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36岁才中举,都敢上书责骂皇帝,嘉靖帝抓起来,隆庆帝:升官

36岁才中举,都敢上书责骂皇帝,嘉靖帝抓起来,隆庆帝:升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634 更新时间:2023/12/22 13:35:20

明朝中后期,嘉靖帝二十多年不上朝,政治一片昏暗,再加上内外战事不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历史学家常把嘉靖时期看作明朝颓败的开始。

可就是在这种腐败的环境中,出现了一位名扬千古的大清官,名气不亚于北宋时期的包拯,他就是海瑞,一个地地道道的海南人,却有着北方汉子的直爽和率真。

1514年,伴随着一声啼哭,作为海南望族的海家,迎来了一位新生儿,父亲海瀚为他取名海瑞,意在瑞照四方。海家的祖先曾在明朝开国之初做过正四品的武官,海瑞的祖父海宽是历届知县,从伯父海澄做过监察御史,官位虽然只有六七品,却负责着监察地方官员的职责。海瑞的父亲海瀚是个没通过乡试的生员,拥有廪生的地位,每年可以领取四两白银,日子也算过得去。

可是海瀚在海瑞四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节衣缩食才得以将海瑞抚养成人,尽管家庭条件不好,海瑞却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立下了报效祖国的志向。十三岁的海瑞就读于乡镇的私塾,二十七岁的时候又在琼山郡的学院学习,他经常与志趣相投的学者研究学问,博古论今。海瑞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写下《严师教诫》等多篇章,用以抒发自己的远大抱负。他在文章中感慨,人生在世不要追求荣华富贵、妻妾成群,要谦虚谨慎、戒躁戒骄,这是海瑞的肺腑之言,充分表现了他的一生,反对浪费、主张节俭的品德和刚正不阿、为国为民的思想。1549年,三十六岁的海瑞没有辜负族人和母亲的希望,成功考中举人,算得上大器晚成。

1550年,海瑞按惯例进京参加会试,颇有见解地写下《平黎疏》以及《上兵部图说》,对于治理家乡琼州简述了自己的看法,尽管奏疏得到了考官的认可,却迟迟没有通过兵部的审核。因此海瑞在其中描述的“招军”、“屯田”等方针,都没有得到切实执行,这让海瑞大失所望。三年后,海瑞第二次进京赴考,结果又是名落孙山,那时的儒生都将中进士视作荣耀,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重要官员都是由中进士的人担任。

败兴而归的海瑞,看清了科举制的弊病,认为真正治理政事,光靠那些四书五经是行不通的。这有点像今天的应试教育,十年寒窗苦读,最后没有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就有为国家奉献的机会。海瑞觉得进士并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他对一生读书作文的看法独出心裁,认为对于朝廷来说毫无益处。大彻大悟的海瑞决定放弃追求功名,回到自己的家乡,听从吏部的派官安排。

1553年,海瑞被封为福建延平府南平县的教谕,也就是现在的县中学校长。为能使学生有所成就,海瑞对所在县学的教育方式和规章制度做了很大改善,他强调教书的老师要为人师表,为学生做榜样,尽力教好学生。

海瑞十分注重纪律的整顿,他对老师收受钱财、修改问卷行为格外反感,并表示一经发现,绝不轻饶。海瑞在担任校长的时候,就可以看出他严于律己、兴利除弊的性格肃清不良风气的决心。延平府的督学官,类似于教育局,当督学官员来学校视察的时候,许多老师都上前跪拜。

唯独海瑞一人拒不跪拜,只是浅浅地鞠了一躬,学生们对这位海校长更加敬佩,并给他起了个“笔架博士”的雅号。督学官心生不快,对海瑞的教训工作百般刁难,海瑞愤慨地说:“这样荒唐的世界还有救吗?”说完这句话,海瑞就提出辞职,好在当时的福建按察司提学副使朱衡,类似于现在的教育厅副厅长,再三劝刘海瑞,这才让海瑞得以继续担任校长,革除了学校的许多弊端。

1558年,经巡抚监司推荐,海瑞被任为浙江严州府淳安县的知县,从教育事业转移到了政治生涯。知县这个官职可大可小,品衔虽然只有正七品,但却掌管一县大小的事务,民生疾苦和案件处理都要经过知县的审查。淳安的土地稀少,农民的生活困苦,土地兼并问题十分严重,大部分田亩都属于地方豪强,当地百姓一年都吃不上自己种的粮食。苦不堪言的百姓只好逃离家乡,海瑞得知这个消息,亲自到乡间考察,发现那些拥有几百亩地产的地主,赋税远远低于地产,反倒是没有土地的劳苦人民要交纳很高的赋税。

