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竹联帮”大佬陈启礼:我宁愿被共产党管,也不让台湾被外人拿走

“竹联帮”大佬陈启礼:我宁愿被共产党管,也不让台湾被外人拿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975 更新时间:2024/3/13 22:20:43

为首的少年名叫陈礼,他代表这群年轻的弟兄们在地下插了三把刀,嘴里还喊着口号:

“第一刀,插中央,叛帮出卖弟兄的,千刀万剐无人葬!第二刀、第三刀,刀口刀刃外方,齐心协力对外帮!”

在外人看来,这也许只是一群不良少年的玩笑,但事实上,这正是后来台湾第一大黑帮竹联帮的创立之始。

陈启礼(左)

校园霸凌

作为竹联帮的创始人兼元老,当年的陈启礼年纪不满14岁,他带来的那些兄弟,也大多数都是中学生,这样一群小孩子能翻出什么浪来呢?

听起来都像个玩笑,但想到后来竹联帮的影响力,又不由得让人惊叹。

其实,有句话叫做时势造英雄,当年的台湾和现在人们印象中的台湾完全不同,那正是黑帮的黄金时期,所以竹联帮算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

陈启礼给人的印象很复杂,他的出身在当年算个拖累。原本,他是生在四川的,但是在他六岁那年,父母就带着他举家前往台湾,在台湾有一个特殊的地方,被人称之为眷村,这里的孩子们,则被称为“眷村少年”。

当年,居住在眷村的无一例外,都是和陈启礼家一样,从大陆迁往台湾的军人家属。当然,由于逃难匆忙,这些人的生活质量其实和难民没有多大差别。

陈启礼一家人刚到台湾的时候,全家人只能挤在一个破旧的棚屋里,冬天漏风,夏天漏雨,一家人连御寒的衣物都买不起,而且还要遭受外界的人的歧视和打压。

在台湾本土的居民看来,这些从大陆逃难而来的人是外乡人,天然的低人一等。而且,他们也不会说台湾本土的方言,很难融入当地人的群体。

这些人或多或少和当年的国民党有些关系,而国民党在多年前占领台湾的时候,曾经对台湾的原住民进行过屠杀,这就更增加了台湾原住民对于这些移民的仇视。

陈启礼和儿子

如果是高官子女,原住民当然不敢动。但是,眷村少年们大多数都是平民之家,无依无靠,便成为了在学校里被重点霸凌的对象。

陈启礼后来便自嘲地回忆过:

“我小时候为什么那么能打?因为我上公立小学,就证明我是普通人,高官的孩子有人保护,而我能怎么办?那时下课的铃声,对我来说就是搏击赛开始的铃声。”

那时候,台湾的小学实在没什么秩序可言,老师即便知道校园内层出不穷的霸凌,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要自保,就得用拳头说话。

在这样的地狱模式之中,陈启礼自然很快就成为了一个不良少年,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和人打架,从一个人打,变成群体斗殴。

这样的校园乱象并不只是陈启礼一个人在遭遇,而是绝大多数学校的普遍情况,频繁斗殴催生出了另一个群体,那就是校园黑帮。

校园黑帮可以视作台湾黑帮的一个分支,当时的台湾政局混乱,学校的乱象不过是社会乱象之下的冰山一角,违法犯罪事件层出不穷,给了黑帮最好的发展机会。

黑道风云

于是,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黑帮如雨后春笋一般成立了,校园很快成为了黑帮的势力范围,因为这些青少年们最容易受到黑帮的鼓动,打起架来也最玩命。

