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皇帝为何热衷于“打屁股”

明朝皇帝为何热衷于“打屁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920 更新时间:2024/1/28 4:50:57

鲁迅先生曾说:“身中间脖颈最细,古人则于此砍之;臀肉最肥,古人则于此打之。”

看来,古人尤其是古代皇帝对人体的生理结构,拿捏得还是非精准的。

砍头,不过是一刀下去,血溅三丈,一命呜呼。

而打屁股,尤其是在朝堂之上,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当场摁倒。

脱下裤子,抡起板子,皮开肉绽,血肉横飞,受刑者除了感受肉体痛苦,还要忍受精神羞辱,这份生不如死的折磨,恐怕要比砍头还要难受得多。

把大臣按在朝堂上公开打屁股,这种极其野蛮的所谓“廷杖”,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的汉明帝,隋唐皇帝也偶尔小试牛刀,但也只是做做样子。

直到金、元等野蛮的少数民族皇帝执政时才开始流行开来。高呼“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口号的朱元璋,在接手华夏政权的同时,也把蒙古人偏爱的酷刑保留了下来。

于是,朝堂之上公开打屁股,竞成为明朝皇帝教训大臣们的一道特色风景。

明代前期,皇帝对于被打屁股的大臣们,多少还存了点体面,允许他们穿着裤子,还要拿一块毡子裹起来再打。

被打者伤势不太重,一般养上几个月也就痊愈了。后来到了明武宗的时候,在太监刘瑾的教唆下,就开始在打屁股的时候扒下他们的裤子,让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趴在地上,光着屁股“通过皮肉触及灵魂”。

没有了“厚绵底衣,重氆迭(中巴)”的隔层保护,只有板子和身体恶狠狠的亲密接触,很多被打者吃不消,在朝堂之上就断了气。

明朝场面最壮观的两次廷杖,一为正德十四年的“谏南游”事件,两次共打了168人的屁股,打死15人。

二为嘉靖四年的“争大礼”事件,一次就打了134人的屁股,打死17人。

而之后廷杖的起因更是五花八门、无所不有。大臣们弹劾奸臣当道要廷杖,上言后宫干政要廷杖,阻谏元夕观灯要廷杖,就连劝谏嘉靖勿服金丹也要廷杖。

到了崇祯皇帝,廷杖的花样更上层楼。某次,一个大臣拒不承认错误,崇祯大怒,下令索性就在金銮殿用刑。

几个内阁大臣连忙奏道:“在殿上用刑,是三百年没有的事!”崇祯皇帝说:“这家伙也是三百年没有的人!”

明朝是一个打屁股的朝代。没有哪一个朝代像明朝皇帝那样热衷于打臣子的屁股。

朱元璋出身贫农,早年要过饭、放过牛、撞过钟,受尽了欺辱和虐待,由此心灵也扭曲变态,总怕别人瞧不起他。

当上皇帝以后,为了证明自己是“皇帝”,为了让那些权贵适时“体验”民间疾苦,朱元璋早把“刑不上大夫”的观念抛到九霄云外,对出身高贵的士大夫的恶意侮辱,往往从最见不得人的私处(屁股)开始。

朱元璋运用廷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威吓镇压,折辱士气,剥丧廉耻”。看到士大夫们在血肉淋漓之中,一个个俯首帖耳,如犬马牛羊,他这才满足。

朱元璋的子孙皇帝们继承了他的基因和衣钵,大都残忍、暴虐,没有人性,视臣属为粪土,这固然是明朝廷杖盛行的主要原因。

但也有不少士大夫人硬着头皮主动找打,这则是明朝廷杖蔚然成风的另一重要原因。

主动找打是傻子都不愿意去做的事情,但挨打之后能够被人“顶礼膜拜”,能够立即以“敢于廷争面折”而声名天下,能够得到贤良的美名和热烈的追捧,甚至只是屁股上挨几板子就可以名垂青史。

在这种“屁股效应”的巨大诱惑下,那些善于投机取巧、乐衷沽名钓誉的知识分子,只好让自己的屁股受些委屈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为什么要将都城搬到北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此时华夏的经济重心早已南移,金陵地区完全可以供养都城的庞大人口,只是,这个新生的封建王朝的北方防线却面临巨大的压力。要知道,元朝虽然结束了对华夏的统治,但,依然拥有强大的实力,对中原王朝虎视眈眈。为此,明太祖朱元璋需要在北方驻扎一个乃至数个重兵集团,以应对来自北方的袭扰。当然,也会时常北出长城

