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周时东方诸侯国话事人,只因国君爱养宠物,就沦为春秋小可怜?

西周时东方诸侯国话事人,只因国君爱养宠物,就沦为春秋小可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535 更新时间:2024/1/22 13:23:50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双尾猫

字数:3056,阅读时间:约8分钟

编者按:在娱乐头条上经常形容一些翻车的明星,开局一手好牌最后打个稀烂。其实历史上,不光人如此,也有很多这样的国家和政权也是如此。本文要说的是春秋时期一个很强大的诸侯国,只是因为国君的放飞自我,结果毁掉了国家的前途,从本来的一线诸侯跌落到十八线。这个国家就是春秋时期,那个著名的孔子见南子典故里的的卫国。

春秋五霸第一位要属齐桓公。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得到不少诸侯以及周天子的支持。关于齐桓公的攘夷行动,比较知名的有两次:一次是救燕国,另一次是救卫国和邢国。

虽然齐桓公救援燕国知名度高,并且留下老马识途的成语,但是对于当时的诸侯来说,救援卫国和邢国意义更大,以至于孔子都说,没有管仲,大家就披发左衽了。

[var1]

相对于燕国被山戎进攻,卫国和邢国尤其是卫国被打得差点亡国,这对当时的周系诸侯来说是非常震惊的。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卫国虽然出了商鞅和吕不韦这样的名人,但是卫国给人的感觉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国。

其实卫国在西周时代和春秋早期,可不是这样。

首先我们看下卫国的始祖是谁。

卫国的始祖是康叔,这位是周公的弟弟,在周公的哥哥管叔和两个弟弟霍叔和蔡叔叛乱失败以后,康叔被周公委以重任。

青铜器沬司徒簋就记录此事。

[var1]

周公还分给他这位弟弟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锖氏、樊氏、饥氏、终葵氏。而周公的长子伯禽则是只给了殷民六族。这说明周公对他的这位弟弟不是一般的重视。

《尚书·康诰》有这样一句话:“朕(此指周公旦)心朕德惟乃(此指康叔封)知”,从周公的话语可以看出康叔深受信任。

康叔家族的封地一开始是康丘,后来转封为淇卫。这个地方恰好是殷商的核心区。可以说,卫国是周王朝控制东方的重要诸侯国。

除了康叔本人位高权重以外,康叔的继承人康伯懋,在金文中被称为伯懋父,也是同样位高权重。

[var1]

他在周成王时担任太师,太师在周朝是属于专注征伐的重臣。关于康伯懋的事迹中,最有名的当属平定东夷叛乱。

青铜器小臣簋的铭文,对这次平叛是这样记载的:东夷大反,伯懋父以殷八师征东夷。唯十又二月,遣自襄师,述东,伐海堳。雩厥复归在牧师,伯懋父承王命赐师率征五隅贝。小臣蔑历,眔赐贝,用作宝尊彝。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伯懋父带领八个师两万多人作战。从带兵数量,可以看出伯懋父的权力和地位。在关于卫国爵位,有人认为一开始卫国是伯爵,后来提升为侯爵,其实卫国一开始是称为伯,可能是在王朝中任职的缘故或者这个伯可能是方伯的伯,毕竟康叔家族一开始是周王朝在东方的话事人。

周昭王时期的青铜器铭文来看,卫国在周王朝对于东方地区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中,依然扮演重要角色。可以说,卫国是维持周王朝在东方的统治的桥头堡。

即使到了春秋初期,面对当时势头正盛的郑国和雄才大略的郑庄公,卫国依然给郑国巨大的压力。卫国曾经为郑庄公的侄子公孙滑而攻打郑国。《左传·隐公元年》:郑共叔之乱,公孙滑出奔卫。卫人为之伐郑,取廪延。当然卫国也遭到郑国的反击。《左传·隐公元年》是这样说的:郑人以王师、虢师伐卫南鄙。

[var1]

郑国集中很大一部分力量去攻打卫国,说明在东周初期,卫国可以说是实力雄厚。

而且相对于当时窝在临汾一带的晋国,还有今天新郑一带的郑国,以及同时期国土还局限在淄博一带的齐国,卫国当时的疆域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西周时卫国统治中心地区有今天的河南鹤壁,安阳,新乡以及卫辉。这些地方直到今天都是重要的农业区,这就可以为卫国提供大量的人力财力。所以从先天条件来看,卫国可以说在东周乱世中,一开场就拿了一手好牌。

