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九品中正制选官方式是什么

九品中正制选官方式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858 更新时间:2024/1/30 2:40:35

九品中正制选官方式是什么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对朝廷官吏的挑选有很大的影响。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大的地主贵族和官僚阶级,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总是能轻易干扰我国古代官僚的选拔。为了防止这种垄断,九品中正制产生。

九品中正制图片

我国古代的寒门学子没有家世背景,没有钱财珠宝,他们收到大地主阶级的欺压和剥削,在那个年代几乎与政治无缘,无数有才华的士人空有一腔热血和救国救亡的思想,却无处施展。九品中正制的产生,使得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九品中正制通过各种测试将士人分为九个等级,然后再由朝廷选派中正官员考查这些士人。在这九个等级之中,被评为上等的士人将被推荐到朝中做官。九品中正制度将考查全国各地士人的权力都赋予了中正官。九品中正制度通过考察士人的家世背景和品行才德,依据这些来给这些士人定官职。一般一品较为难得,几乎如同虚设,没有人可以得到。因此九品中正制选拔的最优秀的士人,也仅仅是二品官职而已。

在九品中正制度设立的初期,负责考查士人的中正官员还是比较负责任的,但所有的制度都是在后期走向没落。九品中正制的的考官在后期与朝中的大地主贵族阶级交往甚是密切,使得九品中正制度迅速走向衰亡。

士人也与以前一样,很少可以进入朝中做官。

什么是九品中正制

东汉后期,我国的政治制度日益完善,选官制度也比前代更为科学和严谨。地主贵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东汉后期也不例外。当时的大地主贵族家大业大,势力范围及其深广,他们依靠自己在朝中的势力间接操纵了地方吸纳人才。

八品官服图片

许多家境贫寒的知识分子没有办法参与到政治中去,使得矛盾激化,九品中正制在这个时候产生。

九品中正制是曹丕登基之后制定的选官制度。这个制度通过各种测试将士人分为九个等级,然后再由朝廷任命的官员到地方上去检查考查这些士人,由此来决定他们可不可以做官。任何制度都是在制定初期较为有效,九品中正制也是这样。

在初期刚开始实行的时候,九品中正制度促进了时代的进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各样的问题便暴露出来。九品中正制走了以前选官制度的老路,后期的九品中正制度开始发生变化,被一些名门望族位和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控制。他们跟以前一样,垄断了朝廷选拔人才的通道,将好的职位全部留给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或者是亲近的人。九品中正制度一步步走向腐败,这就使得社会下层没有身份背景的寒门书生跟以前一样,没有办法参与政治,切断了他们的政治之路,使得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社会底层,永无出头之日。

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使得它走向灭亡。

九品中正制解释和意思

九品中正制,顾名思义,这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共分九个品级,由中正去考察任命,这是一种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介于察举和科举制度之间。中正通常由二品官员担任,主要负责各州、郡、县人才的选任工作,人才的选拔任用权限集中在中央,个人感觉貌似今天的中组部。

七、八品官服图片

提到九品中正制,不得不说到曹丕和陈群,当时,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达到自己改朝换代的目的,采纳了时任吏部尚书的陈群的建议。察举制度因为滋生了腐败现象,生存不下去了,于是九品中正制由此产生。九品中正制是将官位分为九个级别,从家世和品德等方面去评判一个人,地方各州县没有了自己的选人用人权力,都由中正官汇报中央裁定。

用人权力收归中央固然是好事,可是这样就形成官员上下级之间不能很好地流动,下级根本没机会上升到比自己更高一个级别。因为中正官都是由二品官员担任,他们大都出身官僚世家,只会任人唯亲,根本不会为下层人说话。这样就阻碍了上下流动,唯才是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有其产生和灭亡的过程和原因,九品中正制也一样,在经过短短的风光之后,在隋朝随着门阀的衰败退出了历史舞台。其实,任何朝在实施人才选拔之前的初衷都是美好的,只不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偏离原来的方向,这就需要统治者拥有强大的内心来应对各方面的压力。

九品中正制有什么优点

九品中正制的优点在于设置了比较科学的选拔人才的体系,系统化的体系应用在实际操作当中方便中央自上而下的管理。同时,九品中正制也有效安抚了世族的不满情绪,维护了统治阶级利益的统一性。特别是在曹丕刚刚建立魏朝初期,稳固了人心,维护了朝廷上下团结一心的稳定局面,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重大举措。

官服图片

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个年代的思想还未完全开化,上流社会讲究门第讲究出身。这是因为社会资源全部都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比如教育资源,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进入到学堂上学,只有世族子弟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他们凭借出身高贵,可以去全国各地游历,增长见识。世族子弟接受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要远远优于其他阶层的人。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九品中正制能够确保统治阶级内部的纯洁性,保证选拔人才的水平。

九品中正制的评价标准是一套科学的人才选拔标准,将人才置身于历史大环境中去考评测量,立体化多方位的评判标准能够方便选择出复合式人才。这一点,跟我们现代社会倒有些相似。社会提供相同的机会给个人,但是人与人的素质不同,家庭出身好的人思维往往比其他人开阔。再进入到社会以后,这部分人凝聚的资源相对较多,开展工作比较便利。历史潮流不可逆转,但是时代发展至今,某些东西还是存在一定的相同点的。

九品中正制弊端

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在于中央难以防止地方把持权利。这种选人制度的初衷是为了缓和统治阶级与世族之间的矛盾,所以在九品中正制实施之后世族必然会从中得到好处。等到世族的力量发展壮大以后,中央就很难再操纵他们,这样谈起双方利益妥协就没有丝毫的意义。特别是世族把持住了选择官员的通道,统治阶级的权威性就会受到很大威胁。

