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晔的著作有哪些 范晔四知是怎么回事

范晔的著作有哪些 范晔四知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54 更新时间:2023/12/17 0:30:05

范晔的著作

范晔是我国南朝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士族家庭,因此自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再加上他天赋极高,很快就在文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420年的时候,他因为才华出众,声名远播,只有二十二岁的范晔便被当时的彭城王刘义康所征召,担任了冠军将军和秘书丞的职位。此后虽然遭到过贬官,但很快便再次被用。不过范晔的结局比较悲惨,他因为参与刘义康谋反一事而被诛杀,时年四十八岁。他一生最重要的著作是史学巨著《后汉书》。

范晔的《后汉书》

范晔所编写的《后汉书》一共分为了十纪、八十列传。之后由西晋时期的史学家司马彪续编了八志,由此成为了流传到现在的《后汉书》。全书的时间从东汉建立者光武帝一直到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为止,可以说是完整记述了东汉从创建一直到衰落的全过程。《后汉书》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在编写的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朝的主要特点,在帝王纪之后曾加了皇后纪,这是因为在东汉时期一共有六个太后临朝称制。范晔把他们的事迹写写成纪的形式,可以准确反映这一阶段的政治特点。此外,《后汉书》还新增了《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方术传》、《逸民传》和《列女传》等七个传记,这些也都是东汉时期岁特有的一些任务和现象。这本史学著作结构严谨,用词准确精炼,和《事迹《、《汉书》、《三国志》一起被后世并称为“前四史”。

除了《后汉书》之外,范晔的著作还有《和香方》、《杂香膏方》等著作,不过都已经失传了。保存到现在的只有《后汉书》、《双鹤诗序》和《乐游应诏诗》。

四知范晔

范晔是中国古代南北时期南朝宋的史学家。他是一个才能出众的人,尤其是在史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更是让人惊叹。著名的史书《后汉书》就是他所编写的,该著作不仅结构严谨,用词精炼审慎,而且还广泛吸纳了其他史书的优点,因此他的这本著作也和《史记》、《汉书》、《三国志》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前四史”。《后汉书》主要记述了从汉光武帝开始一直到汉献帝时期的主要历史,其中比较有名的典故有讲述东汉名臣杨震的典故的“四知”等。

典故《四知》的主人公杨震画像

“四知”这个典故主要体现了杨震清正廉洁的一面。当时的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是一个十分贤能的人,于是便派人去征召他。并推荐他为秀才。此后杨震因为政绩突出,而多次得到升迁,一直做到了荆州此时和东莱太守的职位。一次在他赶赴任职的州郡时,经过了一个叫昌邑的地方,而他从前举荐过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好在这里担任县令。王密于是便来拜访杨震,到了晚上的时候,王密拿出十斤银子想要送给杨震。但是杨震说道:“我了解你,你为什么不了解我呢?”王密说现在是夜里没人会知道的。杨震却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你知道,我也知道,怎么可以说没人知道呢?王密听了之后羞愧地走了。之后杨震调动到涿郡担任太守。他十分清廉,不肯接受私下里的拜见。他的子孙经常吃蔬菜,出门也是步行。他的一些朋友想要让他为子孙置办一些家产,杨震没有答应,他说:“让后世之人称呼他们为清官的子孙,把这个称号送给他们,不是很好吗?”。这就是一代名臣杨震的作风。

这个典故出自范晔的《后汉书》,正是因为里面的记述,让我们知晓了杨震这样一个两袖清风的贤臣。

范晔后汉书

提起范晔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对此都不是很熟悉。但是如果提起《后汉书》这本史学巨著,相信对历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而这本被后世之人和《史记》、《汉书》、《三国志》一起被称为“前四史”的史学巨著就是出自范晔之手。

更多文章

  • 药王孙思邈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药王,孙思邈,生平,介绍,药王,孙思邈,张世英,世英,号寒

    药王孙思邈张世英,号寒轩,陕西耀州人,是孙思邈研究所的重要研究员,同时也是香港现代医学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曾经出版过《药王山医碑录释一海上方》、《药王山医碑录释一千金宝要》等等非常著名的书。2006年6月1日出版了《药王孙思邈》一书。孙思邈像这本书主要介绍了药王孙思邈的生平、贡献、和文化以及他的养

  • 周灵王姬泄心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灵,王姬,泄心,生平,简介,周灵,王姬,泄心,周泄心,周简

    周灵王姬泄心周泄心,是周简王的儿子,是东周第11代皇帝,他在位27年,生有两个二子,分别为长子姬晋和次子姬贵。相传姬泄心在位期间,周朝日益衰败,年年战争,使百姓生在水中火热之中,十分疾苦。周灵王像周泄心在位的时候,各国诸侯都把他当成局外人,他的权威连连衰退,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弭兵会盟”,这次结束争霸

