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满族为什么比明朝还推崇儒家思想?清朝女子守节究竟有多严格?

清朝满族为什么比明朝还推崇儒家思想?清朝女子守节究竟有多严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801 更新时间:2023/12/20 6:20:35

从历史上来讲,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几乎很难在一起相处,因为双方的文化体系不一样。元朝虽然完成了统一,但输就输在不会治国,一直想要汉人褪去自己的文化,然后向蒙古学习,这种强迫的制服也导致元朝非常短命。等到满族入关建立清政府以后,可能是吸取了元朝失败的经验,所以就极力推崇汉文化和儒家思想,甚至到了一种令人非常夸张的地步。例如当时的女性守节就非常严格,似乎是把这种文化推向了另一个极端。

守节是女子行为的一种最高准则的表现。众所周知满清的婚嫁习俗乱的很,因为他们出身游牧民族,可是为什么,满清时期对于女子守节,要求那么的苛刻呢?入关之前的满族婚嫁习俗是什么样的呢?

清太宗皇太极,据说他最爱的海兰珠就是二嫁给了皇太极,而皇太极亲封的麟趾宫贵妃娜木钟和衍庆宫淑妃都曾是皇太极的敌人林丹汗的福晋。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兄终弟及,父死子继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而对于满族人来说,缴获的战利品中也包括敌对势力的女人,从而就可以看出,满族女子并没有什么从一而终的婚姻观。

从中国历史上看,要求女子守节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秦汉时期,担心女子不肯出嫁,根本不会立法让女子守节,女人守寡后想不想嫁人官府并不干涉。汉武帝刘彻的姐姐长平公主,就是在做了寡妇后又嫁给了大将军卫青。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很多年,唐朝时的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都曾经在丧夫之后再次嫁人。在当时,无论是舆论还是官府,都没有提倡女子守节。

就算是程朱理学出现的宋朝,寡夫再嫁也是一种很平常的现象,曾经临朝称制的太后刘娥,就是二嫁给了宋真宗。提倡妇女守节,是在明朝被官府提出的。明太祖在驱逐了元朝的蒙古人之后,开始恢复汉制,恢复汉文化的统治地位,而程朱理学成为儒家代表,作为官方所用的学说,他所宣传的那套夫为妻纲的道德理论也被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从一而终就成了婚姻关系中对女子的要求,明会典曾经记录过,如果女子30岁之前就已经守寡,并且一直守寡到50岁,之后都不在嫁人,官府就会对她进行表彰旌表。而各地的政府和乡绅,也是对女子守节这种行为大力的推崇。在官府和民间的双重要求下,女子守节成为习俗。

清朝满族入关后,为了更好的统治中原,就恢复明朝时的制度,推崇汉文化,儒家学说作为统治者的思想工具再次得到了很高的地位,而程朱理学就是代表,表彰守节女子的记录从顺治初年开始,到了顺治九年,就已经开始给节妇修建贞节牌坊。

标签: 清朝满族

更多文章

  • 夏桀有哪些暴行 夏桀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夏桀

    夏桀商纣,这是古代两位著名的“暴君”,仿佛有他们出场的地方,一定就会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不仅如此,他们都有一个非常宠爱的妃子,这个妃子也都是历史上很著名的“红颜祸水”,妺喜和妲己。纣王妲己的故事我们听说了太多,夏桀和妺喜你又知道多少呢?为什么夏桀也是

  • 南明永历政权最后的高潮:李定国两蹶名王再败吴三桂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定国

    李定国两蹶名王是指南明时期民族英雄李定国在西南地区进行抗清斗争的过程中先后大败两名清朝王爷,一名是定南王孔有德,另一名是敬谨亲王尼堪。李定国(1621年1662年),字宁宇,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陕西榆林(或作延安)人。李定国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公元1630年(崇祯三年),张献忠发动陕北饥民起义,将

  • 东吴政权建立的合法性在哪?孙权建国用的什么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东吴

    曹魏和蜀汉的建立都有各自说得通的理由,但孙权建立东吴就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了,孙权既不是汉室宗亲也不想继承汉室血脉,那就是彻彻底底的叛国臣子了。所以孙权建国时间最晚,就是因为孙权一时半会也想不出建国的合理理由,但是东吴政权是三国当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比曹魏都还要长。只能说江南这片土地真的人杰地灵,培养出了

  • 诸葛亮北伐的资金竟是靠制盐得来的?蜀汉经济命脉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

    蜀汉的经济应该是三国当中最令人堪忧的,主要是刘备身边还真没有一位好的经济学家,所以国内经济一直提振不起来。当年诸葛亮北伐就花费了大量的钱财,那这笔钱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这里就要提起蜀汉的经济命脉了,那就是制盐业。盐对于古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除了盐可能就没别的调味料了,所以蜀国大力发展制盐业,获

  • 唐朝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异同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租庸调制

    唐朝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异同:唐朝继续实行均田制。公元624年,颁布均田令,并将前代的租调制发展为租庸调制。唐朝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异同唐朝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异同规定丁男(2160岁)、中男(1820岁)受田一顷(百亩)。疾病残废者受田40亩。寡妇30亩,如为户主则为50亩。所授民田2/10为永业田,子

  • 什么是募兵制?北宋募兵制介绍 AC960-AC1127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募兵制

    募兵制占主导地位的兵役制度宋代军队无论是禁兵还是厢兵,都是采用招募的办法。或募土人就所在团立,或取营伍子弟听从本军,或募饥民以补本城,或以有罪配隶给役。①除了配隶的罪犯外,其他都是召募而来。宋代募兵的对象是流民和饥民。逢灾荒之年招募流民、饥民为兵,这是宋代的一项传统国策。宋太祖认为:可以利百姓者,唯

  • 十六国的军事制度 十六国时期各国军队规模 AD304-AD439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十六国

    西晋建兴四年(公元316年),晋愍帝被汉国刘曜俘虏,西晋灭亡。从此直至北魏太延五年(公元439年)魏太武帝统一北方,北方处于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这即历史上所谓的五胡十六国时期。五胡,是指匈奴、羯、鲜卑、氐、羌等5个少数民族。十六国,指以五胡等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16个割据政权,它包括:成汉、二赵(前、

  • 什么是均田制 隋唐时期均田制介绍 唐朝均田制瓦解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均田制

    唐朝均田制瓦解的原因:均田制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北魏开始推行,到唐朝中期瓦解,它的实行对封建经济的恢复和繁荣起了决定性作用,它的瓦解也是唐朝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唐朝均田制瓦解的原因唐朝均田制瓦解的原因然而《中国古代史》(高中选修本)对均田制仅作简单的交代,特别是在第八章“唐朝衰

  • 黄巾起义: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黄巾起义

    导读:在东汉末年,初期黄巾军起义的首领是张角,后来,黄巾军的老大在不断的换,当然,也可以说不断有人自称黄巾军的老大。那么,咱就来一起回顾一下黄巾军起义的故事。黄巾之乱黄巾起义,又称黄巾之乱,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暴动。黄巾军起义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

  • 袍哥是什么?辛亥革命背后的帮派为什么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袍哥

    中国古代对于手足的情谊,那是极力宣扬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原本出自于《诗经·无衣》,用来表达秦军将士情同手足,上下同仇敌忾的情谊。这种情谊代代相传,到了清朝,渐渐的形成了一个帮派---袍哥,一个四川(清朝时四川和重庆是一体的)化的哥老会组织,到了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