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居正给万历留下了一个富裕的国家也养成了万历一个坏毛病

张居正给万历留下了一个富裕的国家也养成了万历一个坏毛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785 更新时间:2024/3/9 7:08:17

明朝的皇帝中,最聪明的应该是嘉靖皇帝,最昏庸的应该是天皇帝,最懒的皇帝则应该是万历皇帝。万历皇帝在位期间,曾经创下过一个记录,那就是二十八年不上朝。有着强大的内阁制度的支持,皇帝不上朝国家依然能照常运转,但皇帝这种行为类似于今天白领们领了工资却天天在家远程办公,不到公司打卡。如果你是老板,想必早就想开除这样不负责不配合的员工了吧。但没办法,万历是皇帝,最大的boss,臣子们就算再不满,也不能揭竿而起废了他,只能整天上疏苦劝。

对于万历皇帝打了二十八年酱油的原因,当前学界主要认为是两个,一个是定陵挖掘以后,学者们打开他的棺柩后发现万历皇帝的腿脚略微有点畸形,行动不便,因此他不太愿意上朝,将自己的缺陷暴露在臣子面前。

另一个则是因为万历与臣子们在争国本一事上争端过多,导致他对大臣、言官不满,坚持不上朝代表了他的反抗和逆反。越是拿大义正统来逼万历,他越拒绝,他宁愿躲在深宫,也不想见这些臣子一面。

这两个观点都有道理,但如果更深层次分析万历这个人的成长经历,我们其实会发现,所谓的身体不适、与大臣们的矛盾不过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万历这人真的很懒。而养万历疏懒性格的人,正是张居正

万历皇帝登基的时候只有8岁,拿今天来说就还是个小孩子,要他亲自处理政事是指望不上的,因此李太后、冯保、张居正就成了他身边的最强“亲友团”。

这三人与万历的关系,简单来说李太后很像今天望子成龙的陪读母亲,为了教育好万历,她从慈宁宫搬到乾清宫和万历同住。每次要上朝时,她都要提前叫万历起来以免误事。在读书一事上,李太后抓得尤其严厉,每天不仅要听万历背诵经典,还要万历每天把讲官讲的内容当着她的面再复述一遍。

冯保则像万历的伴读,每天的任务就是照顾万历,同时也是李太后的耳目,一旦万历做了什么错事,冯保都会报告给李太后,由李太后来处罚万历。

而张居正则承担着老师和大管家的责任。在万历的读书问题上,张居正花费心力颇多,虽然万历的日课由翰林院的讲官们负责,但讲什么内容以及正课以外有哪些安排,都是由张居正决定。张居正还亲自编了一系列“小人书”来充当万历的课外读物,让他学会为君之道。

在执政方面,张居正更是一人承担起了所有整个国政。按明朝的制度,内阁首辅虽然受到很多限制,颁布和执行某项决策需要经过票拟和批红,但李太后对张居正极其信任,将国政托付于他,万历又年幼,掌管批红大权的冯保和张居正又是攻守同盟,因此对张居正来说,票拟批红不过是走一个过场。不过张居正也没有让李太后失望,当政十年间,明朝对内对外都取得不少成就,呈现出一片安裕繁荣的景象。

但张居正这种一手包办的行为,却也养成了万历疏懒的性格。因为有张居正存在,万历不需要亲自处理政事,每天的任务就是读书学习,虽然会旁听朝政,但决策大权却掌握在张居正手里。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依赖,从“夺情”和张居正病重时的慌乱,表现得最为明显。到张居正死后,又产生了新的内阁首辅来替代张居正的职能。

对于万历来说,张居正去世,本来是他掌握大权的好时机,但之前没有施政经验,面对纷乱的朝政一时间不知处理。然而他却发现即使没有他,内阁首辅也能照常把事情办好,于是万历便觉得他这个皇帝即使每天打酱油,也不会影响国家的运行,因为便更心安不晓得懒散下来,以至创下了二十八年不上朝的记录。假使张居正之前能够多放开权力给万历,让他参加到决策的过程中来,让他明白“皇帝”在国家的重要性,减少对自己的依赖,那想必万历此后也不会这么懒。

更多文章

  • 他被李白杜甫称为战神,却被历史教科书打脸,称其导致唐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文章一开始就夸他不仅当世武功第一,而且超越古人——“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先锋百胜在,略地两隅空。”(《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不仅杜甫这么夸他,老杜的朋友们也是如此。比如李白也写了首诗寄给他,虽然没杜甫写得长,写得更有气势——“天为国家孕英才,森森

