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个皇后,一个太子,改变了西晋,他们也没发现自己是乱世开启者

一个皇后,一个太子,改变了西晋,他们也没发现自己是乱世开启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882 更新时间:2024/1/17 19:21:52

本来应该蒸蒸日上的西晋王朝又是如何走上一条混乱之路的?今天搜史君就带大家来看看西晋混乱的前兆。

贾后的母亲广城君郭槐常常规劝自己的女儿要善待司马遹。她常常看见贾谧和太子司马遹争执,广城君都去责备贾谧,为了调解贾氏一族和太子的关系,广城君曾想将自己的外孙女嫁给司马遹,但是贾后死活不肯。

贾后之所以能上位,完全都是因为晋武帝的错误决策,他以为贾后和司马衷的结合,可以让西晋安稳的过度到司马遹上位,可惜事实却不像他想的那样发展。

司马遹是出了名的愚钝,而贾后恰恰与大多数皇后相反,没有母仪天下的才德,只有一颗痴迷于权利的心。贾后身边的人也看出来贾后根本不适合当皇后,就想推司马遹的生母谢淑妃为皇后,可是这真的能实现吗?

在搜史君看来,既然晋武帝在位时能立贾氏为司马衷的太子妃,就说明贾氏在朝堂上的势力肯定是不能忽视的,而司马衷即使生性愚钝,但还是继承了大统,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司马衷即位的后面一定有贾氏在后面推。所以现在想要推司马遹的生母上位是很不现实的。

晋武帝选择司马衷为继承人,是希望最后西晋的掌权者能是他的儿子司马遹,而一个是胸有大志的太子,另一个是利欲熏心的皇后,在这两人之间的利益争夺中谁能获得胜利呢?

搜史君分析了一下,在这两个的争斗中,最终的获胜者一定是贾后,贾后的背后是贾氏一族,贾氏在晋武帝时期的权利就已经很大了,虽然说司马遹是未来西晋的继承人,可是目前司马遹根本就没有和贾氏争斗的资本。原因有以下三点。

(1)实力不对等:

贾氏一族在西晋朝堂上经营多年,势力庞大;而司马遹虽说是太子,但是并没有很大的实权,整个司马氏也是各自为营,各地的诸侯王们巴不得中央皇室内斗,这样他们好能在这混乱之中分一杯羹。

(2)司马遹犹豫不决:

在司马遹身边有人提议废除贾氏的皇后之位时,或许司马遹认为废后夺权是无君无父的行为,从而放弃了这种想法,而贾后却从没有想过在能废除太子的时候心软一下。

(3)司马衷的不作为:

司马衷自即位以来,很多决策都是贾后在背后做的,在司马遹和贾后的争斗中,司马衷就好像是一个提线木偶一般,任由贾后摆布。

贾后决定对司马遹下手了,贾后诈称晋惠帝患病,急招司马遹进宫,之后假传圣旨让司马遹喝三升酒,如果不喝就是不孝,司马遹无奈只能喝了,没想到的是这就是贾后给他挖的坑,喝醉的司马遹自己抄了一份“废后书”,然后被贾后恶人先告状,拿到朝堂上去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司马遹被废为庶人。

这一段在《晋书》中也有记载:

冬十一月甲子朔,日有蚀之。京师大风,发屋折木。十二月壬戌,废皇太子遹为庶人,及其三子幽于金墉城,杀太子母谢氏。

至于为何司马遹又被贾后杀了?我们接着往下看。

贾后终于得偿所愿将太子司马遹给拉下马了,而太子的旧臣依旧想着被废的太子能够回到东宫,就前去游说手中有兵赵王司马伦,可是司马伦本就向着贾后曾能轻易就帮助太子复位?

这时赵王司马伦身边的谋臣孙秀就说:“您若是帮助太子,太子复位后依旧世事难料,还不如用计利诱贾后除掉太子,您在除掉贾后,这晋室的江山就是您的了!”

而后孙秀秘密派人散播流言说,宫中的士兵们都想迎接太子回宫,废除贾后,本就心疑的贾后,在听到这些流言后就决定,杀掉司马遹以绝后患。

“癸未,贾后矫诏害庶人遹于许昌。”——《晋书》

赵王司马伦的目的,达到了,贾后成功的处死了司马遹,而赵王司马伦打着贾后谋害太子的旗号废除了贾后,并将贾氏一族处死。

夏四月辛卯,日有蚀之。癸巳,梁王肜、赵王伦矫诏废贾后为庶人,司空张华、尚书仆射裴頠皆遇害,侍中贾谧及党与数十人皆伏诛。——《晋书》

没了太子司马遹和贾后的争斗,西晋能恢复平稳吗?

