说是一位力大无比的天神。他的指甲和发脱落下来时,地上的人们必须建造坟墓埋葬,于是,安宁河谷就到处有这种大石墓保留下来。还有人说,大石墓是明朝初年反抗朱元璋而被杀的月鲁贴木儿的葬身之地。但这个说法无法解释为什么有许多大石墓在当地出现。当地的一些彝族人则称大石墓为“濮苏乌乌”,说大石墓是彝族的祖先进入攀西前,居住在这里的一种矮人居住的石头房子。而一些汉族人则将大石墓演绎成了仙人洞,说里边住着神仙,人们有什么危难,只要在大石墓前敬香烧纸,神仙就会走出墓来帮人渡过难关。

这些当然都是神话和传说,没有科学依据。随着考石发掘和考古研究的不断深入,大石墓的神秘面纱才逐渐揭开。

大石墓确实是坟墓的一种特殊造型。这种坟墓,采用天然石块垒成墓室、墓道,再以平整的大石为顶,所用石块都非常巨大。在大石墓中不止埋葬一个人或一对夫妇,而是按亲缘关系,整个家族或部落男女老少同葬一墓,人人无棺椁,无分隔。同一家族或部落的人很少同时死亡,因此,需要多次开墓门将不同时期死去的人放进家族的墓中安葬。随葬品大多是装饰品和简单日用品,时代比较早的大石墓有陶器随葬品,晚期则有一些金属制品随葬。

大石墓采用巨石作材料,而这些巨石都未经人工加工,重的达上万斤,轻的也有数千斤。即使在今天,如果不借助机械,也没办法挪动这些巨石。那么。当年建造大石墓的人又是怎样用这些巨石建造坟墓的呢?原来,他们在墓旁修了一条土做的坡道,再用绳索、滚木、撬棒将巨石通过坡道拖到预定位置。

大石墓的使用时间比较长,可以分为早晚两期,最早是从春秋中期开始,最晚是到西汉末年消失,一直延续了500多年。

那么,是什么人建造了这些大石墓呢?通过多年的研究,专家们认定,大石墓墓主就是曾经在《史记》中留下踪迹,却不知其来源和去向的邛都人。

西汉末年,汉武帝降服邛都国,设置了越嶲郡。后来,邛都人的首领任贵杀死了越嶲太守,自封为邛谷王。汉皇没有降罪于任贵,反而承认了他自取的封号。这一方面是因为邛都位置偏远,一方面也是因为邛都的势力比较大。

当年,邛都人就居住在攀西地区,他们是这一地区最大的民族,而位于安宁河谷的西昌在古代就叫做“邛都”,其旁边还有一个叫邛海的高原淡水湖。这一带就是邛都人的聚居之地。大石墓中出土的稻谷、稻叶痕迹和铜镰以及在安宁河谷内发现的几处大石墓遗址附近的房屋建筑遗迹等,都与邛都人“耕田,有邑聚”的记载相吻合。

从大石墓的墓葬形式看,攀西地区所存大石墓有200多座,按每座墓葬入80~90人计算,入葬的人数在两万人左右。

根据《华阳国志》记载,邛都人后来被编成“七部营军”,驻守在安宁河谷。那时,他们已经放弃了用巨石构筑坟墓的习俗。那以后,邛都在文献中便杳无踪影了。

大石墓中出土的兵器非常少,而且很小,邛都旁边的古蜀国、滇国等则都是用大量青铜兵器武装起来的剽悍民族。那么,邛都人是如何在安宁河谷安居了四五百年的?邛都人是什么人种,从何而来?他们最终是彻底灭绝,还是融入另一个民族,或者是演变成了今天的哪个民族?蜀、滇的王都有自己高级别的墓葬,为什么邛都国的王始终与他的同胞长眠在一起?虽然有关大石墓的谜团已经揭开了不少,但在谜底没有完全揭开之前,对大石墓的探索不会结束,对邛都的寻访也不会结束。

邛都国大事记

汉武帝时,邛都被西汉征服,设邛都县。不久,邛都国塌陷,成为沼泽汪洋。

公元前111年(西汉元鼎六年),邛都反叛,汉兵自越嶲(guī)水兴师讨伐,杀死邛都王,将邛都改为越嶲郡。

标签: 邛都

更多文章

  • 西汉历史介绍 西汉历代帝王世袭表 BC202-AD8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汉