12岁那年,陈启礼考进了中学,但是他遭受霸凌的情况并没有得到缓解。于是,陈启礼一咬牙,也成为了一个黑帮少年。当时,他加入的是台湾的一个大帮派,叫做中和帮。

最初加入帮会的时候,陈启礼不过是个小喽啰,但他很快就在帮会里崭露头角,因为他这个人打起架来是真的不要命,有胆量,而且很聪明,经使些计谋,把对手耍的团团转。

很快,在他身边就聚集了一帮对他心服口服的小弟,也结拜了好几个兄弟,中和帮的势力很大,所以,学校里一时间没有人再惹陈启礼。

但好景不长,1956年,中和帮出大事了,他们的老大孙德培带着人当街械斗,结果在混战中,一个十三岁的男孩被孙德培当场打死。

虽然黑帮猖獗已经成为日常,但当街杀人这种事情还是引起了全民的激愤。警察局受不了社会舆论的压力,于是出手解散了中和帮,孙德培等头目也被抓进了监狱。

帮会因为这样一次突发事件乱做一团,群龙无首,军心动摇,有不少人都退出了帮会,还有一部分人直接选择了投靠其他帮派。

这时候,陈启礼和他的几个兄弟却站了出来,决定重昔日中和帮的辉煌,创立一个新的帮会,也就是1956年6月在竹林中诞生的“竹联帮”。

陈启礼成为了这个新帮会中的五个头目之一。事实上,由于他超凡的能力,他基本上成为了事实上的老大。成为大哥之后,陈启礼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着兄弟们“南征北战”,四处抢地盘。

当时台湾有好几个大帮会,但竟然没有人斗得过陈启礼这个初出茅庐的少年。在陈启礼的指挥之下,竹联帮几乎是无往不胜,甚至多次惊动警察。

1968年,他们在香港西餐厅和另一个台湾大帮派火并,不到一小时,便打伤对方十几人,而他们这边只伤了一个人。后来,警察出面调停,大战才结束。

第二天,陈启礼和他的兄弟们就上了报纸,竹联帮一时之间名声大噪。陈启礼还不到20岁,却已经是台湾地界当之无愧的黑帮第一人了。

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在忙于黑帮事务的同时,陈启礼居然还没有忘了读书这回事,他一边带着兄弟们打架抢地盘,一边在高中补习,考上了淡江理学院。

事实上,竹联帮之内的确人才济济,像是另一位被陈启礼扶持上来的头目张安乐,专业是学历史的,假如不是后来帮会的生意做的实在太红火,他或许能成个历史教授。

张安乐

当然,不管他们学的什么专业,最后他们的专业都只能用在帮会里,在陈启礼的领导之下,竹联帮愈发的壮大。1968年底,帮会的人数已经突破了1000人。

陈启礼还十分有创意地进行了改革,组建了十多个堂口,另外还开始经营赌场生意,财源滚滚。整个台湾,竹联帮的大名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阴险诡谲

到了80年代,竹联帮更是做下了一起惊天动地的大案,这件案子被人称之为“江南案”。

这件事情其实要从70年代陈启礼进监狱说起,他入狱的原因是帮会的内部冲突,赌场内分赃不均,在监狱里,陈启礼度过了好几年的时光,但他对帮会的控制力并没有减弱。

而且,在监狱里他意外地和国民党的情报部门搭上了线。

当局看上了陈启礼的能力,希望他的帮会能够为政府服务,虽然政府和黑帮合作听起来有些丢脸,不过对台湾当局来说,只要有利可图,别的无所谓。当时的陈启礼认为,如果和政府合作的话,能给自己和兄弟们换来一些保障,于是,他欣然同意。

1976年,陈启礼出狱了,他依然是帮会内说一不二的大哥。

此时,竹联帮的势力已经不局限于台湾,还扩张到了东南亚,乃至于美国一带,陈启礼又开了水电公司和消防公司,大赚一笔。

而直到这个时候,人们才渐渐明白陈启礼的政治立场。按理说,作为黑帮是没有什么道德底线的,但陈启礼却和其他的黑帮老大不同,他从小在父亲那里接受了不少儒家教育,尽管后来做的是杀人抢地盘的事情,但他还始终秉承着江湖道义。

