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成太上皇前说14字,李世民不以为意,结果成大唐”魔咒“

李渊成太上皇前说14字,李世民不以为意,结果成大唐”魔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79 更新时间:2024/1/19 6:55:06

但这并不意味着李渊的才能低下,事实上李渊在很长时间里,都是整个李唐集团绝对的核心人物,他在大业十三年(617年)起兵进入长安,以长子李建成统率文官管理根据地治理百姓,又以次子李世民统率武将去攻城略地,这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筹划,在有效均衡集团势力的同时也进行了整体扩张。

然而李世民的统军才华过于杰出,李渊将这个儿子放出去外调,也是为了让他远离权力中心,让作为长子的李建成能够顺利培养人望,可是李世民出外以后一顿操作猛如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了天下间比较强大的割据势力:薛举、宋金刚、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等等。

可谓是真正的肃清天下,这就让李世民在百姓间的声望远远超过了李建成,同时在李世民率军作战的这个过程中,也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武将集团。李渊原本是想要让李世民到外面慢慢征战,将割据势力们打得差不多了,同时他自己的势力也基本废掉了,再亲自前去收拾残局,结果李世民打得太快了,而且还越打越强大。

等到李世民返回京师的时候,受到了众多官员百姓的夹道欢迎,这多少让李渊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如果李世民不是李渊的亲儿子,那这就是妥妥的功高盖主。李世民的功劳大到了李渊已经没什么可以封赏的,所以此时的李世民地位有点像是为汉高祖刘邦立下大功的韩信,“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韩信的结局是被诛灭九族。

李世民虽然不至于落到韩信的下场,但是他也已经无路可退了,这个时候想要学习韩信那样做诸侯王是不可能的,不仅未来的皇帝不会答应,那一些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将领士兵也不会答应,他只有努力让自己当上皇帝,最好的途径显然就是让李渊将他立为合法的继承人,在李渊自然退位后继位。

不过李渊显然并不想让李世民成为自己的继承人,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李世民经常带兵在外,感情渐渐疏远了,而李建成则经常与自己在一起,感情更加深厚了,根据《新唐书》的记载,李渊曾在622年对亲信大臣裴继说“此儿久典兵在外,为书生所教,非复昔日子也”,这个孩子长时期带兵在外,被一群书呆子给教坏了,不再是我以前的那个儿子了。

由于李渊对李建成、李世民的态度不同,所以李世民在进入京师没有打仗以后,他的声望就渐渐开始下降,而李建成的声望渐渐开始升高,同时李建成也极为忌惮李世民,最后李世民在手下文臣武将的催动下,于626年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亲自射死了大哥李建成,手下大将尉迟敬德射杀了李元吉。

随后李世民到李渊面前说:“大哥与四弟谋反,如今已经被我诛杀了!”李渊看着李世民身上的盔甲与手中的武器,大笑说:“我早就想把天下交给你了,不过我希望你能够放过你的侄子们。”然而李世民依然传下命令将李建成与李元吉等人的子孙全部诛杀,李渊悲痛之下说了14个字:“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是。”

李世民一生中南征百战,亲自上阵也不知道多少次,怎么会将这样的一句威胁放在心上,不过是默念一句“你吓谁呢”也就不理会了,随后李渊主动“禅让”成为太上皇,李世民则登上了皇位,励精图治开了“贞观之治”,他本人也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

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李渊的话在后来句句应验,首先李世民自己见到的就有自己的儿子李泰为了争位而对李承乾等人下手,以至于只能够将李治立为皇储,原因也很无奈,“立李治则其他子孙都可以保全,立李泰则其他子孙都有族诛之祸”,然而李世民再怎么谨慎小心,也依然没有逃过李渊的这个“魔咒”,后来杀兄夺父之权的事情在唐朝屡屡上演,失败的如李重俊,成功的如李隆基等等。

参考资料:《玄武门之变的起源》、《新唐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桧死后万人叫好,而他棺椁内的一封遗书,却没人愿意认真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这就是成语“东窗事发”的来源,表示阴谋已败露的意思,据说秦桧谋害岳飞前,曾在自己屋子东边的窗子下,跟妻子王氏秘密商量如何下手,在东窗下图谋的事情,还是被人知道了,这个故事来自于明朝田汝成所著的《西湖游览志余·佞幸盘荒》,这显然不是正史,但也足见后人对秦桧这个奸臣的憎恨之情。秦桧如今已经成为奸臣的代名