海瑞获悉这一问题后,立即下令重新测量土地,要根据田地的多少进行征税,同时废除了冗杂的劳役费用。海瑞的做法得到了百姓的称赞,海青天的名声也日益叫响,人们对这位知县十分尊敬,周围的乡县百姓也听说了海瑞的刚正不阿。

海瑞不与地主贵族勾结,而是秉公执法,这是难能可贵的一点,在他为官期间恪尽职守,不畏强权。浙江总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因为驿吏给他的出行物品供应不足,竟将驿吏吊起来毒打。海瑞知道后,雷厉风行地下令逮捕胡公子,将他所带的几千两银子没收充公,然后给胡宗宪写信报告,说有个人胡作非为,竟然还冒充总督的公子。胡宗宪气得七窍生烟,却也不好就事发作,他只能咬碎牙往肚里咽,向海瑞回了一封表扬信。海瑞一心为国为民,自己却是生活贫苦,衣衫单薄破旧,因此当海瑞被小人陷害罢官后,百姓纷纷为他送行,并在道路边放声痛哭。

1564年,海瑞被封为户部云南清理司主事,当时嘉靖帝崇信道教,一心一意想要炼丹求仙,惹得天怒人怨、国势衰微,海瑞对当时的种种弊端非常愤怒。

1565年,海瑞冒着触犯龙颜的危险,上疏直谏嘉靖帝,抨击他的种种作为,希望能够知错就改,不再劳民伤财。这就是当时震惊朝野的“海瑞骂皇帝”,这也是海瑞一生中政治影响最大的一件事,经过这件事,海瑞的名声大噪,人尽皆知。

海瑞明白自己的奏折势必会触怒皇帝,免不了杀身之祸,因此他早就买好了棺材,告别妻子,托人等他死后料理后事。

海瑞毫不畏惧地等待着灾难降临,事情果然不出所料,嘉靖帝大为震怒,当场将奏疏扔在地上,下令左右:赶紧把海瑞抓起来,不要让他跑了。嘉靖帝身边的宦官黄锦进言:海瑞素来有痴名,上疏时就预料自己是什么下场,早早地安排完后事,在朝中听候处置。这句话让嘉靖帝沉默了一会,他又将奏疏看了一遍,没有处死海瑞,而是将他打了六十大板,投入锦衣卫狱。海瑞上疏的这一年,一生信奉道教的嘉靖帝病逝,太子朱载坖继位称帝,是为隆庆帝。

新帝继位都会大赦天下以示恩威,牢狱里的只要不是死刑犯,都可以得到赦免。海瑞就这样得到了释放,并重新复官任户部主事,不久又被升为尚宝司丞,海瑞请求辞官回乡侍养母亲,遭到了隆庆帝的拒绝。海瑞的清廉名声已经传遍全国,隆庆帝需要这样的清官来维护朝廷威信,巩固朝廷的统治。

1569年,海瑞晋升为江南巡抚,负责巡视江南地区的应天十府,这是海瑞一生中做到的最高的官职。海瑞到任后根据江南的具体特点,还有朝廷的法令条例,颁布了三条政策:整治吏治,勒令退田,兴修水利。江南地区的不法官吏都会与当地的豪绅望族串通一气,贪赃枉法,共同压榨百姓。海瑞到任后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严厉整治,禁止请客送礼、收取民财、贿赂官吏等行为。

江南地区的地方豪强数量庞大,土地兼并问题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为了缓和矛盾,海瑞对土地兼并进行调整,强硬下令要非法所得土地的豪强归还田产,尽管效果十分显著,终归因为江南士族势力太大半途而废。江南地区的河流众多,湖泊交错,可当地的百姓信奉传说,认为只有龙才能打开堵塞的河道,这样一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海瑞下令召集民众修建河道,解决河道堵塞问题,成功解决了水患和饥荒问题。

1570年,触犯地主阶级利益的海瑞被江南户籍大臣两次弹劾,要说他们也真是笨,没有看到海瑞的用心良苦,压榨百姓过重,势必会引起反弹,还不如做些好事儿让百姓拥护朝廷。同年,海瑞上疏要求告养乡里,隆庆帝同意了他的请求,五十七岁的海瑞离开南京城。

此时距离他初入仕途已经过去了十七年,而他的全部家产也只有一百二十两金,十亩租填罢了,这在当时贪污横行的官场是极为罕见的。

更多文章

  • 张居正给万历留下了一个富裕的国家也养成了万历一个坏毛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居正能废掉万历么,万历首辅张居正字幕版,张居正和万历反目的原因

    明朝的皇帝中,最聪明的应该是嘉靖皇帝,最昏庸的应该是天启皇帝,最懒的皇帝则应该是万历皇帝。万历皇帝在位期间,曾经创下过一个记录,那就是二十八年不上朝。有着强大的内阁制度的支持,皇帝不上朝国家依然能照常运转,但皇帝这种行为类似于今天白领们领了工资却天天在家远程办公,不到公司打卡。如果你是老板,想必早就