陈启礼

当年的台湾当局虽然已经烂到了骨子里,但有一个大原则还是让陈启礼满意的,那就是他们没打算让台湾分裂。

但很多事情也不是台湾当局说了算的,在国民党外,台独势力已经逐渐地崛起,而很多黑帮也成为了台独势力的打手,这种情况让陈启礼很不满意。

1981年,又一次帮会冲突之后,陈启礼再度登上新闻,不少媒体已经被台独势力收买,对陈启礼口诛笔伐。陈启礼的应对方法是包下宴会厅,请整个台湾所有能请到的媒体吃饭,并在宴会上当场对这些媒体宣告:

“将来蒋经国走了后,台湾政权万一落到台独手里,他们把党政军收编了,我旱鸭子(陈启礼外号)第一个起来反抗。我宁愿共产党统治,也不愿跟台独走!”

蒋经国

在当时的陈启礼心里,统一是迟早的事情,哪怕现在台湾当局和大陆之间存在很深的矛盾,但一家人总归是一家人,可陈启礼还是把台湾当局想的太善良了。

惊天大案

80年代,台湾当局交给了陈启礼一件需要在美国完成的大任务,那就是去刺杀一个叫做江南的华裔作家。之所以要杀江南,是因为他在1984年出版了一本书,名叫《蒋经国传》。

这本书写得很大胆,里面写的很多事情,是台湾当局绝不愿意让人看到的。当然,与此同时,台湾当局还怀疑江南其实是一个多面间谍。

江南的身份也十分复杂,他是台湾派到美国的记者,同时也是台湾情报局的内部人员。

但观察他一段时间之后,台湾情报局怀疑,江南和大陆方面有合作,而且对台湾情报局提供假消息。基于以上的种种猜测,台湾当局最终决定,将江南除掉。

只是,这件事情官方很难出手,所以就到了竹联帮上场的时候。

陈启礼知道这件事情关系重大,所以他亲自带着竹联帮的几个骨干潜入美国,去执行这个重大任务。只是陈启礼没想到,江南案引起的连锁效应,已经不是他能够控制的了。

他拿着江南的资料,在江南家附近观察了足足两个星期,终于决定动手。动手的过程反倒很简单,江南从家中阁楼下来,正准备乘车离开的时候,有人对着他连开三枪,江南当场毙命。

很快,完成任务的陈启礼就回到了台湾。但此时,帮会内的弟兄却都感到山雨欲来风满楼,他们提醒陈启礼,台湾当局很有可能会对他实行灭口,毕竟这件案子牵涉的实在太广了。

但陈启礼却留了一手,在和台湾情报局谈关于江南的事情时,他录了音,并将录音带交给了自己的心腹张安乐。

果然,没过几天,台湾当局对陈启礼出手了,而且打的还是扫黑除恶的名义。陈启礼很快被捕,他留下的那盘录音带也果然起了很大的作用。

很快,远在美国的张安乐便取出录音带,要求台湾当局放人,否则就要拼个鱼死网破。

但因为台湾当局犹豫不决,最终,张安乐决定把这卷录音带交给美国联邦调查局,通过第三方势力的介入,来保全陈启礼的性命。

这件案子掀起的舆论实在太大了,更关键的是影响到了政治。

当时,美国和台湾之间的关系已经很差,而陈启礼提供的这卷录音带,不仅证明台湾方面暗杀江南,还牵涉到很多龌龊事,蒋家的声望也随之降到冰点。

人们普遍认为,台湾当局之所以费尽心机布下这么大一个局,目的不过是扶持蒋家的第三代人蒋孝武上位。而且张安乐还指出,幕后主使正是蒋孝武本人。

蒋家朝的统治已经很不得人心,民众抗议的声浪一天高过一天,重重压力最终逼得蒋经国出面表示:蒋孝武还有所有的蒋氏子孙,都不会再继任总统了。

与此同时,远在美国的张安乐也改了口,表示幕后主使另有其人,和蒋家无关。

张安乐

人们认为,这大概是竹联帮和台湾当局之间达成了一种协议:竹联帮保全蒋家的名誉,而蒋家则想办法保住陈启礼的性命。

一代枭雄

在这件事情上,竹联帮损失很大,陈启礼锒铛入狱,中和帮的悲剧似乎在竹联帮重演了,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加上江南案影响太大,反而让竹联帮的声望更上一层。

