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国是怎么灭亡的_韩国被谁灭亡的_韩国灭亡的历史过程

韩国是怎么灭亡的_韩国被谁灭亡的_韩国灭亡的历史过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805 更新时间:2024/1/19 21:59:35

公元前231年至前230年,秦开始了攻灭韩国的作战,彻底拉开了灭亡六国、建立大一统帝国的历史帷幕。

如果说之后的秦赵之战打的是惊天动地的话,那这秦韩之战可就属于大餐之前的开胃小菜了,虽然并不是不声不响,却也只能算是微风细雨,只激起了一点不起眼的小涟漪。

不过在消灭韩国之前,秦国还和赵国打了一架,原因其实很好分析,比如几个人顶牛,其中的一个人眼睛不眨地盯着第三个人,让人以为他要和第三个人分出个你死我活之际,他却大大出人意料地将第二个人暴打了一顿。这在战术上叫声东击西,可以保证自己在暴打第二个人的时候,第三个人被震慑住而不敢出手帮忙,实在是打仗必备的心理战手段。

另外,秦国选择韩国作为开刀对象也是有着其深刻的用意的,说白了,叫“先取韩以恐他国”,由此观之,秦国的确是战术心理的大师级国家啊。

作好各种战术战略的准备,秦国便磨刀霍霍大开杀戒了。先是在公元前231年,秦国气势汹汹地找上韩国,叫嚣着要抄家。韩国不愧是受气包出身,韩可怜巴巴地从所剩不多的国土中,又挤出了一块称为南阳的地盘割让给了秦国,乞求能够苟延残喘。

秦国得了好处,本着不能操之过急的原则,也没有过分紧逼,而是派了一个被称为内史腾(腾是名字,内史是官职)的人,过去接管新收的地盘。

内史腾这个人还是很有能力的,以秦的暴虐,得了一块地盘,通都得杀些人、抢个劫什么的,内史腾却在南阳发布告,严防不法的行为,抚定百姓之心,使南阳百姓都放下心来。

不过,别以为这是秦国大发善心,之所以对南阳采取温和政策,是因为秦打算将南阳作为前进的跳板,好一举攻入韩国都城。而跳板的稳定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公元前230年,秦国准备工作做得差不多了,便命令内史腾率大军发动最后的进攻。内史腾领命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地渡过黄河,将韩都城新郑围了个结实。

这会儿韩国再想割地求和、苟延残喘什么的都行不通了,人家秦国摆明了就是抱着消灭自己的目的来的,还谈个线的判啊?只能真刀真枪地干了,就算死也得咬对方一块肉下来。

估摸着韩王安那时候应该在城内作最后的动员:大韩国的子民啊,咱们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了,豺狼般的秦国已经打到咱们的家门口了,咱们要是再不男人一回,以后就没机会了。

可惜韩王这一番媚眼是抛给瞎子看了,也许是真的怂得太久了,聚在新郑的最后一点守兵不但没被激发起来,反而更加的惶恐:完了完了,这回真的是死定了,恨自己,怎么生在了韩国这个生存难度为噩梦级别的国家,这次死了以后,下辈子一定得投胎到秦国去,这样就可以欺负别人了……

就这样,最后的生死之战并没起什么大的波澜,新郑不出意料地被秦国一战而下,韩王安也被俘虏,韩国就此灭亡。

标签: 韩国

更多文章

  • 扬州十日屠城原因 扬州十日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扬州十日

    扬州十日史可法率领扬州人民抵抗清兵失败后,清兵对扬州百姓进行了大屠杀,时间延续十日,故而被称作“扬州十日”。书中记载,扬州百姓基本被屠杀干净,光光收殓的尸体就超80万具,还有被掳走的妇女不计其数。扬州十日屠城原因1.清朝入关,多尔衮采取剃发易服之策,“留头不留发,

  • 大泽乡起义简介_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索_大泽乡起义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大泽乡起义

    秦二世坐上皇位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09年,七月,政府派兵去驻守渔阳。这其中有一支九百人的队伍,他们在赶往目的地时,被大雨困在了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寺坡乡),眼看就没法在规定的日期前赶到了。秦朝崇尚“乱世用重典”,素来以法律严苛著称,尤其是胡亥上台后,更是不拿百姓当人看。一

  • 沙丘政变是怎么回事_秦始皇的死跟沙丘政变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沙丘政变

    公元前210年,正值夏季,秦始皇第五次东巡到了沙丘这个地方。这天,空中乌云密布,天气异常闷热。一直负责始皇饮食起居的大宦官赵高,神色匆匆,直奔公子胡亥的住处。胡亥是秦始皇众多儿子当中的一个,这次出巡,皇帝老爸也让他随行了。这家伙从小不学无术,但却和赵高的关系很好,还拜了对方为老师,向其学习书法和法律

  • 秦始皇焚书坑儒竟跟李斯有关_揭秘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始皇,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一场文化界的灾难悄然降临。这一天,秦始皇同学在首都咸阳举办了一场宫廷盛宴,召集文武百官一起谈人生、谈理想。大家都兴致勃勃,觥筹交错间,人人畅所欲言,好不欢快。不过,人一多的话,就容易起争论,一个关于“师古”还是“师今”的命题提了出来。一

  • 嘉定三屠死了多少人 嘉定三屠纪念馆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嘉定三屠

    嘉定三屠嘉定三屠是一场清兵对嘉定反抗百姓发动的屠杀,此次屠杀前后三次,清兵在嘉定城内大肆屠杀、奸淫掳掠,约有10万平民惨死刀下。嘉定三屠后,嘉定反清运动基本被平息了,至今当地仍可见相关纪念遗址。嘉定三屠死了多少人关于死亡人数有不同说法,一般认为总共在5至20万人之间。随着城墙在炮声中轰然倒塌,清兵攻

  • 刘邦约法三章的内容是什么_刘邦和谁约法三章_刘邦约法三章后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邦

    陈胜、吴广打响起义的第一枪之后,社会上反抗暴秦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这其中就有刘邦领导的起义军。公元前206年,刘邦带领着自己组建的大军,攻进了关中一带。这会儿,秦朝当家的是秦三世子婴。子婴这个人,比起秦二世来,强得那不止一倍两倍,但无奈秦国早已经没有了始皇在世时的风光,整个国家的运势一路下滑,此时只

  • 李自成政权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大顺政权为何没能占住北京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自成

    杜牧在《阿房宫》里有一句名言,一直为各朝代统治者提醒自己: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一般来说,一个朝代灭亡,新建立的朝代

  • 同治中兴指哪一时期 同治中兴为什么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同治中兴

    同治皇帝在位期间启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人,发展洋务运动,让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个相对中兴的时期,故而被称作“同治中兴”。然而这场变革最终还是失败收场,其中有何原因?同治中兴是发生于同治皇帝在位的清朝后期的一个阶段,当时的政治局相对和谐,于是开展

  • 清末新政的意义 对清末新政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新政

    清末新政清朝末年光绪时期,清政府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挽救民族危亡,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进行了一场改革运动,被称作“清末新政”。清末新政改革的内容比戊戌变法更广更深,废除了千年的科举考试制度。那么,这场清末新政有什么意义?清末新政的意义对清末新政的评价经济意义从光绪二十七年(190

  • 清末新政的原因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新政

    清末新政清末新政发生于1901年-1911年,是清朝末年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尽管他在官制、商业、教育、军事、法律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变革,范围也涉及全国大部分地区,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它并没有取得太大成就。清末新政的原因经济基础甲午战前,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社会经济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方面由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