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就是一个种菜的,却两度掀翻河北,又凭什么与李世民战成平手?

他就是一个种菜的,却两度掀翻河北,又凭什么与李世民战成平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75 更新时间:2024/2/24 3:53:31

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正月,天下人忙着庆祝新春,而一群饥寒交迫的逃亡者则在忙着觅食。

这群人来到饶阳城下,虽有老相识就在城内,但为首的大哥并不想入城。此时的他已成惊弓之鸟,将怀疑精神扩张到了每一个细胞,谁在他眼中都有可能成为背叛者。

然而这位老相识只用几滴眼泪就消除了他的防备之心,当然待这群人入城后,就有钢刀架在了他们的脖子上。

武德六年(623年)二月,这位带头大哥被杀,死前他怨恨地说:“我本来在老家好好种菜,都是高雅贤把我害到如此地步啊!”

这位带头大哥就是,隋唐枭雄,李氏父子的劲敌--刘黑闼

他曾两度席卷河北,唐朝名将罗艺、李世勣都是他的刀下鬼,李世民三兄弟轮流上阵才将他拿下,刘黑闼到底有什么能耐,竟然如此凶猛?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败落得如此不堪呢?

01 风云再起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李唐劲敌窦建德王世充先后被杀,李唐朝廷上至李渊父子,下至文武百官,无不对中原和河北形势持乐观态度。

但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李渊七月十八日安排文武官员进驻河北,七月十九日就有人再度起兵了。

这个人就是刘黑闼。

他原是窦建德旧部,窦建德兵败被俘后,他就偷偷跑回了家乡,继续干起了老本行--种菜,打算下半生做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但老本行没干几天,就干不下去了,他自认自己天生就是一名战将,怎能就此沉沦?

恰好窦建德旧部高雅贤、范愿、董康买、曹湛等人,由于受到李渊征召而惶恐不安,毕竟有前车之鉴,王世充及其部下都被李唐杀了,李渊急着征召他们,肯定也不安好心。

与其等着被对手宰割,不如干脆站起来反抗,说不定能再创一番事业。于是,高雅贤等人决定起兵,并将领袖人选锁定了刘黑闼。

就这样,刘黑闼把锄头一扔,继续披挂上阵,领着一群人正式向李氏父子叫板。

02 横扫河北

刘黑闼果然不凡,一出手就攻陷了漳南,消息传至长安,李唐朝廷倍感意外。七月二十二日,李渊不得不把河北的行政架构再次调整为战时编制。

李渊显然没有将刘黑闼放在眼里,以为唐朝的地方军就能应付这帮亡命之徒。然而接下来刘黑闼所展现出的强悍,令李渊大跌眼镜。

武德四年中秋起,刘黑闼开横扫模式。八月二十,攻陷鄃县,唐魏州刺史和贝州刺史皆战死。十天后,刘黑闼又攻陷了历亭,唐屯卫将军王行敏被斩首。

战报传至长安,李渊终于有点醒悟了,这伙强贼还有两下子。不急,待我派三千精锐步骑前去镇压,大将秦武通、定州总管李玄通,幽州总管罗艺都出马了。

这下总该行了吧,然而令李渊没想到的是,刘黑闼初战告捷后,原窦建德旧部也都跑出来了,他的手下人马立马增至两千余人,于是立马自立为大将军。

唐军与刘黑闼在饶阳展开激战,淮安王李神通率先出战,尽管唐军在兵力上呈压倒性优势,但却遇上了暴风雪,不分青红皂白的风雪,将优势给了刘黑闼,结果唐军大败。

与此同时,幽州总管罗艺与高雅贤也在主战场西面打得热火朝天,罗艺刚占上风,就听说李神通吃了大败仗,他赶紧退守藁城。

但刘黑闼并没有停下的意思,一路直攻藁城,罗艺顶不住,只好撤回幽州。

刘黑闼经此一战,势气大振。十月初六,又攻陷了瀛洲,同时,观州也发生暴乱,举城皆降刘黑闼。十九日,毛州也起兵响应。

十一月十九日,定州失陷,总管李玄通被生擒,但他死得很有骨气,刺腹自杀。

李神通败了,李玄通死了,刘黑闼攻城略地,各地窦建德旧部纷纷呼应,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然而更遭的是,叛乱就像一颗毒瘤,病群会不断扩散,就在刘黑闼起兵没多久,隋末群雄中的墙头草徐圆朗,他也起来造反了。

