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代历史之后周历史地图 后周历代皇帝列表 AD951-AD960

五代历史之后周历史地图 后周历代皇帝列表 AD951-AD960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747 更新时间:2024/1/24 5:13:59

后周(951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它从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开国到960年北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被取代共经历了三个皇帝,10年。后周的首都是开封。统治地区包括今河南、山东、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陕西中部、甘肃东部、湖北北部、以及安徽、江苏的长江以北地区。郭威自称为周朝虢叔后裔,因此以“周”为国号,史称“后周”,以别于其他以周为国号的政权,又以郭威之姓,别称“郭周”。

1

历史

郭威建国

郭威建后周后汉乾祐三年(950年)四月(一作三月),郭威以枢密使出为邺都留守。十一月,后汉隐帝诛杀三位辅政大臣,又派人谋杀郭威,郭威不得已,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至开封,十一月二十一日(951年1月1日)后汉隐帝被杀。次年正月,郭威即帝位,是为太祖。改国号周,史称后周。改元广顺,仍都开封。郭威针对前朝弊政,进行了一些改革,刑罚有所轻减,某些苛税被废止,部分官田散给佃户,停止州府南郊进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人民的压迫剥削。郭威、柴荣都是在五代时期难得的好皇帝,后周时期的政治,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北宋统一中国本土地区奠定了基础。

太祖改革

后周世宗柴荣后周建立后,北汉也建国。当初,汉隐帝被杀时,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准备领兵南下,但听到朝中迎立他的儿子刘赟时,也就停止了,他说:“我儿为帝,我又何求!”太原少尹李骧私下对他说:“看郭威之心,终于想自己当皇帝,你不如马上领兵过太行,据孟津,等徐州相公(指刘赟)即位,然后还镇,那么郭威就不敢妄动了;不然,将会被欺骗利用。”刘崇大怒,说:“腐儒,想离间我们父子吗?”命令左右将李骧拖出斩首。不久,刘赟被废为湘阴公,刘崇派使者请将儿子领回晋阳,但是郭威已将刘赟杀死于宋州,刘崇便称帝于晋阳,国号为汉,就是北汉。北汉是十国中最后建立的一个国家,依附于辽国,刘崇称“侄皇帝”,改名刘旻。刘旻得知儿子死讯,想起李骧,哭着说:“我不听忠君之言,以至于此!”于是为李骧立祠,岁时拜祭。

在后周灭后汉的时候,南方的楚国也被南唐灭亡了。楚国由马殷建立,以后当国王的依次是马希声、马希范、马希广、马希萼、马希崇。乘马家兄弟为争夺王位互相残杀之机,南唐国王李璟派将军边镐率兵攻入长沙,马希崇投降。楚国是十国中第四个灭亡的国家。共传六主,四十五年。吴越、南汉、荆南、后蜀、南唐、北汉六国,当然,还有东北方强大的辽国,与后周同时存在。

公元954年,周太祖驾崩。后周太祖郭威在位三年,享年五十一岁。周太祖在位期间,留心革弊,为民众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是五代中一个较好的皇帝。

世宗时期

显德元年(954年)正月,郭威病逝,养子柴荣(柴皇后之侄,邢台人)继位,是为后周世宗(即后周世宗柴荣)。柴荣继续进行改革,整顿吏治,严明军纪,士卒精强,为统一准备条件。柴荣即位时,后周疆域除今山西中部和北部为北汉盘踞外,略同于后汉,与南唐、吴越、南汉、后蜀、南平等国并立。后周世宗有雄才大略,致力于全国统一,显德元年,亲率大军在高平(今属山西)与北汉、辽国的联军决战,大败北汉军,迫辽军退走,初步巩固了北部边防。二年,发兵击败后蜀,收复秦(今甘肃秦安北)、阶(今甘肃武都东)、成(今甘肃成县)、凤(今陕西凤县东)四州。此后,他三次亲征南唐。南唐主李璟被迫献淮南、江北十四州、六十县,与后周划江为界。六年,后周世宗又亲自统军北征,很快收复莫(今河北任丘北)、瀛(今河北河间)、易(今河北易县)三州和瓦桥(在今河北雄县)、益津(在今河北霸县)、淤口(在今河北霸县东信安镇)三关,计十七县。正当大军挺进的关键时刻,柴荣驾崩,遂回师开封。六月,子柴宗训继位,是为后周恭帝。

陈桥兵变

赵匡胤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驾崩,即位的后周恭帝柴宗训年仅七岁。赵匡胤此时任殿前都点检(禁卫军的最高长官)、更兼宋州归德军节度使。

