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新旧党争_王安石与司马光党争结果如何

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新旧党争_王安石与司马光党争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151 更新时间:2024/2/16 3:06:10

宋代中期,辽国、西夏屡屡入侵,内外矛盾加剧。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主张变法改革,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新党”。“新党”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力图改变积贫积弱的社会局面。但王安石的变法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的猛烈攻击,由此揭开了北宋新旧党争的序幕。

反对变法的旧党以司马光为首,还有欧阳修、富弼等元老重臣。众人不断向皇帝上书,攻击新政和王安石。这就严重打击了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的情绪,王安石一度称病在家,神宗温词慰勉,王安石才勉强继续执政。

神宗的摇摆态度,使本来就摇摆不定的中间分子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们慑于元老重臣的威严,纷纷倒向旧党。旧党的气焰越涨越高。旧党领袖之一文彦博是三朝元老,他在同神宗的谈话中,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敌视变法的态度,反对祖宗法制、农田水利法。

面对旧党的猛烈抨击,新党决定加速改革的步伐,但是由于各方面的抵制,改革并不顺利。此时,外部的敌对力量也故意挑衅。面对内外夹击的不利形势,新党虽继续坚持变法,但改革也出现了停滞,并导致了内部的分裂。

公元1074年,河北大旱灾,一些官员趁机进言,说旱灾是王安石变法造成的,要求神宗把王安石撤职。神宗只好妥协,让王安石暂时离开东京,到江宁府去休养。王安石离京后,变法由韩绛吕惠卿等人负责。此时,变法派的中坚力量为了各自的利益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吕惠卿是个极有野心的人,他提拔亲族吕升卿、吕和卿等人,扶植自己的势力,打击变法派内部的其他成员,妄图取代王安石的地位,引起了朝中大臣的不满。吕惠卿不久即被旧党攻击去职,新党遭到重创,士气十分低落。宋神宗决定实行更为强硬的手段来推行新法,严惩反对变法的官员。

宋哲宗即位后,实际权力落在宋神宗的母亲高氏手中。高氏本来就不满于新党变法,便立即停止了变法,新旧两党的党争局势发生了急速变化,旧党的核心人物司马光出任了宰相。

司马光上任后,马上同文彦博、吕公著一起建立了旧党的统治体系。不满变法或是因反对变法而遭到打击的官僚士大夫们都被重新召回,那些中间派人士也被他们拉拢过来,开始大肆攻击新党。

旧党执政后,首先着手废除新法。退休在家的王安石听到这个消息后悲愤至极。

旧党当权之后,不仅尽量扩大自己的势力,而且全力打击新党。新党的重要成员如吕惠卿、蔡确吕嘉问等都遭到排挤和打击。

旧党要彻底铲除新党,当然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们以李定不为生母服丧为名,将李定逐出。旧党还将蔡确以前作的《游车盖亭诗》加以引申,指斥为对高太后的诬蔑,将蔡确发配至新州而亡。后来在吕大防、梁焘、刘安世的主持之下,旧党还把较为出名的新党成员大约八九十人的名字分别归附于王安石、吕惠卿、蔡确名下,称为“亲党”,张榜于朝堂之上,使他们永世不得做官。

标签: 王安石司马光

更多文章

  • 唐朝朋党之争指什么_唐代朋党之争原因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朋党之争

    唐朝的选贤任能的科举制让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打破旧的封建等级界线,有了进入仕途的机会。这让养尊处优的士族们感到强烈的心理失衡。于是,一场政治斗争在文人间如火如荼地展开。这就是“牛李党争”。书生牛僧孺、李宗闵在不知不觉中踏入了党争的泥淖。唐宪宗元和三年,长安制科考试,举人牛僧孺、

  • 刘秀设尚书台皇权下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秀

    西汉时期,朝政设立三公,权势滔天,致使皇权下移。刘秀从中吸取了教训,虽然设立了三司(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但是这三者之间却是互不干涉,各司其职,不能逾越。这样一来也就平衡了这三者的权力,防止一方独大。公元51年,三司之一的大司马改为太尉,而其他两个则改为司徒和司空,这二者的权力都低于太尉。这样一

