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多伦会盟有什么重要意义 多伦会盟评价怎么样

多伦会盟有什么重要意义 多伦会盟评价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746 更新时间:2024/1/19 16:15:47

多伦会盟有什么重要意义

多伦会盟的所在地位于十三里滩草原,在这里,它东西长大约有十公里左右,南北的宽长约为6公里左右,这里地势平坦,是一片非常辽阔的草滩,其中多京公路横贯东西,交通十分便利。在清王朝初期,康熙帝就是在这里进行了史上著名的会盟,促进了国家的和平统一。那么多伦会盟又带来了哪些意义呢?

多伦会盟旧址

从历史上的角度来看,康熙三十年五月,清王朝为了巩固国家北部边疆的安全,选择地理位置适中的多伦诺尔,并召集进入漠南的喀尔喀三部首领和哲布尊丹巴活佛,以及内蒙古各部四十八旗王公贵族在距多伦城大约25公里的十三里滩草原举行会盟。康熙帝通过赏赐,宴请,册封,化解了各个部族之间的矛盾,使他们尽释前嫌。另外还在会盟宴会上,对内蒙各旗给予了一定的奖励。还共同商讨北部边疆的相关事宜,还按照内蒙古设旗的办法,对喀尔喀各部编设了盟旗,从而最终确立了对外蒙古的统治和管辖。从此,改善了喀尔喀蒙古各部与清之间的关系,并使清王朝对漠北地区的管辖得到加强。

另外,外蒙古则正式的列入到了清政府的版图中。这样一来就彻底解决了两千多年来蒙古高原对中原威胁。虽然,已经历经几百年的时间,在时间的冲刷下,昔日那威武壮观的会盟场面早已经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亘古不变的草原和发生的往事。

历史上多伦会盟是谁主持的

关于历史上的多伦会盟,它不仅是清政府有效统治喀尔喀蒙古的转折,还是密切了内外蒙古与清中央政府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制外族的侵略,对巩固清代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具有积极意义。那么关于这次的多伦会盟,它的主持人又是谁呢?

多伦会盟的主持人:康熙帝

通过对这一事件的解读,我们了解到,这一事件的主要主持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帝康熙帝。关于康熙帝,他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以及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是康熙。他在少年时期就登了基,在年纪仅有14岁的时候就开始了亲临朝政,一共在位有61年的时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以为皇帝。

康熙帝在少年时期就凭借着自己的头脑挫败了权臣鳌拜,之后又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再者就是亲征噶尔丹、保卫雅克萨,保护了清王朝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控制,此外,还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

那么康熙帝为什么要创立"多伦会盟"呢?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清朝初期的时候,喀尔喀蒙古中出现了种的纷争,各个部落纷争不休,甚至还牵扯到了俄国干涉,以及噶尔丹的插手,事情也是相当的复杂和难处理。康熙帝面对喀尔喀内部的纷争,又不能依靠武装的力量来解决,只能协商调解。于是康熙帝为了为了加强对北方的边防和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于是就亲自来到多伦,来解决其内部的矛盾,所以才创立了"多伦会盟"。

多伦会盟主要过程分析

多伦会盟,可以说是乌兰布通之战的一个继续。据说在乌兰布通之战以后,清廷总结了对管理蒙古的经验教训,于是推行察哈尔蒙古盟旗制度,增加喀尔喀各部王公的数目,适当均衡各部的势力,以行政组织来调节各部之间的关系。那么关于多伦会盟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多伦会盟碑

我们知道在康熙帝主持的多伦会盟,一共历经六天的时间,下面我们就具体来了解一下。

首先是会盟的第一天:主要派遣内大臣索额图来传达谕旨:其中要求土谢图汗写出认罪书,并承认自己的罪行。后来将认罪书发给与盟的各部首领,以此来求取各族的谅解与宽容。

第二天,真正会盟:在会盟过程中,经过各个喀尔喀王公贵族行三跪九叩礼之后,开始进行三项议程:

