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AD1920年第二次护法运动资料介绍 第二次护法运动为何失败

AD1920年第二次护法运动资料介绍 第二次护法运动为何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799 更新时间:2024/1/27 9:13:46

第二次护法运动资料介绍

由于第一次护法运动孙中山受到桂系和滇系军阀的掣肘,导致孙中山被迫辞去大元帅的职务,护法运动失败。

护法运动的首领孙中山画像

桂系军阀为了进一步控制广东地区,铲除在广东的滇军势力,他们将滇军首领张开儒诱捕,并趁机大肆削除滇系军阀的势力。

1920年,桂系和直系经过协商秘密约定,由直系军阀在北京驱逐段祺瑞,由桂系军阀在南方驱逐孙中山。而拥护孙中山的粤系军阀,于桂系发生了第一次桂粤战争。10月份,粤系军阀的陈炯明击败桂系,将盘踞在广东的桂系势力驱逐回到广西。11月份,孙中山从上海出发,来到广东,重新组建军政府,发起了第二次护法运动。

1921年6月,陈炯明率军进入广西,引发第二次桂粤战争,桂系势力被彻底击溃,以李宗仁、白崇禧等人为首的新桂系势力崛起,很快控制了广西。

此时孙中山制定了一个从广西进入湖南的北伐计划,但此时由于陈炯明势力的坐大,和孙中山在政见上发生了剧烈的冲突,最终导致了陈炯明的叛变。陈炯明联络了湖南的军阀赵恒惕,两人约定一齐驱逐孙中山。为此,陈炯明杀死了粤系军阀中的军事将领邓铿,甚至还将廖仲恺收押。

孙中山得到这个消息后,不得不率军返回广州处理。6月份,已经和孙中山撕破脸皮的陈炯明,率军队炮击孙中山所在的总统府,孙中山不得已逃到永丰舰上避难。直到8月份,他被迫离开广东,回到上海。由此,第二次护法运动同样以失败而告终。

第一次护法运动详情介绍

第一次护法运动发生的背景是在袁世凯改制称帝,从而引发了护国战争。随着北洋政府的接连失利,袁世凯被迫退位,不久病逝。其后北洋政府由黎元洪出任总统,段祺瑞出任总理。

第一次护法运动的代表合影

第一次世界大战如火如荼,黎元洪和段祺瑞对是否参战这个问题上发生了矛盾,段祺瑞被黎元洪免职。段祺瑞企图借由张勋的兵力入京巩固他的政权,不想却引发了“张勋复辟”的闹剧,逊帝溥仪被用户登基。虽然张勋复辟被段祺瑞镇压,但在段祺瑞掌握了军政大权后,却拒绝恢复具有中华民国本质的《临时约法》。

为了恢复临时约法,孙中山先生于1917年7月17日到达广州,并于8月25日至9月1日召开国会,宣布与北洋政府对抗,孙中山本人也被推举为大元帅。但是桂系军法和滇系军法,对这次护法运动表现十分冷淡,他们的目的是巩固自己在西南的势力,而非真心想要恢复《临时约法》。时广东督军莫荣新甚至还下令逮捕元帅府的六十多名政要人物,引起了孙中山的愤怒,孙中山下令反击,才让莫荣新亲赴元帅府负荆请罪。

1917年11月8日,段祺瑞下令对刚刚组建起来的临时军政府进行讨伐,由龙济光为大元帅,分三路从广州进攻。莫荣新对此进行了猛烈的反击,并起龙济光击败。

1918年4月,北洋政府的陈光远再次进入南雄,进攻临时军政府。张开儒、莫荣新等人火速迎战,经过惨烈的南雄之战,终于再次击溃了北洋政府的攻击。

1918年5月,在桂系和滇系军阀的掣肘和制约下,孙中山被迫辞去大元帅的职务,历时半年之久的第一次护法运动宣告失败。

护法运动结果是什么

1917年7月,北洋军阀首领段祺瑞为维护北洋政府的统治,悍然废除《中华民国临时法约》,于是,以国父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一场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革命斗争,史称“护法运动”。然而,由于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因利益而相互勾结,令孙中山遭到排挤,继而导致护法运动结果的失败,至此,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宣告终结。