  • 神龙政变后,李显复位,武则天在她人生的最后一年都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显复位之后武则天是怎么度过的,武则天儿子李显的妻子是谁,一代公主李显和武则天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武则天从进宫开始,不是在套路别人,就是在套路别人的路上。李治在登基之后,武媚娘一跃从李治的继母,变成了李治的妃子。由于李治身体适应不了高强度的工作,武媚娘便开始“捉刀代笔”替李治批阅奏折,管理朝中大事。56岁的李治便撒手人寰,将皇位传到了李显的手中。然而李显的性格

  • 为何唐代男子惧内之风盛行,但女子依然备受封建礼教的压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一、惧内现象的由来在古代,男性在社会上起着重要的主导地位,大多数的女性都在家中相夫教子,虽然嫁入夫家地位低下,却也能掌握着一家老小的大小事务。古代封建社会,传统的家庭思想是男主外,女主内,但是封建礼制下,各宗族之间会相互联姻,男女之间家庭地位相似,男方也不敢轻易得罪女方,而女方又主管家内一切事务,就

  • 清平乐:“帝后夫妇”敞开心扉,时隔一年宋仁宗才弥补新婚之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平乐宋徽宗结局,清平乐续写帝后,清平乐帝后跪哭的视频

    曹皇后知道自己要嫁给皇上很开心,因为之前曹皇后就已经暗生情愫喜欢皇上了。以为只是幻想,没想到却成了现实,这让曹皇后开心坏了,这是她十八年以来最开心的一天。曹皇后虽然是女儿身,但是心中却有大志向,有建功立业辅助皇上的想法。无奈自己只是女流之辈,所以只能把志向放在心中。如今成为皇后,再一次把心中的大志向

  • 亲兄弟4人都是李世民的大将,威震唐朝,结果4个人有3个含冤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有个武将,是隋文帝、隋炀帝两朝元老,名叫薛世雄。薛世雄是河东汾阴人,性情刚烈,剽悍勇武,是隋朝武将中的佼佼者。在隋朝开国战争、隋朝对吐谷浑、始毕可汗的对外战争中,薛世雄表现上佳,屡立大功。到了隋朝末年,薛世雄仍然活跃在战场上,是隋炀帝对付农民起义的一把利刃。但当时隋炀帝已经众叛亲离,大势已去,薛

  • 朱元璋询问明朝国运,刘伯温只说了4个字,200多年后字字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刘伯温神机妙算,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影视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在中国民间,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可见刘伯温的神通广大;话说有一天,朱元璋向刘伯温询问大明王朝的国运如何,能够延续多久。这问题可不能随便回答,稍有不慎,就会背上欺君之罪。刘伯温深思熟虑后回复:大明王朝将会“遇顺而

  • 陈鸿:我写《长恨传》他写《长恨歌》,为何只知白居易?我差哪?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陈鸿简介,陈鸿与白居易,陈乔年女儿陈鸿

    白居易听完喝了一口酒想起自己不能再见的初恋,深吸一口气念到: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一蹴而就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长恨歌》。《长恨歌》写完之后呢,众人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就让陈鸿做传。陈鸿挥毫

  • 河北大名发现一合唐朝显庆年间墓志 距今13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志石长58厘米,宽48厘米,厚13厘米据大名县名城管理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该墓志通体为青石材质,由志盖和志石两部分组成。志盖为盝顶式,顶面边长50厘米,底面边长55厘米,志额刻有“窦沠墓志”四个篆书大字,四字中间刻有祥兽猛虎图案,周边线刻缠枝花卉。志石长58厘米,宽48厘米,厚13厘米,有

  • 成吉思汗驾崩后拖雷依旧俗监国,耶律楚材为窝阔台登基不断奔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蒙古帝国的形成过程要理解窝阔台的即位和托雷的监国,首先就必须理解蒙古帝国的形成过程,因为蒙古帝国不是一朝一夕就建立和完善起来的。成吉思汗建立的这个庞大的帝国首先是从一个部落发展起来的,它从一开始就保持了浓厚的草原汗国的风格。成吉思汗把蒙古高原散乱的各个游牧部落整合成了一个庞大的草原帝国。由于他个人崇

  • 张裕妃或并未真正怀孕,但其薨逝却引起东林党和阉党的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明史》的记载:“裕妃张氏,熹宗妃也。性直烈。客、魏恚其异己,幽于别宫,绝其饮食。天雨,妃匍匐饮檐溜而死。”堂堂一个妃子,竟然落得如此下场!怎能不激起大家对于魏忠贤的愤怒呢?事实究竟又是如何呢?假孕争宠始末张氏,顺天府涿州人,生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七月十九日。张家的家境应该并不宽裕,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