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代十国历史之南汉历史介绍 南汉历代皇帝简介 AD917-AD971

五代十国历史之南汉历史介绍 南汉历代皇帝简介 AD917-AD971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599 更新时间:2023/12/31 18:45:25

南汉(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地方政权之一,位于现广东、广西两省及越南北部。唐朝末年,刘谦任封州(现广东封开)刺史,拥兵过万,战舰百余。刘谦死后,刘隐继承父职。907年,刘隐受后梁封为彭郡王,909年改封为南平王,次年又改封为南海王。刘隐死后,其弟刘龑袭封南海王。刘龑凭借父兄在岭南的基业,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今广州)称帝,称兴王府,国号“大越”。次年,刘龑以汉朝刘氏后裔的身份改国号为“大汉”,史称南汉。971年为北宋所灭,历四主,共五十四年。

1

代祖刘谦

刘谦(?-894年),又名刘知谦,字德光,唐朝末年时人,原籍河南上蔡。其父刘安仁迁居福建,以经商为生。刘谦从军,初任为广州牙将,约于公元880年,唐丞相韦宙出镇南海。见谦气宇非凡,不顾夫人反对,把侄女嫁给他。还说:“此人非常流也,他日吾子孙或可依之”。当时黄巢率部转战南方,遇到瘟疫。因邀击黄巢有功,882年任封州刺史、贺江镇遏使,有兵万人,战舰百余艘。

刘谦经营封州十二年,公元894年冬12月,刘谦死,有三子刘隐、刘台、刘岩,刘隐继位。刘隐即韦宙之女所生。917年,刘岩称帝,追尊刘谦为圣武皇帝,庙号代祖。

2

烈宗刘隐

唐末岭南士人云集,有的是为了避战乱,有的是被流放岭南的名臣后裔,还有因战乱阻隔不得北返的任满地方官。刘隐收用这三类士人为辅佐。他遣其弟刘岩(889~942)率兵平定岭南东西两道诸割据势力,控制了岭南;西与楚争容桂之地,攻占了容、邕两管(今广西西部、南部及广东部分地区)。天祐二年(905年),升任静海军节度使。梁开平元年(907年),刘隐受后梁封为彭郡王,加检校太尉、兼侍中。二年,兼静海军节度、安南都护。三年(909年),加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南平王。乾化元年(911年)又改封为南海王。同年,刘隐卒,享年38。

3

高祖刘龑

飞龙在天

刘龑,原名刘岩,先后改名陟、龚、龑。

刘谦和妻子韦氏生有两个儿子刘隐和刘台,后来又私纳小妾段氏,生下刘岩。正妻韦氏大怒,杀死了段氏,但未忍伤害还是婴儿的刘岩,而是抱回家中和两个儿子一起抚育。刘龑长大后聪慧又工于武艺,精通占卜算命之术,但又天性苛酷,每视杀人则喜,人皆以为蛟蜃化身。

嫡长兄刘隐为后梁南海王,割据岭南地区,逐渐坐大。刘隐还没来得及称帝建国,就因病在广州去世。刘岩接任静海军节度使,其后又袭封南海王称号。刘隐死后六年(917年),刘岩在广州(时名番禺)称帝,建国号为「大越」,改年号为「乾亨」,定都番禺(广州)。次年,刘岩自称是汉朝皇室的后裔,为了表示自己建国是恢复昔日的汉家天下,于是又改国号为「大汉」,史称南汉。刘岩有乾亨、白龙、大有三个年号。

称帝后,刘陟为了稳定汉国边疆,与北边的楚和西边的南诏联姻,巩固了双方的政治关系。他娶了楚王马殷的女儿,封为越国夫人,后来又册封为皇后。他把自己的女儿增城公主嫁给南诏王为妻。政治联姻使南汉有了比较稳定的发展环境。