后周显德七年正月(960年)春正月初二日,镇州(今河北正定)和定州(今河北定县)报称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联合南下,攻打后周,声势浩大,请求派兵援助。后周符太后和宰相范质、王溥等执政大臣不辨真假,慌忙令澶州节度使慕容延钊率兵抵御。又命赵匡胤率兵北上御敌,赐于他金带、银器、鞍马、铠甲、器仗数十万。初三日(02月03日),赵匡胤领军出汴梁爱景门,宣徽南院使昝居润安排筵席,朝廷众大臣饯送于郊外。傍晚时,军队行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赵匡胤在其弟赵光义,以及赵普、石守信、王审琦等策划下,鼓动士兵发动兵变,授意为他黄袍加身,反叛后周,改拥赵匡胤为皇帝。而后,赵匡胤率兵回师开封,约束将士,没有烧杀抢掠,“宋太祖陈桥之变,与众誓约不得惊动都人;入城之日,市不改肆”。赵匡胤陈桥兵变还京,只有京城巡检使韩通仓皇抵抗,但随即就被王彦升所杀。宰相范质率王溥、魏仁浦等人责问赵匡胤,帐前罗彦瑰拔剑厉声:“三军无主,众将议立检点为天子,再有异言者斩”。王溥面如土色,降阶下拜,范质亦拜,赵匡胤亲自扶起,以优礼待之。

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初四当日后周恭帝禅位,赵接任帝位,“宋太祖将受禅,未有禅文,翰林学士承旨陶糓在旁,出诸怀中而进之,曰:‘已成矣。”。

赵即位后,初五日改国号为宋,改显德七年为建隆元年,定都开封,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史称“陈桥兵变”。

2

疆域

范围

后周金黄色“宝物”.大抵是华北地区与关中地区,后来还有淮南地区。政治核心因为战乱与经济因素,由长安、洛阳过渡到开封。当时关中因战乱而荒废,较强的藩镇只有歧国李茂贞与定难军,而河陇地区也持续衰退,而开封处于隋唐大运河中枢地位,负责转运河北、关中、江南与湖广地区的货物,是天下粮食、货物的转运站。当关中因战乱而荒废时,聚集天下财富的开封就成为五代的首选地位。五代的战争大多以开封的宣武节度使与太原的河东节度使对峙为主,例如李克用的晋与后梁、后晋与后唐、后汉与占据中原的辽朝、北汉与后周等都是如此。这也是因为太原所位于易守难攻的太行山山区,如果获得背后北方民族的支援,能够与位于平原的开封鼎力争位。

范围与唐朝后期相比,萎缩明显,比中国本土的范围略小,外族大举占领中国本土的周围,最后建立辽朝与西夏。河西地区被归义军、甘州回鹘与吐蕃诸部所占领。燕云十六州在938年被后晋高祖石敬瑭割让给契丹国(后为辽朝),使汉、唐以来北方的国防线全部后退,黄河北岸几乎没有屏障。再加上中国政治核心东移,使得五代、宋朝备受辽朝的压力。而安南地区被静海军的曲家所割据,并在吴权于白藤江之战击败后汉军后,使越南地区正式脱离中国历史。而在陕北夏州割据的定难军,也在宋朝时独立成西夏。

行政区划

节度使成为地方行政区划是由唐朝中期才开始设置的,又称藩镇,主管地方军事、行政与财政,位高权重。五代各朝或地方十国的内部也时常发生,这是五代十国动荡不安的起因。此外还在某些地方设“军”,成为一级行政机构。如907年后梁在辉州砀山县置崇德军,939年后晋改旧威州为清远军,954年后周以莱芜监为广利军等,其军使委命本道差补。

第二行政区为州,州设刺史,第三行政区县则设县令。部分州因首都地位或地势重要而升级为府、例如五代在汴州设有东京开封府、长安设有西京京兆府、魏州设有大名府,有些重要的府在宋朝形成五京制。

3

政治

三省六部

中央行政机构有三省六部。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与中书省,下设六部尚书,并分司办事。中书令和侍中均为正二品,左右常侍从三品升为正三品,门下侍郎从正四品升为正三品。设中书门下省,置“中书门下平章事”,改司政殿为金銮殿,设大学士一员,以崇政院使敬翔为金銮殿大学士。中书省和门下省方面,其官员品级也比唐朝高,其长官侍中在唐代宗以前均为正三品。

枢密院

五代十国还设有枢密院以掌管军事,又大多为武将。枢密使掌握军事,其实权往往超过宰相,可直接下令任免藩镇。所以通常由皇帝最亲信的臣僚充当,有时又以宰臣兼任枢密使。例如959年后周世宗命司徒平章事范质与礼部尚书平章事王溥参知枢密院事,借此以加强文人官僚制度。最后由宋朝所继承之。而十国等各国或地方藩镇也大抵置有枢密使或相当于枢密使的官职。

法律

957年后周世宗令大臣们进行整理,唐律条文难解的,加上注释,格敕繁杂的,加以删除,汇编为《大周刑统》二十一卷。北宋初年所编的《宋刑统》即就此书略加增删而成。

4

军事

后周后周在首都设龙捷左右军、虎捷左右军。后周世宗时改革军事制度,实施练选制度,精简中央禁军,补充强健之士,设有殿前都指挥使、水陆都部署、殿前都点检等高级军官,形成“殿前诸班”的禁军。其中殿前都点检掌握军事实权,后来担任此职的赵匡胤在后周世宗去世后发动陈桥兵变,篡位建宋朝。其次是严明军纪,命兵部尚书张昭远制定新的军法。最后是限制藩镇权力,例如禁止造军器、干预民政等等。