官服图片

这其实不难理解,任何一种制度都是双刃剑,都有它的正反两面。何况九品中正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很多非议,所以它的弊端显而易见。

要详细分析其弊端,我们要从它的起源讲起。

这就要提到曹操,曹操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深谙用人之道。他认为人才不问出处,只要你有本事,那么我就欢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可以进入到统治阶层内部。可是这样一来,就直接威胁了世族的利益,他们并不能容忍将自己手中的权力外放。所以在曹丕建立魏朝以后,他没有再继续推行曹操的用人制度,而是将权力下移,设置由世族担任的中正官,让他们去选择官员。世族对上曲意逢迎,对下培植势力,从根本上就威胁到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

标签: 九品中正制

更多文章

  • 北宋统一战争背景 北宋统一用了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宋

    北宋统一战争背景有历史学家认为,北宋统一战争背景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南北方割据分裂,自从唐代五代十国以来,中国的南北方就分裂成两个独立的阵营,分裂割据十分严重,而宋太祖赵匡胤刚刚上位,为了扩大王朝的统治面积就进行这场北宋统一战争,着力消灭各个分裂政权,使国家恢复统一的局面。赵匡胤剧照其实北宋统一战争

  • 汉代察举制的资料简介 察举制对历代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察举制

    汉代察举制的资料简介刘邦称帝后,选拔适应中央集权制度,维护新兴封建统治级的官吏变成了当务之急。天下初定,他一边忙着除去对自己有威胁的旧臣,一边着手选拔新的人才。汉武帝剧照高祖十一年,刘邦颁布《求贤诏》,在这一诏书中,刘邦提出选拔治国的贤士智能必得运用国家的力量,选拔的具体程序是由上而下,对入选者的品

  • 金田起义的真实原因 金田起义参与者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金田起义

    揭秘金田起义的真实原因金田起义,是在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等人的领导之下发起的武装起义,但是金田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呢?金田起义图片金田起义的原因并不是单方面的,也就是说金田起义并不是单方面引发的,那么金田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就金田起义的根本原因来说,金田起义是社会矛盾尖锐的结果。首先是政治

  • 推恩令与分封制的区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推恩令,分封制

    推恩令与分封制的区别是什么推恩令与分封制都是历史上曾经实行过的重要政策,分封制出现的时间要早许多,据说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实行了分封制度,一直到周朝时期才有所改变。而推恩令则是在西汉时期才开始实行的政策,这两个政策都是根据血缘关系作为主要的枢纽,但是推恩令和分封制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那么推恩令与分封制的

  • AD1911年广州起义简介 广州起义参与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广州起义

    历史上的广州起义简介1911年4月27日,由同盟会的革命党人黄兴等人发动的广州起义爆发。广州起义又名黄花岗起义,因潘达微将一百多名烈士收葬在黄花岗而得名。在广州起义简介里,除黄花岗起义之外,广州起义还有好几个别称,如第三次广州起义,辛亥广州起义等。广州起义油画广州起义简介应该从甲午战争之后开始说起。

  • 新文化运动口号 新文化运动发生的社会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口号在我国的历史上,基本上所有的运动或者起义都会有其专属的口号,这些口号诉说着人们迫切的需求和要解决的问题,深入人心。而新文化运动作为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自然也有着专属的口号。那么新文化运动口号是什么呢?新文化运动口号又为什么是这些呢?新文化运动配图这场运动爆发之前,中国几千年

  • 张勋复辟时间 张勋复辟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勋

    张勋复辟时间张勋是民国时期一位著名人物,为什么要说他著名呢?话还要从当时的历史情况来说明一下,本来都已经到了民国时期了,偏偏张勋进行了一场复辟行为,为当时本就复杂的形势又增添了一个闹剧。那么张勋复辟时间是什么时候呢?张勋复辟图片其实张勋复辟时间是1917年的6月,当时张勋一心想要恢复大清王朝,于是便

  • 白马驿之祸的影响有哪些 如何评价白马驿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白马驿之祸

    朱温白马之祸使得支持唐朝的旧贵族纷纷灭亡,唐朝没有了这些旧贵族的支持,自然离灭亡不远了。唐朝的中央政权是由旧贵族支持的,而朱温是草莽出身,因此他和旧贵族之间有着很深的恩怨。白马驿之祸的影响有哪些白马驿之祸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它开启了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经常改朝换代,一个朝代很难长命。而且武将们没有

  • 蒙古西征中最大一次失败 蒙古西征产生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蒙古西征

    蒙古西征蒙古帝国在十三世纪对欧亚大陆进行了三次西征,将帝国版图延伸到此前从未到达的地方。直至蒙哥大汗去世,旭烈兀命怯的不花镇守叙利亚,自率部东归,才结束了第三次西征。蒙古西征最大的一次失败艾因贾鲁之战正当旭烈兀和他的将军们策划进军耶路撒冷的时候,一个来自中国的信使带来蒙哥大汗驾崩的消息。历史於是在这

  • 蒙古西征灭了多少国家 蒙古西征欧亚为何所向披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蒙古西征

    蒙古西征历史上蒙古帝国西征一共有三次,通过三次西征先后征服了十几个国家,又建立了四大汗国,可以说蒙古帝国西征欧亚所向披靡。蒙古西征灭了多少国家灭了11个国家建立了4个国家。从蒙古帝国的扩张来看,成吉思汗时期:1205年起,成吉思汗三次攻打西夏。1211年蒙古铁骑进攻金朝,并占领中都。1218年,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