只是,想要回到过去的辉煌,只怕很难,然而这个帮派的影响力却直到今日依然没有消失。

而损失最多的,当然是卷入风浪中心的蒋孝武。事情败露之后,他很快就被蒋经国扔到了新加坡任职,他的政治野心一朝破灭,同时也断送了整个蒋家的政治前途。

人们怎么也没有料到,统治了台湾半个世纪的蒋家,因为这样一件案子轰然倒台。

蒋孝武

因为陈启礼的影响力太大,所以台湾当局没敢这么为难他,他虽然坐了牢,但享受的都是最好的待遇,倒是和住酒店没有什么差别,只是暂时失去了人身自由。

出狱之后,陈启礼不敢继续留在台湾,于是逃到了柬埔寨。

后来记者采访他的时候,陈启礼对于当年的事情自己并不后悔:

“被关进监狱,我觉得自己一点也不冤枉。因为取人性命,这个是一个非常罪大恶极的事,所以我一开始就对他们说,命案由我来扛,他们说扛了就是死刑,没关系,死刑我也坦然接受。我觉得最好这样,一枪把我打掉算了。”

当然,虽然离开了台湾,但这样一个人物,下半辈子也不可能太消停。

2001年,由于私藏枪支的罪名,陈启礼又被判入狱三年,但人们都觉得这是台湾当局的陷害。

因为2000年,阿扁上台,要知道,陈启礼一向是很反对台独的,而且公然放过话,只要台独势力猖獗,竹联帮一定会大力反对。在这种情况下,阿扁行陷害之举似乎也合情合理。

当然,这又是一笔说不清的糊涂账了。

2007年,66岁的陈启礼在国外病逝。生前,因为身上背负的重重命案,他一直没能回到台湾,连父亲的葬礼都未能回来参加。

但在他死后,台湾当局还是破例允许他的尸体运回台湾安葬,陈启礼的葬礼办得非常风光,送葬的时候来了数万人,不仅有他黑帮的兄弟,还有不少台湾的高官政要。

他这一辈子受到很多争议,做过好事,做过错事,但等他死去之后,人们还是认同他留下的那种江湖道义,尤其认同他为反台独而做出的贡献。

陈启礼是一个时代造就的枭雄,台湾政局的混乱造就了黑帮,黑帮成就了陈启礼,而陈启礼又成为了台湾黑帮的灵魂人物。

尽管他已经离去,但他的影响力却并没有消散。

但世上很难有第二个陈启礼,他早已经和那个时代一起远去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邯郸之战”中,大举来犯的秦国,为何没能灭掉奄奄一息的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此战之后,赵国人心惶惶,其他五国不是惧怕秦国,就是作壁上观,此时的秦国本有能力一举灭赵,但是却错失了良机,导致了一年后“邯郸之战”的爆发!这场“邯郸之战”可不是秦赵一对一了,而是赵国、魏国、楚国三家联盟抗秦,战国四公子卷进去了三位,魏军有信陵君魏无忌,楚军有春申君黄歇,赵军有平原君赵胜,更有廉颇、庞

  • 正本清源的历史文献 -从李正藩恢复《太极拳论》启轩藏本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2015年,正藩兄以耄耋之寿终于完成了李亦畬抄赠胞弟启轩的《太极拳论》“启轩珍藏”本的恢复抄写工作。正藩兄是我曾叔祖启轩公的嫡曾孙,幼承家教,学文习拳,博学多才,拳艺颇精。1965年到四川乐山参加三线建设,八、九十年代工作之余传拳授徒,专注于武氏太极拳在四川及西南地区的发展,2000年以来,多次在乐

