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北朝的官职考试内容及奖罚制度介绍

南北朝的官职考试内容及奖罚制度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44 更新时间:2024/1/22 1:40:08

历史封建统治者深深地懂得,吏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安危。因此,他们总是尽最大的可能来对全国官吏实行全面监控。除了建立单线垂直形的监察体系之外,还推行一套自上而下的严格的考课奖惩制度。考课也称考绩、考核、考查,是对在职官吏的官箴政绩和功过的考核。战国以来,这种考课制度已经初具规模,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则逐渐形成有定期、有内容、有奖惩、梯次分明、分工明确的较为完整的考课体系。

1、考课期限

秦汉实行一年一考,三年课殿最一次。年考从秋天开始进行,至年底各级官府将考课簿册集中到中央,于次年的正月初一群臣朝会时举行考课大典,然后按分工分别进行考课。魏晋基本因循此制,但是由于战乱频繁,往往不能正实行,于是改由皇帝不定期地下诏考课百司。东晋南朝,考课与任期相结合,以三年为小满,六年为秩满。北魏孝帝改革后,实行三载考绩、三考黜陟的制度,并与官吏任用相结合。按年月久暂定任用先后,年资成为考课的重要依据之一。

2、考课内容和标准

考课的内容和标准是根据官吏不同的职务和不同的职事分别制定的。县一级的主要考课内容是“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严课农桑,罔令游堕,揆景肆力,必穷地利,固修堤防”,以此作为衡量县级官吏是否称职的主要标准。

郡一级的主要考课内容是查其是否有侵渔百姓、接受贿赂、杀赏聚敛无度等现象。郡国中央上计,主要汇报辖内户口、垦田、赋税的数目,米价的高低,治安情况,监狱在押人犯和死刑数目等等。以此评定治绩,并参照德行作为衡量郡级官吏是否称职的标准。州一级的主要考课内容是“班宣旧条,务尽敦课”,“督察奸枉,分别黑白”。以州所辖各郡的治绩作为衡量州级官吏是否称职的主要标准。

中央政府各部门的主要考课内容是依其所掌的事务而制定的,并且以品行和能力作为衡量官吏是否称职的主要标准。对于辅政官员的考课主要在于政绩的好坏,如果出现“阴阳不和,四时不节,星辰失度,灾变非常”,以及地震、河决、草木不生、君臣不正、民有怨声、兵乱流亡等天灾和社会动乱,辅政官员要承担责任,这也是考课辅政官员的主要内容。对于军官的考课,主要是在于武艺和统领指挥部队的能力。

“功令第卌五:士吏、候长、烽燧长以令秋试射以六,为程过六,赐劳矢十五日”。即一次发弯12支,中6射者为合格。对带兵的将领要考课其行营部伍、伤病逃亡和军功战绩。除按职务分工制定考课内容和标准以外,对所有的官吏还有统一的标准,就是所谓清正、治行、勤谨、廉能等,这些被认为是对官员们的基本要求。

3、考课行政

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丞相、三公,如果皇帝不亲政事,考核由尚书负责,交皇帝核准。东汉光武帝和明帝“躬奸吏事,亦以课覆三公”。此外,尚书考核列卿,御史中丞考核刺史,丞相、三公、刺史考核郡国守相,郡国守相考核县令长、丞、尉,县令长考核乡三老、啬夫,实行层层考核。对于各级官府的官吏,由本部门的功曹负责考核。除此之外,中央政府部门还按职能向全国实行单项考核,诸如民事、军事、农事、工程漕运、司法断狱、学校礼仪等方面均另制定有考课制度。推行这种纵横有序、层层考核的制度,其统治意图是使“抱功修职之吏无蔽伤之忧,比周邪伪之徒不得即工,小人日销,俊艾日隆”,以期颓起衰,发挥积极的作用的而,考核的权力分散,执行又多流于形式,使考课仅及长官而不及吏,于是“郡国择便巧史书,习于计簿,能欺上府者,以为右职”,郡国“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漫,以避其课”。

每个考课单位都是一个群体,分别对本长官负责,主持人多不愿秉公执法,破除情面,正如东汉符在《潜夫论》里所说的那样:“尚书不以责三公,三公不以责州郡,州郡不以讨县邑,是以凶恶狡猾易相冤也”,考课制度的陋弊几乎是与该制度本身同步发展起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不断集中考课权,由尚书和侍中统一负责考课,五品以上官由皇帝和公卿评议。但对地方官的考课仍以上计和层层考核为主。由于战事频繁,士族们阀把持大权,考课之法时遭破坏,虽然帝王不断三令五申,并且增加考课课目,仅南朝梁的考课课目就有58种,然而“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摧为令仆以下,尚书郎、中书舍人以上,典掌机要。其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细过,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盖护其短也”。可见,当时的考课制度已经与其本意背道而驰了。

4、奖惩制度

在考课中,成绩特别优异的被称为“最”。对于那些被评定为“最”的,要给重奖,其余再按优劣排列名次。对成绩优良者的奖励大体是按口头褒奖、行文褒奖、增加俸禄、赏赐黄金、提升职务、赐爵封侯的顺序由低到高进行的,有时也数奖并行。例如,西汉召信臣为南阳太守,“其化大行,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被认为各项考课成绩皆优,因此赐黄金40斤,提升为河南太守,并诏行全国。