搜史君认为不能,首先司马衷成为西晋明面上最大的掌权者,这一件事,西晋就不可能安稳,因为司马衷即位,才有了贾后和司马遹的争斗,再有最后赵王司马伦走到了台前。

虽说各路诸侯王都是姓司马,那问题来了,你姓司马我也姓司马,我们都是诸侯,凭什么你司马伦就成老大了?这也是西晋后期混乱的一大原因。

西晋的皇室大争斗的前兆,就是以贾后和太子司马遹的争斗为开端的,皇后和太子争权本就不正常,而在这一时期,这场争斗竟然持续了很长时间,由此可以看出西晋的混乱是必然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皇室起名有什么规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剧照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称帝之后,听从刘伯温的建议,给自己的后代规定了一套取名规则,第二个字是辈分,第三个字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依次以偏旁命名。例如,明仁宗朱高炽(高字辈、火旁),明宣宗朱瞻基(瞻字辈、土旁),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都是祁字辈、金旁),明宪宗朱见深(见字辈、水旁),明孝宗朱

  • 大宋巨贪被皇城司带走了(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高福来招了,供出了大宰相范贤松是他背后的人,并说这么多年他给朝廷官员行贿的账本和太后的夜明珠藏在外室沈心怡泉州的宅院里。郭槐对雷震和顾千帆说:“当务之急是赶赴泉州拿到账本,要派出最可靠的人执行这个任务。高福来继续关押在皇城司,确保不被杀人灭口。”顾千帆当即向雷震表示要亲自带人去泉州,郭槐和雷震都觉得

  • 隋炀帝和李世民为什么都一直要打高丽,看完发现他们做的真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612年,杨广下诏征天下兵进攻高句丽。613年,隋军出动一百一十三万士兵,二百多位民夫,结果失败。不过这次之后隋炀帝并没有停止攻打高丽。之后再次攻打高丽又失败了。614年隋炀帝第三次攻打高丽。不过这次隋朝到处都是农民起义,后防不稳。最后高丽服输,隋炀帝就撤兵了。我们再看一下李世民攻打高丽的状况。64

  • 都说宦官不会打仗?看下这位唐朝宦官的战功你就怕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宦官排行榜,雪中年轻宦官叫什么,什么叫宦官

    一说到宦官,人们总是会想到那些祸乱宫闱的阉人形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宦官一直不是一个正面的形象,相反,由于他们身体残缺,无论是在身体还是心理方面,都有着与常人不同之处。但其实翻开史书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坏事儿的宦官不少,但是建立伟业的宦官也有很多,诸如汉代权宦蔡伦,改进发明了造纸术,推出了实用性更高的

  • 36岁才中举,都敢上书责骂皇帝,嘉靖帝抓起来,隆庆帝:升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嘉靖举人表,隆庆帝为啥不重用海瑞,隆庆皇帝和大臣的谈判手段

    明朝中后期,嘉靖帝二十多年不上朝,政治一片昏暗,再加上内外战事不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历史学家常把嘉靖时期看作明朝颓败的开始。可就是在这种腐败的环境中,出现了一位名扬千古的大清官,名气不亚于北宋时期的包拯,他就是海瑞,一个地地道道的海南人,却有着北方汉子的直爽和率真。1514年,伴随着一声

  • 张居正给万历留下了一个富裕的国家也养成了万历一个坏毛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居正能废掉万历么,万历首辅张居正字幕版,张居正和万历反目的原因

    明朝的皇帝中,最聪明的应该是嘉靖皇帝,最昏庸的应该是天启皇帝,最懒的皇帝则应该是万历皇帝。万历皇帝在位期间,曾经创下过一个记录,那就是二十八年不上朝。有着强大的内阁制度的支持,皇帝不上朝国家依然能照常运转,但皇帝这种行为类似于今天白领们领了工资却天天在家远程办公,不到公司打卡。如果你是老板,想必早就

  • 他被李白杜甫称为战神,却被历史教科书打脸,称其导致唐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文章一开始就夸他不仅当世武功第一,而且超越古人——“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先锋百胜在,略地两隅空。”(《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不仅杜甫这么夸他,老杜的朋友们也是如此。比如李白也写了首诗寄给他,虽然没杜甫写得长,写得更有气势——“天为国家孕英才,森森

  • 这个景区是明朝最光荣的地方,但也是大明最耻辱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历史上唯一的天堂,明朝最牛的山在哪里,明朝开发的景点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刘邦、项羽的名言,可谓是坦率直白、掷地有声,“暴发”之后回老家,何等荣耀。明太祖朱元璋一生以刘邦为偶像,在这一点上,当然也不例外。早在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明朝还没建立,刚刚成为龙凤政权的“吴王”,朱元璋就迫不及待地回濠州老家修建祖坟。据朱元璋自己说,当年

  • 李白把他当作偶像,王安石名字因他而起,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安石李白简介,孤桐王安石,李白的望天门山和王安石的梅花

    一生只娶一人谢安是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他的家族谢氏是东晋排名数一数二的世家大族,可以说,谢安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可是,从小养尊处优的谢安并不是娇生惯养的纨绔子弟,他不仅长得一表人才,而且还德才兼备,在当时简直就是男神般的存在。美名在外,不少名门贵族都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登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 大明王朝的开山帝王放过牛讨过饭最终成为不朽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有一支农民军经过重重阻碍和劫难,终于脱颖而出,并且成功夺取了政权,建立了王朝。这个国家,就是明朝,而其开国皇帝朱元璋,真的是个不折不扣的穷苦出身。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其父亲名为朱五四,祖父、高祖的名字也都是数字。这可不是什么家谱族谱的原因,而是在那个时代,平民百姓既不当官也不读书的,取个名字也没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