  • 周朝“八百诸侯国”:辉煌的王国,璀璨的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这八百个诸侯国中以晋、魏、卫、曹、鲁、齐、宋、陈八个诸侯国最为出名,它们都曾是周朝的重点诸侯国,王侯鼎立,文化流派也是五花八门。比如,鲁国是儒家学派的发源地,伏羲和颛顼的后裔禹就在这个国家担任过官职;曹国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曹植、曹丕、曹操等曹氏一系都在这里谋生;魏国曾是三国的魏国,曹操以

  • 读史|燕昭王:燕国唯一的明君,人才强国的先驱,千金买马骨,筑黄金台皆为求贤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var1]千金买马骨,筑建黄金台,他是所有怀才不遇之人的男神。著名诗人陈子昂曾以他为名写诗: 《燕昭王》 陈子昂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诗意:我从南面登上碣石宫,望向远处的黄金台。丘陵上已满是乔木,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宏

  • 三国争霸中,如果刘备一统三国,会成为另一个曹操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刘备与曹操实力对比,刘备老婆被曹操抓走,刘备和曹操汉中大战

    [var1]虽然说历史无法重演,但是回顾这段历史,后人们也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由于大多数人受罗贯中的影响,对于奸雄曹操并没有什么好感,反而都很喜欢宽厚仁德的刘备。不过刘备也并非没有私心,当年曹丕称帝后,刘备在连刘协生死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称帝了,可见他早有这样的想法,只不过他也顾虑提前称帝会引起众人的

  • 李白杀气最重的一首诗,上下五千年没有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白最难背的一首诗,李白将进酒全文,夕阳李白

    第一句“百战沙场铁碎兵”就给了我们无限的瞎想,一位将军穿着破旧的铁甲,已经打了很多场仗了,打仗打到自己身上防护用的铁甲都快要散掉了。这位将军的一生都献给了战场和国家,他明白自己的身后是自己的家人和国家,自己一步都不可以后退。这第一句直接把小编的心给调起来了,感觉刀枪无眼,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可能丢了性命

  • 秦晋麻隧之战:楚国为何不出兵帮秦国?秦军主力被晋军全歼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背景 自秦、晋殽之战之后,晋长期受到楚、晋、狄三方夹击而陷入被动的局面。晋灵公、晋成公期间,晋国在邲之战被楚国击败,丢失霸主地位。晋景公即位后,在鞌之战击败齐国,破坏了楚齐联盟,使齐国转而跟自己联盟。晋景公并没有因一时的成功而贪图享乐,继续发奋图强,立志要恢复祖上的荣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加强军

  • 荆轲刺秦,为何秦王三次拔剑都没有成功呢?《史记》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荆轲刺秦王为什么三次拔剑,刺秦之荆轲刺秦王片段,荆轲刺秦王失败的真正原因

    荆轲以此千古名句得名,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心悦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感情的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千百年来,荆轲刺秦王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个故事了,有人被荆轲的英勇壮举折服,也有人为他的失败扼腕。但荆轲在行刺秦王的过程中,荆轲有三次机会,为何没

  • 抗战胜利来之不易,官兵誓言不灭倭寇不生还,将军热血写春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写给新一代人看的抗战史,打倭寇的诗句,倭寇图片

    在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大量的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浴血奋战,给予了日军沉重的打击。(上海震旦大学礼堂临时军医院里的受伤官兵)[var1]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的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都极大的牵制和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38年3月在山东藤县

  • 五胡乱华时代,没有粮草,他们吃什么?真的有吃人吗?告诉你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人们通过农耕来生产粮食。然而,由于战乱频繁,许多农田被毁坏,而且农民也被战争所影响,很难保持正常的农业生产。因此,粮食的供应往往十分不足,许多人不得不采取其他方式来获取食物。其次,人们通过狩猎和捕鱼来获取食物。在五胡乱华时代,许多地区的山林和水域资源尚未被破坏,因此人们可以在这些地方捕猎和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