  • 这个景区是明朝最光荣的地方,但也是大明最耻辱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历史上唯一的天堂,明朝最牛的山在哪里,明朝开发的景点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刘邦、项羽的名言,可谓是坦率直白、掷地有声,“暴发”之后回老家,何等荣耀。明太祖朱元璋一生以刘邦为偶像,在这一点上,当然也不例外。早在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明朝还没建立,刚刚成为龙凤政权的“吴王”,朱元璋就迫不及待地回濠州老家修建祖坟。据朱元璋自己说,当年

  • 李白把他当作偶像,王安石名字因他而起,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安石李白简介,孤桐王安石,李白的望天门山和王安石的梅花

    一生只娶一人谢安是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他的家族谢氏是东晋排名数一数二的世家大族,可以说,谢安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可是,从小养尊处优的谢安并不是娇生惯养的纨绔子弟,他不仅长得一表人才,而且还德才兼备,在当时简直就是男神般的存在。美名在外,不少名门贵族都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登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 大明王朝的开山帝王放过牛讨过饭最终成为不朽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有一支农民军经过重重阻碍和劫难,终于脱颖而出,并且成功夺取了政权,建立了王朝。这个国家,就是明朝,而其开国皇帝朱元璋,真的是个不折不扣的穷苦出身。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其父亲名为朱五四,祖父、高祖的名字也都是数字。这可不是什么家谱族谱的原因,而是在那个时代,平民百姓既不当官也不读书的,取个名字也没什

  • 康熙王朝:索额图使用阴招,开始整李光地,接着整太子,屡试不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康熙王朝李光地审讯索额图,康熙王朝索额图献国策,李光地见索额图被拦住是第几集

    康熙开始利用明珠和索额图做事,他并不在意,但到了后期明珠和索额图就越来越大意了。康熙看出了问题的严重性,终于把他们俩都除掉了。说到明珠和索额图,我觉得明珠的才华要强于索额图。说起阴谋诡计,索额图比明珠强一百倍。你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索额图懂得鬼使神差,喜欢揪着别人的手要挟。索额图用黑手坑李光地李光地出

  • 康熙通宝罗汉钱的来历,你了解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通宝罗汉钱价格一览,康熙通宝罗汉钱十种版别,康熙通宝罗汉钱和别的版本区别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在6年的时候又复开各省的钱局,但是在9年的时候各省钱局又停铸了,在康熙18年的时候又继续开铸了各省的钱局,在19户部就题准了漳州府设炉开始铸钱,在27年的时候批准台湾也开始设炉铸钱,康熙通宝大家所见的共有两个版式,一个是康熙元年到康熙22年的时候,一直沿用了顺治通宝,顺

  • 雍正通宝铸币的基本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雍正通宝私铸钱值钱吗,雍正通宝宝川局有几个版本,雍正通宝宝云局的版别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又增设了一批其它的省局,重新制定了钱币背文的格式,穿左为满文宝字,穿右为每一个局的简称的满文,比如说浙江是浙、江苏是苏、江西是昌、湖北是武、河南是河、云南是云、湖南是南、安徽是安、黔是贵州、巩是甘肃、济是山东、晋是山西、台是台湾、川是四川这种背文也一沿用到清末。点击输入

  • 光绪通宝铸币的基本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光绪通宝十大稀少品,光绪通宝图片及价格,光绪通宝宝苏局稀有版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我们常见的光绪通宝背文,有泉源云东昌直桂蓟黔福苏河浙陕南晋武津沽吉这20种,大多都是质量低劣,径小体轻,在光绪十五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试用机器制造机制币成功以后,此法也相继在各省推行。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在机制币的背文当中出现了12种钱文,有泉源广福漳武浙

  • ?雍正王朝:太子又让康熙失望了,康熙为什么却只说了一句萨其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从江南筹到钱粮,暂时解决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对此康熙心情是十分愉悦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雍正的做法也是比较激进的,狠狠地得罪了士绅。因此这个团体,直接把状子告到了康熙皇帝面前。但是和士绅反应不同的是,民间对雍正的风评却是极好。几句民谚,甚至传到了康熙的耳朵里。“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爷叫回话!”“

  • 清朝覆灭后,爱新觉罗家族再次崛起,以姓氏为荣,每年祭拜先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从溥仪皇帝退位后,近三百年国运的清朝,也宣告灭亡了。从那时起,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中华民国成立了。在那之前,那些一直依赖朝廷供养的皇族们,也只能靠自己的双手了,当然还有一些人通过卖掉自己祖上留下的财产,来维持自己的贵族生活。在清朝灭亡之后,出现了一个很搞笑的现象。当时的满清贵族都知道,他们已经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