称帝之后,刘龑继承了哥哥的做法,厚待士人。唐朝被流放到这里的大臣们的后代,以及为躲避战乱而逃到本地的士人,都受到刘龑的重用。赵光胤被刘龑任命为宰相后,总以为自己是唐朝名门望族之后,在南汉任官是身不由己,因此情绪一直很低落,加上亲属在北方,所以言语之中总流露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刘龑了解情况后,便让人仿照他的笔迹写了封信,然后派人到北方把他在洛阳的家属都接了过来。赵光胤感激不已,从此全心全意地为刘龑处理政事。对于和他意见不一的人,刘龑也没有生气加害,而是想其他办法解决。在他要称帝时,王定保极力反对,刘龑便让他出使荆南,然后进行称帝,王定保回来见生米做成了熟饭,又发牢骚,又讥讽刘龑,刘龑并不往心里去,只是有点得意地笑笑。

由于离北方政权较远,刘龑和中原政权的关系并不密切,称帝后和后梁一直没有联系。等后唐灭掉了后梁,刘龑听说其军队很强大,担心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便派人到中原去探听虚实,书信中自称“大汉国主”,对后唐则恭敬地称呼“大唐皇帝”,还说南汉已经派遣了使臣,正在准备大批的贡物,等秋天的时候就能送到了。使者回来后却告诉刘龑,后唐内部政治混乱,大乱的迹象已很明显,根本就没有力量南下。刘龑听了非常高兴,就连本来就没有派的进贡的使臣也不派了,与后唐的来往也停止了,言谈之中还称后唐皇帝为“洛州刺史”,讽刺后唐的疆域狭小。

虽然刘龑有点狂妄,讽刺后唐皇帝是洛州刺史,但同时他也总觉得自己做南汉的皇帝非常委曲,因为当地有很多的少数民族。刘龑的心里很矛盾,狂妄里面又夹杂着不少的自卑,所以他觉得做蛮夷之王不光彩,每当有北方人来时,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对人家说他的老家在咸阳,他不是当地人。

刘龑做皇帝比中原的皇帝更迷信,他非常喜欢《周易》,也经常算卦,年号的改变,以及名字的变动,原因都是算卦所致。遇到大事就拿出《周易》算一卦卜卜吉凶,他改名为刘龚后,有个僧人说根据谶书所说,叫龚的人会灭掉他的南汉,于是他就根据《周易》里的“飞龙在天”,自己造了个字-龑,上龙下天,定发音为岩,以此为自己的名字。后来楚王马殷派兵攻打封州,守将打了败仗,刘陟也赶忙拿出《周易》算卦,得到“大有”二字,于是把年号改成了大有,还大赦罪犯以求吉利。然后派大将苏章领兵三千,增援封州,苏章假装战败诱敌深入,然后用铁索锁住了楚的战船,全歼了楚军,取得了胜利,刘陟听到喜报,高兴地摸了摸《周易》,对算卦更深信不疑了。

越南独立

刘龑在位期间,辖境的南部发生了一件大事。在大有十年(公元937年),南汉的交州发生兵变,属将皎公羡杀死了主管官员,割据一方,另一属将吴权领兵攻打皎公羡,皎公羡便求救于刘龑,刘龑封儿子刘洪操为交王,然后领兵进攻吴权,结果被吴权打败,刘洪操阵亡,刘陟只得撤兵。吴权从此占有了交州,吴权建立的王朝即越南吴朝。所以,吴朝是从南汉分离派生出去的。

奢侈恶习

刘龑也有一些缺陷,首先是奢侈,在位晚期建造玉堂珠殿,极尽奢华,金银珠宝,奇异珍玩装饰其中,令人眼花缭乱。此外,他还非常残忍,处死人时常用一些酷刑,如炮烙、截舌、灌鼻、刀锯等,而且在行刑时,刘龑还喜欢观看,见到杀人场面,看着受刑人痛苦地挣扎他竟高兴得手舞足蹈,嘴里还念念有词,口水都流了出来,大家都以为是怪物投胎而生。这些酷刑给百姓带来了灾难。

刘龑死前对自己的儿子们很不满意,说他的子孙没什么才能,南汉就像老鼠进了牛角,国运肯定会走下坡路。刘龑病死时54岁,在位共26年,庙号高祖。

4

殇帝刘玢

942年,刘龑子殇帝刘玢(原名洪度,920~943)嗣位,年号光天。次年,玢弟刘晟杀玢自立。

5

中宗刘晟

943年,玢弟刘晟(原名洪熙,920~958)杀玢自立,有应乾、乾和两个年号。乾和六年(948)刘晟乘楚国内乱,派兵攻楚,至九年,得楚十余州。十六年(958),刘晟卒,年三十九。