孙中山领导护法运动旧照

自1917年7月17日,孙中山亲自南下揭起护法旗帜始,北洋军阀内部就因各自的利益而发出不同的声音,尤其是在对西南用兵的问题上,直系与皖系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军阀为了达到牵制皖系力量的目的,高喊“和平统一”口号,竭力要求保持西南各省势力均衡,逼得段祺瑞终于在11月16日这天宣布辞职,至此,段祺瑞政府垮台。

冯国璋目的达到后,转而说服西南军阀放弃武力,“和平解决”当前争议。此提议正中下怀,居心叵测的西南军阀本就不是真心护法,如今自己的地盘和势力得到了巩固,哪里还管什么临时法约,干脆与直系军阀勾结起来,一方面破坏护法运动,另一方面加紧了对孙中山的排挤。

1918年5月4日,饱受军阀打压的孙中山愤而辞职,一场轰轰烈烈的护法运动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护法运动结果之所以惨淡收场,其内因正如孙中山所总结的那样,是因为各派军阀互相倾轧暗算,皆不肯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先之故。

后人对护法运动的评价是什么

护法运动又称“护法战争”,是指1917年7月至1918年5月间,孙中山领导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其主旨在于反对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一场轰轰烈烈的护法运动最终在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的各怀鬼胎中宣告破产,然而后人对护法运动评价依然非常高,称它为中国近代“拯救民主制度的一场圣战”。

护法运动图

有关护法运动的评价,其实还有不少,那究竟有哪些护法运动评价呢?

首先,历史将护法运动评价为近代中国史上的一场以资产阶级民主力量对抗封建军阀独裁统治的革命运动。

1917年7月,孙中山南下广州亲自领导护法运动。在广东各界欢迎会上,孙中山指出“假共和之祸尤甚于真复辟”,只有打倒假共和,才能“得真共和之建设”。孙中山的倡议得到了在场许多民主人士的响应,也就是从这一阶段开始,北洋政府以“共和”为名,行“复辟”为实的行径,才昭然于天下,因而护法运动对北洋政府帝国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揭露,这是人们对护法运动的评价之一。

其次,护法运动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联合军阀势力进行革命运动的一次大胆尝试。

虽然,护法运动最终没有成功,但通过这次尝试也从中总结出了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仅仅依靠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无法与强大的国内军阀势力对抗,因而想要拯救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还需要探索新的出路。

护法运动爆发时间揭秘

两次护法运动时间先后在1917年和1921年,中间相隔4年。

护法运动领导人孙中山的影像

在1917年,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差点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由于袁世凯的去世,北洋政府的大权落在了黎元洪和段祺瑞的手中,但是两人在政见上有些矛盾,所以段祺瑞就召皖系军阀的首领张勋入京,不想却导致了张勋复辟事件。段祺瑞率领“讨逆军”,对张勋进行讨伐。在击败了张勋之后,段祺瑞掌握了北洋政府的大权。但是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解散国会,引得孙中山南下广州。因为孙中山认为,《临时约法》是民主政治的基本依据,拒绝了《约法》,实质上就是拒绝了民主。因此孙中山为了恢复《约法》,准备对北洋政府进行讨伐。

标签: 护法运动

更多文章

  • 九品中正制选官方式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选官方式是什么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对朝廷官吏的挑选有很大的影响。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大的地主贵族和官僚阶级,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总是能轻易干扰我国古代官僚的选拔。为了防止这种垄断,九品中正制产生。九品中正制图片我国古代的寒门学子没有家世背景,没有钱财珠宝,他

  • 北宋统一战争背景 北宋统一用了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宋

    北宋统一战争背景有历史学家认为,北宋统一战争背景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南北方割据分裂,自从唐代五代十国以来,中国的南北方就分裂成两个独立的阵营,分裂割据十分严重,而宋太祖赵匡胤刚刚上位,为了扩大王朝的统治面积就进行这场北宋统一战争,着力消灭各个分裂政权,使国家恢复统一的局面。赵匡胤剧照其实北宋统一战争

