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沙丘之变的背景是什么 介绍沙丘之变发生在哪年 沙丘之变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沙丘之变的背景是什么 介绍沙丘之变发生在哪年 沙丘之变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760 更新时间:2024/1/27 4:17:00

沙丘之变的背景是什么

沙丘之变是秦始皇死后赵高拉拢李斯密谋篡改遗书,害死扶苏,扶胡亥上位的一次政变。那么沙丘之变的背景是什么呢?秦始皇出游,途中病逝。赵高害怕天下因皇帝逝世发生变故,没有对外宣扬;并且他想借此机会让胡亥登基,于是便有了沙丘之变。

胡亥像

沙丘之变的背景也包括赵高的家庭背景和蒙毅的恩怨恩怨。赵高的父亲是秦王的远亲,因犯罪被施罪刑,母亲沦为奴婢,赵高因此也是身份卑贱。秦始皇因他勤奋又精通法律,便提拔他,还让他教自己的小儿子胡亥学习判案。赵高聪慧过人很快便被胡亥赏识跟信任。

有一次赵高犯了罪,秦始皇让蒙毅查案,蒙毅公正不阿,按律法要处死赵高。后秦始皇却突然赦免了他的罪行,还恢复了他的职位,从此赵高便对蒙毅心生怨恨。秦始皇死后,赵高害怕公子扶苏登基后,蒙毅会被重用,对自己不利,便想利用此次秦始皇病逝除去他们,让胡亥登基,于是便有了沙丘之变。

后赵高想劝说李斯,遭到拒绝,李斯效忠于秦始皇,不愿意做有负于先皇又背弃公子扶苏的事。李斯认为这是不忠不义之事。而赵高以商汤、周武为例博得世人称赞,最终李斯因一己私欲答应了赵高。

所以沙丘之变的最重要的策划人就是赵高,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因素都是必不可少的。

分析沙丘之变的真实性

沙丘之变是历史上有名的政变,由于时间久远,沙丘之变的真实性也引发人们的争议。

扶苏画像

《史记》里记载的这件事有很多疑点。秦始皇在沙丘病重身亡,有历史学家认为秦始皇并没有病重只是风寒,是赵高趁火打劫送了他一程,后联络李斯拥立胡亥,刺死扶苏,逮捕蒙氏两兄弟。司马迁在《蒙恬列传》中写到:赵高说蒙毅阻止胡亥做太子,胡亥也是以此给蒙毅定罪,说明秦始皇生前至少想过立胡亥为太子。

这样历史公认的二世之立能不能定为篡位就成了一个疑团。秦始皇对胡亥疼爱有加,带他一起出游就能证明,让赵高做胡亥的老师也能证明。《蒙恬列传》记载: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但是这也不能排除胡亥通过沙丘之变登基的可能性,反而说明秦始皇生前要立胡亥为太子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胡亥登基是否是秦始皇本意,沙丘之变的真实性是历史的谜。

沙丘之变任何一个细节都是机密,那么司马迁又是怎么知道的呢?所以司马迁记录这一事件的真实性便很可疑。赵高劝说李斯跟胡亥时,与吕不韦劝说异人跟阳泉君的话像复印版一样。这就不能排除司马迁写这一部分的时候是以吕不韦为例子。而《史记》所记载的东西只是大部分是真实的而已。所以仅仅根据史上记载,是不能来明确判断沙丘之变的真实性的。

沙丘之变有什么影响

沙丘之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政变,那沙丘之变的影响有哪些呢?赵高、胡亥害死了公子扶苏,胡亥登基后赵高受到了提拔,升官进爵,害死蒙氏二兄弟。

胡亥像

胡亥又在赵高的唆使下对其他的官员大开杀戒。冯去疾冯劫为了免遭羞辱先后自尽,在杀大臣时赵高把自己的亲信都安插了朝廷,朝中重要职位都是赵高的党羽。朝中反对赵高的大臣被杀后,他仍然不满足,开始变本加厉寻找机会唆使胡亥对地方官员进行诛杀。胡亥登基的第二年,胡亥效仿秦始皇开始各地巡游。在巡游时赵高唆使胡亥杀死那些不听信于自己的官吏,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信。而胡亥因年轻又信任赵高全部照做了,弄得朝中大臣人心惶惶。