6

后主刘鋹

其子刘鋹(chǎng)(原名继兴,942~980)嗣位,年号大宝。他是刘晟之长子,原封卫王。

庸主误国

刘鋹不会治国,政事皆委诸宦官龚澄枢及女侍中卢琼仙等人,宫女亦任命为参政官员,其余官员只是聊备一格而已。刘鋹又认为群臣都有家室,会为了顾及子孙不肯尽忠,因此只信任宦官,臣属必须自宫才会被进用,以致于一度宦官高达二万人之多。又相当宠爱一名波斯女子,与之淫戏于后宫,叫她“媚猪”,而自称“萧闲大夫”,不理政事。后来将政事又交予女巫樊胡子,连龚澄枢及卢琼仙都依附她,政事紊乱。[1]

投降亡国

南汉大宝十三年(970年),宋朝派潭州防御使潘美攻南汉。南汉旧将先前多因谗言而被杀,宗室亦遭翦除殆尽,掌兵权的只有宦官而已,城墙、护城河,都装饰为宫殿、水塘;楼船战舰、武器盔甲,全部腐朽。大宝十四年(宋开宝四年,971年),宋军节节进逼,刘鋹挑选十几艘船,满载金银财宝及嫔妃,准备逃亡入海;还没出发,宦官与卫兵就盗取船舶逃走,刘鋹只好投降,南汉亡。

刘鋹投降后,将责任完全推给龚澄枢,宋太祖赵匡胤就将龚澄枢斩首,而赦免刘鋹的罪,并任命其为右千牛卫大将军,封恩赦侯。荒淫无度的刘鋹投降后,为宋太祖、宋太宗厚待,也出现不少趣事,与南唐后主李煜的国愁家恨形成强烈对比。

今昔阿斗

刘鋹本人体态丰满,眉清目秀。有巧思,亦能言善辩,曾用珠子将马鞍结成戏龙的形状献予宋太祖。宋太祖因此感叹说:“刘鋹如果能将这项技艺用在治国上,怎么会灭亡!”

刘鋹在南汉时,常置毒酒以毒杀臣下。降宋后有一日,被宋太祖赐酒,刘鋹以为要毒杀自己,因此大哭。宋太祖笑而取酒饮下,刘鋹大感惭愧。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将伐北汉刘继元,在长春殿宴请潘美等将领。当时刘鋹与已降宋的前吴越王钱俶、前清源节度使陈洪进都参加,刘鋹因此说:“朝廷威灵远播,四方僭号窃位的君主,今日都在座,不久平定太原,刘继元又将到达,臣率先来朝,希望可以手持棍棒,成为各国投降君王的老大。”宋太宗因此大笑。

南汉后主

开宝八年(975年),宋灭南唐后,将刘鋹改命左监门卫上将军,封彭城郡公。宋太宗即帝位,再改封其为卫国公。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刘鋹去世,被赠授太师,追封为南越王。由于刘鋹是南汉最后一位君主,复无谥号、庙号,史家所以习称其为南汉后主。

7

政治统治

刘岩在位时依靠士人治政,尽任士人为诸州刺史,还通过科举,每年录用进士、明经十余人为官,避免了武职官据地称雄之患。但刘岩及其继任者均为荒淫残暴之君,广聚珠宝珍玩,大兴土木。刘岩造昭阳殿时,以金为顶,以银铺地,还耗费大量珍珠、水晶、琥珀作装饰。为了课敛重赋并镇压人民的反抗,南汉统治者滥用酷刑,民众不堪其苦。光天元年(942)七月,刘岩死后不久,博罗(今属广东)人张遇贤在循州(今广东龙川西南)揭竿而起,自称“中天八国王”,年号永乐。起义军多次打败南汉官军,并自岭南向北挺进到南唐的虔州(今江西赣州),以白云洞为根据地,拥众十余万人。次年,因力量悬殊及叛徒出卖,被南汉军所镇压。

