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域强国高昌国的历史介绍 高昌国是怎么灭亡的

西域强国高昌国的历史介绍 高昌国是怎么灭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421 更新时间:2024/1/21 13:42:18

高昌是和交河齐名的丝路名城。公元前1世纪,西汉大将李广利率领部队在此屯田,设立高昌壁;公元327年设高昌郡。公元450年,北凉残余势力灭了车师前国后,高昌城一跃而为吐鲁番盆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460年成为高昌国都城。640年唐朝统一高昌,在此设立西州,辖高昌、交河、柳州、天山、蒲昌五县。9世纪后成为回鹘高昌国的首府。公元1275年,蒙古游牧贵族都哇叛乱时率领12万骑兵围攻火州(高昌),长达半年,回鹘高昌王巴尔术阿而忒的斤英勇战死,高昌城就毁于一旦。1961年高昌故城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昌古城,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汉代,因其“地势高敞,人广昌盛”因而得名。公元460年(和平元年)车师国亡,柔然立阚氏伯周为王,称其国为高昌国,掀开了高昌王国的序幕。

高昌国

高昌城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初称“高昌壁”,为“丝路”重镇。后历经高昌郡、高昌王国、西州、回鹘高昌、火洲等长达1300余年之变迁,于公元14世纪毁弃于战火。汉唐以来,高昌是连接中原中亚、欧洲的枢纽。经贸活动十分活跃,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后经由高昌传入内地,毫不夸张的说,它是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跃最发达的地方,也是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之一。鼎鼎大名的唐代佛教高僧玄奘,公元629年,为了提高佛教学水平,29岁的玄奘,不畏杀身之祸,偷偷离开长安,出玉门,经高昌,沿丝绸中路到印度,遍游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诸国,历时17年。在高昌,玄奘诵经讲佛,与高昌王拜为兄弟,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高昌的历史文献,在《新唐书·高昌传》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公元5世纪中叶至7世纪中叶,在这个狭窄的吐鲁番盆地中,曾先后出现四个独立王国,分别是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

高昌国

高昌国先后经历了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麴氏高昌四代政权。北凉承平十八年(460年),柔然攻高昌,灭高昌北凉沮渠氏,立阚伯周为高昌王,为高昌建国之始。阚伯周死后,子义成继位。后阚义成兄阚首归弑义成篡位。不久阚首归被高车王阿伏至罗所杀。后来张孟明、马儒相继为王,被国人弑杀;高昌人推举马儒长史麴嘉为王,是为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麴氏高昌四代政权,麴氏享国最久。麴嘉王时,恹挞伐焉耆,焉耆向高昌麴嘉王求救,麴嘉王派次子为焉耆国王,高昌势力开始壮大。

隋开皇中突厥曾破高昌城。大业五年(609年)遣使朝贡,并出兵协助隋朝攻打高句丽。

贞观初(626年)高昌王麴文泰来朝。后来麴文泰与西突厥结盟,唐太宗派遣侯君集、薛万均等大将证讨。贞观十四年(640年),高昌为唐所灭,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安史之乱时高昌被回鹘侵占。

高昌回鹘

九世纪中叶,蒙古高原的回鹘汗国国都被黠嘎斯攻破,亡国的回鹘部众分别向南、向西两个方向迁徙逃亡。回鹘王子庞特勤率领十五个回鹘部落西迁此地,建立起“高昌回鹘国”,又称“西州回鹘国”。吞并了焉耆、龟兹等许多城市,由于南迁汉地的乌介可汗尚在,庞特勤自称叶护,以焉耆为治所,余部活动于吉木萨尔与吐鲁番一带。后来又从黠嘎斯手中夺回清镇玛纳斯、轮台今乌鲁木齐和北庭今吉木萨尔,任命大将仆固俊为北庭首领。

高昌回鹘的疆域包括唐朝的伊州哈密、西州、庭州三洲以及焉耆、龟兹二都督府之地。高昌回鹘从公元843年立国,到1275年被反叛元朝的都哇大兵压境、围攻灭国。辽、金、元三代,高昌被讹称为:“火州”、“和州”。

高昌回鹘,高昌为唐代西州,故亦称西州回鹘,阿拉伯史家称为“九姓乌古斯”。

《宋史·高昌传》也有记载,在唐安史之乱(755763)时,高昌一地“颇有回鹘”。此外,《新唐书·回鹘传下》还说在唐代,北庭(今吉木萨尔北)和焉耆之北一带,还有回纥外九部的拔悉密和葛逻禄。到唐开成五年(840),漠北鄂尔浑河流域回鹘汗国政权崩溃,由贵族庞特勤率领,分三支西迁,其中一支先到龟兹(今新疆库车)定居,不久分出一部分人东去高昌。唐咸通七年(866),回鹘首领仆固俊从北庭南下,击败吐蕃,收复西州(高昌)、轮台(今乌鲁木齐北)等要地,使回鹘人以高昌为中心所建立的政权遂安定下来。高昌(广义的指今整个吐鲁番盆地)是当时回鹘人巨大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除首府高昌(今吐鲁番东南哈喇和卓)外,另在天山北麓唐代北庭的旧址,建设夏都,作为其王室在夏季中避暑及放牧之地。整个高昌回鹘王国的疆域,到9世纪后半期即已形成。东起哈密力(今哈密),西至冰达坂(今阿克苏北),北抵赤列河(今伊犁河),南距吐蕃。境内实行双王制,即高昌回鹘和龟兹回鹘分立。