  • 他被李白杜甫称为战神,却被历史教科书打脸,称其导致唐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文章一开始就夸他不仅当世武功第一,而且超越古人——“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先锋百胜在,略地两隅空。”(《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不仅杜甫这么夸他,老杜的朋友们也是如此。比如李白也写了首诗寄给他,虽然没杜甫写得长,写得更有气势——“天为国家孕英才,森森

  • 这个景区是明朝最光荣的地方,但也是大明最耻辱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历史上唯一的天堂,明朝最牛的山在哪里,明朝开发的景点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刘邦、项羽的名言,可谓是坦率直白、掷地有声,“暴发”之后回老家,何等荣耀。明太祖朱元璋一生以刘邦为偶像,在这一点上,当然也不例外。早在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明朝还没建立,刚刚成为龙凤政权的“吴王”,朱元璋就迫不及待地回濠州老家修建祖坟。据朱元璋自己说,当年

  • 李白把他当作偶像,王安石名字因他而起,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安石李白简介,孤桐王安石,李白的望天门山和王安石的梅花

    一生只娶一人谢安是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他的家族谢氏是东晋排名数一数二的世家大族,可以说,谢安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可是,从小养尊处优的谢安并不是娇生惯养的纨绔子弟,他不仅长得一表人才,而且还德才兼备,在当时简直就是男神般的存在。美名在外,不少名门贵族都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登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 大明王朝的开山帝王放过牛讨过饭最终成为不朽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有一支农民军经过重重阻碍和劫难,终于脱颖而出,并且成功夺取了政权,建立了王朝。这个国家,就是明朝,而其开国皇帝朱元璋,真的是个不折不扣的穷苦出身。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其父亲名为朱五四,祖父、高祖的名字也都是数字。这可不是什么家谱族谱的原因,而是在那个时代,平民百姓既不当官也不读书的,取个名字也没什

  • 康熙王朝:索额图使用阴招,开始整李光地,接着整太子,屡试不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康熙王朝李光地审讯索额图,康熙王朝索额图献国策,李光地见索额图被拦住是第几集

    康熙开始利用明珠和索额图做事,他并不在意,但到了后期明珠和索额图就越来越大意了。康熙看出了问题的严重性,终于把他们俩都除掉了。说到明珠和索额图,我觉得明珠的才华要强于索额图。说起阴谋诡计,索额图比明珠强一百倍。你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索额图懂得鬼使神差,喜欢揪着别人的手要挟。索额图用黑手坑李光地李光地出

  • 康熙通宝罗汉钱的来历,你了解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通宝罗汉钱价格一览,康熙通宝罗汉钱十种版别,康熙通宝罗汉钱和别的版本区别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在6年的时候又复开各省的钱局,但是在9年的时候各省钱局又停铸了,在康熙18年的时候又继续开铸了各省的钱局,在19户部就题准了漳州府设炉开始铸钱,在27年的时候批准台湾也开始设炉铸钱,康熙通宝大家所见的共有两个版式,一个是康熙元年到康熙22年的时候,一直沿用了顺治通宝,顺

  • 雍正通宝铸币的基本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雍正通宝私铸钱值钱吗,雍正通宝宝川局有几个版本,雍正通宝宝云局的版别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又增设了一批其它的省局,重新制定了钱币背文的格式,穿左为满文宝字,穿右为每一个局的简称的满文,比如说浙江是浙、江苏是苏、江西是昌、湖北是武、河南是河、云南是云、湖南是南、安徽是安、黔是贵州、巩是甘肃、济是山东、晋是山西、台是台湾、川是四川这种背文也一沿用到清末。点击输入

  • 光绪通宝铸币的基本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光绪通宝十大稀少品,光绪通宝图片及价格,光绪通宝宝苏局稀有版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我们常见的光绪通宝背文,有泉源云东昌直桂蓟黔福苏河浙陕南晋武津沽吉这20种,大多都是质量低劣,径小体轻,在光绪十五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试用机器制造机制币成功以后,此法也相继在各省推行。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在机制币的背文当中出现了12种钱文,有泉源广福漳武浙

  • ?雍正王朝:太子又让康熙失望了,康熙为什么却只说了一句萨其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从江南筹到钱粮,暂时解决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对此康熙心情是十分愉悦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雍正的做法也是比较激进的,狠狠地得罪了士绅。因此这个团体,直接把状子告到了康熙皇帝面前。但是和士绅反应不同的是,民间对雍正的风评却是极好。几句民谚,甚至传到了康熙的耳朵里。“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爷叫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