如果卫国正常发展,那么太行山以东、黄河北,包括河济以西的广大地区,被卫国归入自己的版图不是不可能。那样的话,卫国很有可能成为东部超级大国。但是,凡事就怕但是,在关键时刻,卫国自己出问题了。

[var1]

先是卫桓公被弟弟州吁所杀,然后篡位者又被铲除,结果几十年后又发生公族内斗。卫宣公的儿子公子朔与其母宣姜共同诽谤太子伋,卫宣公于是指使强盗杀害太子伋,而宣姜的另一个儿子为了保护兄长结果也被强盗所害。最后卫宣公改立公子朔为太子。

公元前700年,卫宣公去世,太子朔继位,是为卫惠公。

总之卫宣公父子的行为导致卫国上下开始离心离德,尤其是前太子伋的支持者尤为不满,最终再爆发左右公子之乱。拥立太子伋的同母弟黔牟为卫侯,八年之后,卫惠公又在齐国支持下夺回君位,但是至此以后,卫国内部更加不稳,并且国人对卫惠公也是很不满。虽然一度参与周朝王位之争找回点场子。但是这深处的裂痕是无法弥补的,这比外部强敌更可怕。

[var1]

卫懿公在位的第九年(公元前660年)十二月又遇到狄人的进攻。动员起来的国人不愿意上战场,还回复说你不是有鹤吗?面对外敌入侵内部不和,卫懿公却没有一走了之,相反他的表现和之前的做法差别很大,

《左传》是这样记载的:与石祁子玦,与宁庄子矢,使守,曰:“以此赞国,择利而为之。”与夫人绣衣,曰:“听于二子。”

卫懿公把玉佩交给石祁子,把箭交给宁庄子,让他们防守狄人,说:“用这个来赞助国家,选择有利的去做。”卫懿公还把绣衣给夫人,对她说:“听他们二人的!”这两个是卫国有名的贤臣,可以看出卫懿公倒也不是特别糊涂。

最终,卫懿公亲自率军抵抗狄人,渠孔为卫懿公驾御战车,子伯作为车右;黄夷打冲锋,孔婴齐指挥后军,和狄人在荧泽作战。

虽然作战细节描述很少,但是从后来对于华北以及燕山考古来看,当时的北方民族已经开始出现骑兵,并且步兵得到强化。

最终,卫军大败,而卫懿公不肯去掉自己的旗帜,结果被狄人围攻最终战死沙场。

卫懿公战死之后,卫国都城的国人吓得弃城而逃。狄人一直追逐卫人。最后逃脱狄人追击的卫国国人男女,一共只有七百三十人,加上滕和共二邑的国人也就五千人。此时的卫国可以说是岌岌可危。

最后卫国大臣拥立卫昭伯的儿子为卫侯,也就是卫戴公,居住在曹邑。齐桓公派了三千甲士和三百战车帮忙协防,并且给予大量物资支持,终于让卫国度过难关。

虽然卫文公继位后,励精图治恢复国力,把战车增加到三百辆。甚至一度击退狄人灭掉邢国。卫国原本沦陷的土地被收回,但是在晋国崛起后又不断丧失。

面对新崛起的诸侯国,卫国优势不再明显,更要命的是卫国后来又出现内斗和昏庸君主。战国时期,卫国又面对三晋几乎毫无存在感。在三晋的蚕食下,卫国最后地盘也只剩下濮阳,变成弹丸小国。君主世系甚至还被魏国强行改变(子南氏取卫),所以卫国后来自贬为君。当魏国衰落以后,秦国把卫国的国君卫君角从濮阳迁到野王。直到秦二世下诏废除卫君角的爵位,标志卫国彻底灭亡。

[var1]

虽然卫国持续到战国结束,但是一开始作为西周时期的东方强国,卫国先天条件并不差,但是就像一些明星一样,活生生地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参考资料

《西周卫国国君康伯懋事迹考》 张应桥 - 《文博》

《周代卫国考古学文化研究》陈康 - 郑州大学

微盂","微斝"铭文补释与卫国早期历史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双尾猫,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更多文章

  • “文物墨影纸上春秋”山东博物馆为书法文物代言开展“活”起来的“大思政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 中华传统文化流传数千年,灿烂的文明离不开民族文化基因的传承,而文化的释读离不开文字。山东是“书圣”王羲之的故乡,初唐书法家颜真卿的祖籍亦是琅琊(山东临沂),作为保护和传承齐鲁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殿堂,山东博物馆珍藏着齐鲁大地上久远绵长的书法文脉,陈列着古人遗墨,萦绕着“琅琊风骨”。为展示