  • 略谈两宋开封临安皇城宫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两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段时期发生了许多历史事件,例如北宋的亡国和南宋的建立。而在这个时期,两个重要的王朝,北宋和南宋,分别在开封和临安建造了宏伟的皇城和宫苑。一、开封历代皇宫沿革与北宋东京皇城范围新考周府萧墙是北魏时期的皇宫,它的范围非常广大,是一个由许多宫殿和花园组成的大型皇城。而

  • 敕封明代户部尚书佀钟父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朝廷简任才能,以励夫臣之忠,因推恩典,以遂夫子之孝,故亲虽不存而命必及焉。尔浙江道监察御史佀钟之父良善,惇义秉礼,著称于乡,训子有成,尔乃早没,揆其所自,䘏典宜颁,兹特赠为文林郎浙江道监察御史,九原有知,服斯宠命。敕曰:母以训子为慈,子以显亲为孝,肆朝廷推恩臣下,必彰夫训子之劳,而

  • 盘点宋朝最伟大的三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最杰出的皇帝排名,包公是宋朝哪个皇帝,宋朝最能打的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是北宋的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最会打仗的皇帝之一。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皇帝,他为宋朝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局面,经济文化发展繁荣,百姓生活安宁。赵匡胤统治期间,是宋军战斗力最强大的时期,对外几无败绩,不仅消灭多个割据政权,还曾击退过契丹的进犯。最大的贡献就是恢复了华夏的统一,结束了长达

  • 郑成功为什么只活了39岁?为何死前要杀掉自己的儿子、孙子和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南明政权灭亡,明朝最后一支军队创造历史史上首次武力收复台湾。海上马车夫窃据宝岛,南明郑成功扬我中华。本期视频带你走近民族英雄郑成功,看看他是如何武力收台的。17世纪初,素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四处扩张,一边搞垄断贸易 一边搞殖民扩张,亚洲就是他们瞄上的最大的肥肉。荷兰政府通过东印度公司掠夺了大量东方

  • 探究明朝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在很多北方人的记忆里,多多少少都会有着关于洪洞县的回忆,只要向老人问起,就很少有不知道洪洞县大槐树的。更有一些关于这段历史的传说在民间口口相传,比如用镰刀将小脚趾的指甲劈成两瓣,以证是大槐树后裔,以便后人寻祖。根据《明史》、《明实录》等史料中的零星记载,这次人口大迁徙自洪武六年至永乐十五年(1373

  • 一个皇后,一个太子,改变了西晋,他们也没发现自己是乱世开启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本来应该蒸蒸日上的西晋王朝又是如何走上一条混乱之路的?今天搜史君就带大家来看看西晋混乱的前兆。贾后的母亲广城君郭槐常常规劝自己的女儿要善待司马遹。她常常看见贾谧和太子司马遹争执,广城君都去责备贾谧,为了调解贾氏一族和太子的关系,广城君曾想将自己的外孙女嫁给司马遹,但是贾后死活不肯。贾后之所以能上位,

  • 明朝皇室起名有什么规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剧照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称帝之后,听从刘伯温的建议,给自己的后代规定了一套取名规则,第二个字是辈分,第三个字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依次以偏旁命名。例如,明仁宗朱高炽(高字辈、火旁),明宣宗朱瞻基(瞻字辈、土旁),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都是祁字辈、金旁),明宪宗朱见深(见字辈、水旁),明孝宗朱

  • 大宋巨贪被皇城司带走了(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高福来招了,供出了大宰相范贤松是他背后的人,并说这么多年他给朝廷官员行贿的账本和太后的夜明珠藏在外室沈心怡泉州的宅院里。郭槐对雷震和顾千帆说:“当务之急是赶赴泉州拿到账本,要派出最可靠的人执行这个任务。高福来继续关押在皇城司,确保不被杀人灭口。”顾千帆当即向雷震表示要亲自带人去泉州,郭槐和雷震都觉得

  • 隋炀帝和李世民为什么都一直要打高丽,看完发现他们做的真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612年,杨广下诏征天下兵进攻高句丽。613年,隋军出动一百一十三万士兵,二百多位民夫,结果失败。不过这次之后隋炀帝并没有停止攻打高丽。之后再次攻打高丽又失败了。614年隋炀帝第三次攻打高丽。不过这次隋朝到处都是农民起义,后防不稳。最后高丽服输,隋炀帝就撤兵了。我们再看一下李世民攻打高丽的状况。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