(一)赦免:就是康熙帝宣布赦免了关于土谢图汗的罪性,并将册文和汗印授予给了土谢图汗。

(二)承袭:赐封被土谢图汗杀害的札萨克图汗的亲弟策妄扎布来承袭他的兄弟为札萨克图汗。

(三)编旗:康熙帝答应喀尔喀贵族请求,重新对喀尔喀的旗帜进行编设。

(四)赐宴:康熙帝为了宴请这些各族宾客,于是进行了赐宴共约200桌的盛大宴会,

第三天,主要就是进行一些册封,其中包括了对各个人士的赏赐,之后又赐宴款待,再者就是完成了“皆执臣礼”的等级序列,实行清朝封爵制度和法律制度。

第四天:康熙帝身穿一身戎装,头戴镶有貂皮的头盔,佩带胯刀和弓箭,骑马绕场一周,进行大阅仪式。

第五天则是敕建汇宗寺,第六天则是康熙帝在喀尔喀王公贵族列队的跪送中,驾车回京。

多伦会盟有什么样的历史背景

关于“多伦会盟”它又称做是“七溪会盟”、“多伦诺尔会盟”、“康熙会盟”,是康熙为加强北方边防和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而进行的一次管理事件。那么关于“多伦会盟”的背景又是什么呢?

主持会盟的康熙帝

首先关于“多伦会盟”的背景,那时是在明末清初的时期,在广袤的戈壁大漠的三面:南面、北面和西面,蒙古草原主要分为三个大部分:第一是漠南蒙古,又称察哈尔蒙古;其二是漠北蒙古,又称喀尔喀蒙古;第三就是漠西蒙古,又称厄鲁特蒙古。

其中关于漠南蒙古问题早在努尔哈赤皇太极的时期就已经得到了解决。后来在康熙帝亲政后,主要面临的就是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的问题。另外,漠北喀尔喀蒙古也就是外蒙古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别是:车臣汗部(东部)、土谢图汗部(中部)、札萨克图汗部(西部),此外,他们基本上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据说他们早在皇太极的时期,就已经全体表示臣服。至于康熙朝出现漠北蒙古的这一问题就要从一桩血案说起。

根据历史资料的相关记载中,两个部落土谢图汗与札萨克图汗,他们的祖先原本是兄弟,相互之间都是非常的友善,可是后来却发生了两部关于大汗的血案。后来于噶尔丹插手,利用两部的矛盾,试图拉拢札萨克图汗,想要吞并土谢图汗部的目的,最后还发动了东侵喀尔喀的战争。康熙帝为了解决这一事件,他抓住有利时机,利用喀尔喀蒙古内部的纷争,并同时采取会盟的计策,来解决喀尔喀蒙古的难题。

多伦会盟与避暑山庄的关系

根据历史的额记载,我们知道,康熙帝曾在多伦会盟过程中的举措,不近平息了关于喀尔喀两部的积怨与纷争,还推行了清朝的编旗、封爵和法律制度,稳定喀尔喀蒙古社会秩序,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国家的统一大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多伦会盟和避暑山庄这两者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避暑山庄图

首先对于多伦会盟来说,它主要是康熙帝为了加强北方边防和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而进行的会盟。因为由于清朝初期阶段,喀尔喀蒙古各部纷争越演越烈,甚至牵扯到了俄国干涉和噶尔丹插手,事情也是相当复杂。想要解决这一现象,又不能动用武力,于是康熙帝就只能亲自召开会盟,调解其内部的矛盾与纷争。当然其最终的结果也是尽人意的,最终为国家的统一大业又近了一步。

而对于避暑山庄来说,它主要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和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来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据说在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会有很多空余的时间在这里处理军政上的要事,并且还在此地接见来自外国的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可以说是,在这里发生了一系例重要事件、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还成为了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

标签: 多伦会盟

更多文章

  • 九一八事变东北军做了什么 九一八事变简介资料 九一八事变共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东北军做了什么关于九一八事变给中国带来的苦难是不言而喻的,当时在东北境内的东北军还有将近20万,但是就是在张学良不抵抗的命令之下,这些军队几乎没有做出任何反抗。那究竟是什么原因是这些个东北军无动于衷?九一八事变东北军事实上,在九一八事变中不是东北军不想反抗而是无力反抗,其原因如下:第一:当