沙丘之变的影响不止这些,胡亥只一心贪图享乐,没有意识到赵高的夺权阴谋。后赵高设计让胡亥对李斯产生不满,给李斯加上莫须有的罪名,胡亥想捉拿李斯但又没有证据,就派了人监视李斯。李斯上书揭发赵高,胡亥却没有相信反而告诉了赵高,赵高对李斯施行逼其认罪,最终李斯受“具五刑”而死,他的家人也一同被杀,恐怖的气息在秦国到处弥漫。反秦浪潮此起彼伏,陈胜吴广以扶苏、项燕为名发起大泽乡起义,农民起义遍布全国。

沙丘之变的影响很深远,它直接导致赵高在实质上掌握政权,最终亡了秦朝。

沙丘之变的结果如何

沙丘之变是历史上著名的政变,那沙丘之变的结果是什么呢?秦始皇在游行途中病危,到达沙丘时病逝,赵高迟迟不去给扶苏送遗诏,还不敢对天下公布秦始皇的死讯。

赵高像

赵高便把秦始皇的遗体秘密的安置在可调节温度的车内,秦始皇的游行车队从井陉到达九原时,秦始皇遗体开始散发恶臭,赵高等人便让随行的人在车上放了许多的鲍鱼,借着鱼的臭味来掩盖尸体腐烂的味道。赵高拉拢李斯一起篡改诏书,害死了公子扶苏。到达咸阳后公布了皇帝死讯。

沙丘之变的结果导致胡亥顺利登基,他把秦始皇葬在了骊山皇陵,用融化后的铜水灌入堵住地下水。让工匠在墓室安装了带机关的弓弩,有人靠近墓穴时就会被射中。还让后宫未生育的嫔妃都去陪葬,而墓穴建好后,害怕那些工匠泄露墓室的秘密,把他们全部封在了墓穴中。

赵高也因胡亥登基而升官,做了郎中令,成了朝中有地位的权臣。后向胡亥进言要杀死蒙氏二兄弟,子婴劝胡亥不要杀秦国的这两位重臣;提出要是诛杀忠臣而扶立品行不端正的人,在内会失去君臣之间的信任,在外会使将士们意志涣散。胡亥不听信忠言杀死了蒙毅,蒙恬也服毒自杀。赵高扫除了自己在夺权路上的障碍,又报了自己的私仇,一举两得。

沙丘之变的结果便是赵高因为自己的私人恩怨害死朝中的两位重臣,并加快了秦朝的灭亡。

沙丘之变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通过沙丘之变,赵高顺利的让胡亥登上皇帝宝座,而沙丘之变的过程惊心动魄,每个细节都是必不可少的。

李斯像

秦始皇出游随行的还有胡亥、赵高、李斯。他们离开咸阳后到达云梦,然后是浙江,江苏,到达平原津的时候皇帝病倒了,经医治无好转,终于熬到了沙丘,秦始皇觉得自己时间不多了,才让赵高写遗诏给扶苏,让扶苏回咸阳给自己办丧事。

沙丘之变的过程如何呢?遗诏还没有送出秦始皇就死在了沙丘。李斯担心路途遥远,先把皇帝的死讯公布了会引起天下大乱,便跟赵高商量到咸阳以后再公开。他们把皇帝的尸体安放在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车中,安排了几个信的过的宦者陪乘,因为秦始皇平日行动诡秘因此并没有人怀疑。李斯让赵高送出遗诏,不料赵高却想借此机会篡改诏书,扶胡亥登基,遭到了李斯的反对。李斯认为这样是不忠不义之事,赵高便苦口婆心劝说李斯,终于两人都因一己之私篡改了诏书。诏书上说因扶苏与蒙恬率军屯边,十几年来没有任何功劳,赐剑自尽。

而蒙恬被污蔑与扶苏同谋,为臣不忠,跟扶苏一同赐死。诏书由胡亥的心腹做使者送出。扶苏看到自己的父亲要让自己自尽,痛苦不已。而蒙恬觉得此事多有蹊跷劝扶苏上奏确定一下,扶苏是个孝子认为父亲让自己死自己必须得死,拔剑自尽了。蒙恬不愿自杀便跟随使者去往周阳狱中。胡亥赵高开始心虚,不敢回咸阳,待扶苏死讯传来才急忙赶回咸阳,将秦始皇安葬后胡亥就顺利登基了,这就是沙丘之变的过程。

介绍沙丘之变发生在哪年

沙丘之变指的是赵高用阴谋诡计使不是太子的胡亥做了皇帝,那么沙丘之变发生在哪年呢?沙丘之变发生在中国战国时期的一次政变,始皇三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210年。

