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为什么要将都城搬到北方

明朝为什么要将都城搬到北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946 更新时间:2023/12/27 3:30:52

虽然,此时华夏的经济重心早已南移,金陵地区完全可以供养都城的庞大人口,只是,这个新生的封建朝的北方防线却面临巨大的压力。要知道,元朝虽然结束了对华夏的统治,但,依然拥有强大的实力,对中原王朝虎视眈眈。

为此,明太祖朱元璋需要在北方驻扎一个乃至数个重兵集团,以应对来自北方的袭扰。当然,也会时常北出长城,主动出击深入草原扫荡这个让人心烦的对手。

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个明显的问题-北方极易出现脱离王朝统治中枢的掌控的力量,为此,将都城迁至北方,以确保皇帝对北方边疆军团的控制,成为了明朝皇帝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在原有的构想中,朱元璋希望以忠于太子朱标的勋贵为核心,拱卫关中地区、再将能征善战的藩王们封至北方防线,保卫明朝边疆的安宁。

然而,这一构想随着朱标的英年早逝而未能完成,为了让皇孙朱允炆能够坐稳帝位,朱元璋不得不将之前打造好的核心架构推倒重来,在很短的时间里,勋贵武将被清洗殆尽。

至此,明朝前期迁都的计划因继承人的早逝而中止,朱元璋再也无力重新布局,只能抓紧时间重新调整王朝核心架构,以便皇太孙朱允炆能够顺利继位。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朱元璋虽然没能在他的统治时期内完成迁都的伟业,但,很快便被自己的儿子、燕王朱棣实现。公元1421年,早已功成名就的成祖朱棣皇帝,正式将都城由南方迁往北方。

不过,与原来朱元璋设想的不同,朱棣将都城定在了更靠近北方边疆的燕云地区,而不是曾被朱元璋看好的关中。

其实,对于朱棣来说,将都城放到边疆也是逼不得已,因为,按照朱元璋的设想是几大藩王镇守北方边疆,然而,随着朱棣靖难成功,北方防线已然不复之前那么牢固。曾经的几个藩王,不是南下做了皇帝、就是被朱棣剥夺兵权。

因此,若重建北方防线,必然需要在燕云地区布置重兵,考虑到朱棣的成功经历,相信,此时的朱皇帝很难将如此庞大的军队交由他人统领。考虑再三之后,朱棣决定由自己亲自坐镇,统率大军,守护王朝北方边疆的安宁。

当然,在迁都的过程中,朱棣也面临巨大的压力,毕竟,自朱元璋开始到朱棣统治时期,已然在金陵度过了半个世纪的岁月。朝中大臣在当地早已是盘根错节,大家并不想离开这个地方。

只是,面对强势的朱棣,大臣们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余地,在见识到朱棣的决心之后,大家只能低头认同。最终,明朝的都城由金陵迁至顺天,并一直持续到王朝覆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略谈两宋开封临安皇城宫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两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段时期发生了许多历史事件,例如北宋的亡国和南宋的建立。而在这个时期,两个重要的王朝,北宋和南宋,分别在开封和临安建造了宏伟的皇城和宫苑。一、开封历代皇宫沿革与北宋东京皇城范围新考周府萧墙是北魏时期的皇宫,它的范围非常广大,是一个由许多宫殿和花园组成的大型皇城。而

  • 敕封明代户部尚书佀钟父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朝廷简任才能,以励夫臣之忠,因推恩典,以遂夫子之孝,故亲虽不存而命必及焉。尔浙江道监察御史佀钟之父良善,惇义秉礼,著称于乡,训子有成,尔乃早没,揆其所自,䘏典宜颁,兹特赠为文林郎浙江道监察御史,九原有知,服斯宠命。敕曰:母以训子为慈,子以显亲为孝,肆朝廷推恩臣下,必彰夫训子之劳,而