  • 汉武帝的推恩令的内容 汉武帝得力大将有哪些人 汉武帝时期的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的推恩令的内容西汉建国之初,因为觉得秦朝之所以灭亡是没有诸侯王支持的缘故,所以刘邦大封天下,封了很多的同姓王,来确保刘姓能够坐稳天下,之后的几代也是如此,但是这样的决策对于之后的几代皇帝的统治产生了一定的威胁,尤其是景帝之时,地方的诸侯王已经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让景帝感到非常为难,虽然有过一次

  • 辛亥革命与保路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 保路运动的起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辛亥革命,保路运动

    辛亥革命与保路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辛亥革命保路运动是相互联系的。保路运动爆发后,保路同志会内部分成两派,一派是温和的立宪派,主张以和平方式向清政府抗议,给清政府施加压力,以此让清政府收回铁路国有的决定。孙中山图片一派是革命派,革命派都是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这些人联络四川当地的哥老会,准备举行武装起义

  •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 秦始皇扫清六合统一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中国,是发生在战国末期的一件影响重大的事件。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率秦军灭掉战国七雄中的最后一个强国齐,实行全国统一,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战国后期,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民,相互侵伐,战争不断。经济遭破坏,生灵遭涂炭,人民处于水

  • 秦朝官制介绍 秦朝哪个官职的权力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朝

    秦王朝建立的这套中央集权机构的政权机构,以后一直被历代王朝所仿效。其中汉代的“三公九卿”,基本上是照搬秦制。秦之中央最高统治者是皇帝,皇帝以下,中央最重要的官职是「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丞相】:战国时秦国原有相、相国,统一全国后,称作丞相,李斯为第一

  • 关于弘治中兴的评价是什么 弘治中兴与万历中兴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弘治中兴

    关于弘治中兴的评价是什么弘治中兴是指1488年至1505年明孝宗在位期间的英明统治,因为明孝宗的年号定为弘治,因此史学家将其统治的这段时间称为弘治中兴,在弘治年间由于作为皇帝的明孝宗积极的采取了各项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措施,使得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可以说弘治中兴使得衰败的明朝得以中兴,下面

  • 李自成最终导致失败的原因 历史人物李自成是哪个朝代的 李自成有哪些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自成

    解析李自成最终导致失败的原因李自成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鼎盛时期的李自成大概有一百万人的军队,管辖地区也有数千里,还攻克了明朝的皇宫,但是在面对只有十余万的清吴联军却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下面就来看一下李自成失败的原因。《江山风雨情》李自成剧照李自成之所以会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第一个原因就是缺

  • 唐太宗的“渭水之盟”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太宗,渭水之盟

    导读:唐太宗被许多人奉为千古明君,实质上却很少有人知道此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篡改历史的皇帝。因为可以篡改历史,因为心狠手辣,所以实际上“暴君”可以变成“明君”,金正日在朝鲜人民的心中,远比什么华盛顿,林肯这些人伟大的多。从朝鲜的“愚民政-唐

  • 明朝万历朝首辅张居正成就了万历中兴 为何身败名裂?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张居正

    导读:中国明史协会的吴晗先生曾说:“读懂万历一朝的历史,就读懂了整个明朝的历史。读懂了张居正,就读懂了万历皇帝。”后人提到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除了对其荒芜国事数十年不上朝感到昏庸堕落以外,也免不了对他童年乃至青年时的处境发出一声悲叹。作-中国明史协会的吴晗先生曾说:&ldqu

  • 战国七雄灭亡顺序是什么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组成的 战国七雄实力排名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灭亡顺序是什么战国七雄并不是全部一起灭亡的,而是由秦国兼并统一了其他的六个国家,然后秦国最终建立了秦朝,但是好景不长,秦朝在统一了中国后,经过了15年就灭亡了。秦统一六国之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统治,在公元前206年的时候灭亡了。秦灭六国形势图在公元前230年的时候,秦国派遣了内史腾去率领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