  •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大名帅,西楚霸王项羽仅排第十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2、吴起亚圣,其治军思想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战国第一名将。军政两道奇才,战国早期改革家之一。吴起杀妻求将,母丧不奔,但是却对士兵很好,然而他给士兵吸毒疮却让士兵的母亲恐惧。到底应该怎么评价这个人?历史评价:战国第一名将,纵横天下,平生无一败绩。经典之战:泾水之战,龙泽之战,阴晋之战,平南越之战,灭陈

  • 司马懿那么牛,其子孙建立的西晋王朝为何会迅速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一点就是不能够得到民心。司马懿的西晋王朝。是司马家族杀了大量的人以后才建立起了王朝。所以在民间的影响非常的不好。只要是阻止他们王朝的巩固,一律是杀无赦。他们的统治手段非常的残暴。对于一些达官贵人不能够安抚。对平民百姓也是非常苛刻。在他们四周敌人非常的多。所以激起了大量的民怨,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

  • 称霸战场800年最狂兵器:刘备、孙权都用过,却因3点没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历史大学堂》介绍, 兵器“戟”称霸古战场800年,它是矛和戈的复合体,也就是在戈顶部加装矛尖,同时具备矛的刺杀功能,还有戈勾杀敌人的作用,戟在春秋战国时更是常用兵器之一,公元215年合肥大战,曹军负责守城的将领张辽披甲持戟,率领800将士迎战,成功打趴孙权,另外据史料记载,董卓、刘备、孙权也曾

  • 春秋大墓被盗数次,此文物幸运留存,为我们讲述当年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河南出土的春秋大墓,春秋大墓全景图,汉代大墓被盗了吗

    在上世纪90年代,在河南南阳淅川和尚岭发现了大批东周时期楚国墓葬,出土了数量惊人的文物,对于研究春秋特别是楚国风土人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也被评为1992年考古十大发现之一。令人遗憾的是,该墓葬群中的一号墓却被多次盗掘。 从现场来看,这座大墓的盗掘是在历代发生的,不止一次两次。文物损失数量不少

  • 在秦朝,普通人竟没资格考公务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朝普通人有名字吗,秦朝公务员考点,98年有公务员考试吗

    其实不然,在古代不是随便能当公务员的,考试只是基本,还要比拼家底、家庭背景、战功......秦朝就是一个例子。在秦朝有钱人才有资格做官,普通人想当个公务员可太难了。只有符合以下三个条件才有机会吃上公家饭。①有一定家底,穷人就不要想了。如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所以“不得推择为吏”。萧何的家庭条件

  • 他是春秋第一位被弑杀的国君,他的死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有一个字是最为大逆不道的,那就是弑。它的意思是子杀父、臣杀君,前者违背天理人伦,后者违背礼法纲常。无论在哪朝那代,这种行为都是被人所唾弃的,是要写在史书上被后世所咒骂的。在春秋时期,弑君的行为一开始是没有人敢做,直到一个倒霉的国君成为第一个牺牲品后,这个潘多拉魔盒就被打开了。公元前735年,

  • 中国历史上第二牛的老师——仅次于孔子的特级教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这位神秘的师傅,姓王名诩,但生卒年不详,时而在春秋时期出现,时而在战国时期出现。出生地也不详,有多种说法。至于为什么叫鬼谷子,也有多个传说,但不管是悔婚的传说还是龙女的传说,最后都只指一点,就是鬼谷子他娘吃了一种奇特的稻谷,于是生下这位经天纬地之才。[var1]为什么说鬼谷子是中国排名第

  • 长篇叙事诗 《汉武帝与卫霍两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汉武帝时轶事1 、武帝刘彻与大将军卫青是互为郎舅关系,卫青三姐卫子夫是汉武皇后,汉武姐平阳公主为卫青妻。2 、卫青与卫少儿,卫子夫是同母异父关系。3 、霍去病与霍光为同父异母关系。 4 、汉武帝与霍去病为姨丈与外甥关系。 5、卫青与霍去病为舅甥关系。6 、卫青妻平阳公主与卫青原为主仆关系,卫青是

  • 祭仲:春秋小霸王的郑国为何突然就熄火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前面讲过郑庄公除去了内患,作为郑庄公的国相,祭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后来还在庄公的带领下抢过周平王家的米和菜,截胡过卫国和燕国的入侵军队,还把周桓王揍了一顿。所以一直到庄公过世都很受重用。[var1]祭足做过婚姻中介,帮庄公找了个邓国的对象叫邓曼。邓曼为庄公生下个儿子叫姬忽。并册立为太子,史称太子忽。