5

经济

农业

后周太祖郭威为了减轻农民压力,于952年直接将兵屯的营田赐给佃户,以提升税收;并且废除后梁太祖朱温实行的“牛租”,使农民免除牛死租存的负担。到后周世祖时,建立均田制,按实际占有田亩征税。这不同于隋唐前期的旧制,而是同两税法之后普遍实行税产是一致的。

标签: 后周郭威柴荣

更多文章

  • 五代十国历史之前蜀历史介绍 前蜀历代皇帝简介 AD907-AD925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前蜀

    前蜀(907年925年),五代时十国之一,王建所建,定都成都(今属四川)。盛时疆域约为今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历二主,共十八年。前蜀建立后,很少有大规模战争,社会生产基本上能正常进行,但王建统治时赋税已很繁重。王衍奢侈荒淫,营建宫殿,巡游诸郡,耗费大量财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太后

  • 五代十国历史之后蜀历史介绍 后蜀历代皇帝简介 AD934-AD965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后蜀,孟知祥,孟昶

    后蜀,五代十国时期的国家之一,(934965年),孟知祥所建,都成都(今属四川)。盛时疆域约为今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历2主,共31年,965年灭于北宋。蜀地富庶,在孟知祥、孟昶统治时期,境内很少发生战争,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后蜀与南唐同为五代时期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区域。1基本概况同

  • 五代十国历史之吴国历史介绍 吴国历代皇帝简介 AD902-AD937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吴国,杨行密

    吴(902年-937年)是五代时十国之一。为杨行密所建,又称“杨吴”,亦称南吴,弘农,淮南。1历史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据扬州。天复二年(902年)拜东面诸道行营都统、检校太师、中书令、吴王,建都广陵(即扬州),称江都府。杨行密注意招集流亡,奖励农桑,

  • 五代十国历史之南唐历史介绍 南唐历代皇帝简介 AD937-AD975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唐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定都金陵,历时39年,有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三位帝王。南唐一朝,最盛时幅员35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约五百万。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使得江淮地区在五代乱世中“比年丰稔,兵食有余

  • 五代十国历史之南汉历史介绍 南汉历代皇帝简介 AD917-AD971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汉

    南汉(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地方政权之一,位于现广东、广西两省及越南北部。唐朝末年,刘谦任封州(现广东封开)刺史,拥兵过万,战舰百余。刘谦死后,刘隐继承父职。907年,刘隐受后梁封为彭郡王,909年改封为南平王,次年又改封为南海王。刘隐死后,其弟刘龑袭封南海王。刘龑凭借父兄在岭南的基业

  • 五代十国历史之北汉历史介绍 北汉历代皇帝简介 AD951-AD979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北汉

    北汉(951年―979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之一,历四主,共二十九年。一称东汉,为刘崇所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南),称太原府。盛时疆域十二州(一作十州),约为今山西省中部和北部。1基本简介北汉(951~979)五代十国地图五代时十国之一。一称东汉。刘崇所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南),称太原府。盛时疆

  • 五代十国历史之吴越国历史介绍 吴越国历代国王简介 AD901-AD978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吴越国

    吴越国(907年-978年)是唐末宋初五代时期十国中的一国,由浙江临安人钱镠所创建,以杭州为首府。占地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其范围包括今之浙江省十一个地市的全部与江苏省的苏州、福建省的福州。历三代五王,至公元978年纳土归宋,历时近百年。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战乱频仍,钱镠采取保境安民和“休兵

  • 五代十国历史之楚国历史介绍 楚国历代国王简介 AD897-AD951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楚国

    1五代十国楚国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湖南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王朝,史称马殷割据湖南,又称马楚。长沙为王都。楚国创始人马殷,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楚全盛时,辖域包括潭、衡、永、道、郴、邵、岳、朗、澧、辰、溆、连、昭、宜、全、桂、梧、贺、蒙、富、严、柳、象、容共24州,下设武安、武平、

  • 五代十国的历史背景简介 五代十国是指哪些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本时期包括五代(公元907年-960年)与十国(公元891年-979年)等众多割据政权。五代十国本质上是唐朝藩镇割据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续,唐末黄巢起义后,藩镇割据形势更甚

  • 武周皇帝武则天在位15年创造了哪四项之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

    隐身在甘肃庆阳北石窟寺222窟的一尊盛唐时代佛造像,被一些专家认为是唐武则天化身,引起人们极大兴趣。北石窟寺位于西峰市东南茹河和浦河交汇处,创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北石窟寺研究所宋所长说,北石窟寺共有雕像2125尊,被认为是武则天化身佛像隐身在222窟。这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