  • 党项羌会农耕吗_党项羌学习农耕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党项

    唐朝对内徙的党项羌实行了“羁縻府州制”。党项羌虽有叛乱,但总体上与中原王朝保持着隶属关系。这种环境为党项羌诸部的发展和勃兴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条件。内徙后的党项羌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状况都发生了变化。内徙党项羌的原氏族、部落的血统关系逐渐松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组织逐渐向地

  • 党项羌族大迁徙的原因_党项羌族为什么大迁徙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党项,羌族

    在唐朝,党项羌族有过两次大的迁徙,这两次大规模的内迁是唐同吐蕃争夺西域控制权失败的直接产物。唐朝初年,吐蕃族崛起于青藏高原,建立了强大的吐蕃王朝,并不断向外扩张,与唐朝展开了争夺青海及西域的斗争,使这一地区的民族关系复杂化。唐政府想利用这一地区的党项羌和吐谷浑来遏制吐蕃的北上,而吐蕃也借唐政府的策略

  • 党项羌民族是怎么来的_党项羌民族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党项

    建立西夏王朝的主体民族党项羌,是我国古代羌族中派生出的一支。“党项”一词,是中原汉族对这个少数民族的称谓,最早见于隋代的史书。吐蕃族称党项为“弭药”,党项羌族也自称“弭药”或“弭人”,北方的突厥族则称他们

  • 西夏推行汉族文化的原因_西夏为什么推行汉族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夏

    李谅祚是个崇尚汉礼的人,他亲政后,为了巩固西夏政权,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核心内容是改蕃礼为汉礼。李元昊在建国时,大力提倡党项羌族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为的是体现出民族独立性,与中原王朝抗衡。实际上,在西夏境内存在着大量的汉民族,在西夏的国家各机构中也存在大量的汉族官员。西夏统治区域内的凉州、甘州、兴

  • 西夏的农业怎么样_历史西夏的农业发展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夏

    西夏在立国之前,党项羌族居住于夏、银、绥、宥等地区,这一带自然条件恶劣,不具备农业生产的条件,再加上频繁的战争,使田地荒芜。因此,党项羌族基本上依靠饲养家禽和游牧采集、狩猎为生。虽有部分党项人学会了农耕,但农业发展缓慢。到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祖孙三代时,西夏拥有了南望祁连山,北临大漠的河西走廊和土

  • 西夏是怎么灭亡的_西夏灭亡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西夏

    说到西夏的灭亡,我们仿佛又看到了那战马嘶鸣、杀声连天的古战场。蒙古国刚刚建立的时候,成吉思汗就制定了一套长远计划,开始对周边邻国进行军事进攻,以军事手段攻灭蒙古周围的金、西夏和西辽。要攻金,必先灭西夏以安后方。因而攻打西夏揭开了蒙古军队旷日持久的扩张战争的序幕。成吉思汗对西夏的军事进攻先后有6次,其

  • 西夏的税收和徭役政策怎么样_西夏的税收和徭役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夏

    税收是供给皇室和官吏支出、维持政府运转、保障军队平时和战争费用的经济命脉,是西夏政府十分重视的大事。西夏的赋税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吸取了唐宋中原王朝对归附的蕃人所采取的轻赋政策,并且在国内推广。赋税分为农业税、畜税、工商税三大类。农业税又分为耕地税,租、庸、草税,人口税三部分。耕地税缴纳的是实物租税,也

  • 知青返城的简单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知青

    城镇劳动力严重过剩,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在工业和服务业企业数量少、生产能力低下的情况下,加之错误的人口扩张政策,使得城镇劳动力严重过剩。六十年代初就不得不实行城镇人口的下放。到文化大革命,企业基本趋于停产的情况下,不得不把达到就业年龄的初高中毕业生以“知识青年&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