标签: 沙丘之变

更多文章

  • 五代历史之后梁历史地图 后梁历代皇帝列表 AD907-AD923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后梁

    后梁(907~923年)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907年,梁王朱全忠(朱温)篡唐称帝,国号“大梁”,建都开封,史称后梁,唐朝正式宣告灭亡,中国历史进入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后梁自梁太祖朱温开国之前就长期与河东的晋国争霸直至亡国,共历三帝,前后17年。因为皇帝姓朱,为与南北朝时的南梁

  • 五代历史之后唐历史地图 后唐历代皇帝列表 AD923-AD936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后唐

    后唐,五代之一,李存勖(即后唐庄宗)所建,京都洛阳,历四帝,共十四年。盛时疆域约为今河南、山东、山西三省,河北、陕西的大部及甘肃、安徽、宁夏、湖北、江苏的一部分,并占有四川十年,是五代十国时疆域最大的国家。891年,唐朝封李克用为晋王;923年,晋王李存勖称帝,国号“唐”,史

  • 五代历史之后晋历史地图 后晋历代皇帝列表 AD936-AD947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后晋,石敬瑭

    后晋(936年947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朝代,从后晋高祖石敬瑭936年灭后唐开国到契丹947年灭后晋一共经历了两个皇帝,12年。为与司马氏的晋朝相区别,又别称为石晋,都开封。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夏,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认契丹皇帝为父,并以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在契丹扶持

  • 五代历史之后汉历史地图 后汉历代皇帝列表 AD947-AD951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后汉,刘知远

    五代时期的汉朝,高祖刘知远建立,都城开封。后唐灭亡后,石敬瑭建立后晋,任刘知远为河东节度使,世居太原。西元947年,契丹灭后晋,占据中原,但是契丹兵在中原烧杀抢掠,大失民心。刘知远抓住时机,在太原称帝,国号大汉,后攻克中原,定都于汴京(今开封)。948年高祖第二子刘承佑嗣位,即汉隐帝。950年李守贞

  • 五代历史之后周历史地图 后周历代皇帝列表 AD951-AD960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后周,郭威,柴荣

    后周(951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它从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开国到960年北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被取代共经历了三个皇帝,10年。后周的首都是开封。统治地区包括今河南、山东、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陕西中部、甘肃东部、湖北北部、以及安徽、江苏的长江以北地区。郭威自

  • 五代十国历史之前蜀历史介绍 前蜀历代皇帝简介 AD907-AD925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前蜀

    前蜀(907年925年),五代时十国之一,王建所建,定都成都(今属四川)。盛时疆域约为今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历二主,共十八年。前蜀建立后,很少有大规模战争,社会生产基本上能正常进行,但王建统治时赋税已很繁重。王衍奢侈荒淫,营建宫殿,巡游诸郡,耗费大量财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太后

  • 五代十国历史之后蜀历史介绍 后蜀历代皇帝简介 AD934-AD965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后蜀,孟知祥,孟昶

    后蜀,五代十国时期的国家之一,(934965年),孟知祥所建,都成都(今属四川)。盛时疆域约为今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历2主,共31年,965年灭于北宋。蜀地富庶,在孟知祥、孟昶统治时期,境内很少发生战争,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后蜀与南唐同为五代时期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区域。1基本概况同

  • 五代十国历史之吴国历史介绍 吴国历代皇帝简介 AD902-AD937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吴国,杨行密

    吴(902年-937年)是五代时十国之一。为杨行密所建,又称“杨吴”,亦称南吴,弘农,淮南。1历史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据扬州。天复二年(902年)拜东面诸道行营都统、检校太师、中书令、吴王,建都广陵(即扬州),称江都府。杨行密注意招集流亡,奖励农桑,

  • 五代十国历史之南唐历史介绍 南唐历代皇帝简介 AD937-AD975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唐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定都金陵,历时39年,有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三位帝王。南唐一朝,最盛时幅员35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约五百万。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使得江淮地区在五代乱世中“比年丰稔,兵食有余

  • 五代十国历史之南汉历史介绍 南汉历代皇帝简介 AD917-AD971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汉

    南汉(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地方政权之一,位于现广东、广西两省及越南北部。唐朝末年,刘谦任封州(现广东封开)刺史,拥兵过万,战舰百余。刘谦死后,刘隐继承父职。907年,刘隐受后梁封为彭郡王,909年改封为南平王,次年又改封为南海王。刘隐死后,其弟刘龑袭封南海王。刘龑凭借父兄在岭南的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