  • 汉代察举制的资料简介 察举制对历代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察举制

    汉代察举制的资料简介刘邦称帝后,选拔适应中央集权制度,维护新兴封建统治级的官吏变成了当务之急。天下初定,他一边忙着除去对自己有威胁的旧臣,一边着手选拔新的人才。汉武帝剧照高祖十一年,刘邦颁布《求贤诏》,在这一诏书中,刘邦提出选拔治国的贤士智能必得运用国家的力量,选拔的具体程序是由上而下,对入选者的品

  • 金田起义的真实原因 金田起义参与者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金田起义

    揭秘金田起义的真实原因金田起义,是在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等人的领导之下发起的武装起义,但是金田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呢?金田起义图片金田起义的原因并不是单方面的,也就是说金田起义并不是单方面引发的,那么金田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就金田起义的根本原因来说,金田起义是社会矛盾尖锐的结果。首先是政治

  • 推恩令与分封制的区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推恩令,分封制

    推恩令与分封制的区别是什么推恩令与分封制都是历史上曾经实行过的重要政策,分封制出现的时间要早许多,据说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实行了分封制度,一直到周朝时期才有所改变。而推恩令则是在西汉时期才开始实行的政策,这两个政策都是根据血缘关系作为主要的枢纽,但是推恩令和分封制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那么推恩令与分封制的

  • AD1911年广州起义简介 广州起义参与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广州起义

    历史上的广州起义简介1911年4月27日,由同盟会的革命党人黄兴等人发动的广州起义爆发。广州起义又名黄花岗起义,因潘达微将一百多名烈士收葬在黄花岗而得名。在广州起义简介里,除黄花岗起义之外,广州起义还有好几个别称,如第三次广州起义,辛亥广州起义等。广州起义油画广州起义简介应该从甲午战争之后开始说起。

  • 新文化运动口号 新文化运动发生的社会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口号在我国的历史上,基本上所有的运动或者起义都会有其专属的口号,这些口号诉说着人们迫切的需求和要解决的问题,深入人心。而新文化运动作为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自然也有着专属的口号。那么新文化运动口号是什么呢?新文化运动口号又为什么是这些呢?新文化运动配图这场运动爆发之前,中国几千年

  • 张勋复辟时间 张勋复辟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勋

    张勋复辟时间张勋是民国时期一位著名人物,为什么要说他著名呢?话还要从当时的历史情况来说明一下,本来都已经到了民国时期了,偏偏张勋进行了一场复辟行为,为当时本就复杂的形势又增添了一个闹剧。那么张勋复辟时间是什么时候呢?张勋复辟图片其实张勋复辟时间是1917年的6月,当时张勋一心想要恢复大清王朝,于是便

  • 白马驿之祸的影响有哪些 如何评价白马驿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白马驿之祸

    朱温白马之祸使得支持唐朝的旧贵族纷纷灭亡,唐朝没有了这些旧贵族的支持,自然离灭亡不远了。唐朝的中央政权是由旧贵族支持的,而朱温是草莽出身,因此他和旧贵族之间有着很深的恩怨。白马驿之祸的影响有哪些白马驿之祸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它开启了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经常改朝换代,一个朝代很难长命。而且武将们没有

  • 蒙古西征中最大一次失败 蒙古西征产生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蒙古西征

    蒙古西征蒙古帝国在十三世纪对欧亚大陆进行了三次西征,将帝国版图延伸到此前从未到达的地方。直至蒙哥大汗去世,旭烈兀命怯的不花镇守叙利亚,自率部东归,才结束了第三次西征。蒙古西征最大的一次失败艾因贾鲁之战正当旭烈兀和他的将军们策划进军耶路撒冷的时候,一个来自中国的信使带来蒙哥大汗驾崩的消息。历史於是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