    西汉王朝是今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人刘邦建立的刘汉王朝,是中国第一个典型的封建王朝。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又称前汉,与东汉(后汉)合称汉朝。是中国古代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称皇帝,国号汉,史称西汉,刘邦即汉太祖高皇帝。公元9年1月10日,王莽自立为皇帝,改国号

  • 历史上消失的古国之柔然历史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柔然

    “柔然”一词,有认为是“聪明、贤明”之意,或认为含有“礼义、法则”之义,或认为源于阿尔泰语的“异国人”或“艾草”等。柔然最盛时,其势遍及大漠南北,北达贝加尔湖畔,南抵阴山北麓,东北

  • 历史上消失的古国之鲜卑历史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鲜卑

    东汉时期的鲜卑鲜卑,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游牧于今西拉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附属于匈奴。北匈奴西迁后,进入匈奴故地,并其余众,势力强盛。桓帝时,首领檀石槐建庭立制,组成行军事政联合体。分为东、中、西三部,各置大人率领。檀石槐死后,联合体瓦解,有步度根、轲比能等首领各拥所部,附属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有慕

  • 历史上消失的古国之鲜卑历史简介之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鲜卑

    慕容廆继承了涉归的汗位,成为了包括吐谷浑部的慕容部最高领袖。。吐谷浑与慕容廆的牧场并没有区分,所以,两个部落放牧的牲畜时常相遇。一次,吐谷浑和慕容廆两部的马在一处草场上嘶咬起来。弟弟慕容廆为此勃然大怒,认为这场马斗是吐谷浑蓄意所为。他派人指责吐谷浑说:“父汗在时早已分给你牛羊,你为何不走

  • 上古时代的时间划分 上古时代的帝王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上古时代

    一般上古时代是指文字记载出现以前的历史时代。对世界各地上古时代的定义也因此不同。在中国上古时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时代。在两河流域和埃及一般指公元前5000年以前的历史时代。因为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中国上古时代传说的帝

  • 范仲淹推行的庆历新政为何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范仲淹

    范仲淹所处的时代,宋王朝已经立国七八十年,虽还处于其较为强盛的时期,但仍内忧外患。北方的辽人和西北方的羌人对宋王朝的锦绣江山虎视眈眈。自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与辽国订立“澶渊之盟”起,宋王朝每年必须向辽国上贡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这就像给大宋王朝的经济发展压上了一块沉

  • 战国时期的东西周两小国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

    西周和东周,我们知道,是历史上的两个时期,是后世人在区分周王朝前期的统一和后期的分裂时候的称呼,用以区分。但是令人很奇怪的是,战国时期同时也存在一个“东周国”和一个“西周国”,是两个国家,并不是两个时期。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

  • 明朝皇帝到底有多专制?收天下之权以归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

    “收天下之权以归一人”明代极端君主专制政体公元14至15世纪之交,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封建社会固有的各种矛盾空前激化。明朝自宣德以后,历代君主大都荒淫腐朽,不理朝政,或荒嬉无度如武宗,或专事玄修如世宗,或静摄深宫如神宗,或童昏暗昧如熹宗,但皇权却不曾坠地不收。历史上迭出

  • 历史上的秦二世胡亥:为了皇权杀了12个兄弟及10个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胡亥

    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富二代”应该出现在秦朝,以胡亥为代表的秦始皇的儿子们,是那个时代“富二代”的典型代表。因为,秦始皇不仅缔造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而且把天下财富通通揽在怀里。当初,秦始皇把自己命名为始皇帝,初衷是想让自己的儿孙们继承自己的伟业和财富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疆域分界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国

    战国时期华夏诸国的周围分布有许多蛮夷戎狄。靠近中原地区的戎狄,先后被韩、赵、魏、秦并合,遂与华夏族融合。东夷、淮夷也为齐、鲁等所融合。南方越族的许多地方成为楚国领地。较远的如北边的林胡、楼烦,原居晋、陕、冀北部和内蒙古地区,先曾为晋、秦、燕大敌。战国时受赵、燕攻击,渐次退出长城以外,为匈奴所并。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