  • 盘点宋朝最伟大的三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最杰出的皇帝排名,包公是宋朝哪个皇帝,宋朝最能打的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是北宋的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最会打仗的皇帝之一。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皇帝,他为宋朝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局面,经济文化发展繁荣,百姓生活安宁。赵匡胤统治期间,是宋军战斗力最强大的时期,对外几无败绩,不仅消灭多个割据政权,还曾击退过契丹的进犯。最大的贡献就是恢复了华夏的统一,结束了长达

  • 郑成功为什么只活了39岁?为何死前要杀掉自己的儿子、孙子和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南明政权灭亡,明朝最后一支军队创造历史史上首次武力收复台湾。海上马车夫窃据宝岛,南明郑成功扬我中华。本期视频带你走近民族英雄郑成功,看看他是如何武力收台的。17世纪初,素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四处扩张,一边搞垄断贸易 一边搞殖民扩张,亚洲就是他们瞄上的最大的肥肉。荷兰政府通过东印度公司掠夺了大量东方

  • 探究明朝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在很多北方人的记忆里,多多少少都会有着关于洪洞县的回忆,只要向老人问起,就很少有不知道洪洞县大槐树的。更有一些关于这段历史的传说在民间口口相传,比如用镰刀将小脚趾的指甲劈成两瓣,以证是大槐树后裔,以便后人寻祖。根据《明史》、《明实录》等史料中的零星记载,这次人口大迁徙自洪武六年至永乐十五年(1373

  • 一个皇后,一个太子,改变了西晋,他们也没发现自己是乱世开启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本来应该蒸蒸日上的西晋王朝又是如何走上一条混乱之路的?今天搜史君就带大家来看看西晋混乱的前兆。贾后的母亲广城君郭槐常常规劝自己的女儿要善待司马遹。她常常看见贾谧和太子司马遹争执,广城君都去责备贾谧,为了调解贾氏一族和太子的关系,广城君曾想将自己的外孙女嫁给司马遹,但是贾后死活不肯。贾后之所以能上位,

  • 明朝皇室起名有什么规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剧照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称帝之后,听从刘伯温的建议,给自己的后代规定了一套取名规则,第二个字是辈分,第三个字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依次以偏旁命名。例如,明仁宗朱高炽(高字辈、火旁),明宣宗朱瞻基(瞻字辈、土旁),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都是祁字辈、金旁),明宪宗朱见深(见字辈、水旁),明孝宗朱

  • 大宋巨贪被皇城司带走了(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高福来招了,供出了大宰相范贤松是他背后的人,并说这么多年他给朝廷官员行贿的账本和太后的夜明珠藏在外室沈心怡泉州的宅院里。郭槐对雷震和顾千帆说:“当务之急是赶赴泉州拿到账本,要派出最可靠的人执行这个任务。高福来继续关押在皇城司,确保不被杀人灭口。”顾千帆当即向雷震表示要亲自带人去泉州,郭槐和雷震都觉得

  • 隋炀帝和李世民为什么都一直要打高丽,看完发现他们做的真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612年,杨广下诏征天下兵进攻高句丽。613年,隋军出动一百一十三万士兵,二百多位民夫,结果失败。不过这次之后隋炀帝并没有停止攻打高丽。之后再次攻打高丽又失败了。614年隋炀帝第三次攻打高丽。不过这次隋朝到处都是农民起义,后防不稳。最后高丽服输,隋炀帝就撤兵了。我们再看一下李世民攻打高丽的状况。64

  • 都说宦官不会打仗?看下这位唐朝宦官的战功你就怕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宦官排行榜,雪中年轻宦官叫什么,什么叫宦官

    一说到宦官,人们总是会想到那些祸乱宫闱的阉人形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宦官一直不是一个正面的形象,相反,由于他们身体残缺,无论是在身体还是心理方面,都有着与常人不同之处。但其实翻开史书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坏事儿的宦官不少,但是建立伟业的宦官也有很多,诸如汉代权宦蔡伦,改进发明了造纸术,推出了实用性更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