标签: 南汉

更多文章

  • 五代十国历史之北汉历史介绍 北汉历代皇帝简介 AD951-AD979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北汉

    北汉(951年―979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之一,历四主,共二十九年。一称东汉,为刘崇所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南),称太原府。盛时疆域十二州(一作十州),约为今山西省中部和北部。1基本简介北汉(951~979)五代十国地图五代时十国之一。一称东汉。刘崇所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南),称太原府。盛时疆

  • 五代十国历史之吴越国历史介绍 吴越国历代国王简介 AD901-AD978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吴越国

    吴越国(907年-978年)是唐末宋初五代时期十国中的一国,由浙江临安人钱镠所创建,以杭州为首府。占地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其范围包括今之浙江省十一个地市的全部与江苏省的苏州、福建省的福州。历三代五王,至公元978年纳土归宋,历时近百年。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战乱频仍,钱镠采取保境安民和“休兵

  • 五代十国历史之楚国历史介绍 楚国历代国王简介 AD897-AD951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楚国

    1五代十国楚国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湖南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王朝,史称马殷割据湖南,又称马楚。长沙为王都。楚国创始人马殷,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楚全盛时,辖域包括潭、衡、永、道、郴、邵、岳、朗、澧、辰、溆、连、昭、宜、全、桂、梧、贺、蒙、富、严、柳、象、容共24州,下设武安、武平、

  • 五代十国的历史背景简介 五代十国是指哪些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本时期包括五代(公元907年-960年)与十国(公元891年-979年)等众多割据政权。五代十国本质上是唐朝藩镇割据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续,唐末黄巢起义后,藩镇割据形势更甚

  • 武周皇帝武则天在位15年创造了哪四项之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

    隐身在甘肃庆阳北石窟寺222窟的一尊盛唐时代佛造像,被一些专家认为是唐武则天化身,引起人们极大兴趣。北石窟寺位于西峰市东南茹河和浦河交汇处,创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北石窟寺研究所宋所长说,北石窟寺共有雕像2125尊,被认为是武则天化身佛像隐身在222窟。这是典

  • 三国干涉还辽目的是什么 三国干涉还辽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干涉还辽

    三国干涉还辽是发生在《马关条约》之后的一个事件,提到三国干涉还辽参与的国家,这三个国家分别是德国,法国和德国。这三个国家之所以要在这个时候出手帮助中国,是有其他目的的。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了解到当时的法国和德国因为之前的战争,这两个国家的敌意一直没有化解,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再次发起战争。之后法国和德国

  • 唐朝296年为何发生了四次玄武门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玄武门政变

    唐皇朝有国近300年。读与之有关的史籍(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唐纪》等),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高祖开基到玄宗朝之前的93年中,发生了四次宫廷政变,而这四次政变却都牵涉到当时的皇宫城墙的北面正门玄武门。第一次政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是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之间

  • 杜陵阳是司马衍的皇后吗 杜陵阳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杜陵阳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东晋这个年代,硝烟滚滚杀机四伏,却充满了文学,绘画,音乐浪漫的气息。而这个时代的皇帝短命,后妃也大都薄命。当年的香气缭绕,如今剩下些什么呢?而今,隐隐只嗅得一缕残香,闻得一丝管弦罢了。在世人的眼中杜陵阳是高高在上的皇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她

  • 贞观之治措施 贞观之治是哪个皇帝开创的 贞观之治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措施贞观之治,就是指唐太宗统治下的治世。唐太宗以此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杰出君王,也正是因为贞观之治的出现,为后世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的农业社会推向了最为鼎盛的时期,那么贞观之治措施有哪些呢?唐太宗剧照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重视百姓的生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rdqu

  • 元祐更化的内容 元祐更化的影响 元祐更化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元祐更化

    元祐更化的内容元祐更化,是改变北宋国运的一件大事。司马光在高太后的支持下,对王安石的新政进行全面否定。但是,从元祐更化的内容中看,保守派不仅恢复了旧制,还打击了改革派,给整个王朝埋下了隐患。司马光画像元祐更化的内容之一,就是废除新法。司马光获得权力之后,打着“以母改子”的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