又如,赵广汉为阳翟令,以治行优异,越级提拔为京辅都尉。在南朝时,还“著令:小县有能,迁为大县,大县有能,迁为二千石”。对官吏的提升称为“迁”,一般积功久任的为“平迁”,有特殊功绩和蒙受恩宠的拔擢,称“超迁”或“擢”。考课为“最”者,一般都“超迁”一等,因无官缺不能升迁的则以增秩、赐金、封爵作为补充。对于治行特别突出的,在死后还要受到奉祀悼念。如西汉的召信臣和文翁,经皇帝批准,在家乡立祠,在原治郡,“岁时郡二千石率官属行礼”,在他们的遗冢前举行祭奠之礼。

标签: 南北朝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的统治思想有哪些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死了,秦王朝溃了,他们都变成千年前的尘埃。但秦始皇这个人、秦王朝这个朝代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却从未消失,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现在。因此,虽然两千多年过去了,但海内外不少学者依然在关注和研究秦始皇,他们探究始皇的人生轨迹,研究他的思想性格,希望能对他作出尽量客观公正的评价。但从汉朝至今,人们对秦始皇的

  • 秦朝一共统治了多少年?项羽是如何平定战乱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朝

    就在赵高害李斯、杀胡亥,子婴杀赵高,秦朝内部一团糟的时候,农民起义军在陈胜、吴广之后,再次掀起了反秦的第二波浪潮。公元前208年,赵高害死李斯,成为秦朝丞相。同年,章邯打败陈胜领导的起义军。但秦末农民起义并未就此被扑灭,项梁等人在南方拥立楚王室后裔熊心为名义上的盟主,仍以楚怀王为号,联合各路诸侯继续

  • 秦朝有哪些民间起义?秦朝为什么有那么多民间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朝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迫愈重,反抗愈烈。秦王朝建立后实行了十余年的暴政,百姓的苦难到了极限,忍耐也就到了极限,反抗也就是必然之势了。始皇晚年,修阿房、建秦陵,苛刑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因此在他死之前,就有人起来造反了,他们中最著名的就是彭越、英布和刘邦。彭越本是在巨野泽打渔的人,后来为生计所迫,

  • 西夏为什么寿命比宋朝和金国还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西夏

    说起西夏国,不得不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不常见到的情况。西夏建立于宋朝仁宗时期,先后击败了宋朝与辽国的进攻,确立了三分天下的局面。随后,宋朝和大辽国都已经化为尘土,西夏却能够对抗大金国。如果从政权存在的时间来说,西夏存在了将近200年。对于西夏国的总兵力,却一直是一个争议很大的数字。西夏国自己号称拥有3

  • 西夏为什么亡国 西夏人的后裔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西夏

    西夏王国的主体民族是党项族,又称党项羌,古羌族的一个组成部分。古代羌族是一个大系,有很多的分支,有因地域划分的,如:白兰羌、宕昌羌等等;也有因族群划分的,如:党项羌、吐谷浑羌等等。根据西夏国王自己的叙述,西夏王的祖先是鲜卑的一支拓拔鲜卑创建的元魏(因为孝文帝搞汉化,把自己的姓该成了元,历史上也有人叫

  • 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是作为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却没有能够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革命后的中国实质上依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因此辛亥革命失败了。其失败之因有:1、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提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革命派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企图以承认

  • 朱元璋长相之谜:朱元璋的真实长相丑陋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长相之谜】朱元璋真的长得丑吗?上面的两张画像,一个是浓眉大眼,五官端正,相貌堂堂;一个是脸颊狭长,大耳隆鼻,胡须浓密,相貌丑陋。这两张画像其实画的都是同一个人,他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那么,一个人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面孔呢?朱元璋真实长相到底是怎么样的?到底哪个画像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呢

  • 吐蕃为何能多次击败唐朝军队?吐蕃为何不能灭掉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吐蕃

    了解过中国历史的小伙伴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唐朝是当时世界上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但是在当时唐朝有一个劲敌,那就是吐蕃。唐朝期间,唐朝与吐蕃常常发生战争,有时候唐朝还会被吐蕃打的屁滚尿流,甚至有段时间还攻破了长安城。但是即便如此,吐蕃就是无法灭掉唐朝,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唐朝是中国军事实

  • 永嘉之乱简介 永嘉之乱的起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发生在西晋晋怀帝司马炽永嘉年间,是由居住在中原的少数民族人发动,永嘉之乱使得西晋的国力受到重创。趁着西晋政治混乱之际,胡人趁机入侵中原,很快就把西晋打得毫无还击之力,发生了很大的祸事。那么,永嘉之乱的起因是什么呢?永嘉之乱的过程是怎么样的?永嘉之乱的影响有哪些?以下是永嘉之乱简介。永嘉之乱,

  • 历史上长安是如何被弃用的?长安为什么不在适合当首都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长安

    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为什么会在唐朝以后遭到弃用呢,到底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导致长安不在适合被当做首都?其实开国皇帝在选择都城的时候会考量的方面还挺多的,既要自己过舒服还要保证自己的位置不被轻易推翻,所为寻找一片风水宝地也不是什么容易事。都有十三个朝代在长安度过了,难道赵匡胤就是不行这个邪所以要迁都么?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