徐圆朗自立过,跟过李密,追随过窦建德,再造反时的角色是李唐的衮州总管。他对这个小角色并不满意,于是刘黑闼一勾引他,他就坐不住了。

他一出马,也是大手笔。几乎就在一夜之间,兖州、郓州、陈州、杞州、洛州、曹州、戴州等八州豪强纷纷响应,遂徐圆朗自称鲁王。

这么一来,刘黑闼在河北祸乱,徐圆朗在河南作妖,二人遥相呼应。不过很快,他们又有一位重量级的伙伴加入,此人就是高开道

老高时任唐蔚州总管,盐户出身,乱世起兵,自称过燕王,也自封过皇帝,最后通过罗艺降唐,封北平郡王,赐姓李。

照理说,一个盐户出身的人,有这样的成就也算是光宗耀祖了吧,但与刘黑闼、徐圆朗一样,在他们的灵魂深处,都住着一样东西,叫做“不安分”。

高开道登场,先拿恩人罗艺开刀。幽州饥荒,罗艺向他借粮,高开道满口答应,但在运粮队到达时,他却翻脸了,宣布与罗艺断交,扣押了罗艺的人马。

随后,他又玩了把反间计,让部下假意投靠罗艺,就在罗艺接应这名部下时,骤然向罗艺发起攻击,重创幽州军队。

玩过罗艺后,他火速北连东突厥,南结刘黑闼,随后在恒州、定州、幽州、易州大肆扫荡。

与此同时,刘黑闼也忙得不亦乐乎。武德四年十二月,刘黑闼攻陷冀州,斩杀了刺史,随后向赵魏地区发布通告,又一波窦建德旧部起兵响应。

八日,刘黑闼率数万大军进逼宗城,唐黎州总管李世勣,右武将军秦武通,均力不能支,只好放弃宗城,退守洺州。

然而就在唐军退兵的路上,被刘黑闼追上,一场大战随即爆发。战果便是刘黑闼斩杀了五千唐军,李世勣和秦武通侥幸逃脱。

十四日,洺州豪强与刘黑闼里应外合,拿下了洺州城。之后,他又连同突厥大举南下,接连攻克了相州、黎州、邢州、赵州和莘州,而各地唐军均无人能当其锋。

短短半年时间,刘黑闼横扫河北,以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创造了一个令李唐震撼的战争神话。

李神通、罗艺、李玄通、李世勣、秦武通等诸多大将,都成了刘黑闼的手下败将,难道诺大的李唐天下就没有人能与之争锋吗?

有,他就是李渊手中的王牌--秦王李世民。

03 洺水之战

刘黑闼暴乱让李渊忧郁不已,大河南北一片混乱,但为何李渊不早早派出李世民呢?

不是他不想派,而是他为了帝国的未来,不敢再派他出战了。自打李世民平定窦建德、王世充后,他的盖世功劳如何奖励就困扰了李渊很久。

好不容易想出一个“天策上将”的官衔,食邑增至三万户,同时还让他开府,拥有了各级官属任命权,但李世民仍不满足,他还开办了文学馆,广收人才,这样下去,迟早得出问题。

所以,李渊迟迟没有派李世民出战,这从客观上也给予了刘黑闼迅速崛起的时间。但现在形势不一样了,刘黑闼都蹬鼻子上脸啦,再不给他点颜色看看,就真把李唐当根葱了。

武德五年正月初八,李世民终于踏上了东征之路。此时的刘黑闼已自称汉东王,定都洺州,按旧时夏朝征政队伍,建立起了自己的领导班子,但他的好日子却要终结了。

李世民率大军进抵获嘉,刘黑闼也知道秦王的厉害,并不想与其正面交锋。于是,他主动撤出了相州,打算据守洺州。

正月十四,李世民便轻而易举拿下相州,挺进肥乡,扎营于洺水南岸,威逼洺州。

同时,幽州的罗艺也率数万大军南下,意图与李世民一起,对刘黑闼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刘黑闼接到战报后,他做出的决策是先北上收拾罗艺,之后再与李世民大决战。于是,他留给守城的范愿一万兵力,命其保住洺州。