  • 五胡乱华实际上死了多少汉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胡乱,实际上,死了,多少,汉人,胡乱,死了,多少,汉人,时期

    五胡乱华死了多少汉人五胡乱华时期发生在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晋朝,是匈奴、鲜卑族、羯族、羌族等北方少数民族率领众部下南下入侵中原,对中原地区的汉族人民造成了难以抹灭的伤害。这一段历史可以说是中华汉族人民的屈辱历史。胡人塑像三国之乱,魏国、蜀国、吴国为了争天下的统一之权,发生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

  • 项羽为什么会败给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项羽,为什么,败给,韩信,项羽,败给,韩信,一场,旷日持久

    项羽败给韩信一场旷日持久的楚汉之争,终以西楚霸王项羽的兵败自刎而落下帷幕。当汉高祖开国奠基以书写中国历史上大汉王朝的壮丽篇章之时,又有多少人为昔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一代枭雄项羽的悲壮结局而唏嘘感慨。项羽剧照世人只道项羽败给了刘邦,又有谁知其实项羽败给韩信,想来垓下兵围之际,韩信以一支洞箫一夜吹散了

  • 历史上项羽虞姬怎么认识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上,项羽,虞姬,怎么,认识,项羽,虞姬,怎么,认识,千百

    项羽虞姬怎么认识的千百年来,一段霸王别姬的历史典故广为流传,更通过京剧名篇的演绎,真实还原了一代枭雄项羽兵败刘邦,与爱妻生死决别的感人故事。历史上,有关项羽虞姬怎么认识的这个问题,一直众说纷纭,由于没有确切史料的记载,此疑问至今尚无定论。项羽虞姬剧照《史记·项羽本纪》曾经提略微到过,虞姬是项羽一生唯

  • 隋朝大将贺若弼传 贺若弼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朝,大将,贺若弼,哪个,朝代,贺若弼,字辅,公元,544年

    贺若弼传贺若弼,字辅伯,公元544年出生于河南洛阳。我们来看一看贺若弼传。贺若弼的父亲名叫贺敦,以勇武刚烈而出名,当时在北周为金州总管,遭受了宇文护的嫉妒被陷害。临行刑前,叫贺若弼到跟前,对他说:“我一生都想要平定江南,但是无奈这个愿望还没有实现,你要将这个愿望当成你自己的志向。还有我是因为说话不小

  • 宋朝文学家陆游爱国诗句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文学家,陆游,爱国,诗句,介绍,陆游,爱国,诗句,诗歌

    陆游爱国诗句陆游的诗歌里永恒的主题是爱国,他的一生中有两件遗憾的事情,其中一件就是不能看到国家收复失地,恢复往日的辉煌。《示儿》书法图片陆游爱国诗中最出名的是《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说本以为人死去以后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但还是为没有看到国家统一而悲

  • 贺若弼用兵真假难分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贺若弼,用兵,真假,难分,故事,贺若弼,用兵,真假,难分,作

    贺若弼用兵真假难分贺若弼,作为隋朝的一员大将,打胜过许多场战争。其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贺若弼用兵真假难分这个故事。隋朝名将贺若弼在军事上的才能是十分出色的,就算是与杨素和韩擒虎二人相比,也是可以算得上是同一等级的。贺若弼画像在平定江南的那一场战争中,贺若弼那让人捉摸不定的兵法,打得陈朝士兵是防不胜防。

  • 郡县制的弊端是什么 郡县制的影响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郡县制,弊端,是什么,影响,介绍,郡县制,弊端,通俗,一点

    郡县制的弊端通俗一点来说郡县制的本质就是将地方权利收归中央,中央的权利高度集中,而地方政府官员手上并没有实质的权利,所有官员都只是皇帝思想的执行者,整个国家的政策法令和经济文化都取决于皇帝一个人的想法。秦始皇郡县制对国家的管理主要靠法律,秦国的法律十分的严苛。以县令为例,只要这个县有一个小官吏违法了

  • 浅析南宋诗人陆游的诗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浅析,南宋,诗人,陆游,诗风,陆游,诗风,大家,知道,南宋

    陆游的诗风陆游是大家都知道的南宋著名诗人,在他的一生中所创作的诗词不胜枚举。有的人写的词狂放不羁,有的人写的词温文尔雅,陆游创作的这么多首诗词中有没有一个统一的风格呢?属于陆游自己的风格有哪些呢?陆游画像诗词上最出名的莫过于李白和杜甫二人了,李白的诗歌是放荡不羁的,用字用词随性而至,陆游的一些词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