高昌回鹘,从9世纪50年代建立后,历五代、北宋、西辽、元,到14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元朝及察合台汗国之亡而亡。前后存在500多年(龟兹回鹘大约在12世纪初西辽西迁时即消亡)。其政治史略从其王室即亦都护的谱系,可分为前后两大段:从唐末至北宋、西辽为第一段,其政治倾向是和内地唐朝、北宋往来密切,如唐末其首领仆固俊斩吐蕃大将尚恐热后,传首于唐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即为明显的例子;又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高昌回鹘王阿厮兰汗遣使臣麦索温到宋朝赠送礼物,自称“西州外甥”,追认从前与唐朝的姻亲关系。而稍前即从辽天赞三年(924)开始,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即西征北庭,其势力及于今阿尔泰山,威震西域。从元初至元末为第二阶段,其总的政治趋势,因蒙古兴起,脱离西辽的统治而归附于蒙古,且助成吉思汗西征,有助于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还曾好几代娶元朝皇室公主为可敦。从13世纪亦都护纽林的斤(13081318)时起,高昌回鹘一直忠于元朝皇室,与蒙古西北诸王笃哇之乱作战,纽林的斤的长子帖木儿补化曾从其父入元朝备宿卫,后拜中书左丞相,和内地的政治发生极其密切的关系。

标签: 高昌国

更多文章

  • 永嘉之乱为什么是亡国的代名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是对西晋影响最大的一次叛乱,在永嘉之乱之后,北方就被胡人所统治,西晋也几乎土崩瓦解。一曲哀歌声起:从今别却中原路,化作杜鹃泣血归。来看看“永嘉之乱”的来龙去脉。永嘉之乱开端两个诸侯王先后死去306年10月,司马颖主演的连续剧到了最后一集,他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长安,司

  • 南宋大将郦琼“淮西兵变”的原因具体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淮西兵变

    想当初,宋朝的大将文天祥面对元兵的关押宁死不降,最后身献国家,他的不屈挠、不畏生死、爱国忠义的精神为人们敬仰。相反的,那举兵叛国、投降的行为却被人们所不耻。然而有一位大将不得已投降于敌国,领朝野震惊,却不禁让人称赞他清晰的判断力与政治头脑。他就是南宋大将--郦琼。那关于历史上的“郦琼兵变

  • 西魏专制长达20年的宇文泰为什么不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宇文泰

    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獭(一作黑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统帅,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曾参加六镇起义军,后从贺拔岳入定关陇,其死后代据关中。534年北魏孝武帝西奔长安,投靠宇文泰,被授为大丞相。同年十二月宇文泰杀孝武帝

  • 历史上的诸葛亮北伐究竟该如何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

    司马懿和诸葛亮可以说是死敌了,但是在北伐这件事上,司马懿曾经给诸葛亮以警告。他警告诸葛亮最好退回去,各守疆界,以成鼎足之势,免致生灵涂炭,这样还可以保全。虽然有几分猖狂,但是这些话其实都是很正确的,对于蜀国而言,也是有利的。但是诸葛亮全然听不进去。我们该如何评价诸葛亮的北伐之战呢?诸葛亮北伐在三国演

  • 西汉郡国并行制实施后产生了怎样严重的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西汉,郡国并行制

    西汉郡国并行制弊端有很多,汉文帝继位后把齐国分成六个小王国,把淮南分为三个小王国,为的是削弱宗室诸侯的势力,从而壮大中央力量,达到国家长治久安。不过这项举措并没有实现长治久安,当时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由于不满国家削减他们手中的权力,发兵反抗中央政府。景帝在位第三年七国之乱爆发。刘邦画像平定七国

  • 太平天国将领韦俊投降清朝其实另有别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韦俊

    太平天国韦俊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著名的将领,他最广为人知的一件事儿就是半路叛逃了原有的组织,投靠清朝廷,太平天国韦俊是广西桂林人,和洪秀全是老乡,他也是韦昌辉的弟弟,曾经参加过金田起义,太平天国韦俊是太平天国战斗历史上第一个投降的中高级将领,他的投降给太平天国运动带来很大的打击。图片来源于网络太平天国

  • 司马炎为什么最后能一统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司马炎

    司马炎是什么时候称帝的对于司马炎称帝,建立晋国这件事,很多人表示不能理解,三国给人以这样一个结局,使得很多人表示无法接受。在看过三国整个历史过程后,很多人都希望曹操、刘备、孙权中的一个能统一天下,可惜的是三个国家斗了那么久,结局天下却成了司马家的。但是,历史终究是历史,这是历史的趋势,是无法改变的。

  • 隋文帝杨坚:一共诛杀了哪些开国功臣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文帝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关于开国皇帝诛杀功臣这事儿屡见不鲜,诸如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其实隋文帝杨坚也干过这事儿,只不过由于历史上对他的正面评价过多,另外隋朝统治时间太短,所以这一瑕疵被掩盖。作为一位成功的政治家,隋文帝同时也是一位心狠手辣的狠角色,死在他手上的功臣也不在

  • 宋孝宗是如何当上皇帝的?为何要禅位给宋光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孝宗

    宋孝宗赵眘是南宋的第二位皇帝,他的前任是宋高宗赵构。宋高宗赵构与宋孝宗赵眘,实际上亲缘关系淡薄,几近于无。如果按照常理来说,宋高宗的皇位应该由其儿子继承,如何也轮不到宋孝宗。那么宋孝宗最后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呢?首先,宋孝宗能当上皇帝的基本条件,那就是宋高宗赵构无子。宋高宗在南下躲避的时候,因为受惊过度

  • 神秘消失的古国回纥:探索回纥的名称与起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回纥

    一、回纥的名称与起源回纥一词为维吾尔这一名称的古译。在传世的古突厥文碑铭,如回纥《磨延啜碑》(《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碑》)中,作Uyghur(音),一般认为其意为“联合”。汉文译名最早见于《魏书·太祖本纪》登国五年(390)春三月的记载,作“袁纥&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