哪料他前脚出门,李世民后脚就派出擂鼓小分队,日夜在洺州城西擂击,对范愿发动心理战。

范愿听到战鼓不停,早就吓破了胆,以为李世民要攻城,赶紧派人快马加鞭急告刘黑闼。

老刘收到急报,进退两难,最后决定先保老巢,至于北上,他也没放弃,让自己的弟弟刘十善和大将张君立率一万人马继续北上。

这一万人马不经打,与罗艺在徐河激战,一下就被罗艺端了,八千余人领盒饭下线。

李世民这边也迎来了好消息,洺水县发生暴乱,唐军乘乱进驻了洺水县。别小看这个小县城,刘黑闼很快就会被它逼疯。

刘黑闼回军的首要作务就是夺回洺水,但无奈受到了秦叔宝的截击,没有成功。而李世民也丝毫没有给他机会,分兵绕过洺州,收复了北面的邢州和一个重要关口井州。

二月中下旬,罗艺也像开挂了一样,一路南下,接连攻克了定州、栾州、廉州和赵州,兵锋也直指洺州。

这么一来,刘黑闼嚣张不起来了,唐军南北合围之势已成,他被钉在了弹丸之地洺州。

要想不被活活饿死,就要尽快解决补给线问题。如今他的后勤补给线只剩下洺州东北面了,但要命的是,这唯一的补给通道也让唐军扼住了咽喉,这个咽喉就是之前丢失的洺水县。

因此,在真正的决战来临之前,一场揭幕战不可避免。

在洺水城争夺战中,刘黑闼的表现相当勇猛。从二月下旬开始,刘黑闼就对洺水城发起了一轮又轮猛烈地攻击。

李世民麾下猛将罗世信在此战中阵亡,刘黑闼也一度拿下了洺水,之后又被李世勣夺回。

到三月初,罗艺与李世民主力会师,刘黑闼仍然没有停下进攻的脚步,也不能停下,不是战死,就是饿死,反正一死,刘黑闼只能豁出去了。

但李世民没那么傻,你要硬打,我就要接招吗?就不接招,他坚壁不出,只是派兵封锁了刘黑闼的补给线。

从冀州、贝州、沧州和瀛洲等地发来的粮草被给,全让李世民焚毁于半路。

从二月初一到三月下旬,在将近六十天的时间里,李世民与刘黑闼一直对峙于洺水两岸,刘黑闼逐渐陷入绝境。

为了摆脱困境,刘黑闼不得不与唐军展开大决战。

三月二十六日,决定刘黑闼的命运之战--洺水之战打响。

刘黑闼两万步骑,与唐军在洺水展开决战。李世民还是老战法,喜欢冲阵,他率领精锐骑兵先击破了刘的骑兵,乘胜又冲入步兵阵地。

但刘黑闼也不是吃素的,特别这是一场生死战,河北将士也抱着背水一战的决心,与唐军展开殊死战斗。

两军从中午苦战到黄昏,来往冲杀了多个回合,仍胜负难分。唐军虽略占上风,但始终不能扩大优势。

在这一战中,李世民的战马拳毛騧(guā),在来往激战中,身中九箭,前胸六箭,背后三箭,带着一匹战马的尊严倒在了战场上,其表现可谓壮烈!

然而就在刘黑闼的汉东军与唐军即将分出胜负时,老刘抓住时机溜了。好汉难当,关键时刻,还得看第三十六计:走为上!

刘黑闼带着两百余骑逃奔东突厥,他的汉东军几乎全军覆没,万人遭斩首,而数千人则被李世军引洪水吞没。

李世民赢了,但赢得相当惨烈!

04 卷土重来

刘黑闼的有生力量在洺水之战中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但高开道和徐圆朗还屠刀在手,内心的野火还在熊熊燃烧。

正当李世民掉转矛头对准徐圆朗时,李渊急了,他赶紧下诏把李世民叫回了长安。王牌用完就得及时收回,免得出乱子。

但徐圆朗势力也不可小觑,他吞并了浚仪,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了谯州和杞州。当李世民把形势汇报给李渊时,李渊皱起了眉,只好再把王牌打出去,不过也不忘给他配副手,李神通、李元吉和李世勣。

李世民心知肚明,在接连攻克河南十余座城后,他便主动班师回朝了,把剩下的任务交给了上面三位。

但李世民回师不久,刘黑闼便再度袭来。

武德五年七月十五,李渊任命淮阳王李道玄为河北道行军总管,负责征讨刘黑闼。

一个年仅十九岁的孩子怎么应对身经百战老奸巨猾的刘黑闼呢?这玩笑开大了。李渊还不至于如此昏聩,还给他派了个副手,就是沙场老将史万宝,但问题也就在这里。

一老一少,本来一个当教练,一个练手,但两人不和,李渊私下又对史万宝说,淮阳王年轻,军事行动由你全权负责。如此一来,史万宝更不把李道玄放在眼里了。

十月十七,唐军与刘黑闼在下博会战,结果三万唐军大败,李道玄被斩首,史万宝也无力回天。

刘黑闼再度归来,再次攻城略地,唐军守将望风而降,李世民洺水之战的胜利果实似乎在瞬间付诸东流。

十月二十七日,复仇之神刘黑闼再度回归他的都城洺州,又一次恢复夏朝全境。

十一月初,驻兵河南的齐王李元吉,虽然早就接到了李渊的诏令,但他也始终不敢向前迈一步。

接下来这仗怎么打?远在长安太极宫的魏徴坐不住了。

眼看秦王李世民风头出尽,威望日增,魏徽替李建成着急上火。这下机会来了,他怎么能错过?

