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询问明朝国运,刘伯温只说了4个字,200多年后字字应验

朱元璋询问明朝国运,刘伯温只说了4个字,200多年后字字应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100 更新时间:2024/1/19 6:54:47

刘伯温神机妙算,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影视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在中国民间,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可见刘伯温的神通广大;话说有一天,朱元璋向刘伯温询问大明王朝的国运如何,能够延续多久。这问题可不能随便回答,稍有不慎,就会背上欺君之罪。刘伯温深思熟虑后回复:大明王朝将会“遇顺而止”。这句话在当时看很难理解,反正就是明朝早晚会灭,朱元璋听后只是点了点头

▲朱元璋向刘伯温询问大明王朝的国运如何。(影视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然而,如果回过头来看,刘伯温对明朝国运的预言,可谓是精准到了极点。明朝初期,国力强盛,领土面积广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逐渐陷入了内外困境。在内部,由于官员贪污腐败,民不聊生,造成了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

在外部,明朝与北方的鞑靼、女真等民族频繁发生战争,南方的海盗也经常骚扰明朝的海岸线。此外,还有天灾人祸,如洪水、旱灾、鼠疫等,给明朝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明朝逐渐走向了衰落。

几百年后,明朝的国力已经大不如前,面临着多种危机和挑战。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明朝灭亡。这场历史事件被称为“李闯入京”或“甲申之变”,为中国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李自成是明朝末年的一个农民领袖。他出身贫寒,曾在四川地区组织农民起义,迅速发展成为一支庞大的农民军队。在他的领导下,农民军队不断壮大,并向北进军,最终攻占了明朝的首都北京。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后,他自称皇帝,建立了“大顺”。

从结果上来看,刘伯温的预言——“遇顺而止”应验了,大明王朝遇到头号强敌李自成,而当时李自成建立的政权就叫“大顺”。

据史料记载,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定都西安,建国“大顺”,改元“永昌”。李自成不仅率部攻进北京城,还逼死了崇祯皇帝,明朝国运到这里也就差不多要结束了。

后来清朝入主中原,消灭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取代了明朝的统治,而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是顺治,“顺治”是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的年号,也恰好应验了刘伯温当初说的明朝国运将会“遇顺而止”。如此一来,还真应了刘伯温当年的预言,真不愧是神机妙算

参考资料:《明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陈鸿:我写《长恨传》他写《长恨歌》,为何只知白居易?我差哪?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陈鸿简介,陈鸿与白居易,陈乔年女儿陈鸿

    白居易听完喝了一口酒想起自己不能再见的初恋,深吸一口气念到: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一蹴而就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长恨歌》。《长恨歌》写完之后呢,众人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就让陈鸿做传。陈鸿挥毫

  • 河北大名发现一合唐朝显庆年间墓志 距今13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志石长58厘米,宽48厘米,厚13厘米据大名县名城管理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该墓志通体为青石材质,由志盖和志石两部分组成。志盖为盝顶式,顶面边长50厘米,底面边长55厘米,志额刻有“窦沠墓志”四个篆书大字,四字中间刻有祥兽猛虎图案,周边线刻缠枝花卉。志石长58厘米,宽48厘米,厚13厘米,有

  • 成吉思汗驾崩后拖雷依旧俗监国,耶律楚材为窝阔台登基不断奔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蒙古帝国的形成过程要理解窝阔台的即位和托雷的监国,首先就必须理解蒙古帝国的形成过程,因为蒙古帝国不是一朝一夕就建立和完善起来的。成吉思汗建立的这个庞大的帝国首先是从一个部落发展起来的,它从一开始就保持了浓厚的草原汗国的风格。成吉思汗把蒙古高原散乱的各个游牧部落整合成了一个庞大的草原帝国。由于他个人崇

  • 张裕妃或并未真正怀孕,但其薨逝却引起东林党和阉党的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明史》的记载:“裕妃张氏,熹宗妃也。性直烈。客、魏恚其异己,幽于别宫,绝其饮食。天雨,妃匍匐饮檐溜而死。”堂堂一个妃子,竟然落得如此下场!怎能不激起大家对于魏忠贤的愤怒呢?事实究竟又是如何呢?假孕争宠始末张氏,顺天府涿州人,生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七月十九日。张家的家境应该并不宽裕,因为

  • 徐温在金陵经营多年且有经济、军事优势,故南唐建国后定都金陵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李昪也是从乞丐到皇帝的一个典型例子。唐末战乱,李昪的父母早死,他四处流落,被大盗出身的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发现,准备收为养子。在乱世收养子是很流行的,可以快速壮大己方势力。不过杨行密的几个儿子不容李昪,因此杨行密就把李昪送给了徐温抚养。李昪也被改名,叫做徐知诰。杨行密的大本营在扬州,当时叫做广陵。杨

  • 帖木儿对明朝称臣纳贡既有经济因素也有窥探明朝虚实之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帖木儿和内兄迷里忽辛起兵反对东察合台汗国的贵族,扶持新的蒙古贵族为傀儡政权,建立所谓的西察合台汗国。洪武三年(1370年),帖木儿杀死迷里忽辛,独自夺取了西察合台汗国的权力,称“大埃米尔”,定都巴里黑(今天阿富汗北部的巴尔赫),后迁都撒马尔罕(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

  • 张柬之年逾花甲才步入政坛,神龙政变后因除恶未尽导致结局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张柬之在神龙政变后,先是被唐中宗拜为吏部尚书,封郡公,又累封汉阳王。但由于除恶不尽,在政变仅半年后就遭到韦皇后和武三思排挤,被挤出朝廷中枢,赶回了襄阳老家。随后再遭贬谪,被流放到岭南泷州,最后因为气愤,死在了流放地泷州,时年八十二岁。唐睿宗永昌元年(689年)。当时已经65岁高龄的张柬之参加恩科考试

  • 岳飞十二军部将中九人不同程度参与陷害岳飞,仅张宪与之共赴生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出身普通的岳飞是个传奇,以才华和决绝,扶摇直上,可惜的是,岳飞一生经历的背叛不少,先是元妻刘氏的背叛,再是朝廷和部将的背叛,都说家国家国,可是岳飞为了家也为了国,却丝毫没有获得他们给予的反馈。南宋建立之初,宋高宗还曾经历金兀术的封锁追杀,最终被岳飞在黄天荡一战中重创金军,宋高宗才得以松一口气,都说韩

  • 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逼武则天退位后先被封王但随后便被贬谪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神龙政变的背景从显庆五年(660年)和丈夫唐高宗一起临朝处理政务开始,到天授元年(690年)正式称帝,改唐为周,再到神龙政变前夕,武则天已经控制或统治中国将近半个世纪。随着她的年老,皇位继承问题也已经或明或暗的成为了当时政坛的最大焦点。从圣历元年(698年)开始,武则天着手解决继承人问题,当时武则天

  • 宗泽在危难之时组织抗金,还是岳飞的伯乐,临终前大呼“过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宗泽,婺州义乌人。母亲刘氏,梦天大雷电,光灼其身,翌日而泽生。元祐六年(1091年)同进士出身,宗泽在殿试时,卓文陈贬时弊,考官讳恶其文刚直,录取在第三甲末尾。宗泽一生为官勤政而清正,为地方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也曾遭人陷害罢官独居。北宋末年,宋金交恶金兵入侵,宗泽年过花甲之时被宋庭重新启用,是文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