他鼓动李建成出战,一来杀杀李世民的威风,二来建立自己的功名,稳住太子之位。

李建成深以为然。于是,他向李渊主动请缨,要求出战刘黑闼。

李元吉一听说大哥要来,忽然变得勇敢起来,在魏州一带也打了一场漂亮仗,击败了刘十善,之后与李建成会师。

而刘黑闼则集中兵力围攻魏州,然则却是久攻不下。当他听说李建成来了后,立即掉头南下,与李建成在昌乐决战。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他竟不战而败。

魏徴提出重在攻心,而非攻城。先前唐军一抓到俘虏就全部处死,连逃亡在外的人也不放过。前不久李元吉虽然发布了大赦令,但汉东军无人相信,而且还以为是陷阱。

如今我们只要把汉东军的俘虏全部释放,送他们回家乡,如此一来,刘黑闼的部众必然离散。

此计果然妙,李建成依计而行,在战场上先后两次与刘黑闼正面对决,却只列阵不出战。

刘黑闼也担心有埋伏,看着对手收兵,自己也没敢动手。然而没过几天,他就发现军中开始断粮,有不和部众开始逃亡,甚至一些士兵还把他们的将领绑了,一起投靠了唐军。

刘黑闼不敢再战,再次选择了走为上,然而这次他走不成了。

他不敢再战,但李建成却是斗志满满,一路紧追着他不放。

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正月,普天同庆新春,刘黑闼和他的百余亲信则一路在逃亡。

他们实在是太饿了,当逃到饶阳时,刘黑闼的老部下,饶州刺史诸葛德威新自出城迎接他。

但刘黑闼并不想进城,他刚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背叛,万余兵丁离他而去,他怎敢再信他人?

然而诸葛德威却为他留下了两行热泪,他的眼泪为失去老大的信任而流。见此状况,刘黑闼收上的坚冰融化了,他相信这世间总归还是有真情的。

他们进城了,热气腾腾的小米粥,胖呼呼的大白馒头,还没吃几口,钢刀就架在他们的脖子上,刘黑闼没想到,自己终究还是败给了自己。

武德六年(623年)二月,刘黑闼在洺州被斩首,死前他怨恨地说:“我本来在老家好好种菜,都是高雅贤把我害到如此地步啊!”

05 奈何惜败

刘黑闼再度起兵败给了人心,败给了李建成,败给了魏徴。从他整个起兵过程来看,我们来总结一下他的得与失。

刘黑闼第一次起兵如此顺利,主要得益于原窦建德在河北经营多年的影响力。李唐虽然凭借虎牢之战消灭了窦建德,收降了夏政权的高层人物,但并未消解夏朝中下层将吏的根基,这也就为刘黑闼起兵创造了条件。

窦夏政权倒台后,李唐对河北一直采取的是高压政策,虽然李渊下了招抚令,但此令一点诚意也没有,导致无人敢前去投靠,也就是说,李唐虽然收复了河北,但并未收复人心。

我们也看到东突厥也参与了刘黑闼的起兵,但突厥参与只是个花架子,它只是不想让唐朝做大,对它形成威胁,一旦唐朝给台阶,立马自己就下了。

比如刘黑闼第二次起兵时,颉利可汗也率数十万铁骑入侵大唐边境。李渊派出外交大使郑元璹前去谈判,只要肯拿出些“金帛”,也就能打发突厥了。

所以,突厥的左右摇摆,也就导致刘黑闼没有真正的外部盟友。

因此,准确的说,刘黑闼败给了政治,败给了格局,败在了战略眼光上。

更多文章

  • 浅析隋唐时期秦州牧马业的兴盛与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玄甲在胸,陌刀在手,铁骑踏阵,所向披靡。此战,李世民以千余玄甲军配合三千骑兵,正面碾碎了窦建德十万人的军阵,也撕碎了困守洛阳的王世充最后一丝希望。一战擒双王,李世民加封天策上将,大唐碾碎了统一路上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剩下的只有如秋风扫落叶一般荡平天下。大唐之所以能以极度劣势兵力正面击溃窦建德,天下无双

  • 李少红执导宋史古典IP《女君纪》正式筹备!播鼗素娥,临朝女君,再现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你很爱自己,也不吝于爱人。你有宁为玉碎的决绝,也有上善若水的慈悲。我在心中称你“娥皇”,并非喻你为舜的妻子,而是,娥,皇,引导大宋步入盛世的女君。”一部跨越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三个朝代,讲述历史人物刘娥的传奇故事的小说《女君纪》也成了网友口中“将历史与创作结合的最为精彩的小说之一”!历史和艺术的

  • 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创业的时候真的只是“开局一个碗”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史书记载,朱元璋在至正十二年(1352年)加入濠州的反元起义军(首领为郭子兴)。刚刚入伙的朱元璋就被郭子兴任命为亲兵九夫长,成为郭子兴的心腹,还娶了郭子兴的养女马氏。因此郭子兴的将士称朱元璋为“朱公子”,为了朱元璋继承郭子兴的军队打下了基础。说起来郭子兴之前与朱元璋非亲非故,为什么会如此信任朱元

  • 剧中江玉燕大权独揽,立誓要成为第二个武则天,要立花无缺为皇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花无缺问她:“那你还会有三千面首吗?”江玉燕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只要你真心待我,我不会亏待你的。”很多人都说江玉燕成也花无缺,败也花无缺。成败之间,皆因她爱上了一个永远得不到的人,为此走火入魔。但是江玉燕在权势最鼎盛的时候,花无缺却不是她心中的唯一了。她有了更大的目标,更多的想法,不再拘泥于情爱之

  • 朱元璋屠杀功臣4万人,只有他逃过一死,只因皇后说了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杀的最大功臣,朱元璋杀了那么多人却能寿终正寝,朱元璋杀了这么多功臣后悔吗

    明太祖朱元璋坐稳江山后,为了巩固皇权,便开始大肆屠杀开国功臣。他两兴大狱,前后杀害数万人,几乎所有的开国元勋都没能逃出他的毒手。两相入狱,御史们理解了皇上的意图,便群起攻击胡惟庸专权结党。于是,1380年,明太祖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死了胡惟庸和有关的官员,同时宣布废除中书省,以后不再设丞相。明太祖以专

  • 揭秘明朝的五大特务机构,不止有东厂,还有六扇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明成祖朱棣为镇压政治上的反对力量,决定设立一个“东缉事厂”,厂工是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人物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第二:西厂西厂设立是比较偶然的,一个妖道李子龙蛊惑人心,驰名一时,在亲信帮助下,李子龙深入内宫,据传李子龙意欲弑君,被锦衣卫校尉发

  • 一代女皇武则天,到底为何能当上皇帝,毛主席又是如何评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有一次毛主席在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孟锦云交谈时,曾说:“你觉得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简单,简直是了不起。”那么毛主席为什么会如此评价武则天呢?仅仅是因为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呢吗?我们先来说说武则天为什么会成为历史上唯一“合法”的皇帝,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大的时代背景 唐朝之前能拿

  • 读资治通鉴22:为何提升领导力最应学习汉宣帝?宣帝中兴的三大法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一部《资治通鉴》说尽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让人怎能不爱读!每天带着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去寻找答案,《资治通鉴》的众多历史人物会告诉你,面临同样的情境,他们是怎么抉择的,又得到了什么结果。若你能悟出他们的行为逻辑,化为自己的生活智慧,久而久之,那你面临任何困境、挫折、纠结,都能不慌乱、不怕事,从容应对。亲

  • 景龙政变对唐朝政局的影响:虽然失败,但改变了历史发展速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景龙政变与唐隆政变,景龙年号,唐朝几次政变

    比如唐朝的景龙政变,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唐朝历史的发展速率。1、活靶子武则天退位后,武周政权被李显继承,李显登基后,恢复了唐朝国号,同时强调了武则天是高宗一朝的皇后。武周也被视为唐朝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过,李显在位期间,唐朝的局势很不稳定。最起码太子李重俊的日子就很不好过。话说按照宗法制,太子应该由

  • 宋太宗登基后对赵匡胤的皇后十分刻薄,崩逝后甚至不许群臣吊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这是一桩千古谜案,它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叫烛影斧声。也就是说在宋太祖在临驾崩之前的那个晚上,他和弟弟一起喝酒,但是有记载的只剩下人们看到了在烛光下的两人模糊影子,还有斧头杀人的声音。只不过谁也不知道真假。《宋史纪事本末》便记载:“冬十月,帝有疾。壬午夜,大雪,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